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业论圣人

凉州武威城中最近迁来近百名道士,全部驾着宽轴栈车,车上堆满了各种铁器家当,用麻绳捆扎稳当。但细心的围观群众偶然发现,栈车上装有铁钳,铁锤,筑模等用具,瞧上去这帮人不像是炼丹的道士,倒像是打铁的汉子。

这样大规模的道士迁移在凉州还是首例,因为河西受丝绸之路影响,佛教文化昌盛,道教根基浅薄。尽管玄宗皇帝一味崇道抑佛,但素来喜欢清静的道士们都选择在秦岭长白山之间修建宫观,武威这种底蕴不深的地方,只有一座规模中等的清凉观,据说还是隋末大凉政权的皇帝李轨未完成的皇宫一部分改建而成。

清凉观中只有十几名道家弟子,比起来势汹汹的迁移道士队伍,这十几人的道观定然是要被吞并的。

而且听说这位外来的道长在凉州府颇有门路,他本人乘坐的墨车刚进城就直接去了凉州都督府。

他麾下的弟子们则气势汹汹地去了清凉观,一个个虎背熊腰如同痞子般闯到道观门楼前,为首的大弟子指着门楹上的清凉观三个大字呼喝道:“来两个人,把这匾额给我拆下来。”

观中的道士们自然不会甘心被人侵略抢占,各自提了扫帚、棍棒冲出门来,与强敌遥相对峙:“谁敢给我拆!想拆匾额就从我们的尸体上踏过去!”

外来道士们仗着人多,气势汹涌叫骂声不休,竟把本地道士压制得不能抬头。道观观主慌忙派大弟子从后门翻出去,跑到凉州城中找官府告状。

但是他们实在没想到,抢占道观的罪魁祸首,此刻就在凉州府权力最大的凉州都督府中充当座上客。

老道士赵正一近来愈发显得精神矍铄了,他的惊雷观在安西一带名声响亮,分观也在庭州城中开设,最近更是亲自带了百名弟子,开始倾覆河西道家宫观。

节度使李嗣业坐在正中央的屏风前,端起手中的酒盏对赵正一说道:“在疏勒的时候你怎么干,在武威城中照样怎么干。清凉观距离东门比较近,而城东有一座罕见人迹的山谷,正适合弄出一些动静。”

赵正一双手捧着酒盏嘿嘿笑了声:“可是主公,清凉观地方稍显小了些ꓹ 怕是容不下我们这么多家当。”

李嗣业今日之豪富,已经远非昔日抠抠索索可比ꓹ 当即大手一挥道:“这不算什么问题,我立刻差人拨出钱财帮你扩建清凉观,你迅速把人手安顿下来。”

这时凉州司马从屏风背后走出来ꓹ 在李嗣业身旁躬身叉手,然后凑到耳边低声絮语。

李嗣业不动声色地点头ꓹ 赵道长还在端着酒盏提要求:“这清凉观名字听着不雅致,可否将其改名为惊雷观ꓹ 也算秉承我们一贯的传统。”

“这改名倒也不急于一时。”李嗣业神情逐渐变得严肃:“你是某的亲信ꓹ 所以初来凉州愈发要约束自己,约束弟子。对于即将要入主的清凉观,你可以和观主好好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德服人。也可以用钱财收买,或以各种怀柔手段。但是不得以强势凌人ꓹ 更不得动刀动枪。明白否?”

老道士为人精明,哪里听不出李嗣业的言外之意ꓹ 心想这帮混蛋徒弟是不是给自己惹祸了ꓹ 他得赶紧过去镇住场子ꓹ 别让他们闯出太大的祸患。

他从案几前站起来叉手道:“大夫ꓹ 由于弟子众多难以约束,贫道先告退了。”

李嗣业只是冷淡地挥挥手ꓹ 赵正一屏息敛气缓缓向后退却ꓹ 走出正堂外才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都督府的侍卫将邸报送进了李嗣业的书房中ꓹ 节度参军田珍和副使程千里也跟随进入,两人各自坐在书房下首两侧ꓹ 挺胸抬头,屏声敛息。

李嗣业用小刀将邸报上的封蜡裁开,打开细细浏览了一遍,才从案几前将邸报递给程千里:“你们也把这邸报里的内容看一看。”

程千里低头看过之后,又转递到田珍手中,田珍看过之后,啪地一声将邸报合上气闷地说道:“陛下实在是太糊涂了!安禄山将二十多名番将代替汉将,其用心已昭然若揭。相当初他老人家何其英明,发动政变诛杀韦后一党,铲除太平公主,善用姚崇宋璟,张说宇文融,开创千年未有之盛世,如今怎么变得如此昏聩。”

程副使叹了一口气,摇头说道:“就算如今圣人年老倦怠,不再愿意勤政。可他难道也失却了明断是非的能力?安氏异心已如此明显,为何还要置若罔闻?”

