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仪中计

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郭子仪在做出判断之后,也需要人去查探出真实情况来印证他的猜测,为此他特意在龙骧军中选出几十个水性极好的斥候,趁着夜色泅渡过了黄河。

夜色中的蒲津渡守卫森严,斥候们查探得知,河西军沿着蒲州城从河滩到黄河铁牛,用中条山砍伐来的树木修建了近六里多长的寨墙。

斥候们想方设法去查探寨墙中到底围了什么,他们装扮为来往商贩货郎,进入军营向兵卒们兜售火石和蹀躞带,借此在营中发现了数以千记的木排舟筏,为了制作这些木筏,河西军需要砍伐大量的树木,想来是早有准备。

斥候们认为得到了真实的证据,连忙于第二天夜里又悄悄地游过了黄河,来到了郭子仪的大营中。

郭子仪听完士卒们的禀报,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连忙低下头去问:“你们可看得分明?”

“属下们看得清清楚楚,确实是有大量的木筏,应当有上千乘之多。”

郭子仪转过身去,弯腰将手掌撑在案几上暗自盘算。一条木筏能够搭载一火十人左右,那么千条木筏一次过河便是万人,再加上铁牛牵引两岸的铁索上铺设木板,几个来回就可以将所有战力输送到对岸。这些木筏也足以证明李嗣业大军的主攻方向是津浦渡。

他得出这样的结论之后,心中也敞开了许多,既然知晓了敌军的谋略,明白李嗣业的主攻方向,那他就要利用黄河的险峻优势,将他们全部诛杀在河岸上。这对于大唐来说,将是再造社稷之功勋。

这时从上游龙门渡再次传来仆固怀恩的急报,说是河西军屯兵在龙门渡黄河东岸,有数千面大旗招展。

郭子仪轻松自得地笑了,河西军的行动与他的预料不谋而合,他立刻亲自给仆固怀恩写信回复:“汝无需担忧,此乃李嗣业故布疑兵,河西军大部分兵力依然在蒲津渡口,我已经有良策击败敌军。”

郭子仪决定将计就计,把西岸营寨中自己的大纛全部撤走,领一支兵马在同州大荔县北侧埋伏,又分别命人前往潼关和龙门渡传递消息给仆固怀恩和程元振,命他们各抽调出一万人马前来蒲津渡,在鹳雀楼以西和大荔北分布成一个口袋阵,准备一鼓作气把李嗣业击溃并消灭在黄河的西岸上。

驻守在潼关的程元振得到郭子仪的传信后并未急着出发,而是将这道军令报告给了长安的李辅国。这时李辅国执掌长安军政大权于一身,特别在如今肃宗李亨沉珂病榻的时候,他就相当于坐镇监国了。极度敏感的他立刻以皇帝的名义给郭子仪去旨,在信中质问他为什么要调动潼关守军。

收到圣旨的郭子仪自然惶恐万分,连忙给皇帝上了一封奏表,将敌我双方的态势,以及他布下口袋准备在蒲津渡将河西军一网打尽的计划悉数报告给了李辅国。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李辅国似乎也深知自己不在前方,不了解情况不能够胡乱指挥。但他作为总揽朝政的朝臣之首,必须要借机突出自己的权威,对潼关的防务表现出深切的担忧,去信表示潼关外尚有河西军数万,既然已经探明李嗣业将从蒲津渡进军过河,那就把龙门驻军多抽调一些,保证潼关的兵力充沛。

再次得到圣旨的郭子仪只得照办,收回了抽调潼关军队的军令,加大力度抽调龙门渡的守军,命仆固怀恩率一万八千人赶往大荔县,只留下神策军使郭英义率领近七千人驻守在龙门渡。

此时已经是乾元二年秋八月,仆固怀恩在麾旗下最后望了一眼远处的黄河滩头。对岸的河滩上依然插着数千面大旗,旗帜下似乎甲胄森森,似乎也什么都没有,他心中隐隐浮起深切的担忧。

他为此再三嘱咐郭英义,一定要严密监视河对岸的动静,但凡出现情况立刻派快马到烽火台传递消息,他定会迅速派兵驰援。

仆固怀恩率军赶到万荔县后,向郭子仪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令公可笃定李嗣业一定会从蒲津渡过河否?万一河西军并非疑兵之计,龙门渡口可就只剩下八千多人。”

郭子仪沉默半晌,叹了一口气说道:“敌军虚实难辨,就算将兵力平均分摊,李嗣业挟优势大军西渡黄河,我们也难以抵挡。所以只能集中优势兵力与敌军相抗,我至少有七成的把握李嗣业会从蒲津渡进兵过黄河,为这七成的机会也值得一搏。”

仆固怀恩再次向郭子仪进言:“兵行险招,非不得已之举可为,值此天下危急之际,再行险招就不当了。如今长安城内尚有御林军数万,令公何不向陛下上表,请求陛下调两万兵前往龙门渡驻守。这样就算李嗣业选择从龙门渡进攻,郭英义也能够凭借这些兵力抵挡些许时日,这样我们也可以迅速驰援。”

郭子仪站在原地怔立片刻,伸手将仆固怀恩从地上搀扶起来,低声黯然说道:“世间有太多的不可为,我率兵在关中抵挡李嗣业,背后就是国都和君王,这就等于在戴着镣铐跳舞。李嗣业能够轻松办到的事情,我却需要付出心血却备受猜疑。”

仆固怀恩的神情逐渐黯然,负气似地说道:“既然我们这些武将倍受猜疑,这样的朝廷还效忠它做什么,倒不如效法那李嗣业,以令公之大才,在这乱世之中依然能够成就不朽功业。”

“住口!”郭子仪对他严词训斥道:“你我身为社稷之臣,世代受大唐皇恩,岂能因一时的际遇乖蹇而产生悖逆之心!”

