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

bookmark

史朝义又踌躇地说道:“可带兵去救总要损伤人命,我实在不忍使将士丧命疆场。”

田承嗣暗自嘀咕,这龟儿子是自己贪生怕死吧,拿将士们当什么挡箭牌。

“公子哎,救援幽州城何必要真的去做,你可以带一支麾下的精锐力量趁着夜色前往幽州城,在敌人不注意的情况下突入幽州城下,只要在城下吼叫那么几声,让你的父亲知道你来救援幽州即可。但也不要在城下待得时间过长,万一你父亲真的打开城门冲出来就不好看了。”

“还要我亲自去?”史朝义瞪大了眼睛。

“自然要公子亲自前往,不然如何能够体现你的忠孝之心。”

他在原地转了四五圈,似乎在权衡利弊,最后才一拍大腿下定决心:“这一遭鬼门关我闯定了。”

田承嗣和史朝义先带着军队前往榆关前的卢龙县,迅速扎下营寨,然后就轮到史朝义当主角了。田承嗣亲自给他加油打气,目送他远行离去。

史朝义带着自己的精锐太子内率,又挑选了一千多号信得过的弟兄,决定从幽州城北两座李嗣业的军营的结合部中间穿过去,然后冲到北门表演一番。想必以河西军的精锐程度,很快就会从他的背后杀上来,这样他就能够被迫从容撤退。

月明星稀,史朝义带领军队隐藏着火把疾驰穿过河西军营的结合部,尽管他们小心谨慎,马蹄声还是惊动了河西军。立刻有两支骑兵队紧跟在屁股后面冲到了幽州城下,史朝义立刻命兵卒们发出喊杀声,又命人朝着城头上大喊:“公子史朝义特率大军前来救援幽州!”

恰巧史思明这几日以身作则,吃饭睡觉都在城楼上,听到远处的叫喊声后,立刻披衣下榻,门外有兵卒跪地叉手禀报道:“启禀陛下,公子率军前来救幽州,此刻就在城下与敌军交战。”

“谁叫他过来了!走,跟我到城墙上看看!”

史思明从城头上往下望去,漆黑中茫茫一片也分不清谁是谁,只看见成千上万的火把在城下晃动,喊杀声激烈得很。

史思明却轻蔑地笑道:“晚上能打成什么样子?白日能冲到城墙下才算本事。”

一名将领在身后低声问道:“要不要打开城门派人出去接应他进来。”

史思明怒骂道:“糊涂东西!夜里分不清谁是谁,万一打开城门引进来的是李嗣业的军队,你我还不让人家给一锅端了!”

他又嘿了一声道:“他若是真的有心救幽州,应当选择夜袭对方的大营,而不是直挺挺地往城门前面闯,田承嗣没有教过他这个吗?在城门前舞刀弄枪的给谁看呐?”

他双手负于身后站在城墙上看了一会儿,才转身回到城楼中披衣躺下,他隐约能听见远处的喊杀声,听起来有几分做作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这些声音也逐渐销声匿迹,他又轻蔑地冷哼了一声。

史思明突然意识到不对劲,猛然从床榻上坐起来,双手扶着膝盖怒声咆哮:“这个畜生!他把冀州给丢了!”

……

史朝义在城墙下虚虚实实冲杀了一阵,才连忙带兵撤退往榆关,田承嗣在卢龙县营地外翘首以盼,看到史朝义带着大队弯弯扭扭跑过来,连忙迎上前去。

史公子面色潮红地跳下马,精神奕奕看起来很激动的样子,他估计他这场战役当做了亲新奇刺激的游戏。

“公子如何?”

“我在城下冲杀了几十个回合,敢保证他一定在城楼上听见了,就算听不到也有麾下的兵卒去禀报。”

田承嗣叉手问他:“不知陛下有没有给公子开城门。”

“没有,大半夜里分不清谁是谁,敌军和我军冲杀在一起,谁敢给你开城门。我让兵卒们在城下多叫喊了几声,才带着他们离去。”

“是吗?”田承嗣尴尬地赔笑了几声,对史朝义说道:“既然如此,公子请随我同大军一起入关吧。”

他们率燕军来到城墙下,对着城墙上高喊:“快快打开城门,放我们入关。”

守将趴在城墙上往下探望,大声问道:“城下来者何人?没有陛下的手令,任何人不得入城!”

