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献策被拒

李崇豹一把火将整个美良沟烧了个干干净净,获得了进攻绛州以来的最大一场胜利。

他兴冲冲地去大营中去见自己的父亲,军中的将领们看他的目光也都变得不一样,这才真正叫做虎父无犬子,总算没有堕了父亲的名声。

李嗣业满意地坐在交椅上看着自己的儿子,点点头称赞道:“此战你用最小的损失获得了最大的胜利,确实超出了我的预期,但是也不必太过自满,今后仍然要向各位将军虚心请教,要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

李崇豹抿起笑容插手道:“父亲教训的是,我一定戒骄戒躁,多向各位将军学习。”

“嗯,火攻虽然事半功倍,但是所造杀业也太大,且对山林破坏太严重了,如今美良沟中的火势依然在蔓延,我们恐怕要在绛县等上一阵子了。”

绛县和闻喜县的西南方还有一个垣县,处在中条山山脉和黄河河湾中间,路途山高林密,险峻难走,要想攻下来估计要浪费太多精力和时间。但这个县对他控制绛州没有多大影响,所以李嗣业直接略过,只要占据了闻喜,就等于控制住了绛州和蒲州之间的交通要道。

他们在绛县等了足足九日,等美良沟的火势蔓延到鸣条岗以西,才率军通过了美良沟,进占了闻喜。

如果王思礼在朝廷那边求不来援军,那他在整个蒲州就只剩下几千残兵,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嗣业从他的面前碾压过来。

王司空现在不能期望河东节度使邓景山,就算他愿意派兵南下,如今也已经远水救不了近渴。

朝廷派出的中使已经沿着晋州盆地前往太原,但这一趟简直是无用功。

他心急如焚之际,决定再给朝廷上表陈述情况的危机,如果让河西军占领整个蒲州,那么黄河上游处的龙门渡和下游的津浦渡都将被他直接占据在手中,要过黄河进关中简直轻而易举。

……

李亨躺坐在榻上,面前的地下跪着两个太监,一个手中托着汤药的盘子,另一个托着盛着丹药的盘子。他先把丹药取来送入口中,又伸手接过端起汤药送服。

李辅国站在他面前,手中捧着王思礼送来的奏疏,声音逐渐放低:“河西军来势汹汹,我军不敌只能暂时退却蒲州,但蒲州地势平缓,凭少量兵力无法据守。求请陛下发兵来援。情势已至危急关头,若蒲州失守则关中危矣。”

“噗!“李亨刚服下的半口热茶瞬间喷了出来,将手中的茶碗投于地下,恼火地说道:”王思礼终究无用,我应该委派李光弼去充泽潞节度使。”

李辅国心中腹诽,如果只派人不派兵,这个时候恐怕派谁去都不管用,王思礼此人一贯报喜不报忧,他能在奏疏上这样写,说明他已经彻底搂不住火。

“陛下,不如从潼关抽调两万兵,命李光弼率领紧急渡河前往蒲州,尚能解蒲津之忧。”

“好吧,眼下只能这么办了。”

李辅国转身刚要走,皇帝突然叫住了他说道:“去把李泌请过来。”

他小步慢趋走到殿外,一张猪腰子脸才慢慢阴沉下来,吩咐跟在自己身后的一名小太监道:“去叫李泌吧。”

片刻之后,白衣道人李泌进入紫宸殿,径直来到了皇帝的榻前。

李亨在宫女的扶持下从榻上坐起来,伸手招呼李泌,叹了一口气道:“当初你要求归隐衡山,我就不该听从李静忠和崔圆劝告放你离去,结果导致现在形式急转而下,朕的社稷危在旦夕。”

李泌把拂尘搭在肩头上低头垂目道:“这也是山人的过失,陛下还记得臣临走前所说的话吗?这世上绝无人从生下来就立志造反,他们所做的选择不过是随着境遇不同欲望和心境转变罢了。前者如安禄山,若是太上皇从头到尾只给他一镇节度使,六七万人马,他还能生出造反的志向吗?后者如李嗣业,若不是陛下疑他,使其幽禁京城,他还会偷偷溜出长安举旗造反吗?”

李亨顿时皱起眉头:“说来说去这竟是朕的错了。”

李泌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不单是陛下的错,更多是太上皇留下的积弊,给了叛臣贼子造反的苗头。其实臣只是想给陛下献策而已。”

皇帝转忧为喜:“你有退河西军的办法?”

