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抗洪最前线

长江满了,如同一口随时要溢出沸水的汤锅。长江疯了,好像一只要拼命挣脱束缚的困兽。浑浊的江水越来越高,比大堤下那寥寥无几的几处民房,整整高出近五米。

不知道来自哪个部队的近千名战士,在大堤上干得热火朝天。扛着或抬着上百斤重的沙石料,衣服湿透、鞋子跑掉、脚板划破,全然不顾。

见田文建愣在了那里,黄州市武装部的陶干事,嘶哑着嗓子,介绍道:“很多官兵已经到达体能极限,从来到这他们就颗粒未进,不少人开始脱水。从一个人扛麻袋跑,到两个人搬着跑,再到四个人抬着走,最后变成拖着麻袋在地上爬。”

官兵们将沙袋一层层码放在大堤上,从大堤到填麻袋的地方只有二十米,看着他们的动作和表情上,田文建甚至能想象出,对现在的他们来说肯定像马拉松一样远。而水位仍在快速地攀升,从沙袋缝隙中喷出,一些地方沙袋开始塌陷,掉入洪水中。

大堤上已经站满人了,就算把医院官兵拉上来也帮不上什么忙。更何况医院官兵在体能上无法与野战部队相比,如果大家干半天都倒下了,那上级交代的任务怎么完成?

大部分老百姓都撤了,这里距市区近四十多公里,道路又那么泥泞不堪。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让田大院长意识到他带来的食品补给,可能是黄州大堤唯一能吃的东西,便毫不犹豫地举起对讲机,斩钉截铁地命令道:

“洞拐,洞拐,我是洞幺,官兵们已很长时间滴水未进,防疫组人员立即寻找干净水源,医疗组人员上堤巡诊,其余人员协助后勤组埋锅做饭,确保官兵们两点前能喝上水,吃上饭!”

“洞拐收到,洞拐收到!”

陶干事禁不住流下了眼泪,紧握着田文建的手,哽咽道:“谢谢,谢谢田院长,谢谢空军医院的同志们。”

“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走,带我去指挥部报到吧。”

防汛指挥部设在大堤上,由几根木头和几块破旧的石棉瓦搭成,看上去就像老百姓在公路边搭的简易厕所,要多寒酸有多寒酸。

指挥部的人员不少,但都带领官兵和民兵们干活去了。只有该段的防汛总指挥黄州市常务副市长钱卫平,和三位老工程师守在窝棚里。

听完田大院长的汇报,钱副市长脸上流露出一丝失望的表情。他的心情田大院长非常理解,因为他现在需要的是人、是机械设备、是救灾物资,而不是一群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医生护士。

尽管如此,他还是吟着眼泪,点头说道:“田院长,我们的工作没做好,让几千名官兵们到现在都没吃上饭。你们的到来,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啊!谢谢,非常感谢。”

“钱副市长,说这些就见外了。根据上级指示,从现在开始龙江空军医院将接受您的指挥,请下达任务吧。”田文建掏出师部命令递了上去,立正敬礼道。

女人比男人多,还有十几位老人。来的车倒不少,可除了点粮食外,净是一大堆没用的东西。一时半会儿间,钱副市长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安排,干脆大手一挥,斩钉截铁地说道:“田院长,我这个外行指挥不了你们这些内行,医疗保障工作你们自己看着安排吧。”

整个长江中下游全线告急,连两天前上堤的主力部队都没吃上饭,田大院长也不敢提什么后勤补给问题了。给两眼血丝,一脸憔悴的钱副市长敬了个礼后,就回到了大堤下的驻地。

刚走下大堤,杨晓光快步迎了上来,跺了跺满腿的泥巴,急切地说道:“小田,我都打听清楚了,堤上是R集团军C师的机步团,两天前到的,他们已经干了四十多个小时,你看我们是不是组织点人手,上去跟他们一起加固堤坝?”

田文建指着大堤那边的长江,凝重地说道:“不管堤里还是堤外,现在的水都被粪便和动物尸体给污染了。大灾之后防大疫,我们的工作一样重要。如果不是考虑到这一点,大区和军区空军能派我们到这来?”