“睁开你的狗眼睛看看,我是史朝义!援救幽州失败,暂且在榆关后方躲避,尔等还不快快开城。”

“原来是公子爷,快快,快打开城门。”

史朝义这下总算搞明白了,田承嗣为何自己不先进城,原来是没有自己这太子爷他根本进不去,想到自己还有这样的权威,他的心里到底舒服多了。

四万军队一入榆关,就相当于跑到了辽东地界,平卢节度使的根基就在这榆关之后的营州城。即使幽州城被打下来,史思明还有一半的根基,可供他在辽东区域东山再起。

没有了冀州城的牵制,李嗣业可以放心地对着幽州城大发淫威,为了持续地提供战争资源,他命人把生产火药的道观作坊迁移开设在了冀州城,在城中招募铁匠和学徒,大肆生产火炮炮弹,以供应攻城之用。

中书令徐宾亲自参与改进了大型孔明灯的形状,到现在为止它已经不像孔明灯了,纺锤形的结构用牛皮和竹木架构而成。六盏并列戴着防风罩的防泄露铜制油灯,可以控制火焰的大小来控制高度,尾部有大推力的竹蜻蜓,传动方式已经不是手拉而是脚蹬,有点类似于水车,左右两侧还有控制水平方向的竹蜻蜓,可以抵挡四级以内的风,超过四级以上就无法控制方向了,人力终究干不过老天爷。

吊篮内定员四人,其中三人控制孔明灯飞行方向,一人担当灯长和投弹手,孔明灯的弹载量只有一石左右,投完这一石之后就得下去重新补给。

如果说玄武炮给城中的士兵造成了心理上的伤害,那么巨型孔明灯就是实实在在的打击了,这些东西日日悬浮在幽州城的上空,对城中的生活设施和粮草进行投弹,猛火雷投下的油脂让救火的兵卒们疲于奔命。

这些雷让燕军兵卒们防不胜防,不得不躲在城墙上砖砌的窑洞中,稍稍一露头就会遭受到轰炸。特别是攻城的时候,他们不但要抵挡河西军如潮水般攀上城墙的进攻,还要防着头顶上的猛火雷袭击。

燕军的伤亡日益严重,史思明每日到城墙上巡防,看到这样的情况触目惊心,心中遂产生了退兵至辽东的想法。只是他自己不能把这个想法提出来,因为跟他的人设不相符。

他的对手李嗣业在这个时候也愈显恐怖,不骄不躁按部就班地攻城。每日出动的炮火轰击和孔明灯轰炸也非常有规律,或许在他眼里幽州城迟早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请客自来第三百八十一章 舆论引导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住赤河驿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边的亲人们第七百七十五章 声东击西?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争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当需赏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别三日当裂目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八十一章 忠言劝太子第四百二十九章 张氏之死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业论圣人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举兵报复第七百六十四章 围堵武关,激战蒲津渡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禄山第二百九十七章 关门打狗vs瓮中捉鳖第二百零六章 拦路劫财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对峙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一百零三章 黄沙中再遭遇第六百七十四章 将相生矛盾第三百五十章 陷阵第五百零五章 继承争夺者躺赢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杨家三姊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钱维系联军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韬晦避耳目第七百五十四章 战机已现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烧失智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业白马入长安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头的具体细节第七百四十三章 凤翔之战(上)第四十五章 协会?帮会?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勋奖赏第八百八十四章 严武兵败身死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别三日当裂目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楼告刁状第九百二十七章 长江水战(上)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儿寡母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园第五百二十八章 长安不欲留第五百一十八章 颇含心机的礼物第六百五十八章 预谋伏击战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阋于墙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陇西李氏旁支?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锋后战争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与代价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谋,有所恃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阋于墙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谁人知第十章 击败扎齐列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机而动第四十七章 唐皇问饼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儿戏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够、杀羊来凑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吕卖身降唐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韬晦避耳目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国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请盟友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七百章 酒宴上斗嘴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压身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惧第一百二十六章 带兵应当有担当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余晖第八百九十八章 张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离间第七百七十五章 声东击西?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诚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熏殿第四十一章 具有传奇色彩的饼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动牧民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阳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么叫黄雀在后第一百五十四章 审案就是互相撕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庙前审问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桥头君恩薄第八百四十八章 进逼凉州劝降第三百六十六章 赵将军初回城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轰汉口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关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难却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袭城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仪心力交瘁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艰难抉择第三百零九章 听风声辨形势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别冷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陇道上乱象第六十二章 右内率府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仪心力交瘁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门送胡椒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