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逢
和婉潞上京时缓慢行走不同,这次出京就赶的急了些,第二天下午就赶到平家庄。当马车刚踏上熟悉道路的时候,婉潞就掀起帘子,外面的田地房舍,看起来是那么熟悉而又亲切。
智哥儿吐着泡泡,发出咕噜的声音,婉潞把儿子扶站到了窗边:“瞧,这就是你外祖母家。”外面的风景和智哥儿看惯的不一样,他睁大眼睛伸着小指头点来点去,嘴里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话。
赵思贤也凑到窗前看了起来,乡居景色和京城人家是不一样的,巷道狭窄,来往的不是商人,而是看见有马车经过好奇跟随奔跑的孩童,还有小母鸡在格的格的唱着歌。狗吠鸡鸣,果然乡间景色,赵思贤已经念叨出来,婉潞捏一下他耳朵,话里带着嗔怪:“稼穑不识,四体不勤,说的就是你了吧?”
赵思贤笑了:“怎会,最少我还五谷能分,况且知县也是亲民官,会常到田间走动的。”马车已经停在平家大宅前,婉潞隔着窗子瞧见等在大宅门前的续宗,两年不见,弟弟已经从当日自己出嫁时候的孩童长成一个少年,远远瞧着,也是风度翩翩的。
赵思贤已经下了车,和续宗在那里彼此拱手行礼,后面车上的春燕走上前来搀扶婉潞。婉潞扶着春燕的手,不由百感交集,离开时候只是自己一个人,现在回来已是一家三口,连上肚里这个,该说是一家四口才对。
婉潞只是伸手摸一摸续宗的头,一时竟说不出话来,续宗瞧着姐姐,只会笑也不会说别的,姐弟两人竟在门前站着互相凝视。还是杨妈妈上前抱过奶妈手里的智哥儿笑着说:“这就是哥儿吧,长的真好看,姑奶奶先往里面请,太太还等着呢。”这句话才让婉潞姐弟回过神来,续宗不好意思地用手抓一抓头皮,重新打着拱请赵思贤进去,婉潞往他后脑勺拍了一下,这才在众人簇拥下进了大门。
朱氏站在厅前等着他们,两年没见,朱氏清减了些,只有面上笑容依旧。见着她,婉潞方才在外面强忍住的鼻中酸涩此时忍不住了,上前就行礼下去:“女儿见过娘。”
朱氏已经走前一步拉起她来:“快起来吧,让我好好瞧瞧你。”说话时候喉中已经哽咽,婉潞抬头见她眼里的泪打着转,也不由滴了几滴泪。母女两人竟站在那里,携手对望起来。
杨妈妈已经把智哥儿抱到朱氏跟前:“太太您瞧瞧,这就是您外孙。”朱氏接过孩子,智哥儿是个乖娃娃,见了陌生人只是皱了皱眉,并没有哭出声来。
朱氏用脸贴着孩子柔嫩的脸颊,又在他腮上亲了又亲,赵思贤上前道:“岳母大人还先请进屋吧。”朱氏这才意识到女婿还在旁边,把孩子递给婉潞重新抱好,低头擦一擦泪,这才抬头笑道:“让姑爷瞧笑话了。”赵思贤又一拱手:“岳母大人爱惜娘子,这是娘子的福气,小婿怎会觉得是笑话呢。”
朱氏伸手挽了婉潞,一行人这才来到厅上,赵思贤夫妇又重新给朱氏行礼,春燕她们也来给朱氏磕头。见春燕做了妇人打扮,问过她做了家人媳妇,朱氏更加欢喜,顺手褪下一对绞丝金镯:“我也不知道,也没备礼,你拿去带着玩吧。”
春燕忙又磕头谢过,家里女眷不多,也就没有回避,赵思贤和续宗坐在一块。朱氏这才又重新仔细瞧了瞧婉潞,见她比在家时节更显风韵,眉间的稚气已经全都退去,换上的是少妇的从容淡定,再看向一边的赵思贤,见他和婉潞不时交换一个眼神,奶妈怀里抱着的智哥儿瞧起来也是聪明伶俐,一颗心这才放下,拍着婉潞的手道:“你们赶了远路,本该下去歇着才是。”