“有。”

“快快道来。”

“臣只有两策,可供陛下选择,其策一,重新派使节迅速北上,联络史思明,同意将河东,河北,河南全部给他,命他与邓景山联合南下进攻上党,派李光弼分出一半潼关的兵力守住蒲州,或许能够坚持到史思明和邓景山的援兵到来。“

“第二策,李嗣业借河西军哗变起兵,既不北上攻史思明占幽燕,也不南下破鲁炅、韦陟占据襄阳江东,而是前方百计入关中。无非是想回据老巢河西。陛下何不将他封为陇右河西北庭安西四镇节度使,让他绕道走从朔方河套地区进入陇右河西,朝廷可以撤出留在朔方的少量兵马,并提供大军绕行所需要的粮草。”

李亨缓缓抬头望向头顶的纱帐一言不发,半响才说道:“看来你是完全不相信李光弼渡黄河能守住蒲州。”

“但朕有这个希望!李嗣业手中虽然有十几万雄兵,但他所依仗不过是含嘉仓中的四十万石存粮,要不了三个月,他的河西军就会在中原难以为继,最终不攻自败。他麾下的河西军想回到故地,朕偏偏不如他这个愿,让他们最终绝望哗变,致其进入死无葬身之地。”

李泌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朝李亨叉手说道:“陛下先前不肯接受我的建议先从河东进攻叛军幽州老巢,而是着急收复两京,致使史思明在幽州坐大。如今陛下又不肯听从我招降李嗣业的建议,恐怕就要再度放弃关中而南逃蜀中了。臣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还望陛下三思。”

李亨又高傲地仰起头:“你昔日与李嗣业乃是旧友,莫非是想替他谋个出路?”

这句话对于一心为他谋划的李泌来说实在是太伤人。他们两人的友谊远比与李嗣业还要深厚。当年李亨为太子时,李泌便是他的心腹谋臣,给他挡去了许多李林甫耍下的明枪暗箭。只是李泌深谙道家的避世策略,绝不强求庙堂之上,每当受到排挤之时,便归隐深山修道。这并不是他没有能力和头脑搞权力斗争。而是他的性子本就淡泊,更对统治阶级之间的明争暗斗深恶痛绝。

昔日的李亨还是太子时,也曾经礼贤下士虚心纳谏,但如今他成为大唐帝国的皇帝后,却被到手的权力冲昏了头脑。不只是他,历史上有许多人都逆境是王者,顺风变成了青铜。

他躬身弯腰地朝李亨作了一个揖,口中淡然说道:“既然如此,山人告退。”

闲云野鹤李道长飘然而去,李亨推开了宫女递过来的药茶,坐在榻上生闷气。他低头沉默了半晌,才对站在宫柱后面的宦官喊道:“去给静忠传话,让他立刻去颁下圣旨,命令李光弼立刻前往津浦渡,再派人骑快马赶往潼关,让郭子仪调拨出两万人,不,三万人前往蒲津渡渡过黄河守御蒲州!”

第四百一十二章 冲锋与反冲锋第九百零六章 襄阳陷入相持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二百零六章 拦路劫财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禄山之暴怒第二百一十九章 劳师远征第一百六十一章 远来即是客(感谢就不说憋死你飘红打赏)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巅峰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关第六十四章 何为一刀流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军拉练对抗第七百九十七章 邺城决胜时刻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紧排演第七百八十九章 东京畿漕运使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六百零四章 利诱顿毗伽叶护第八百九十六章 虽胜犹败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八十七章 猎苑那些事儿第六百一十六章 鱼鳞阵骑兵战法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该不该妥协?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话不投机第九百零三章 安庆之围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军特色第三十八章 封大伦与废物点心第三百三十一章 赐宴麟德殿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们的特权第七百六十六章 肃宗父子回长安第六百零四章 利诱顿毗伽叶护第八百六十七章 败军之将无处逃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队第十二章 安禄山第二百九十四章 碛西驿站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后的军事筹备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称帝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难却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胜第六百三十九章 杨李斗秋风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灵武,嗣业入关中第七百零九章 天宝贩奴事件第五百四十六章 岑参参谋良策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军拉练对抗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关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吕召旧部,嗣业迎上官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对饮第七百五十六章 设伏潼关路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七百零一章 煮茶阴谋论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断私通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与叶护之死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楼告刁状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镇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禄山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边的亲人们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临京兆府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继入府拜会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参第六百八十四章 韦见素抱病推诿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战连云堡(下)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击与逃亡第八百五十五章 说服失败却生他计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义之死第一百四十七章 阴鸷之人无公心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穷途之策第二百二十五章 盖世阳谋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临堂讯问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论战第七百三十一章 贵妃衔土陈情第八百八十二章 严武怒向益州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为宾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贸易野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师顿多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军出动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贵妃榻第七百一十章 图谶激反志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权将亡于内耗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龟兹第一百二十六章 带兵应当有担当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锋后战争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墙惊魂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难却第五百零三章 天宝归仁军第四百五十七章 柳岸灞桥伤情别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驿站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葱岭守捉第三百九十三章 陇右采访使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烧失智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献策被拒第八章 突骑施勇士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宾(感谢长江的尽头飘红打赏)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阅兵礼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龟兹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娘舞剑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