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钱荒论

大许朝日渐承平,郭绍改了规矩,十五天大朝、三天议政,每三天才会与朝中文武大臣在东殿见面一次,并将与大臣们见面的地方取名议政殿。

夏天天亮得早,人们一大早来到金祥殿时,天色已亮。

今日郭绍进来时有些不同,他还带着两个四岁大的孩子。上次金盏说起立太子的事,郭绍这才重视起一个问题,以后的继承人若是什么都不懂,那他的江山几十年后不是要打水漂?

郭绍准备自己带着教教,但是他发现自己也不懂怎么教孩子,琢磨着先给他们找个老师再说。

二十几个大臣见到俩孩儿,都好奇地观望着。

郭绍一手牵着一个孩儿,走上上位,在椅子上坐下,让俩孩儿坐在旁边。那椅子有点高,二妹的儿子郭翃却是机灵好动,一跳就上去了,坐在那里还左右乱动。郭璋却要拘谨得多,慢吞吞地爬上了椅子,端坐在那里,两只小手放在膝盖上。

“臣等拜见陛下,皇子殿下。”一众人鞠躬执礼。

“平身。”郭绍道。

不料这时郭翃有模有样地说道:“你们都是长辈,坐下罢。”

顿时下面的人笑了起来:“谢陛下,二皇子殿下。”郭绍转头道:“翃儿,好好坐着别吭声,只管看和听。”

郭翃一脸无辜道:“大姨教我的。”说罢又向郭绍旁边的郭璋挤眉弄眼,俩兄弟年纪相仿,平时也常在一块儿玩耍。

这时礼部侍郎卢多逊道:“昨日契丹使者进京,臣先见了一面。契丹人为了辽国宰相萧思温之女萧绰而来,欲赎回萧绰。”

王朴立刻道:“这事儿大有可为。据兵曹司上京分司报来的消息,辽国主耶律贤与萧绰青梅竹马,关系匪浅;而今辽国与大许互为敌国,萧思温能派使者来商议,必有耶律贤授意,方不被攻讦。”

魏仁浦道:“今夏州党项不听朝廷号令,以投奔辽国为要挟。既然辽国主有意交换,不如以拒援夏州为条件。”

郭绍不置可否,说道:“可与契丹人商议,准他们在东京设辽国驿馆,以便日后再议此事。”

卢多逊拜道:“臣遵旨。”

这时,郭绍侧目看向宦官曹泰。曹泰遂把两本奏章送下去给诸臣传视,政事堂的官员是见过奏章的,但武将们一般看不到奏章,现在才能见着。

郭绍道:“这两本奏章,一本乃户部尚书李谷所奏‘钱荒论’,一本乃翰林院学士所奏‘戒奢论’。今日诸公都可以评论一二。”

下面的诸臣有人早已看过了,但没人急着吭声。说是评论,可在金祥殿上的言论都会被视作主张,人们比较谨慎。

翰林院学士的言论,一是劝农轻商,轻徭薄赋,倡导俭朴之风;二是精兵简政,特别要裁减军队的数量,削减禁军军饷和赏赐,因为现在的军队消耗了大量财政。这些主张的目的是为了与民休养生息。

他认为钱财珍宝,在百姓饥饿时不能饱腹,在寒冷时不能保暖,只会带来奢侈之风,加重盘剥骄|奢|淫|逸。而只有耕织,充实仓廪,才是国家强盛百姓富庶的王道。

这言论乍听真有道理,颇为符合传统理念。郭绍也觉得,金银铜钱确实不能当饭吃。

……但是实际主持着户部和军需调运的李谷,却主张完全相反的言论。李谷极力上书要增铸铜钱(并非为了国库收入,因为铸钱是亏本买卖),他的理由是从朝廷到地方,到处都在闹钱荒,已经非常影响正常的收支和交易。

钱荒这事儿从唐末以来并不稀罕,各国都面临的问题。当年蜀国实在没钱赏赐禁军,已经拿铁来铸铁钱了。

李谷的言论从他组织几次大战军需调运的经验出发,除了军粮,别的军需都需要现钱来开支,否则就很不好就地征调、或者让商人运输(唐朝时有利用盐商运军粮的法子,此时已经败坏);除非用强征(抢|劫)的手段,但如此法子也不方便,一则容易引起反抗,二则会浪费大部分财物,百姓们还会把官军急需的物资藏起来。