婉潞心中的激动已经平静很多,手里端着茶笑道:“两年没见娘,心里着实想的慌,再说也只在家里待半天,明日用过午饭就要走了,和娘多说说话才是正经。”
赵思贤已经站起笑道:“岳母和娘子定是有许多的话要说,听说小舅功课不错,小婿想和小舅考校一下。”这女婿真是善解人意,朱氏心里对赵思贤更多添了一份好印象,笑着让他们去了。
刚说了几句,本来乖乖在朱氏怀里的智哥儿打着哈欠,揉着眼睛开始小声哼哼起来,婉潞接过孩子,对一旁侍立的奶妈道:“你抱着哥儿先下去安置。”
奶妈上前接过孩子,朱氏也已站起身:“我们一起去给哥儿安置,你那院子还和原先一样呢。”说着朱氏已经接过奶妈怀里的智哥儿:“乖孙儿,来给外祖母抱,外祖母抱你到你娘床上好好躺一会去。”智哥儿似乎能听的懂,乖乖伏在朱氏怀里打了个哈欠就一动也不动了。
走过角门,穿过小道,进了昔日婉潞在家中时候的闺房,虽然两年没住人了,里面的摆设却和原来一摸一样,婉潞的绣架还放在那里,针线静静摆在旁边,仿佛等着主人回来再绣上一幅。
婉潞眼里又觉得酸酸的,手抚过绣架,旁边书架上还摆着书,顺手抽出一本,一点灰尘都没有。杨妈妈帮着奶妈把智哥儿在床上放好,回头见婉潞拿着书,笑着道:“姑奶奶您不知道,自从您出嫁了,太太没事时候常来这屋子里坐坐,说想你的时候来这里坐坐就觉得您还在,吩咐我们天天打扫,花开时候,连瓶子里插的花都是每天一换的。”
婉潞瞧着这仿佛从没有人离开过的闺房,知道杨妈妈说的话是实在的,她把书放下,伸开手臂抱住朱氏:“娘。”婉潞的声音里带着哭音,朱氏也觉得心中凄楚,使劲忍住拍一拍她的背:“好了好了,我的儿,你都当娘的人了,再哭岂不让人笑话。”
婉潞还是腻在她的怀里不肯起来,朱氏心中的伤感更深,再做了娘,回到娘跟前来,还是娇滴滴的女儿家。她抱着婉潞,手里不停地拍着,旁边侍立的人也没有说话,丫鬟打进来水,杨妈妈接过就示意丫鬟出去。
过了会儿婉潞才抬起头,眼圈已经红的不能再看,朱氏伸手摸一摸她的脸,感觉到手上沾了一些泪水,心里也酸起来,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和女儿相对,过了会才拉着她坐下:“再让我好好瞧瞧你,明儿这一走,又是三年。”
相聚才得半日,分离就要三年,杨妈妈把水盆端到婉潞跟前,朱氏亲自投了手巾递给婉潞,婉潞接过手巾,听着朱氏的叹息,只觉得心头又是沉甸甸的,快速地把脸擦一擦才抬头笑道:“听说续宗学业不错,等再过几年续宗中了进士,入了翰林,那时娘就和他上京城,我们母女也能常常相聚。”
这话并没让朱氏更开心一些,净过了面,母女俩重新坐下,杨妈妈到厨下去瞧晚饭,屋子里除了在床上睡的正香的智哥儿之外再没旁人。朱氏这才细细地问起女儿出嫁后的生活,从公婆对她怎样到下人奴仆,再到妯娌之间。
她问的细,婉潞答的也清楚,有些话来往的信件上已经说过,朱氏还是问了又问,最后才松一口气:“我知道你是个报喜不报忧的性子,那样家大业大的人家,人多嘴杂,虽说吴妈妈教了你好几年,我这一颗心啊,时时都在担着,直到见到你女婿那样对你,春燕她们又被打发出去了,心这才放下。”
提起赵思贤,婉潞面上不由露出得色,带有一丝骄傲地问:“娘,难道你就这样不相信女儿?”朱氏拍一拍她的手:“我的儿,不是不信,只是儿行千里,这母总是担忧的。”这话让婉潞的泪又差点掉了下来,强忍住笑着问道:“娘只是问我的事,我还没问过家里的事呢,这族里的四伯他们还有没有再找麻烦?续宗听不听话?”
