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劝降书

郭绍与几个武将从破院子里出来,从覃石头手里接过缰绳便翻身上马。别的人也上马,随即响起了“驾、驾”的几声吆喝。

一行人返回中军行辕,正遇到王朴。王朴道:“老夫写好了劝降书,正想让郭将军看看。”

“出自王使君之手,定然是稳妥的。”郭绍不加犹豫道,不过还是接过来瞧了一遍。由于他刚和人商量如何谋反,忍不住又留意了王朴一眼。

郭绍还记得一个书上看到的故事……历史上赵匡胤称帝后,路过王朴的画像前,说“如果这个人还活着,我没法得到皇位”。这算是从德才两方面的褒扬吧?

他又想起了在东京兵变后的事,王朴在那节骨眼上故意进言、建议预防武将权力过大;当时太后和郭绍是一个鼻孔出气,王朴的上书一点作用都没有,唯一的用处是表明他的气节和忠诚。王朴这个人还是很在乎名节的,所以郭绍前期密谋阶段不能让王朴参与,哪怕现在与王朴的私交已经很不错。

郭绍越想,越觉得自己与郭威的爷爷“相认”是比较稳妥的法子。自己是受周朝恩惠起家的,承认太祖郭威的地位,起码吃相要好看一点;否则就像后来的宋朝,没法洗掉欺负孤儿寡母、得国不正的诟病。

天下大势能走向统一稳定,(后)周两代雄主和文武大臣的励精图治功不可没,无论怎么掩盖都洗不清后来者摘桃子的本质。

无论将来的庙号是不是太祖,现在都是称帝,权势声威和开国皇帝没有二样,无非图个名;可做了太祖也是一个污点骂名,还要来作甚?况且,郭绍对这个时代的家族祖先缺乏认同感,光宗耀祖的心理需要也就不存在了……之前李处耘等人不想苦劝郭绍,可能就是觉得为祖上增光是郭绍自己的事;他自己都不顾了,外人劝他作甚?

郭绍那样选择,不仅是在承认前人的功业,也是在认可在大周旗帜下流血牺牲马革裹尸的无数将士的价值。功劳不是他一个人的,不过是站在成堆的尸骨之上罢了。

……他递还劝降书,随口说道:“王使君之言,有理有节、有情有义。不过,派谁去劝降?

王朴回头看了一眼,道:“卢多逊。”

陪侍在后面的几个文官中,一个年轻人走了过来,抱拳道:“下官是主动请缨,愿担当此任。”

郭绍见状,立刻想起了往事,说道:“当年我在秦凤和蜀国打仗,奉命前来嘉奖咱们将士的人就是卢先生。我拿到升厢都指挥使任命状,就是从你手里接的。”

多逊高兴道:“在下只是奉命行事,跑跑腿罢了。不想郭大帅连这等事都记得如此清楚。”

“别人对我好几乎都记得,我这人记吃不记打。”郭绍笑道。

身边的李处耘、罗彦环等武将听罢都一阵哄笑。

郭绍伸出手掌,一掌拍在卢多逊的肩膀上。卢多逊的嘴一咧,不经意露出痛苦的表情。郭绍道:“南唐国只剩一座古城,覆灭只是迟早的事,现在最后一步了,你可得活着回来,不然不是亏得慌?”

卢多逊忙抱拳道:“下官愿为大周军早日光复江南,尽绵薄之力。”

风险还是有的,但正因干提着脑袋的事,才算得上功劳。郭绍点头道:“愿卢先生不辱使命。”

……

卢多逊拿着劝降书去江宁城,被斥候逮住后,是坐吊篮上城的。江宁城的全部城门都紧闭,开闭城门的权力被几个衙门相互制约,现在要开门非常麻烦。他一时没能见到南唐国主,劝降书却被收走了。书先被许多官员看到了,然后才到深宫里的李煜手里。

下面还有一些文臣武将站在殿上,顿时人们就义愤填膺。

一个叫呙彦的武将从后面出列,径直说道:“臣请陛下将这等人拖出去斩首,然后将其首级送还给周国人,以示我国死战之决心!”

顿时就有马诚信、马承俊等武将附议。

李煜坐在皇位上内心十分复杂,充满了各种负面情绪。他不得不怀疑这几个是什么居心,现在还能死战保有国家?不过只要朝廷还没明确表明投降的态度,他们确实不敢随便提投降……哪怕心里早就想投降了。

谁要是主动提出投降,就会被怀疑忠心,你是等着卖主求荣吧?所以对周国使臣喊打喊杀,反正至少是不犯错的。

李煜回顾殿上诸公,没看到陈乔……陈乔去了南都,皖口之战后下落不明,如今不知道在哪里。

他有把目光停留在韩熙载的身上,问道:“韩公以为,该如何回应周国?”

韩熙载被点名道姓垂问,当下便执礼道:“老臣附议呙将军等人,将使者斩首并无不妥。”

“有言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我朝这么做,便是与周军表明结仇。”李煜道,他虽然近来精神不佳,但还没昏头,“斩了使节,接下来该如何保国?”

韩熙载顿时被问住,站在那里一怔一怔的。李煜见状,情知这老东西的话也是敷衍之言:这厮是北方难逃的士族,下面一帮北方南迁士人,怕被怀疑心存二心,才不敢劝降。

朝堂上一片噤声,李煜“唉”地叹息一声,他自知已经回天无力了。可是,那郭绍肯定记着派人刺杀的仇,怨恨已经结下,就算投降,自己能活得成、能被宽容?

