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险恶的不是峭壁

山谷之间,清漳水的水很急。

一个黑壮大汉牵着马小心地侧身、连走带滑地到了河边,他是赵匡胤。赵匡胤伸手鞠了一把水浇在脸上,回头对山坡上的石守信道:“水已寒冷刺骨,像要结冰了。”

石守信不知如何回答,不过赵匡胤只是随口一说,很快就转过头看着山川形势。山上的碎石哗哗往下掉,其中还有一块大石头,“轰”地掉进了水里,整个山谷仿佛都在缓缓地、又势不可挡地动荡着。

“就像大势!”赵匡胤长叹道。

山坡上的另一个武将说道:“若是我们今后去李继勋军中、继续与那妇人作对,她会不会对咱们的家眷不利?”

赵匡胤默然不答,又鞠了几捧水,见身边的马埋头也在喝,便等着。他回头大声道:“先去李重进营里!”

石守信忙劝道:“李重进和张永德有过节,赵兄曾是张永德的人……不能太信李重进。”

赵匡胤道:“我就是不太信李重进,所以才先去投他!不过,我不是觉得他会对我不利,而是担心那厮按兵不动、隔岸观火!”

“都这时候了,李重进还有什么观望的?”石守信疑惑道。

“人心呐……”赵匡胤仰头长叹了一声,“禁军里那几个人什么性子,一起那么多年了,我早就摸清楚了。”

石守信若有所思。

赵匡胤指着对面动荡的山石:“人世间,最险恶的不是高山峭壁,是人心!忠信诚,咱们视之如性命;在更多的人心里却比鸿毛还轻,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可抛弃,为了更大的权、利便可以将信义当作把玩的笑话!”

赵匡胤冷哼道:“一封信是没法叫李重进果断行事的。假如他按兵不动,李继勋二万人加一些临时征调的壮丁,很难拿下晋州。”

石守信道:“赵兄所言极是,我也觉得李继勋很难。晋州是座坚固的重镇,守将是向训;此人不是庸碌之辈,而是良将。最少五倍兵力才可能攻破他防守的重镇。”

赵匡胤叹道:“晋州不破,如咽喉被控。”他牵着马转身上坡,喊道,“走!去辽州。”

……辽州城离北汉边界不过二三十里地。赵匡胤率马兵半天就到了,因为带着兵、故在城门口被阻,只好报上姓名,等人通报。

良久才来个武将,把他们被放进城内。那武

将带赵匡胤等兄弟三人去中军行辕,赵匡胤把石守信留在马军中了。这时只见李重进亲自迎出行辕来。

辽州中军行辕入口,是一座十分陈旧的牌坊。两边的粗壮木头上面的漆早就掉光了,连木料都开始腐朽;上面有檐顶遮雨防支柱潮湿,但仍旧变成这个样子,需要很多年月。

古朴的坊牌下,两边身披甲胄的武夫相互抱拳行礼,场面古风盎然。

“赵兄,别来无恙!”李重进笑道。

赵匡胤道:“不敢,主公年长,兄弟们参见主公。”

李重进听到称呼“主公”,微微一怔。赵匡胤笑道:“已闻李继勋奉您为主,我早已与东京专权者誓不两立,理应奉您为主。”

“哈哈哈……”李重进仰头大笑一声,“赵将军请!”

及至大堂,李重进只坐于上方,赵匡胤坐在下首,两个兄弟在后面站着。李重进随口道:“赵将军在北汉留了一段时间,如何?”

“当时在东京,皇后与家将郭绍里应外合兵变,我自知危急提前逃走。本想投河阳李继勋,但当时东京还没血洗诸将,我怕连累了他,没敢逗留,只得路经河阳投北汉。”赵匡胤叹息一声道,“北汉又想利用咱们、又防着咱们,日子很不好过。那三百骑除了我从东京带出来的亲兵,剩下的都是李继勋借的,在北汉是毫不受用。”

赵匡胤正色道:“刘钧及北汉文武,不可能信任周朝过去的人,更不会给兵权!咱们还是断了念想。”

李重进听罢沉吟不已。

赵匡胤不动声色道:“请主公勿怪,似乎在两年前,南唐国主曾遣使拉拢主公?”

李重进冷哼道:“李璟不过是反间计,想离间我和先帝的君臣信任。我要是真投过去,李璟能给我好果子吃?”

“李璟还算厚道,若不是考虑南唐会被大周逼迫交人……南唐主可能会给予官职,投过去的人锦衣玉食还是可以的。”赵匡胤淡然道,“北汉连闲职也不会给。若是真与大周决裂,到了北汉性命可能保得住……不过也仅仅能活命而已。”

李重进眉头顿时一皱。

赵匡胤趁热打铁道:“主公或许觉得有退路,在辽州随时可以退到北汉。可您得多考虑一二,手里近三万大军一起带到北汉么?北汉贫瘠,舍得拨钱粮养那么多人……那么多主公麾下、非完

全受他们控制的人?

可手里没兵的话,主公瞧我现在的处境。现在我还可以投兄弟李继勋,届时李继勋若败了,咱们投谁去?”

