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圣驾登春

太后和当今圣上驾临青要山,这是何等的大事?整个青要山从上到下都洒扫一新,恭迎圣驾。即便是平日里最顽皮的孩子,也被师门长辈规治得服服帖帖,绝不敢在这么大的日子里搞出什么事端来。

划归皇帝起居的客房别院,另添了许多布置。毕竟皇帝出行不像平头老百姓似的,即便携家带口,充其量也就十来个人,背上行李雇辆车就能走。即便来到青要山听经悟道,政事也不能耽搁。有随行的帮助皇帝处理各种公文的大小官员,也要在这里安置。好在青要山也是有百里阵的,绝大多数公文都可从此通传,不必劳烦差役来回奔波。伺候这些人的使唤丫头仆佣一类的人,那就更多了。

不单单是青要山上,就连山脚下的芙蓉庄,也被洛阳县好好修整了一番,墙面上全都刷了新粉新漆。

芙蓉庄好歹是几百年的古镇了,有帝隐观的时候就有这庄子。各式建筑有不少都是传了两三百年的,古色古香,自有其韵味。这可倒好,两趟主街,从街头到街尾,全改成了一模一样的高饱和度高亮度的颜色不说,就连各家的招牌幌子都得换成一个形制规矩的。多大的店面,多大的匾额,上头的字儿,非得是魏碑不可。

好些店家不愿意换,说这是传承了多少多少代的老招牌,绝对不能撤。衙门的人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后说到了皇上离开洛阳以后,这招牌许他们换回来,这才是安定了民心,让各家各户同意了这个规划。

周贤看了,觉得这个审美十分辣眼睛。这就属于当政者一拍脑门儿定下来的主意,拿脚后跟想都能知道这不好看,但是人家不在乎。什么审美?轮不到讲审美这一折。

好些老建筑上精美的漆绘都被一层新漆彻底遮盖了,周贤看了都心疼。这些建筑要是能留存后世,待到梁林二位研究的时候,那是多宝贵的资料啊?居然在大林朝这一代就被毁成这样。

而且你说刷就刷吧,还但就只刷这两条主街临街的这一面。另一边还是原模原样,图一个省钱。这就好比是洗脸不洗耳朵后面和脖子——光好面,假干净。

周贤也问过观里那些老人,先帝尚在的时候,每回来青要山,洛阳县都得折腾这么一遭吗?

那些老人对此不屑一顾。按他们的说法,别说是先帝尚在的时候,大林朝的皇帝,有到青要山听经的传统,每隔几年就来一回,从没见过这么稀奇罕儿的事。这洛阳县没赶上过先帝在位的时候,也不知道到青要山上来问问商量商量,自作主张定下了这么个事情,还以为自己是在讨好皇上。

其实仔细想想也对,这皇帝也是头一回来青要山。他哪知道芙蓉庄以前是个什么样?许根本就没觉出来有什么不对劲儿的。

待到皇帝驾临的那一日,是好大的排场。三千营的将士在前开路,天灵卫的仪仗在中紧邻着车驾。六乘御驾,四乘副车,四乘的凤车,极尽奢华之能事。随后紧跟着的是一帮子太监宫女,各自都提着捧着皇上太后许能用到的东西。再往后是随着皇帝前来的大小文武官员共一十二人的车驾。再往后又是三千营的护卫。

这队伍排出去足足三里多地,好不壮观。

岑秋风带着帝隐观说得上话的各门首席执事,身着法衣在青要山山门前相迎。周贤也被岑秋风带在了身边,没能和这些长辈们并肩站立,却是参与迎接的弟子当中打头的,紧挨着岑秋风站着,向后错了半个身位。

这让很多人琢磨岑秋风这是什么意思,对于周贤心下有了更多的想法。不过这都是后话了,眼下最大的事儿是迎接太后和皇上。

到山门前,三千营的将士和天灵卫的仪仗迅速结成了一个方阵,封锁了山门前后。利落迅捷得就像在这排演过无数回一样。太后和皇帝的车驾停在山门前,鲁小胖高声传话,这两位贵不可言的人物下得车来,青要山这些大大小小的道士们,除了岑秋风以外,全都得跪地山呼万岁、千岁,岑秋风只需要躬身行礼就好。

待到各种场面话对过一番,皇上和太后换乘步辇,在青要山这些头面人物的接引下开始登山。岑秋风就像带这个小童一样,把周贤带在身边。至于随着皇帝来的大小文武官员,不好意思,徒步吧。青要山毕竟也不是什么随便的地方,不是是个人就能在这儿坐着步辇来回的。

跟在岑秋风身边的周贤心思百转千回,多半考量的还是该在什么时候,把极乐馆的这一桩案子讲给周穆宣。心里头这么想,眼神就难免往皇帝那儿飘,他清楚得看到周穆宣的眼神跟他对上了,还冲他挤了一下眼睛。