朱氏唇边露出欣喜的笑容,见到她的笑容,不需她回答婉潞就知道一切了,婉潞又腻到她怀里:“娘,今晚我还是和娘睡。”朱氏拍一拍她:“回到娘身边,就再做一日的女儿家。”
婉潞抬头笑了,朱氏瞧着她:“你回来也好,续宗也开始说人家了,你听听这几家人,哪家合适了,就说给续宗。”那个曾被自己抱在怀里的弟弟也要说人家了?婉潞抬头望去,正好瞧见朱氏鬓边有一缕白发,这缕白发刺痛了婉潞的眼,算来朱氏不过才三十出头,比楚夫人小了十多岁的她竟有了白发。婉潞想说的话说不出来,只是低下头:“娘喜欢的人,自然是出色的。”
朱氏嗯了一声,习惯地抬手把头发理一理,手才到了鬓边,就感觉出来什么,停了停之后把那缕白发往鬓里面送了送,这才笑着说:“老了,都当外祖母的人了,等续宗娶了媳妇,我抱上孙子,以后含饴弄孙,这一辈子就这样过了。”
这一辈子就这样过了,婉潞抬头看着朱氏,她脸上神情依旧平静。婉潞终于问出那句话:“当日舅母曾让太太另嫁,太太不肯,究竟是为了我还是为了续宗?”朱氏微微愣了下,朱太太让她另嫁的话只说过一次,已是很久远的事情了,也不晓得婉潞在心里藏了多久。
朱氏随即就笑了:“都有,但……”婉潞那刚放下的心又被朱氏这句但重新挑了起来,朱氏接着就道:“但更多的是为了自己,我现在虽说是个寡妇,外人瞧着孤寂,但仔细一想,我这日子还是极舒服的,家里的事都有了章法,你和续宗都孝顺,族里自从换了族长,都敬重我是个守节的寡妇,走出去人人都要赞一声。若当时另嫁,嫁到同样的人家,这样年纪还是要去给人当后妈,也不是人人都似你一样知礼的,到时还闹不清楚。”
婉潞握一下她的手:“娘说什么话都要赞女儿一声。”朱氏拍拍她,脸上的笑容变的轻快:“我这是真心话,你此时嫁了,我还要再说一句,和我年纪差不多的鳏夫,家里有妾的不在少数,难道我这个年龄了,还要去和妾室争宠,还背了个二嫁的名头,倒不如在家里清闲自在。”
再说这世上,再寻不到平老爷这样的男子,想起温文尔雅,从不口吐恶言的丈夫,能嫁了他也是自己的福气,而有这样一个知礼懂事的继女,才是更大的福气。
朱氏轻轻拍着趴在自己怀里的继女,脸上露出微笑,婉潞趴了一会,抬头瞧着朱氏:“娘,姑爷也是极好的。”朱氏脸上的笑容带着了然,又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背:“我知道,我能瞧出来。”
婉潞脸上的笑带着一份不好意思,周围渐渐暗了下来,杨妈妈走了进来:“太太姑奶奶,饭都预备好了,是分开吃还是在一块?”
朱氏扶着婉潞站起,含笑道:“按礼呢该分开吃,不过嫡亲四口人,讲那些虚礼做什么,就摆在经常吃饭的厅里,大家亲亲热热吃一餐饭。”
杨妈妈连声应是去了,婉潞唤进奶妈瞧着智哥儿睡觉,这才和朱氏来到厅前,赵思贤和续宗已在那里等候,见到岳母过来,赵思贤急忙行礼,朱氏瞧这个女婿是越瞧越得意,言辞之中也对他多有关心,续宗笑着道:“娘见了姐夫,眼里就没我这个儿子了。”
婉潞给续宗布一筷鱼肉,笑着道:“你日日在娘跟前,你姐夫偶尔来一次罢了,怎么就说眼里没你这个儿子了?”续宗故意叹了一声:“瞧瞧,姐夫有娘疼着还不够,姐姐还在帮他说话,只有我可怜。”朱氏笑的都拿不动筷子,赵思贤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只有唇角的笑泄露出他心里的欢喜。
一家人亲亲热热吃完饭,族里有人知道婉潞夫妇回来的,就有人来拜见赵思贤,赵思贤也出去应酬一下,八太太和朱氏历来走的近,也来瞧瞧婉潞,见面又各自问好说话,等送走了客人,已经三更时分。
赵思贤睡了书房,婉潞和朱氏娘儿俩一床睡着,说了一夜的话,等到天蒙蒙亮时才勉强打了个吨,梳洗好用过早饭,下人就来报马车已经准备好了。
朱氏虽然念着女儿,想让他们多住几日,但吏部凭上的日子所限,也只有再叮嘱她几句多多保重,又抱过智哥儿亲了又亲,给他戴上金锁金镯才交给奶妈抱上车。
但朱氏的手一直握住婉潞的手,半天都没松手,婉潞眼里也满是依恋,续宗已经有些等不得,刚要上前催促的时候婉潞放开握住朱氏的手,对续宗道:“弟弟,你已经长大了,要好好照顾娘。”说完不等续宗回答就上了车,续宗扶住朱氏,车夫已经把车赶出去,朱氏不由自主地追着车走了几步,望着马车转出巷子,这才回身走进宅子。
瞧着已经渐渐远去的村庄,赵思贤放下帘子笑道:“岳母这样的后母,真是难得。”婉潞脸上的笑容有一丝骄傲:“那也要有我这样的女儿,才能成就娘这样的后母。”赵思贤轻轻击掌:“娘子说的是,所谓和气是要两方的,容我再说一句,只有我俩这样的人,才能成就天作之合。”
婉潞白丈夫一眼,趴在他怀里安心睡去,再不说话。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像朱氏这样有钱有儿子,何必再嫁呢?