就在这时,李煜钦点的状元黄璨出列,抱拳道:“陛下,微臣以为杀使者不妥。”

众人听罢纷纷侧目。不过此人毕竟是皇帝门生,他说这种话,还好一点。

李煜忙问:“为何不妥?”

黄璨昂首回顾殿上,道:“国事如此,就算诸公不愿说,形势一目了然。周军主帅郭绍非等闲之人,两个月攻灭蜀国;又数月之间,攻占江南大片国土,击败我国二十万以上兵力……”

有人毫不客气地打断黄璨的话:“蜀国不思进取、君暗臣昏,岂能与我国相提并论?”

黄璨道:“那为何两三个月内、我国就变成了这般光景,为何如此不堪战?就是那些身负陛下重托之人,不为国效力,一败再败,将陛下的隆恩抛诸脑后……”

李煜听到这里,倒觉得黄璨正直敢言,把自己心里的恼怒都说出来了,也算稍稍出了一口闷气。湖口的朱令赟要是不放周军东下,池州、铜陵、当涂的守将不是丢城失地那么容易,皇甫继勋、林仁肇不是一败涂地,刘澄能稍微少犯两个错……南唐国不是没有实力,形势何至于如此恶化?都是这帮人辜负了自己!把老子害苦了。

这时一个大臣不高兴了,说道:“黄状元出口成章,为何不为陛下想出一个退敌之策?”

黄璨道:“派人散布郭绍会谋反称帝的消息,乱其国内。”

“这样空口说,有人会信?”那人道。

黄璨正色道:“那郭绍已是殿前都点检,周国朝廷最高的武将,又有平叛二李、攻灭蜀国的大功,这回若是我国不存,再被他立下大功;照中原的老路,他不谋反?这回正好,大军在外,他掌握兵权,带兵回京时是谋反称帝的大好良机!这种话能叫散布流言么,诸位且想想,郭绍是不是真会称帝?”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许多人此前没有想那个事,经黄璨一提,众人都猜测郭绍可能真会称帝。

黄璨见状,又道:“还有,前阵子朝廷不是从海路派了人去联络辽国和北汉吗……咱们若是投降太快,北方都来不及攻周国腹背以为策应。”

李煜听到这个资历见识还很浅的官儿说得头头是道,还是没生出什么希望,主要是形势太糟糕了,国境东面就剩一座孤城。

.......

(本章完)

第一百一十四章 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第二百零一章 控弦百万第六百二十四章 有多少事可以胡来第七百六十四章 无不感怀第一百三十四章 邀请信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为奴第三百六十六章 夔州(1)第八百四十五章 宫墙钟声第三百零四章 兵临城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上刀山下火海第一百一十一章 旭日第三百七十二章 光景不敢想象第五十四章 不嫌难受么第二百零五章 亲兄弟第五百八十八章 舞台第六十一章 无风摇曳的帘子第八百四十九章 不争则亡第六百六十章 无不散之宴席第八百九十六章 恐惧第六百三十章 食不甘味第三百五十四章 无可阻挡第八百三十七章 公道第五百二十一章 无法调和第六百章 风声渐起第七百五十七章 原来是真的第八百五十九章 痛快点第七百三十一章 粉黛颜色第一百六十六章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第七百二十四章 王忠办事朕放心第二百四十八章 可惜可叹第二百七十六章 揭开遮羞布第七百八十四章 博弈第四百四十四章 受伤的野兽第五百零四章 皇子第四百八十一章 无法掩饰的图谋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开大朝第五十二章 喧哗军营第二百一十八章 木牌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茶水太脏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修降表第三百五十七章 安息的魂魄第六百六十五章 初见第八百八十五章 勇冠三军第七百六十六章 恐惧与勇气第五百八十七章 收不住手第八百二十二章 凋零之樱第二百零八章 一看就不是好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乐得疯癫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头六臂第一百一十七章 优雅的暴力第二十二章 想当年第五百零二章 一夜化为乌有第七百四十五章 女红第六百七十章 要多少有多少第五百三十二章 心都乱了第六百一十六章 凉意(2)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八百七十九章 战和第四百零六章 项庄舞剑(1)第六百八十六章 喜庆第二百六十二章 处心积虑第一百九十六章 短暂的宁静第六百二十二章 报应第五百八十三章 自古多情伤离别第五百八十章 后羿第六百二十章 天助主公第六百三十五章 难得知己第五百一十二章 端慈第三百六十五章 山谷中的风雨第一百章 走夜路第八百四十五章 宫墙钟声第九百零五章 就怕坏事第二百六十二章 处心积虑第三百六十五章 山谷中的风雨第三百七十三章 心有战意第六百六十三章 联姻第七百四十八章 胸怀大志第五百九十一章 左攸献图第一百九十章 分享与炫耀第三百八十二章 鸟为食亡第四百八十八章 超越一切的欲念第三百零五章 粗劣的腰饰第四百一十六章 踩深了第七百五十章 就是说说话第七百七十二章 永不陷落之堡第六百七十三章 拍脸第三百八十章 那难堪的一面第八百六十七章 好死不如赖活着第三百一十六章 信念第四百零九章 长亭外第二百零七章 燕燕的爹第七百六十六章 恐惧与勇气第一百三十一章 降表第五百零六章 毫无邪念第九百零三章 月光第六百六十五章 初见第九十八章 麻绳第八百一十三章 海上来的消息第六百六十四章 讨价还价的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