这动作做得自然,似是无意一般,只有当事这两个人清楚。周贤暗笑,心说黄琦还是那个黄琦。

进山不见山,先拜王灵官。在王灵官殿这里停了一站,太后和皇帝进过香,与才岑秋风随口聊了几句。

其实一直到这个时候,周贤才有机会仔细打量这位太后。毕竟不能直面视君,对太后也是一样的,甚至应当更小心一些。岑秋风带着周贤给皇帝和太后递香,周贤才正眼瞧了这个五十就过寿,甚至还开了恩科的荒唐太后。

说句实在话,今年五十多岁的太后一点儿也不老,瞧着像不到四十似的。主要是这锦衣玉食实在是养人,各种妙药灵丹,想来也是怎么吃都行,保养得太好了。毕竟这是一个存在着超凡力量的世界,有灵气的酒即便是在青要山都是难得的宝贝,皇家随随便便就能拿出来,说送人就送人,大排筵宴用得也是它。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当真能延年益寿的好东西。

这太后本是德嫔,无论如何怕也是轮不到她来坐这个位置。想不到啊想不到,就是这么个命。说起来她还得谢谢魏康,若是没有魏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她如今不过应该是个王爷府的老夫人,到不了这贵不可言的程度。

在王灵官殿敬过香之后,一行人没再停留。便路过那么多殿,也都不进去了,直奔了帝隐观的主建筑群,来在了三清殿前的广场。

周贤犹记得张弘艾曾说过,即便是青要山的炼气士,一辈子也没有几回能从这正门走的机会,这回算是沾着皇帝的光,他又跟着在这正门走了一回。

十四声钟响,这是迎接九五之尊的规格。待到太后和皇帝在三清殿进香之后,随行的文武官员,便是在各门执事的引导下先行去了歇息的地方。皇帝和太后,则是在岑秋风的陪同下来到了三清殿后专门接待皇亲贵胄的茶室,周贤就做了侍茶小童的活。

皇帝坐在主位,太后坐在次席,岑秋风虽然是帝隐观的主人,却也只能和皇帝相对而坐。至于周贤,这屋子里没有他坐的地方,他的待遇跟伴在皇帝身边的鲁中官鲁小胖差不多。

上好了茶,太后便是开了话匣子和岑秋风闲聊:“哀家一直想再到青要山来瞧瞧,上一次来,还是入宫之前的事情。岑道长虽然常去京城白云观讲经,我也每每必去听,但是这天下第一仙山,却是至今才能再访。想起来,恍若隔世。”

“是孩儿的不孝,一直没想起来。”周穆宣轻笑道,“母后大可放行,日后常与此来往就好。即便是孩儿不能来,让姐姐陪着您也是好的。”

太后脸色微变:“你提你姐在干什么?姑娘家家不守妇道,每次和别人成亲不久就和离,现在更是丢我皇家的脸面。她到这清静的地方来,怕是坏了人家仙山的清静。我又不是老得走不动路了,日后没有你陪着,我自己来也可以。”

“母后说得是,是孩儿多嘴了。”周穆宣小心地陪着笑应了一句,而后转头对岑秋风笑道,“要在这里多叨扰一些时日,辛苦岑道长了。”

“慈悲慈悲,能为人王帝主与当今太后效力,是帝隐观的福分。”岑秋风也就跟着讲客气话,“天下第一仙山的虚名,实不足为人道哉。观内清苦,饮食皆是素斋,茶比不得贡茶,酒更比不上贡酒,还望太后和陛下,恕我帝隐观招待不周的罪过。”

“岑道长这是讲哪里话?”太后微微一笑,“哀家和皇儿到此听经,即是为我大林子民祈福,同是来养性修身。御医也同我讲,要少吃油腻的东西,多吃素斋,调养脾胃,这是再好不过。更何况这本就是世外清修的地方,我们是客,自然是要遵主家的规矩。”

这三个人又聊了许久,过了大概两炷香的工夫,周穆宣一抬头,假作不经意似地看向周贤:“哎,我这才想起来。周贤,弘武大会之后,你过得如何啊?”

周贤连忙上前回话:“启禀圣上,托您和太后的福,弘武大会之后贫道返回青要山来,一切安好,诸事顺遂。”

“看来名利不如闲呐。”周穆宣轻叹一声,拍了拍椅子的扶手,“我有无数的烦心事,你一个小小的道士,却过得好生自在。我这个皇帝当得是不是委屈了点啊?”

周穆宣在这儿用的是“我”,而不是“朕”,说明这是闲话,可以随意一些说。“朕”这个字,即便是皇帝,在平时使用率也不是很高。多是在一些比较严肃的场合,或者是表示严肃、愤怒的时候,才会用这个“朕”字。

周贤轻笑一声,对曰:“陛下您贵为一代人王帝主,且又胸怀天下家国,天下事便是您的心头事,您时时刻刻想着为我大林朝百姓排忧解难,自然会有诸多忧烦。贫道不过一介方外之人,胸无大志,不问世事不愁衣食,每日里诵经练功写字读书,自然能得其乐。”

“诵经读书,好快活啊。”周穆宣点点头,“看到你我才明白,为什么我朝历代皇帝,都愿意每隔几年就到这青要山来走动走动。常居深宫里,久在朝堂间,实在是容易憋出病来。到此处能偷得几个月的清闲也是好事啊。”

“陛下圣明。”周贤规规矩矩地按照演礼的规矩,拍了个马屁上去。

“行了,不聊了,这一路走来,哀家有些倦了。”太后揉揉自己的太阳穴,“岑道长,哀家就先回住处了,待到用过晚膳,再随您去做晚课吧。不知头一日讲经安排在什么时候啊?”

