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复白亭、交城守捉

李嗣业笑着点头赞同道:“徐公所言正合我意,如今我们不再是叛逆,我们就代表着朝廷,自然要做朝廷该做的事情。吐蕃进逼陇右河西,占据了鄯州和石城堡,又控制了白亭守捉和交城守捉,使得武威和张掖之间的联系中断。在我看来倒不如重新夺回白亭和交城,彻底打通河西走廊才是正途。”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况且我们率领这一军中有不少河西子弟,我昔日发誓要带他们回来,自然是要把河西从吐蕃人的围困中解脱出来,以攻打白亭和交城才是军心所向。”

白孝德醒悟过来,朝李嗣业和徐宾叉手道:“军师主公所言及是,孝德是个粗人,想事情考虑问题自然没有你们精细周到,所以你们定好打哪里,我带着兵一个接一个敲过去。”

李嗣业抚掌笑道:“既然如此,孝德你亲率飞虎骑,由我来率领玄武炮营,我们带领河西子弟的这两支攻守利器,先攻白亭,后打交城。”

飞虎骑和炮营在中原的数次战役中已经磨砺的异常锋利,各种战术也配合得天衣无缝,无论攻坚还是打野,以炮为盾可挫败敌军冲锋,骑兵无法突破的阵型和城池,用火炮可进行攻坚克锐。

两军很快推进到白亭守捉城下,吐蕃东岱东本站在城墙上遥望远处,河西军军阵黑压压一片,大有黑云压城的势头。

他立刻派羊同斥候给驻守在鄯州的苏毗如左翼长求援,并向左右表示自己心中一点都不慌:“羊同斥候骑两匹骆驼前去求援,可日夜兼行六百里,不消七日,我苏毗如的数万铁骑将奔赴这里,将胆敢出凉州城的唐军消灭在此地,再一并将凉州城攻克,整个河西就是我苏毗人的牧场!哈哈哈。”

东岱东本显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以为凭借白亭这座矮城可坚守半个月有余,足以支撑到援军的到来。想当初一千五百多人的河西唐军可是在守捉城中坚守了整整两个月,才被吐蕃拿下。他们比唐军只强不弱,肯定能够坚守更长时间。

李嗣业挥动手中的号旗,飞虎骑左右翼向两边撤开,炮营的两百门火炮缓缓推到五百步远的地方,这个距离使城头上的那些床弩已经没有任何杀伤力。

李嗣业高声下令道:“给我装开花弹,炮击一个时辰。”

炮营士兵分工搭配,装药,装捻子,填弹一气呵成。炮手亲自调整仰角,点燃了后端的捻子。

随着轰隆隆炮声的响起,成排的炮口上冒出一阵阵白烟,开花弹在白亭守捉的城头上炸开,几名桂射手毫无征兆地被气浪推下了城墙。

东本被炸得东倒西歪,高声喊叫着躲进了城楼中。

“这特么的是怎么回事?唐军从雷部天神那里借来的天雷吗?都给我躲起来,不要让雷给劈了!”

李嗣业面无表情地看着城头上炸开的浓烟和火花,扭头时不时看看地上的日晷。

经过一个时辰的炮击,白亭这座弹丸之城已经被炸得摇摇欲坠,是时候下达进攻命令了。

“推动攻城锤上前,击破城门。”

他们所造的攻城锤与一般攻城锤不同,前段不是重锤而是空心的棺材,里面装满铁罐子做成的火药桶,后方悬挂大石作为配重。

数百名河西军士兵拥着攻城车推到了城下,将棺材抵在了城门上,后方用木桩抵住车轮钉入土中,保证爆炸时能够抵住火药的冲击力反向挤压城门。

吐蕃东本彻底慌了,一面命令士兵们朝城下射箭杀伤唐军,一面命令守城门的队伍,用树木抵住城门,阻挡河西军攻城锤的冲撞。

谁料这些唐军把攻城锤抵在城门上,抛下火把后竟然飞快地向后逃跑,好像是要躲避什么可怕的东西似的,他呆滞的脸上彻底发懵,心中涌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吐蕃人的脚下传来轰隆的震动声,城墙上直接开出一条巨大的裂缝,西角的一面直接垮塌下去,一些士兵坐了土滑坡。连城头上的人都被掀得站立不稳东倒西歪,城墙下面的城门直接被推倒在地,白亭守捉洞门大开。

李嗣业从腰间抽出横刀,举在手中高呼道:“兄弟们,跟我攻进城去!”

