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马祥麟的转变(1)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个道理现代人基本都知道。毕竟这是唯物主义理论最基础的观点。

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来看待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的话,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道理来:不是古代中国人一个个的都非常的根深蒂固的尊崇儒家的意识形态的。古代人尊崇儒家的意识形态,把仁义礼智信作为自己的价值观,这不是说古代人主动选择了这样一种意识形态,而是因为儒家意识形态和古代农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相符合。

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知道,一旦出现了新的生产力,一旦旧的生产关系不符合新的生产力了,那么只要有符合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关系和承载这种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出现的话,一切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认识世界的人,都会主动的认同和接受这种承载着新的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的。

现年二十六岁的马祥麟就是这样一个人。

从1621年开始,复兴会就已经对石柱土司地区开始了全面的援助。到1625年,整个石柱地区的农业、养殖业、商业、工业在复兴会的影响下,全面的向近代化的方向迈进。

在现代良种的和复兴会化肥工业的推动下,石柱地区不仅在粮食上实现了全面自给,基本能够保证年年都能获得高产丰收,而且整个石柱地区的百姓在复兴会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将长毛兔养殖业全面的发展了起来。

因为复兴会在荆州地区的毛纺织厂对石柱地区的兔毛进行定向收购,使得整个石柱地区百姓的在经济上和复兴会形成了一种原材料和生产商相紧密结合的体系。可以这样说,到了1625年,石柱地区的百姓吃不吃得饱肚子,要依靠复兴会每年不断提供的优质良种。而石柱地区的百姓每年的年收入的多少,要依靠复兴会毛纺织厂的收购。

无论是在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农业生产上,还是在关系到贵贱贫富的养殖收入上,石柱地区的近五万百姓全都要依靠复兴会。从客观上讲,复兴会已经把整个石柱地区的百姓都融合到了自己的体系之内了。

秦良玉作为石柱宣抚司目前的最高统治者,对于这种情况她心里是有一定的警惕的。但是,作为一个有着基本良知的人,秦良玉又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一己之念,就要把复兴会的势力驱逐出石柱地区。

毕竟,别管复兴会是不是通过经济手段绑架了整个石柱土司的民众,但是在客观上,石柱百姓的千百年来都没过上的好日子,确实是在复兴会的帮助下实现的。

其实秦良玉也知道,就是自己真的出面反对。就是自己真的要把复兴会的势力驱逐出石柱地区,即使石柱地区的百姓同意了,石柱土司的上层也不会同意的。

作为石柱宣抚司的正牌子宣抚使,自己的儿子马祥麟是复兴会领袖,枝江郡王的女婿,荆州卫指挥使王书辉的弟子。自己的哥哥和弟弟秦邦屏和秦民屏,还欠着王书辉的救命之情。

更主要的是,目前自己手下的白杆兵的装备、武器、粮食等全部供给,基本上都是王书辉的复兴会提供的。五千白杆兵的所有军饷,全都来自于复兴会帮助创办的工厂的盈利。就是自己的家族忠州秦家,也是在王书辉的复兴会的扶持下开办了好几家纺织厂、缫丝厂和玻璃厂。

秦良玉前两年领着士兵在四川贵州等地作战的时候还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可是等到她回到石柱和老家忠州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前后左右都已经被复兴会紧紧的包围了起来。更要命的是,王书辉派遣到白杆兵中作战的五百士兵和近两百名医务兵,已经和白杆兵上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和战场上的生死交情。

不过是短短的几年时间,秦良玉就发现,无论是从感情上,还是从物质上,复兴会好像一张细密结实的蜘蛛网一样,把整个石柱地区和白杆兵牢牢的网在了网中。

近七百名的王书辉手下的官兵,不仅是白杆兵的战友,更因为他们常年不懈的在白杆兵中教大家文化,为大家排忧解难,甚至就是直接的救助大家的生命,使得秦良玉手下的这支天下强军从偏远之地的土兵,变成了在贵州和四川被百姓和官府交口称赞的秀才兵。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白杆兵从只有十分之一的部队采用火器(马祥麟的部队)到整个部队五千名白杆兵全部使用火器(复兴会专供的闪电枪即复兴会兵工厂仿制的恩菲尔德m1853)。整支部队的作战方式都是在复兴会派遣营士兵和军官们的指导下完成转换的。