“三日后。”岑秋风起身回话,“三日后在三清殿前的广场,贫道开坛讲经。这两日早晚课,太后和陛下可随心意,若是想要游览青要山的美景,也会有专门的弟子安排,随时听候二位调遣。”

“别了,不用找别人了。我母后这边我不管了,我就要他。”周穆宣这时候伸手一指周贤,“我要是想要游山玩水,就让周贤给我带路吧。弘武大会上顶撞我的气我还没撒完呢,这些时日我好好调教调教这小子。周贤,你是愿意不愿意啊?”

周贤苦笑一声,上前深打一礼:“谨遵上命,贫道不胜惶恐之至。”

“那行了。”周穆宣一笑,那一会儿你就收拾收拾东西,搬到我起居的跨院旁边吧。我要你随叫随到,你可是能够做到啊?”

周贤就没抬起身子:“贫道随时听候圣上差遣。”

“好啊。”周穆宣开怀大笑,“那你可得把我伺候好了。人都说伴君如伴虎,你就陪着我这头老虎呆一段时间吧。要是惹得我不高兴了,可要小心你的项上人头。”

周贤心里怪不是滋味儿的。倒不是说周穆宣摆出这个架子如何如何,毕竟是在人前,他现在是皇帝,而不是黄琦。但是这话听着怎么这么别扭,好像不是陪着皇帝游山玩水,倒像是要卖身给皇帝了似的。

可周贤还能怎么样啊,他也很绝望啊:“贫道,领旨谢恩!”

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颜索第一百三十八章 琉璃牌坊第三百零一章 疑窦重重第三百八十二章 六字箴言第一百三十二章 聪不聪明第一百七十三章 争魁之日第二百八十九章 软剑第三百三十四章 灵武部第六十四章 临时校尉第三百六十七章 战前第三百八十章 阴风鬼瘴第九十一章 告一段落第二百四十六章 一页金纸第三百三十七章 千愁记旧情第一百五十章 长公主阁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白与许第三百九十七章 神仙打架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武大会第二十三章 孤儿寡母第二十七章 有事相求第三百八十三章 画地为牢第十六章 道德之士第三百二十五章 钉子第五十二章 一无所有第一百一十八章 王府失窃第一百六十八章 桐光负伤第三百八十一章 潼川鬼城第八十五章 一顿臭骂第一百二十章 旧友来访第四十一章 农家修士第一百二十三章 莺莺燕燕第二百八十章 傻郡主第二百三十二章 研灵府第七十四章 并无寸进第一百三十七章 埋伏断崖第二百五十三章 乡野夫妇第三百七十二章 瓜吃顶了第二百一十章 撕破面皮第二百九十四章 五原法师第三十九章 行程去路第三百八十一章 潼川鬼城第九十九章 选贤与会第二百八十一章 何不食肉糜第七十三章 铁口直断第三百七十一章 自古枪兵幸运E第二百七十六章 铁!第一百六十四章 技惊四座第一百五十五章 狂獠图昆第一百三十九章 崖底饮血第三百一十章 十万火急第三章 周假孔威第十八章 王灵官殿第三十四章 慈悲慈悲第三百零二章 坐而论佛第二百八十五章 里子面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陈年大瓜第六十一章 明论辩理第二百三十三章 归家第二百零八章 败露第三百四十九章 火器第三百九十九章 乾坤一箭第二百四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二百一十三章 里通外国第一百五十八章 丰臣修野第七十八章 大年三十第一百六十章 姑侄相认第二百四十九章 藏春第二十八章 雄鸡一唱第二百七十四章 缠枝牡丹第三百四十六章 刑戮乃度第六十二章 吉他风波第三百三十章 梦忆前尘第六十六章 血溅贡院第二十七章 有事相求第二十四章 谁见鬼影第二百零九章 幕后黑手第一百九十一章 祸福相依第五十二章 一无所有第三百三十八章 陈年大瓜第二百九十二章 小镇经会第三百九十二章 清扫活尸第八十四章 一元和尚第十三章 游阎罗殿第八十四章 一元和尚第七十九章 砍刀、韩非剑第四百零五章 大婚(全书完)第四十九章 人祀圣女第八十九章 鬼修陈渊第二百四十四章 鬼宅无人第六十四章 临时校尉第六十二章 吉他风波第一百八十七章 结为夫妇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武大会第二百八十二章 冷嘲热讽第三百一十三章 江湖规矩第二百三十四章 朝君昔寇第三百七十四章 一战扬名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行讨饭第四十八章 盛大祭祀第二百一十二章 发函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