白孝德一马当先,手提长枪率领数百骑冲进了门洞中,守城东岱自知无从抵挡,只好跪地投降。

李嗣业命令后方部队押着这些吐蕃人继续前进,拔除凉州西北方的交城守捉。

他派人用横刀押着东岱东本在城门下喊话,吐蕃语言叽里咕噜听起来并不好懂,也幸好他的队伍中有通晓六蕃语言的翻译。

东本劝降的话语尚未喊完,吐蕃人已经从城头上射下利箭,东本只好掉头逃窜,李嗣业命人再上前喊话,希望对方能够主动献城投降,否则破城之后,将斩杀所有桂射手武士。

吐蕃人对他们的警告置若罔闻,李嗣业立即下令进攻,炮声震动大地,与鼙鼓的声响混合在一起,使得整个城池摇摇欲坠。

攻城的流程也与先前一般无二,先用火炮压制摧毁敌军的意志,再派人推出大号爆破锤抵在城门上对城墙进行爆破性的破坏。骑兵最后攻入了城中。吐蕃主将感觉投降怕是免不了一死,慌忙弃城而走,依然被飞虎骑追上击杀。

李嗣业命人将守卫交城的吐蕃部队中的庸和桂区分出来,庸的比例一般在桂的五倍左右,庸除去驱赶牦牛放牧以供应桂射手基本补给外,还要以扈从的形式照料桂射手的马匹和生活,甚至是在战斗中给桂以辅助。

所以吐蕃军中的桂才是其战斗力的主要来源,他们一般出身中上层奴隶主和小地主,不需要进行生产活动,只进行训练和作战。吐蕃军桂单兵的战斗力还是挺强的,甲胄也相当精良。

他之前作出的承诺当然不能违背,出来打仗更要讲信用,说要杀光所有桂射手,自然一个都不能放过。白孝德亲自主持行刑仪式,将这些吐蕃桂射手押到了城东的河边,被横刀挨个儿斩首。

李嗣业占据白亭和交城后,算是解除了凉州方面的交通威胁,但他并没有直接率兵前往凉州,而是驻守在两座守捉城之间,等待真正有实力的对手到来。

这个真正有实力的对手便是控制青海一带的苏毗如,他们与其余四如不同,是混杂的民族结合体。其中羊同和苏毗两个种族拥有大量的骑兵,还有羌塘和吐谷浑,甚至包括少量生活在青海的汉人,也是这个群体中的一部分。

其余四如多是对于吐蕃各地的控制,唯有苏譬如是替吐蕃王朝向外扩张的利刃,所以李嗣业只要击败苏毗如,便能够遏制吐蕃军西进的步伐。

苏毗如的掌控者乃是苏毗族的王公,手下有不少的家臣家将,五如将领所拥有的权力很大,远远超过了唐王朝的节度使,将领的作战也一般不会受到赞普的干扰,真正做到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请留步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阵第五百九十七章 战争的骗术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从父子同出征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军特色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后的坚守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灵武,嗣业入关中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叙功(二)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烂之舌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尘自灼其华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袭扰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军攻太原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发的舌战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顺与杨钊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离间第八百零六章 忌惮与偏见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来访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风波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胜第四百一十一章 争锋敌对 牧歌交织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杨府拜会第四百九十六章 礼物各显神通第二百二十九章 书生强悍,校尉善谋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职校尉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后到场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八百七十一章 云州城已破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荡清浊(已重补)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关冷人心第六百六十章 婆罗门神庙第五百五十二章 教导和乐器第六十四章 何为一刀流第六百三十九章 杨李斗秋风第七百三十三章 东都洛阳沦陷第八百二十四章 谋略和预判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财政困境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惧怕神罚的军队第七百零七章 长安不可居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战连云堡(上)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杨洄深谋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么叫黄雀在后第二百一十四章 盖中丞整军备战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长的人生大事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欢离合知心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赚钱的才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帅)第七十一章 东宫官员售票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战事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辽东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寻权力的方向第八百五十五章 说服失败却生他计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战役交锋第四百零二章 敌军烧粮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卢节度得上上第十二章 安禄山第八百四十八章 进逼凉州劝降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楼辨欲第三十章 香铺中吃煎茶第七百六十六章 肃宗父子回长安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军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问,诸事繁杂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强雄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请客自来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没的功勋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为权势?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叙功第七十三章 即将开幕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战连云堡(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兰城下被围第七百七十六章 陕郡大战崔乾佑第三章 一招制敌是常态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聪明者自误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七百二十二章 儿女姿态 朝堂势危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资已经送达第六百章 双重无间道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阳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军归来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一百五十二章 严刑逼供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处第二百二十五章 盖世阳谋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禄山之暴怒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张小敬第十二章 安禄山第三百五十一章 强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