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来

封常清进入帐中,看到燕小四和田珍后并不意外,微微点头之后向李嗣业叉手说道:“太尉,监军邢延恩刚刚去找了末将,其言下之意是让我投靠元帅府行军司马李辅国,还送给了末将三百两的猪腰金。值此大战临敌的关头,为了不使这些阉人从中作梗,末将只好暂时应承了下来,但末将深知此事轻重,特来先禀报太尉以表明心迹。”

李嗣业点点头道:“你做的很对,太过刚硬不是最好的选择,能够虚与委蛇更好。你先下去吧,莫要让邢延恩起疑。”

封常清离去后,田珍站在帘幕后面望着他的背影疑心道:“如果他是个摇摆不定的骑墙派,企图两面通吃,等到危急关头时再选择站队,主公我们岂不是很危险。”

李嗣业笑了笑:“用理智来选择的话,骑墙派确实是当前最好的态度,但我在安西军中经营的时日远比封常清漫长,他自己也清楚这一点,我相信他不会轻易做出危险选择,我们拭目以待吧。”

他转过身来对两人说道:“你们下去之后要时刻留意鱼朝恩和邢延恩两人,时刻提防他们给臧希液和封常清下绊子。”

“喏!”两人齐声叉手之后,缓缓退出了大帐。

李嗣业坐回到案几前,惆怅轻轻地叩击着自己的额头,这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忠心可言,每个人的选择都与目前的境遇有关,他自然要随时保持警惕,给予他们希望的同时,也不可以让他们太过于产生希望。

一旦洛阳之战过后,李亨把他老子从蜀中接回,他对武将的猜疑很快就会浮现在表面,自己当然是首当其冲的被针对者,就连郭子仪李光弼这些人,也无法在这样的信任危机中脱身。

此时夜色正浓,万籁俱寂,天边偶尔响起狼嚎声。他正准备掩盖了衾被入睡,卫士突然在帐外说道:“主公,有人求见,他自称是从蜀中来的。”

李嗣业精神一振,双手撑着从地铺上坐起来,立刻回应道:“请客人进来。”

一人掀开帘幕进入帐中,瞧打扮是个穿着蓑衣的渔夫,头上戴着斗笠看不清面目,李嗣业颦起眉头疑心地问道:“阁下深夜打鱼迷了路吗?为何会深夜跑到我这中军大帐中来?”

来人将自己头上的斗笠摘下来扔在了地上,露出一张线条坚硬如石刻般的脸,左眼上的伤疤依然明显。

“张小敬?”李嗣业吃了一惊:“你从蜀中来?”

张小敬缄默地点了点头,转身对帐外说道:“韦公子,可以进来了。”

掀开帘幕进门的是一个穿着襕袍的书生,只是眼圈色有些重,一看就是位经常熬夜伤神的兄弟。

张小敬这才对李嗣业叉手道:“我是从蜀中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的麾下而来,特地前来投奔李大夫。只是陈玄礼本来不肯放人,但后来同意了,交换条件就是我带这位韦应物公子前来见你。”

李嗣业高兴地说道:“你能来我就很高兴,我身边正好缺少一个参军。”

张小敬却直接单膝跪地拒绝道:“我来投奔大夫,不是为了官位,而是为了能够在战场上亲手斩杀叛逆。请求大夫能让我到安西军中,我可以做一个跳荡兵,也可以做一个弩手,但千万别让我当官。”

李嗣业也晓得此人的性子,心平气和地说道:“俗话说人尽其才,你昔日做过参军,做过不良帅,也做过龙武军的中侯,就算是平级调动,做个校尉并不过分。今夜暂且歇下,明日我差人送你到安西行营节度使封常清那里去,现在暂且休息下吧。”

张小敬没有再坚持自己的要求,只叉手说道:“多谢李大夫。”

他立刻吩咐外面的亲卫,让他给张小敬安顿一个可歇息的军帐。张小敬站起来,又朝李嗣业行了一礼,转身跟随亲卫而去。这么多年不见,两人之间的关系疏远了很多,造成这种疏远的更是因为两人身份上差距的变幻。张小敬身上的游侠气质更多一些,他对官阶地位这些东西也是随缘态度,不然天宝三载上元夜的那一场拼命,早就该换来飞黄腾达了。

直至张小敬出门后,这位韦应物公子始终安静地侧立在一旁,没有额外的表情。直到李嗣业主动向他问起:“公子从蜀中来?可是来送信的?”

“卑职从十五岁起便是太上皇的侍卫,如今太上皇恐有不虞之变,特派我来联络大夫。”

李嗣业穿着中单从毡席上站起来,来回踱步说道:“人生本来就多变难测,就算天子也不例外,你所说的不虞之变,其实早已经发生,自从上皇从长安临幸蜀中之后,天下都处在危难之中,何况上皇乎。如今世事迁移,上皇又有何能为?“

韦应物将双手负于身后,一副传统说客的从容淡定架势,侃侃而谈道:“上皇脱逃长安,虽为世人诟病,但他做了四十年的太平天子,也创造了绝无仅有的开元盛世。他执政多年,其经验见地岂不高出如今的陛下数倍。大夫为人正直赤诚,可曾记得上皇旧日恩情,他对你善加任用,才能有今日大夫麾下的三镇十万士卒南下征战。”

“而且上皇所料不错的话,当今天子对大夫当是颇为忌惮,他能容您一时,安能容您一世,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古人皆知的道理。况且上皇在位之时,已经封你为郡王,新君又能拿什么来示恩与你,顶多是一个只有虚名的三公,仅此而已。而上皇对你何等恩厚,昔日加封你为西凉郡王,又在长安城中修建了豪奢的王府,就算如今他已避居西川,但对你们这些武将的信任,难道是如今的陛下可比?”

