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

bookmark

史朝义又踌躇地说道:“可带兵去救总要损伤人命,我实在不忍使将士丧命疆场。”

田承嗣暗自嘀咕,这龟儿子是自己贪生怕死吧,拿将士们当什么挡箭牌。

“公子哎,救援幽州城何必要真的去做,你可以带一支麾下的精锐力量趁着夜色前往幽州城,在敌人不注意的情况下突入幽州城下,只要在城下吼叫那么几声,让你的父亲知道你来救援幽州即可。但也不要在城下待得时间过长,万一你父亲真的打开城门冲出来就不好看了。”

“还要我亲自去?”史朝义瞪大了眼睛。

“自然要公子亲自前往,不然如何能够体现你的忠孝之心。”

他在原地转了四五圈,似乎在权衡利弊,最后才一拍大腿下定决心:“这一遭鬼门关我闯定了。”

田承嗣和史朝义先带着军队前往榆关前的卢龙县,迅速扎下营寨,然后就轮到史朝义当主角了。田承嗣亲自给他加油打气,目送他远行离去。

史朝义带着自己的精锐太子内率,又挑选了一千多号信得过的弟兄,决定从幽州城北两座李嗣业的军营的结合部中间穿过去,然后冲到北门表演一番。想必以河西军的精锐程度,很快就会从他的背后杀上来,这样他就能够被迫从容撤退。

月明星稀,史朝义带领军队隐藏着火把疾驰穿过河西军营的结合部,尽管他们小心谨慎,马蹄声还是惊动了河西军。立刻有两支骑兵队紧跟在屁股后面冲到了幽州城下,史朝义立刻命兵卒们发出喊杀声,又命人朝着城头上大喊:“公子史朝义特率大军前来救援幽州!”

恰巧史思明这几日以身作则,吃饭睡觉都在城楼上,听到远处的叫喊声后,立刻披衣下榻,门外有兵卒跪地叉手禀报道:“启禀陛下,公子率军前来救幽州,此刻就在城下与敌军交战。”

“谁叫他过来了!走,跟我到城墙上看看!”

史思明从城头上往下望去,漆黑中茫茫一片也分不清谁是谁,只看见成千上万的火把在城下晃动,喊杀声激烈得很。

史思明却轻蔑地笑道:“晚上能打成什么样子?白日能冲到城墙下才算本事。”

一名将领在身后低声问道:“要不要打开城门派人出去接应他进来。”

史思明怒骂道:“糊涂东西!夜里分不清谁是谁,万一打开城门引进来的是李嗣业的军队,你我还不让人家给一锅端了!”

他又嘿了一声道:“他若是真的有心救幽州,应当选择夜袭对方的大营,而不是直挺挺地往城门前面闯,田承嗣没有教过他这个吗?在城门前舞刀弄枪的给谁看呐?”

他双手负于身后站在城墙上看了一会儿,才转身回到城楼中披衣躺下,他隐约能听见远处的喊杀声,听起来有几分做作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这些声音也逐渐销声匿迹,他又轻蔑地冷哼了一声。

史思明突然意识到不对劲,猛然从床榻上坐起来,双手扶着膝盖怒声咆哮:“这个畜生!他把冀州给丢了!”

……

史朝义在城墙下虚虚实实冲杀了一阵,才连忙带兵撤退往榆关,田承嗣在卢龙县营地外翘首以盼,看到史朝义带着大队弯弯扭扭跑过来,连忙迎上前去。

史公子面色潮红地跳下马,精神奕奕看起来很激动的样子,他估计他这场战役当做了亲新奇刺激的游戏。

“公子如何?”

“我在城下冲杀了几十个回合,敢保证他一定在城楼上听见了,就算听不到也有麾下的兵卒去禀报。”

田承嗣叉手问他:“不知陛下有没有给公子开城门。”

“没有,大半夜里分不清谁是谁,敌军和我军冲杀在一起,谁敢给你开城门。我让兵卒们在城下多叫喊了几声,才带着他们离去。”

“是吗?”田承嗣尴尬地赔笑了几声,对史朝义说道:“既然如此,公子请随我同大军一起入关吧。”

他们率燕军来到城墙下,对着城墙上高喊:“快快打开城门,放我们入关。”

守将趴在城墙上往下探望,大声问道:“城下来者何人?没有陛下的手令,任何人不得入城!”