仆固怀恩连忙低头跪倒在地上,伸手扶着胸脯道:“令公勿怪,怀恩也只是一时急火攻心,今后绝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郭子仪将他搀扶起来,握着他的手说道:“如今朝廷内外大权皆被宦官掌握,又有察事厅子到处监视文武百官,你这样的话不得再向别人提起,免得被外人握住了把柄。”

“好好带兵,这一战只能胜,不能败。下去吧。”

仆固怀恩叉手告退,走出营帐前回头看了看郭令公,这些时日他的白发增添不少,也是为乡亲们操劳所致。

怀恩夙夜忧虑,几日来昼夜不卸甲,持刀巡视营寨,秋风凌冽也不改其志。他的忠义之情与其说是对朝廷,更不如说是对郭子仪,若没有这位老上级的一路护持提拔,他也不可能有今日的成就。

……

李嗣业率大军驻扎在河津县,以飞虎骑为前锋盘踞在河滩上,白孝德率领兵卒日夜砍伐树木,扎成木排筏随时准备渡河。

为了验证唐军是否中计,他也派出斥候泅趁着夜色渡到对岸,但唐军营寨灯火通明,营门处戒备森严,生人根本无法接近。黄河附近的村落也因为战争的即将到来逃散得一干二净。

一无所得的斥候们只好泅渡回到黄河东岸,前往河津县大营向李嗣业汇报军情。

李嗣业捻着胡须踱步,回头询问跪在地上的斥候们:“唐军三座营寨均戒备森严?十步之外无人能够接近?”

“确是,我们无能,找不到办法进入敌营中。”

他又问道:“你们从远处看敌营,发现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

斥候又禀报道:“倒没有什么不同寻常,只是唐军似乎非常紧张,几乎人人披甲不懈怠,但凡有些许的风吹草动,就会引起他们的警觉。”

“竟然如此警觉?”他抬头细细沉思道:“唐军如此紧张,或许有这样的可能,那就是仆固怀恩已经调动多数部队离开了龙门渡,三座营寨其实已经空虚。”

他果断地下令道:“全军准备六日干粮,从今夜起拔营起寨,明日夜里渡过黄河以火矢进攻唐军营寨。”

他以白孝德为先锋,段秀实负责渡河事宜,赵崇玼和阿史那·啜律率领左右后军,他率领中军亲自渡河作战,时间定在子时。

第二百七十三章 拨换城夜宴第一百二十四章 这个守捉城有点儿穷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树绿化碛西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远至葱岭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华商队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传第九百零一章 张巡守睢阳第三百章 商路多艰辛第八百六十九章 谈笑间掌控河东第四百六十五章 贫道看得明白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国的满月宴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贸易野心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关冷人心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业拜井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资已经送达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温泉宫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鸿门宴第三百零九章 听风声辨形势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九百零三章 安庆之围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庙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闺中损友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十一章 长安第一夜第三百八十七章 饱汉不知饿汉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诱惑收买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娘舞剑器(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虚荣是一种病(感谢就不说憋死你的打赏)第六百八十一章 杨暄拦阻办案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吕不死有后福第六百三十九章 杨李斗秋风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惊雷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归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国的满月宴第七百一十五章 进谏言失效第五百八十五章 与高仙芝辩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楼赐宴第三百零四章 马屁不穿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二百五十三章 旧友新人共欢第三百六十四章 绘图第三百一十六章 创造老子神像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机而动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六百一十章 护教战争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应第五百一十章 规划筹备动员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叙功(一)第四十八章 闻染香囊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国第六百零一章 伪装败退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临上巳兰草香第二百二十一章 贺莫达干窃以为第七百四十三章 凤翔之战(上)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诚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会面高仙芝第一百七十章 国主为馅,将军为饵第三百七十章 视察屯田秋收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干开诚布公第二百二十五章 盖世阳谋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泽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四百六十二章 陇右李姑臧长房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离间第三百五十一章 强援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办公流程第四十四章 饥饿营销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军做儿戏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轰汉口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袭城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十六章 立功者入狱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温泉宫第三百八十一章 舆论引导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八百一十九章 黄河滩迎敌备战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亲卫第四百四十五章 温泉对浴谈用兵第五百二十二章 圣命不可违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点胜利果实第七十七章 杨洄上蹿下跳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长安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们种棉花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义之死第六百七十九章 杨国忠伪托查案第十七章 谶语解密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际,父子之间第七百四十二章 肃宗登基得李泌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见耳听俱为实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将至第四十四章 饥饿营销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们的特权第五十六章 兴化坊功名路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惧怕神罚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