李重进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了。

赵匡胤知道自己已经说动了他。因为赵匡胤并不是靠口舌,只是把实实在在的道理挑明而已。

“北汉现在按兵不动,只想看周朝内耗。”赵匡胤道,“主公若不尽快把握时机、果断与李继勋同时起兵,越拖越不能与东京对抗。北汉的退路,是毫无出路;东京那边,会因为主公现在没起兵就放过您么?郭绍已经做殿前都点检了……”

提到郭绍,李重进面有怒色。

赵匡胤不再多言了,坐在那里沉默着,等待李重进想想。

冷场了许久,李重进一拍椅子扶手道:“赵将军派人过去告诉李继勋,他整军从泽州进发,我便立刻向西调动,两路合攻晋州!”

赵匡胤并没有欢喜,只道:“甚好,我正好追随大军,届时一起在晋州与李继勋会合。”

李重进道:“我一得知李继勋主力到达晋州,立刻洗了辽州,抢光所有东西犒军、挥师出发。”

赵匡胤沉吟道:“辽州绕道北汉去晋州路远,现在就可以动手了。主公只管放心,您若到了晋州、李继勋仍旧按兵不动,便取我项上人头祭旗!我留在军中,您差人把我看住便行。”

“哈哈……”李重进道,“我绝非担心李继勋按兵不动,你是误会我呐。”

“不敢不敢。”赵匡胤道,“我亦绝无此意,算来这边的路确实比较远的,故以此进言。”

俩人谁都不承认心里的算计,但赵匡胤觉得李重进就那么想的……不仅担心放鸽子的问题,李重进主要的算盘应该是:想确定李继勋打头阵,大部分实力折损和消耗让李继勋承担;而且李重进还想独占晋州,因为离开辽州后没地方落脚了。

这等相互不信任实属正常,赵匡胤现在都习惯了。

别说李重进这等本来关系就十分疏远的人,当初在东京时,关系那么亲近的张永德都算计自己。人都在为自己考虑,谁管别人死活?

不过张永德也没讨着好,刚过两月就被夺了兵权……他还以为是驸马都尉就能保命?不是借病请辞么,赵匡胤正等着张永德“病逝”的消息。

(本章完)

第一百九十章 分享与炫耀第一百四十二章 风中的长发第五百六十一章 再聚晋阳(1)第二十二章 想当年第三百七十三章 心有战意第四十九章 傻笑第七章 高平(1)第七百九十九章 樱花第三百七十三章 心有战意第三百二十九章 蜀国焉有名将第五百七十章 还不迟第五百八十章 后羿第三十四章 彩虹以及浅浅的涟漪第七百七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六百九十章 空着的龙椅第六百二十二章 报应第三十五章 向训家的小二郎(1)第二百零六章 涿州第七百九十二章 千字文第八百零二章 上弦月第一百四十五章 桃花林第四十一章 纠葛第八百三十二章 正义第六百八十六章 喜庆第五百八十七章 收不住手第五十四章 不嫌难受么第三十九章 佛曰第五百五十三章 伏击(5)第三百四十章 施主第七百三十六章 本源第七百九十二章 千字文第四百九十八章 从容与琐碎第一百七十二章 很野的千里马第三百五十六章 白日梦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愿回头第五百五十一章 伏击(3)第七百九十二章 千字文第九百零九章 尚可争取第四百六十三章 京口之役(6)第八百七十六章 天波府第四百九十五章 贴纸条第二百五十五章 枉然的真理第一百六十三章 他爹第四百九十七章 李筠第一百九十章 分享与炫耀第二百八十一章 无奈的假戏第七百三十二章 五世之泽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靠谱的京娘第三百零六章 晋州之役(1)第一百三十六章 廉颇老矣第四十六章 官家的秘密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懂第二百八十章 声色第五百六十五章 再聚晋阳(5)第七十四章 兵临城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无奈的假戏第四十八章 拂袖谈笑间第二十二章 想当年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会有尽头第四十一章 纠葛第三百三十一章 尴尬境地第八百七十二章 鱼我所欲也第八百三十五章 通路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待最是磨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报答第四百一十八章 只要稳一点第四百九十章 女人们第六百七十七章 三寸不烂之舌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马灰不拉几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懂第六百六十七章 追猎第三百九十四章 无趣地旁观第三百五十九章 焰火中的欢聚第五百八十五章 期待第六百四十八章 忽远忽近第三百零六章 晋州之役(1)第三百四十章 施主第五十三章 惜字如金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省事略第九百零八章 宿命第五百八十六章 走马观灯第七百一十八章 十八层地狱第四百四十九章 牺牲(3)第二百九十九章 如虎添翼第四百七十三章 杀个痛快第三十八章 挑拨离间第八百一十四章 尝尝滋味第四百三十三章 采石之役(2)第七十八章 威武城(4)第二十二章 想当年第四百八十八章 超越一切的欲念第二百八十二章 可以反抗得更好第八百八十五章 勇冠三军第五百二十三章 烹小鲜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哪里去第五百二十九章 人各有志第六百九十八章 上刀山下火海第六百四十六章 头绪第七章 高平(1)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生难得一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