“睁开你的狗眼睛看看,我是史朝义!援救幽州失败,暂且在榆关后方躲避,尔等还不快快开城。”

“原来是公子爷,快快,快打开城门。”

史朝义这下总算搞明白了,田承嗣为何自己不先进城,原来是没有自己这太子爷他根本进不去,想到自己还有这样的权威,他的心里到底舒服多了。

四万军队一入榆关,就相当于跑到了辽东地界,平卢节度使的根基就在这榆关之后的营州城。即使幽州城被打下来,史思明还有一半的根基,可供他在辽东区域东山再起。

没有了冀州城的牵制,李嗣业可以放心地对着幽州城大发淫威,为了持续地提供战争资源,他命人把生产火药的道观作坊迁移开设在了冀州城,在城中招募铁匠和学徒,大肆生产火炮炮弹,以供应攻城之用。

中书令徐宾亲自参与改进了大型孔明灯的形状,到现在为止它已经不像孔明灯了,纺锤形的结构用牛皮和竹木架构而成。六盏并列戴着防风罩的防泄露铜制油灯,可以控制火焰的大小来控制高度,尾部有大推力的竹蜻蜓,传动方式已经不是手拉而是脚蹬,有点类似于水车,左右两侧还有控制水平方向的竹蜻蜓,可以抵挡四级以内的风,超过四级以上就无法控制方向了,人力终究干不过老天爷。

吊篮内定员四人,其中三人控制孔明灯飞行方向,一人担当灯长和投弹手,孔明灯的弹载量只有一石左右,投完这一石之后就得下去重新补给。

如果说玄武炮给城中的士兵造成了心理上的伤害,那么巨型孔明灯就是实实在在的打击了,这些东西日日悬浮在幽州城的上空,对城中的生活设施和粮草进行投弹,猛火雷投下的油脂让救火的兵卒们疲于奔命。

这些雷让燕军兵卒们防不胜防,不得不躲在城墙上砖砌的窑洞中,稍稍一露头就会遭受到轰炸。特别是攻城的时候,他们不但要抵挡河西军如潮水般攀上城墙的进攻,还要防着头顶上的猛火雷袭击。

燕军的伤亡日益严重,史思明每日到城墙上巡防,看到这样的情况触目惊心,心中遂产生了退兵至辽东的想法。只是他自己不能把这个想法提出来,因为跟他的人设不相符。

他的对手李嗣业在这个时候也愈显恐怖,不骄不躁按部就班地攻城。每日出动的炮火轰击和孔明灯轰炸也非常有规律,或许在他眼里幽州城迟早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一百一十三章 并波悉林隔河对峙第二十六章 驸马府搏击奔命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库姆条约第四百九十六章 礼物各显神通第六十八章 东宫的难处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谓退敌之策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气大伤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断私通第三百零四章 马屁不穿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会面高仙芝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镇沙匪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调令第八十章 差点儿就让套路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离间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级的血上位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军第二百五十九章 给朋友师父的礼物第四百九十五章 别跟前程开玩笑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谋商九百一十一章 献诚铁骑拦崔宁第九百零六章 襄阳陷入相持第八百三十九章 阴间登基大典第七百零七章 长安不可居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战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见耳听俱为实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长安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战事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还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质者,智斗之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五百二十二章 圣命不可违第七百一十五章 进谏言失效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宽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见不同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宝元年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一百二十四章 这个守捉城有点儿穷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后方内斗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骑破击突骑施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业白马入长安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机由来已久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见不同第三百五十八章 礼遇封常清第八百八十五章 北和回纥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征羯师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长安献乐第七十八章 惊动李隆基第四百章 疏勒军开拔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二百九十三章 羊腿它不香吗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历史会晤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军第八百五十五章 说服失败却生他计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来是化学道士第九百零六章 襄阳陷入相持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杨府拜会第四百一十一章 争锋敌对 牧歌交织第九百二十章 劝郭子仪离襄阳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论战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轰幽州城第二百九十七章 关门打狗vs瓮中捉鳖第七百三十章 调走李光弼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谋第五百零三章 天宝归仁军第六百七十二章 离开长安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爱财取之有策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一百二十章 圣人被蒙蔽?杀子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四百一十二章 冲锋与反冲锋第六百三十一章 权贵易伤人第七百五十八章 诱敌深入伏击战第六百八十五章 为查案也为权欲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龙观再次密会第四百零八章 碎叶川第六百六十章 婆罗门神庙第六百四十七章 李大夫的称赞第三百一十一章 黄雀在后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战之后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阋于墙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处求援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从父子同出征第七百四十一章 谋攻扶风郡第六百章 双重无间道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仪心力交瘁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别冷第一百四十二章 弹棉花,做棉被(感谢蒙古一胖子打赏)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五百五十二章 教导和乐器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荡营第九百零一章 张巡守睢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