李嗣业回过头来突然笑了:“安禄山造反是一个分水岭,从那一刻开始,无论是太上皇,还是皇帝,他们的心态都已经变了,已不可用昨日来等量。太上皇昔日对高仙芝也是相当恩厚,却听信一个阉宦小人之言,把他问斩在潼关城头上。”

“不,终究是不一样的。”韦应物声音有些激动地说道:“今日的皇帝与今日的太上皇也决然不同,我觉得李大夫你仍然不能面带现实。”

李嗣业负手道:“好,既然你要谈现实,我就与你谈一点现实的,你觉得太上皇能够活的过皇帝吗?”

韦应物的脸上浮现出怒色,却沉默不语。不料李嗣业竟然是自问自答:“能活得过。”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他继续说道:“但如果想得再长远一点,太上皇和皇帝百年之后,会选择谁来继承大唐的摊子,那时候诸王都已经年暮,第三代已经脱颖而出,谁是第三代中的佼佼者?昔日在兴庆宫中时,上皇最宠爱的孙子是谁?是永王的儿子?还是寿王的儿子?都不是。他也许对自己的儿子心怀怨恨耿耿于怀,但隔辈亲让他对皇长孙万分喜爱。两代帝王会选择同一个继承人,他们之间的裂痕,对于我们这些武将来说,有什么意义吗?”

韦应物满脸愕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李嗣业要说的话还没完:“自古疏不间亲,主动参与皇家内部斗争的人,大多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远的譬如长孙无忌,来俊臣,近的如李林甫、杨国忠之流。况且太上皇和陛下无论谁占上风,承接帝位的必然是楚王李豫,对于一个在他父亲和祖父中间左右摇摆,反复横跳的人,他将来成为皇帝后会怎么做?难道还能再容他横跳吗?”

韦应物听完这番话后,深深地凝视地了他一眼,什么也没说便转身往帐外走去,李嗣业在瞬间权衡之后,突然对他的背影说道:“皇帝马上就要派人到蜀中接太上皇回长安,如果太上皇能够以抱病为由逗留蜀中,对他自己对天下都有好处。但若入了长安,就等于入了囚笼。”

韦应物没有回头,说道:“太上皇十分思念长安,你希望他能够逗留多久?”

“如果能等到平叛结束,最好。”

“这对太上皇有何助益?介时皇帝势力固若金汤,回长安岂不是更如入囚笼,这才是太上皇最关心的。”

李嗣业遥对蜀中方向叉手道:“太上皇若能够等到平叛结束回长安,臣下自有厚报。”

第九章 最后的自由搏击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别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变马嵬驿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阳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卢节度得上上第十一章 长安第一夜第八百七十七章 遥望剑阁第四百五十八章 为戴望求情免死第五百七十二章 节省开支巡视商路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头守捉使第二百三十一章 风吹草动杀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装心灵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择木而栖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三十四章 骆参军之仇隙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灵武,嗣业入关中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穷途之策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宝元年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师安西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装心灵第七百五十七章 财货惑人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宝元年第三百五十章 陷阵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节必喝酒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调段秀实第五百八十二章 采访使陪同远征第九百零五章 诱逼张母劝降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个培训班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临京兆府第四百九十二章 献给贵妃的贺礼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谁人知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辩势第七百五十七章 财货惑人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质者,智斗之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五百八十五章 与高仙芝辩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军特色第二十一章 张县尉巧言逼供第二百九十一章 龟兹酒肆私会第六十一章 前往东宫第五百四十一章 进奏入长安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爱听真假话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坚固的小城第三百一十八章 将军的先见之明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压身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归顺归心第八百八十四章 严武兵败身死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来客寻戴望第五百二十一章 预先安排后手第四百零三章 求问李将军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险些易手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钱维系联军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动上门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质者,智斗之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儿寡母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边令诚第二百二十五章 盖世阳谋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实想法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师祭天第三百九十七章 仙女的夫君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惊心之言论第二百五十一章 几坛金贵的酒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亲王第八百八十四章 严武兵败身死第六百零四章 利诱顿毗伽叶护第一百七十章 国主为馅,将军为饵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对坐论平叛第二百零三章 苏禄命丧西域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术活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谢宋秉书飘红打赏)第七十五章 赛场如商场第七百零一章 煮茶阴谋论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饽饽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独挡一面(感谢辉尘飘红打赏)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变马嵬驿第六百六十章 婆罗门神庙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谋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个字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驹岭冰川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为权势?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烧不退第四百零三章 求问李将军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儿戏第六十一章 前往东宫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论战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课与升赏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个字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钱维系联军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节必喝酒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儿郎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长安献乐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从父子同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