而朝廷的两税(夏秋两季田税)、商税,都以实物为主,因为农户和商贾都缺现钱;这些实物因为比较笨重,一般都是就地建立府库来存放。而开支时除了满足本府需要,便是通过户部就近来转运调运。

朝廷收了很多税,但是没法从各地调集起来、送去前线开销,东西太多太重。如果有现钱便不同,可以就近向民间购买物资。

最消耗现钱的是军队的军饷和赏赐,总不能从木材商那里收了一堆木柴,便赏将士一屋子的木头罢?

……终于有人率先表明主张了!

首先站出来的是全部禁军大将,他们一致反对翰林院学士的“蠢话”。很简单,居然要削减军队开支?!

连史彦超也忍不住吼道:“兄弟们刚刚从战阵上下来,文官就在后面算计咱们了!”

有文官道:“养兵是为了保土安民,大许将士又不屯田耕地,国库大半都耗在了里面,不堪重负,如何与民生息?”

李处耘也没有脱离武将们的立场,捋着大胡子道:“将士们不是佃户,若长于耕田,如何能长于战阵?大许军士,不能像乞丐一样穿得破破烂烂,吃糠咽菜……”

“开国公这话便是昧着良心说了,一个指挥使的军饷赏赐比一个太守还多,将士若叫吃糠咽菜,咱们岂不是要讨口啦!”

郭绍什么也没说,只是坐在那里由得大臣们争议,他要等到最后看看情况才表态,因为他的话就是圣旨。郭翃和郭璋时不时转头,用好奇的眼睛看着自己的爹。郭绍并不教他们,他觉得这些作风是言传身教,自己怎么做,时间一长孩子能学着。

左攸起身拜道:“臣支持李相公的主张。钱荒于国于民皆不利。有粮者,或缺衣;有粮又有衣者,若无欲|求之物,可能不会把衣裳换给有粮者,但可以把多余的卖钱。

世上缺钱,万物皆不能通有无,仓廪实者,则不耕,如经脉堵塞……”

就在这时,郭绍开口道:“通货紧缩。”

众人不解,但隐约能猜到这个词大概什么意思,因为可以联系上下文的言论。

郭绍不太懂经济学,但见识肯定与古人不同,他反正知道一些常识。通货紧缩肯定不利于经济发展,无论在什么社会。

很简单的一个思路,正如左攸所言,自给自足的状态下,需求很少,满足之后就失去继续生产的动力了……这也是事实,大部分百姓农闲时候,除了服徭役就基本无所事事,或者做一些效率极低的琐事;甚至七姑八婆没事就扯长短消磨时日。这根本是在浪费劳动力和生产力。

如果干活的报酬是货币,而世上又生产出了足够的物质诱|惑,就会提高劳动积极性,为了获取货币而为了能轻易交换到货币,人们也会去生产和获取世人需要的东西……比如饥荒时的粮食。

而中国古代长期处于通货紧缩状态,每朝都缺货币。一则因为重金属稀缺,二则铸铜钱是赔本买卖,完全是朝廷为了治天下的一种善政,和兴修水利一样的活。

郭绍当即表态,说道:“朕准李相公所奏,户部可议定铸钱之事。”

就在这时,李处耘沉吟道:“陛下若能获得银山,开矿取银铸银钱,方是一本万利之途也。”

众人沉默下来,大伙儿忽然发现李处耘此前的“饥荒论”主张,现在又接上了。他当时似乎并非张口胡说,这下子为了银山,又扯到开疆辟土的话题上……果然但凡是大员,说话都不说乱说的,并非乍听时那么荒诞。

郭绍不置可否,因为这事儿牵扯更广。他也不去评论文官和武将究竟谁更穷,这事儿根本没有真理,各家为了各家的利益罢了。

郭绍沉吟片刻,说道:“两位皇子和公主到了蒙学年纪,朕想为他们挑个老师。”

这个话题再次引起了众人的关注。两个皇子中,有一个应该是皇储,做皇储的老师,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郭绍看向左攸道:“左侍郎便教朕的三个儿女读书识字。”

左攸忙道:“陛下重托,臣愿鞠躬尽瘁也。”

殿上有些冷场,因为左攸不是什么大儒,若不论官职,在士林是一点地位都没有的人……野路子出身,什么功名都没有,先是做不入流的小官,然后干幕僚。这等人有啥学问来教皇子?