“那接下来怎么办?”杨晓光一时间没了注意,也许在他看来扛麻袋更重要。

指挥部什么都不管,连个向导都没派,简直把空军医院当成了来添乱的部队。田文建暗叹了一口,苦笑着说道:“政委,你跟姜队长守在这里。先卸车做饭,然后组建一个野战医院,按计划展开巡诊和防疫工作;我带大部队继续前进,有什么事电台联系。”

“好吧,看来也只能这样了。”杨晓光想了想之后,接着说道:“对了……小田,粮食你得给我多留点,大堤上近千号人呢。”

全线告急,前面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田文建沉思了片刻,看着大堤上忙碌着的官兵们,沉重地说道:“政委,我只能给你留两天的大米,坚持一下吧。”

“那也行,先解下燃眉之急,我再让人去市里采购。”

留下十六辆车和七十多个人,车队再次出发。出发前,田大院长还叮嘱后勤人员,给防汛指挥部搭建两个帐篷。

路越来越难走,雨还在哗啦啦的下。但为了保证在天黑前,建立一个没有盲区的医疗保障网,每隔四公里车队就会停下来,几百号人冒雨搭建帐篷,给留守人员留下足够的食品药品后,才继续前进。

下午五点半,空军医院才完成了所有的部署,搭建了八个医疗点和两个野战医院。考虑到补给比想象中的还要困难,田大院长硬是留下了十二辆卡车。

送走运输股和两家运输公司的车队,田文建在红湖段大堤上,终于见着了R集团军C师机步团政委。这时候,暴雨停了,水位开始下降,大堤上的人总算松了口气,一个个就地躺倒,连手指头都动不了。

据来医疗点包扎的官兵们介绍,刘政委的岁数不轻了,昨天扛麻袋时一头扎到在地上昏了过去,被救醒后又继续投入战斗。见田大院长伸出右手,他有点不好意思,想往回抽。

看上去他脏得要命,裤子磨烂了,被他撕成短裤凑合穿着。天气不算太热,但干活却非常热,上衣早不知道扔哪去了,空心套着件橘红色的救生衣。堤上的蚊虫多,身上脸上咬的都是红包。

田大院长并不知道,这些对他来说还不是最难忍的。因为在水里泡的时间长了,他这会儿裤裆里又疼又痒,走路都不敢并腿。

刘政委终究还是没有握手,而是指着大堤下的医疗帐篷,有气无力地问道:“不用客气了,那么多人呢。刚才有个打桩的战士脚让钉子扎穿了,现在怎么着了?”

“已经包好了,不让他下水还不行,一看没人就跑了。伤口那么深,要是感染了,搞不好脚会废掉。”

“知道了,我等会让人把他送回去。”

田大院长递上了根香烟,见围住在一边的官兵们都朝这边看来,干脆连盒都给他们扔了过去。官兵们很高兴,一个个冲他点头致谢,然后一屁股坐在泥水里,美美的吸了起来。

刘政委深吸了一口烟,指着堤坝下那一排排帐篷,听着发电机组和柴油灶的轰鸣声,苦笑着说道:“真没想到,你们的准备竟然这么充足。沾你们的光了,总算能吃上口热饭。”

“外洪内涝,上头是真顾不过来啊。”

这时候,护士长贺兰背着药箱跌跌撞撞的爬了上来。一身白大褂已经变成了黑大褂,见战士们看着她哄笑,干脆大大方方的脱掉了,一把扔给正与刘政委说话的田大院长,随即挨个检查战士们的手脚。

战士们的手掌和指头都磨烂了,血和着泥沙,胳膊也破了。女同志心软,看着那一道道伤口,一边流着泪,一边帮他们清洗包扎。刘政委身边的那位中尉军官,手指已经伸不开了,贺兰把水壶放到一边,跟他说:“你现在把手指用力伸展开,伸到不能伸为止。”

“我没事,你给我打针封闭吧。”中尉军官比较腼腆,面对着贺兰竟然脸都红了。

贺兰给了他个白眼,抓着他的手,不容置疑的口气说道:“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啊?”