李嗣业提起挂在笔架上的笔杆,在手中杂耍似地转动,对二人娓娓道来:“大食往西南方的沙漠中有一种鸟,遇到强敌来袭时就会把自己的头埋进土里,以为弥盖了五识危险便不存在。圣人可能与此类似,从开元末到天宝开始,他抛弃纷扰的朝政进入舒适区,开始专研乐曲,书法,舞蹈。这一舒适就是十四年,再也无法走出。他只愿意接受天下安定富庶,不愿意相信贪官污吏横行,百姓受灾赤贫。以至于朝中十六年不换相,边镇十三载不换将。如今危机已现,安禄山在幽燕辽东扎根已深难以拔除,他岂能不知道?”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也知道这种弊端是自己造成的,但他却不愿意相信,也不愿意去驱除积弊。因为他一旦这么做,就得走出舒适区,就得承受风险。对于一个年逾七十的老人来说,他已经不愿意再折腾了,所以只能骗自己,希望能用过去对安禄山的宠爱来换取安氏的良心,也换取自己的晚年安宁。”

他手中的笔杆啪一声掉在了地上,竹杆子断成了两截,程千里和田珍以为这是一种占卜,看得胆战心惊。又见李嗣业轻描淡写地把笔捡起来,两人表情才恢复平和。

李嗣业抬头冷笑道:“可惜杨国忠也算侍奉圣人十年了,根本不知道皇帝心里在想什么。他一直以为皇帝仍在宠信并相信安禄山,所以才不断施展手段逼安禄山露出反迹。岂知如今圣人只是一心想稳住安禄山。杨钊却要逼其速反。”

“实际上安禄山也不愿意主动走出舒适圈,他是有反意不假,但他若要反叛,必须要先给自己找个合适的理由,还要说服自己下定决心,这毕竟是押上全家脑袋的买卖。他能深受皇帝宠爱十四年,自然能猜摸出几分皇帝的心思,如果没有眼前迫在眉睫的危险,他实际上愿意等到陛下寿终驾崩之后,等与他已成死敌的太子登基之时,才会行反叛之举。“

田珍程千里二人听罢,惊讶过后啧啧称奇,不过是区区一条安禄山欲以番将代汉将的邸报,竟然能够剖析出这么多的人性至理,还能够将置身长安权力漩涡中心的人瞧得如此透彻。不愧是天宝第一名将,李嗣业能节度三镇绝非靠宠信,而是依靠实实在在的个人能力。

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侧第二百二十一章 贺莫达干窃以为第一百一十六章 来到安西龟兹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浓第六百三十八章 驿站人情多消磨第三百零九章 听风声辨形势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参第五百四十四章 双吏迁至庭州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仪中计第六百章 双重无间道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七百三十章 调走李光弼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锋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举兵报复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义之死第五百四十三章 为岑参跑动疏通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四百六十章 拜访赤水军使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钱维系联军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杨家三姊第六百九十五章 杨相穷途之计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护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庙第四百六十五章 贫道看得明白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宾(感谢长江的尽头飘红打赏)第十七章 谶语解密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术活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军归来第八十一章 忠言劝太子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龙观再次密会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师安西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宝元年第六百五十二章 调兵出征之争论第四百零六章 埋锅炒面 枕戈待旦第二百二十九章 书生强悍,校尉善谋第三百三十一章 赐宴麟德殿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众贼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凉王备兵陇右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儿子备彩礼第四十一章 具有传奇色彩的饼第五百零三章 虢国夫人营造新府第九十二章 月夜对酌最勾人第十二章 安禄山第四百一十八章 军功居于第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远来即是客(感谢就不说憋死你飘红打赏)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业拜井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细第四十八章 闻染香囊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边令诚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骑施顾问第七百五十五章 准备克复长安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轰幽州城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辙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归顺归心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四百六十章 拜访赤水军使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两面性第二百二十八章 征召敢死之士第四百二十九章 张氏之死第二百九十章 上级矛盾分歧第四百六十二章 陇右李姑臧长房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装抢生意第三十四章 骆参军之仇隙第九十章 阴冷最是帝王家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楼调解宴第一百五十五章 来曜许诺第五百四十六章 岑参参谋良策第八百五十九章 黄抱节兴兵激变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亲卫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爱财取之有策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战开幕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禄山之暴怒第七百章 酒宴上斗嘴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气大伤第一百一十三章 并波悉林隔河对峙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气大伤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将败退有方第一百二十章 圣人被蒙蔽?杀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虚荣是一种病(感谢就不说憋死你的打赏)第三百八十七章 饱汉不知饿汉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杨府拜会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长安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软刀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劳师远征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记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击、追杀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场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阵第五百六十七章 为私利而反对第六百八十七章 临松薤谷大盗第八百七十二章 后方被人偷袭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阳第二百六十四章 尴尬的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