不过左攸是郭绍心腹谋臣,大伙儿估摸着猜测这只是给左攸的一个恩典而已。

郭绍又道:“董遵诲,你教两个皇子弓马骑射,让周通辅之。”

董遵诲起身拜道:“臣遵旨。”

这董遵诲是正儿八经的武将世家出身,各种武艺军礼是规规矩矩,非常端正,郭绍很信他;周通也是很有意思的武夫,当年郭绍射箭就是他教的。

至于左攸,郭绍觉得他教蒙学完全够了,文章反正比郭绍强。而且郭绍觉得学太深的圣贤思想,当成信仰的话,对做皇帝这份工作有害无益;左攸这个半吊子正好,重要的是左攸的主张并不迂腐。

(本章完)

第二百六十二章 处心积虑第八百九十三章 舞曲第四百七十一章 江宁(2)第九百零六章 跑不了庙第五百一十二章 端慈第三百零八章 晋州之役(3)第七章 高平(1)第七百一十章 磨损痕迹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七百七十二章 永不陷落之堡第四百零四章 心已欲碎第四百零九章 长亭外第三百八十六章 来时艰难去时易第四百七十八章 打心眼里谢恩第七百三十七章 稀世珍宝第一百九十章 分享与炫耀第五十五章 残忍的恶作剧第五百零四章 皇子第七十二章 军中无戏言第八百九十四章 从没觉得对第四百八十一章 无法掩饰的图谋第八百五十二章 复合之信第二百九十章 人生如梦第四百三十九章 采石之役(8)第八百一十九章 跑路的杨衮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修降表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图大事第六百二十六章 因为等待第六十六章 军用图第四百六十五章 孩儿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之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夔州(3)第一百五十五章 尸位素餐者第三百二十一章 百锻成钢第三十三章 你们都不是人第八百七十六章 天波府第七百三十三章 头阵第三百三十五章 郭铁匠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师来了第六百三十五章 难得知己第一百三十九章 她的颜色第三百零五章 粗劣的腰饰第三百五十一章 推己及人第三百零三章 老奸巨猾第二百四十三章 惊艳手段第一百二十八章 善于射箭第六百六十章 无不散之宴席第六十九章 战争的艺术第三百九十九章 狂奔的金盏第四百七十六章 仁者无敌(2)第三百七十九章 就像一个新娘第九百一十一章 风景第八百零四章 国泰民安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五百一十五章 暗香滋德殿(3)第一百三十章 郭破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尸位素餐者第七八一十一章 泥潭第七百九十章 哭穷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战第四百四十七章 牺牲(1)第三百一十章 患得患失的激动第六百五十六章 谁又比谁薄情第四百六十八章 就不让如愿第七百一十二章 象征之地第八百九十五章 无声的挣扎第五百三十七章 震耳欲聋第一百三十九章 她的颜色第八百二十四章 盛世太平第一百九十一章 再抱一次第二十七章 发酵第四百八十一章 无法掩饰的图谋第六百一十三章 风急第六百六十五章 初见第二百七十七章 还管她愿不愿意第五百零二章 一夜化为乌有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义第六百三十七章 细枝末节第一百一十七章 优雅的暴力第一百四十三章 海底针第四十一章 纠葛第六百九十二章 仿若经脉第四百二十章 自投罗网第二百八十五章 梅花第六百三十八章 对弈第六十六章 军用图第七百四十六章 视野尽头是魏王第二百七十五章 背叛与谎言第三百七十二章 光景不敢想象第二百五十九章 秘闻第二百六十七章 霸道的妇人(2)第四百四十二章 声东击西第五百四十三章 皇后相第二百八十三章 欲哭无泪第七百八十八章 雷霆之势第五百八十章 后羿第二百三十章 杂家无处可去第三百六十一章 鼻涕第五十三章 惜字如金第四百七十九章 太皇太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