他很用力了,可是手指仍然蜷着,她帮他把手指往外掰,能听到关节咔咔响。

“休息的时候,就按刚才这样,左手用力握拳,保持一分钟,然后伸展开,也保持一分钟,这算一组。刚开始左手没力气,右手可以帮忙。有时间就做,对恢复有好处,封闭不是舍不得给你打,而是打了对你没好处。”

说完之后,贺兰拍了拍他肩膀,收拾好药箱,起身去看别的战士。见战士们还在看着她的背影,田文建忍不住地打趣道:“别看了,人家的儿子都会喊叔叔了。”大堤上近百号官兵顿时爆笑了起来,刘政委也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田院长,你有没有见着我们团长?”刘政委扔掉烟屁股,风轻云淡地问了句。

田文建回过头来,指着手中的对讲机,微笑着说道:“我就在指挥部就呆了一会,见着了钱副市长,没有见到你们团长。如果您想跟他通话,用这个就行。”

“开什么玩笑?”刘政委瞥了对讲机一眼,笑道:“三十多公里远呢,这玩意够不着。”

“我们有中继站,三十公里没问题。”

刘政委乐了,忍不住地笑问道:“田院长,你们还有什么没带的?”

田大院长想了想之后,不无自嘲地说道:“除了有助于加固加高堤坝的物资之外,我们基本上都带了。”

“能来已经很不错了,我们师医院的人还不知道在哪儿呢。”刘政委顿了顿之后,指着大坝下的那一排排帐篷,继续说道:“就算他们来了,也没你们这些装备。”

这一点田大院长还是相信的,毕竟一下子能拿出那么多帐篷的单位并不是很多,要知道带来的那800多顶帐篷,花去了龙江空军医院一百多万。大部分部队都忙着搞营房建设,谁没事采购这些玩意啊?

想到官兵们吃喝拉撒睡都在大堤上,田文建便一脸诚恳地说道:“刘政委,天黑后让大家进帐篷休息吧。再像昨夜那样淋着,你们坚持不了几天的。”

“既然这样,那就却之不恭了。”刘政委拍了拍他肩膀,呵呵笑道:“你小子行,难怪军报上把你夸得像花儿一样。”

田大院长这才想起,自己还是大学生献身国防的正面典型。见刘政委跟报纸上对号入座了,便忍不住地笑问道:“报纸上的事您也信?”

“以前不信,现在信了。”

刘政委费力的爬了起来,一边往大堤下走去,一边爽朗地笑道:“田院长,等任务完成了,我请你喝酒。不过从现在开始,你们得管我们吃,管我们住。”

天色暗了下来,田文建琢磨着后勤组人员的饭也应该做得差不多了,干脆回过头来,扯着嗓子高喊道:“同志们,开饭了!大鱼大肉没有,稀饭咸菜管够,都下去吧!”

第一批上堤的部队,除了铁锹和麻袋外什么都没带,连压缩饼干和水都没送到,早就饥肠辘辘的官兵们欢呼了起来,一个个相互搀扶着往大堤下走去。

吴主席跟刘政委寒暄了几句,随即跑了过来,苦笑着说道:“杨政委和姜副院长那边的情况跟我们差不多,小田,我们都快成后勤部了。”

田文建找过一根树枝,坐在帐篷外的药箱上,一边剔着脚上的泥巴,一边笑问道:“他们那边有没有什么好消息?”

“消息倒是有一个,但不知道算不算好消息。”吴主席轻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钱副市长说明天一早,会给我们送三车大米过来,看来他们是把我们当炊事班使了。”

大堤上的人70%都带伤,医护人员根本就忙不过来,就凭那一百多名后勤人员,哪做得了几千人的饭?再说柴油灶就那么几台,离开了发电机组就使不了,做一两天可以,总这么下去可不行。

田大院长沉思了片刻,摇头说道:“跟他们说清楚,我们也有我们的任务。让他们想办法搞点压缩饼干过来,最好能再送几车矿泉水。”

“好的,我这就去通知杨政委。”