复兴会的这几百名士兵和军官,不仅教会了白杆兵新的作战方式,更教会了这些士兵基础的文化知识和简单的意识形态。复兴会的这些军官和士兵不仅仅是白杆兵的战友,也是白杆兵上下的老师。

等到秦良玉干净利索的完成了西南平叛任务之后回到石柱的时候,她发现几年前穷困贫瘠的石柱已经大变样了。在复兴会的带领和帮助下,不仅整个石柱地区的平地上的土地变成了连成一片,基础设施完善的良田,而且原本那些不适合耕种的山地,也变成了一片片梯田。

石柱地区的百姓从过去的以半农半猎的方式谋生,变成了以种植土豆,养蚕养兔,进厂做工的方式谋生。更令秦良玉没有想到的是,石柱地区居然建立起了一座规模不小的学校和一所口碑极佳的医院。

经历了两年生死鏖战的白杆兵士兵回到家中的时候,他们听到的最多的就是家人对复兴会和对王大老爷的称赞。而回了一趟忠州老家的秦邦屏和秦民屏也对王家侄子赞不绝口。

无论是作为石柱统治者的马家和秦家,还是作为被统治者的石柱百姓,都对复兴会充满了热爱。归根结底,是复兴会用发展生产的方式,全面的提高了当地的生产力水平,繁荣了当地的经济。毕竟,在过去的日子里,身处荒僻之地的石柱土司,无论是百姓还是统治者过得都非常的艰难。

秦良玉大可讲那些大家要忠于朝廷之类的话。可是无论是石柱地区的上层还是下层,都在复兴会的帮助下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相对比从来没有给过自己任何帮助的高高在上远在天边的朝廷,很明显,复兴无论是在哪一方面都知更值得大家的拥护。

秦良玉自己忠于朝廷,她自然也希望自己治下的子民和自己的家人也忠于朝廷。所以,即使知道可能会引起冲突,秦良玉还是准备和复兴会决裂。

可是,秦良玉没想到的是,仅仅是在自家内部的讨论中,自己的想法就没有获得任何人支持。自己一直忠厚老实的儿子马祥麟,居然第一次和自己闹起了矛盾来了。。.。

第123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4第409章 无奈的朱由检第257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5)第12章 婚事(4)第192章 武昌起义(2)第390章 光复辽南5第419章 爱钱的人才有动力第418章 简单粗暴和物质刺激第400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3第320章 混乱与平静(1)第51章 马县丞的末日(3)第462章 必须进步必须改造第398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1第378章 鲁东土地革命(3)第244章 肖文龙的觉醒(4)第432章 从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169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1)第60章 工业的獠牙(4)第37章 妖僧(1)第456章 打破旧规矩建立新规矩第143章 有人开始“起高楼了”1第44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4)第427章 这次的整风不一样第20章 起步(4)第36章 理念(4)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456章 打破旧规矩建立新规矩第402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5第385章 东改编4第241章 肖文龙的觉醒(1)第369章 在山东(4)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176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2)第479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7第220章 马祥麟的转变(3)第481章 中倭新关系1第160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4)第237章 张知府的崛起(4)第495章 王书辉的家庭生活第15章 立足(3)第90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5)第373章 在山东(8)第68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2)第97章 王书辉下乡记1第159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3)第217章 程绍之死(2)第265章 学员张兆欢(5)第365章 建设新湖北(8)第316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5第475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3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78章 大练兵(2)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历程第351章 炮击金州卫(4)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1)第65章 有水分的工业党人(1)第181章 陈保生进城(1)第496章 长子王青柏第350章 炮击金州卫(3)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42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2)第426章 王书辉犯了圣母病第1章 穿越(1)第398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1第126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7第85章 奇葩的锦衣卫(2)第455章 南京是个大包袱第465章 朝鲜灭国和反面教材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34章 理念(2)第79章 大练兵(3)第53章 马县丞的末日(5)第382章 东改编1第196章 武昌起义(6)第457章 金杯白刃下的自治第301章 朱舜水访武昌(6)第87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2)第3章 穿越(3)第347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8)第31章 日常(3)第474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2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219章 马祥麟的转变(2)第220章 马祥麟的转变(3)第223章 马祥麟的转变(6)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153章 红旗漫卷出枝3第357章 炮击金州卫(10)第407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10第419章 爱钱的人才有动力第348章 炮击金州卫(1)第365章 建设新湖北(8)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厂化教育第285章 新的开始(2)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196章 武昌起义(6)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业化(1)第455章 南京是个大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