写了新文的开头,虽然说的是明天才发,可是我只要写一个字就想给别人看的毛病一直改不了,于是贴在下面。
和煦的春风吹的人身上暖烘烘的,正月刚过完,农闲时候已经结束,田间地头,多是忙碌的农人。村间路上,来往的也是送饭的妇人,也有些拿了针线坐在屋前和人聊天说话。
中间夹了几个正月里刚嫁进来的新妇,头上的红绒花还没褪色,脸上的红霞和身上穿的红衣相映成趣,听着周围的婶婶嫂子们在一起扯白话闲谈。
有人急匆匆走过,险些撞倒在外面坐着的一个婆婆,她旁边的人忙把她往里拉一下,婆婆坐稳才有些怨恨地道:“这是谁啊,这么宽的路都能撞到人?”
有人已经回答:“好像是朱家大姑娘,前儿她不是刚出嫁吗?就算是回门,也没有一个人回来的理儿啊。”这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已经有人笑着说:“朱家那个二姑娘不是早饭时候刚回来吗?新郎官你们见了没,长的那个俊,我听说是朱家嫂子做了亏心事,把二姑娘和大姑娘的亲事给换了下。”
有这回事?立即没人做针线了,都竖起耳朵来听,说话那个已经把针插在线团上:“走,我们去瞧瞧,要是朱嫂子真做了亏心事,大妮子回来讨说法,我们也好在旁边帮个腔。”
她这一说,呼啦啦站起一群人,个个嘴里都在说:“朱婶子这样做,实在是没有道理,虽说大姑娘是她侄女,可也不能见她的亲事好就把她的亲事给换掉。”
有人冷不防说了句:“你们晓得什么,我听说二姑娘说的张家,那姑爷是个病秧子,朱婶子怕自己姑娘嫁过去没几年就守了寡,这才想出这个计策,做母亲的,怎会舍得女儿过得不好。”这话让众人沉默了一下,过了会儿才有人小声地道:“但也不能害了别人家的姑娘啊。”
众人依旧沉默,过了会才有人小声说道:“谁让朱家大姑娘命不好呢,爹死娘嫁人,跟着叔叔婶婶过日子。”
叔叔婶婶再好,也不是亲爹亲娘,更何况朱家家事不过平常,又多了口人吃饭,平日把朱家大姑娘当下人样使唤这也是常事,谁知在这样大事上竟做了这等亏心事?
朱家大姑娘闺名玉翠,此时站在朱家屋内,那眼都快喷出火来,一张桌子已经被她掀翻,上面的酒菜滚的满屋子都是。朱叔一张脸红绯绯的,不晓得是酒喝多了还是被侄女骂的。朱婶比起丈夫要镇静多了,这米已成饭,姑爷看来对自己女儿也十分疼爱,哪怕玉翠飞上天去,冷笑着道:“我养了你四五年,倒养出仇人来了,前儿才把你锣鼓喧天的嫁出去,今儿不说带着东西和姑爷回来瞧瞧我们老两口,倒在这里掀桌打凳的骂人,我的白米饭喂狗都比喂你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