机步团晚饭后休息了半小时,上面下来指令,另一处大堤出现险情,要迅速转战。那些原本再也爬不起来的人,接到命令又重新集结,很多人几乎是连滚带爬地上了大解放的车厢。

田大院长连忙抽调人员,亲自带领一个二十人的医疗队,携带药品跟了上去。车开了一会,前方道路就无法行进了,所有人下车步行至大堤。这时已经是深夜,无数手电筒的光束交集着,顺着亮光扛沙袋,在下着暴雨的黑夜里滚着、爬着……直到东方发白,大堤筑到安全高度,终于可以休息了。跟着干了一夜的田大院长,拖着疲倦的身体,和大家一起再次回到了出发地。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石二鸟第二百五十三章 田博士归来第二百一十章 钱、船、人第一百八十章 其乐融融第二百八十六章 厚积薄发第十三章 一比一平第三十二章 肺腑之言(泪求推荐)第三十六章 五十万的病人(求推荐票)第二百零三章 正处级皮包公司总经理第一百六十七章 老将军的遗愿第二百七十八章 长江学者第五十章 恩恩怨怨(泣血求票)第十一章 引起公愤第一百三十五章 田院长的连环计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鸣惊人第三章 “红色家庭”第三十八章 一箭双雕(二)第一百零三章 一箭双雕第二百七十四章 高屋建瓴第九十九章 不择手段第二百二十八章 背水一战第二百三十三章 并不高明的骗术第五十二章 我是一个兵(泣血求票)第一百五十九章 疑云重重第二百一十六章 身不由己第一百三十八章 运筹帷幄第一百零六章 韬光隐晦第一百四十章 拉开帷幕第一百三十四章 行动指挥部第三百二十四章 两会的气氛第一百六十章 未知的风暴第七十四章 手足与衣服第一百零四章 三国演义第四十五章 大发雷霆第二十四章 冰释前嫌第二百零四章 老干部“上访团”第十一章 引起公愤第一百零三章 一箭双雕第一百八十五章 干部交流第三百零五章 缓兵之计第二百三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九十二章 负责到底第二百五十章 波士顿(二)第五十四章 趁火打劫(泪求推荐票)第十六章 阴险小人第三百零一章 新官上任(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异常忙碌第二百五十三章 田博士归来第三百一十四章 水到渠成第一百八十八章 相同鸡肋的造船厂第二百一十一章 东京之行(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一百赌一个亿!第一百一十二章 美女肖凌第三章 “红色家庭”第二百二十五章 惊天骗局第三十七章 一箭双雕(一)第四十九章 进易离难(泣血求票!)第九十章 称兄道弟第七十四章 手足与衣服第一百四十二章 老乡见老乡第八十章 心理专家(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设置障碍第十九章 节余、结余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阳最红,老公最亲第三百章 新官上任(二)第三百章 新官上任(二)第六十一章 王牌军烈属(求推荐票)第三十五章 心地善良第三百一十二章 草船借箭第一百三十八章 运筹帷幄第七十八章 坎坷的爱情(泣血求票!)第二百四十七章 诡异的变故第三十五章 心地善良第二百五十四章 无心插柳柳成阴第二百六十五章 田博士的尴尬第六十三章 永远的痛(求推荐票)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之行第一百八十一章 315厂的危机第四十一章 施恩不图报(求推荐票)第二百十七章 船厂的未来第二百五十七章 突如其来的疫情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三十九章 新的任命(求推荐票)第三百一十二章 草船借箭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阳最红,老公最亲第三十九章 新的任命(求推荐票)第六十三章 永远的痛(求推荐票)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后一班岗第二百零一章 心狠手辣的CEO第九十四章 如临大敌第五十一章 军人待遇(泣血求票)第四十一章 施恩不图报(求推荐票)第六十章 田大院长(求推荐票)第二百七十三章 藏龙卧虎第二百六十六章 陈董的苦恼第九十六章 名声在外第一百五十三章 送乡亲!第三十章 下不为例(求推荐票)第八十二章 解放军送来的炮弹第九十二章 负责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