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骄阳照耀着陇西这块土地上
一阵风吹过带起一些黄沙
一只雄鹰从天空中飞过它的身下的土地上,大唐与吐谷浑的军队正在对持中。
双方兵力加起来足足三十多万。
咚咚咚.....
悠扬的雄壮的军鼓声有节奏的敲击着,大唐的军队已经做好了战争的准备。
军阵最前方是弓弩手
大唐弓弩天下无双
最强大射程的八牛弩射程能达到1500米
“八牛弩”又称三弓床弩,箭矢以坚硬的木头为箭杆,以铁片为翎,世称“一枪三剑箭”,床弩也可发射“踏橛箭”,发射的时候蔚为壮观,箭支有如标枪,近距离发射可以直接钉入到城墙里面,齐射的时候,成排成行的踏橛箭牢牢地钉入城墙,攻城兵士可以藉此攀缘而上。
成排的八牛弩安置在那,士兵们正在检查和装配箭矢,巨大的箭矢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光,这中金光不是黄金给你带来的只能是死亡。
在平原战的时候,八牛弩会被至于弓箭手步兵方阵的后方也就是在弓弩手与盾牌长枪步兵的后方,再往后就是大唐赫赫有名的陌刀兵。
陌刀阵是大唐军阵的最后方负责救火和最后搏杀的王牌,这是大唐多年对战游牧民族的所作最终手段。
陌刀兵所组成的陌刀阵在这片土地上扬名已久,刀锋所到之处必然是人马具碎、血流漂杆。
军阵的两翼为骑兵
一部分是汉家儿郎一部分是投降的突厥与其他少数民族的部落骑兵。
为什么会有突厥与少数游牧部落,自然是老李收服了他们,在大唐内地的粮食与茶叶丝绸或者是奢侈品的攻略下,那些在长安居住过感受过富庶的突厥、部落将领都希望靠着这军功给自己的生活再奢华一些。
要说这场战争中最希望大胜的最希望得到军功的也许还可能是他们。
当然也不说大唐的骑兵不行,大唐的军事训练极其严格,一个合格的骑兵不但要马术娴熟而且还要回使弓弩与马上的骑砍。
长矛横刀弓弩是精良的皮甲骑兵的标配,精锐的骑兵是双马配置铁甲。
如果不是后来大唐重用藩将导致本族被排挤以至于后来的数次对游牧与敌国的战争中损失惨重伤到了元气。
再加上内部的阶级权力斗争不顾国家兴衰,导致极盛而衰的话也不至于最终落到华夏大地赤地千里死伤千万从此纵横大地的国家横跨亚欧大陆的王朝再也没有出现过。
大唐的骑兵都是从突厥的战争中过来的,训练的方式自然也是针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骑兵作战,再加上现在大唐老一代的军事将领的指挥,对付一个区区吐谷浑轻而易举。
军阵的中后方的高坡上搭建了一个高大十米的高台,高台之上乃是这次的主将李勣,他的身边是李承乾、尉迟宝琳、程处嗣、程处默程处弼与薛仁贵等一通将领。
薛仁贵为什么来这里,自然是李明达将他丢过来的,为了捞个军功好升值呐,区区一个吐谷浑罢了。
认为这点的还有尉迟敬德与程咬金等人,不然也不会来一达通军二代到这里。
主将李勣也是亚历山大啊,这几个宝贝一个都能出事啊,不然麻烦大了,在这瞭望台上观看远方也发现没太大的波折,哪怕是吐蕃人来了也会太麻烦,在这块土地上进行骑兵战的话大唐有巨大优势。
李承乾来了三个多月了可是呢这次还是头一次登上高台观看如此规模的战争,他紧紧地记住了自己出门前小妹李明达说的话:没事就闭嘴看着,只要你不捣乱就不会输。
虽然有点打击人,李承乾果断的还是听进去了,他虽然喜欢骑马打猎但是只从被骂做何不食肉糜的蠢货以后他猛然间醒悟了,仿佛瞬间度过了争强好胜的年级。
“太子殿下您看这场仗如何打”
李承乾果断的挥手:“还是叔叔安排吧,我只是替父皇为士兵们增加士气的,打仗的事情您全权处理就行了”
“那么,臣逾越了”
“没有,没有”
尉迟宝琳与程处嗣三兄弟在一旁小声讨论着什么。
李承乾果断的凑了过去,正经打仗不如跟他们几个叨叨一会,作为在这块土地上一起厮混了三个月的家伙早已混熟。
“你们在讨论什么呢”
“太子殿下,哥几个再说回头上阵杀敌谁砍死的少回头去长安城最好的如意楼上摆上一桌”
“可惜啊,我参合不上”
“太子啊,上战场不行可是您可以去喝酒啊”
“这个主意不错,可是我到时候害怕父皇不放啊,再说了我去喝酒回头再把你们当做太子的党羽到时候你们在长安里就不舒服了”
呸
程处嗣一口吐沫吐到地上咒骂:“水他喵的敢这样做,回头哥几个找他们麻烦,哼”
“咱爹”说话的是程处默,他呲着牙问自己的大哥:“大哥,咋地要不要试试”
程处嗣果断的缩起脖子来:”那算了,咱爹打不过打不过...“
尉迟宝琳给了程处嗣一个白眼球:“怂货”
”有本事你跟你爹试试“
“又不是没打过”
“切,挨打吧”
“哼”╭(╯^╰)╮
“抱歉啊,太子殿下,咱几个都是公主一系的,嘿嘿”
“我小妹小兕子啊!”
“是啊,公主不是俺爹的徒弟么,这个没办法啊”
李承乾嘴角抽了抽,说是小兕子一系就是中立被,自己的皇妹开府建衙说实话都是他老爹李世民在忙活而已,皇妹每天除了巡视长安城就是看那个小丫头武诩跳舞而已。
说难听的整个长安城里谁最霸道自然是李明达了,走到哪里都是大批的侍卫跟随整个保卫级别看着比他还高。
“你瞧,你们聚会咱也可以去啊就算是拉拢你们的,到时候一定带上礼物,不过输了的有彩头应了也要有啊”
“嘿嘿,当然有啊”
“是什么”
“赢了的人去万花楼请客,三天不归”
“万花楼?”
“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