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肖文龙的觉醒6

复兴会现在一共建立了六所正规医院。

这六所医院分别是位于复兴城的复兴会第一人民医院,位于枝江县城城外的复兴会枝江人民医院,位于松滋县城城外的复兴会松滋人民医院,位于大冶县城城外的复兴会大冶人民医院,位于石柱土司地区的复兴会石柱人民医院和复兴军陆军总医院。

至于设立在各个工业企业和农场的卫生所,也在为各个单位的职工干部和家属提供着全面的医疗服务。

从目前阶段来看,复兴会的化工企业通过对杜仲的加工,已经生产出了质量基本达标的胶管等器材。并且复兴会已经能够通过工业手段在工厂中生产各种各样的基础性化学药物。

生理盐水、葡萄糖、酒精、消毒剂、阿司匹林、磺胺等药物,复兴会的专业工厂都已经能够进行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大批量生产了。

复兴会从1619年开始到1626年,总共培养了专业军医和全科医生(基本达到七八十年代乡镇卫生所和医院水平。这是因为学员的基础知识水平和使用教材的水平的限制导致的。)一千两百多人。

虽然还不能医治比较麻烦的严重疾病,可是像感冒发烧,各种炎症,简单的如阑尾炎手术等等方面的治疗工作,复兴会培养的这些医生已经都能够进行比较专业的,成功率超过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治疗了。

在十七世纪早期,能够为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提供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医疗服务,这已经是王书辉这种可以穿越时空的哆啦a梦能够做到的最高水平了。毕竟医疗技术的发展是和基础科学的发展相是相吻合的。以复兴会目前的科技水平来看,这样的医疗水平已经是复兴会能够做到的上限了。

即使在王书辉这个现代人眼中,这种七八十年代的简陋乡镇医院的医疗水平无法让他感到满意。可是对于复兴会统治区域内的那些平民百姓来说,不需要太过高昂的费用,企业职工和职工家属甚至可以免费享受医疗的这种状况,就已经令他们无比的满意和感激了。

更何况,复兴会医院的医疗水平远远高于本时空的那些半巫半医土著医生。

因为感受到了肖文龙阶级立场的动摇,闫爱华决定用事实进一步教育肖文龙,改造肖文龙。他的具体做法就是,领着肖文龙参观位于枝江县城外的复兴会枝江人民医院。

复兴会的医疗体系,是一种防疫工作和全民医疗工作相结合的体系。复兴会卫生系统的主要工作,一方面是对复兴会统治区域内的所有民众开展防疫工作,给所有持有复兴会户口本和身份证的居民进行疫苗接种(王书辉从现代大批量采购的)。天花、霍乱等基础性疫苗已经在长江以北湖广地区得到了普及。

另外,复兴会非常注重基础医疗工作的开展。每年毕业生达到两千人左右的复兴会医学院教育出来的医学生,每学期都要在各个居民区和农场、工厂的职工住宅区坐诊实践。基层医疗经验不满三年的医务工作者是没有获得升迁和继续教育的权利的。

这样一来,复兴会就建立起了一套,以防疫工作为基础,社区居民医疗和正规医院医疗相结合的全民医疗体系。

虽然目前复兴会直接控制的人口还不到五十万人。可是这样的人口规模还是给复兴会医疗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以至于复兴会的专业教育工作,目前除工业学校外,就属医学学校的规模最大。当然了,规模最大的仍旧是属于正规教育的少年军校系统。

用工业化和标准化手段教育出来的学生肯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在复兴会医疗系统建立的初期,大量的医疗事故不断的发生。可即使是这种情况,广大枝江地区的人民群众还是更加相信治愈率高(相对于本地中医大夫),花费低(复兴会医疗体系开支由财政统一支出,复兴会的医院对于当地群众采取基本免费的医疗)的复兴会人民医院。

当然了,复兴会之所以能够为医疗体系支出高额的开支,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复兴会生产的各种药物,在对外输出的过程中获得了巨额的利润。一个瓶只装了三粒磺胺的消炎药,在江南地区的售价就达到二十两银子的高价。

除了药品进行前期推广的时候(指复兴会向各地推销药物的过程)花费较高以至于支出高于收入外,在复兴会的化学药物在江南地区被推广之后,复兴会的磺胺、阿司匹林等药物就开始供不应求。就是二十两银子三粒的磺胺,因为要优先供应复兴会自己的医疗系统,还会经常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

当初复兴会在建设劳改营卫生所的时候,就对房子进行的专业的装修和改建。只不过是五个房间,四十个床位的低水平的劳改营卫生所住院处,就让肖文龙觉得不可理喻,过度奢华。可是当他看到枝江县人民医院的时候,他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前后两栋,二楼用天桥相连的复兴会枝江人民医院,住院处共有房间六十个,床位三百张左右,专业医护人员六十多人。

前后两栋的三层红砖红瓦楼房,居然全部都是用来开设医院的。单从医院的规模上讲,肖文龙就觉得难以置信。

在闫爱华的带领下,肖文龙开始了一整天的考察工作。很快他就发现人民医院的医生使用着各种专业器械(听诊器,手术刀,缝合针等等)和各种他见所未见的药物(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是什么他都没听说过)给那些在他看来非常难以治疗的病人进行着治疗。

肖文龙在他自己的专业方面还是有着一定的自负心的。可是看到复兴会的干部快速的快速的确诊并治好了一个在他看来非常棘手的轻度肺炎患者之后,肖文龙开始真真正正的产生了些服气的情绪。

特别是,人民医院真的在对几十上百的病人进行着免费医疗。即使是那些没有复兴会户口本和身份证的外地百姓,他们要付出的不过是十几个铜板的药费。

这种几乎是完全免费的送医送药的做法,实实在在的让肖文龙感到佩服。

第411章 推销员曾德昭第369章 在山东(4)第437章 三种“非国民”第279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1)第300章 朱舜水访武昌(5)第132章 入学风波1第364章 建设新湖北(7)第27章 开始(3)第198章 武昌起义(8)第243章 肖文龙的觉醒(3)第361章 建设新湖北(4)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185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1)第175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1)第270章 承天事变(4)第262章 学员张兆欢(2)第359章 建设新湖北(2)第219章 马祥麟的转变(2)第74章 骨干的产生(2)第359章 建设新湖北(2)第497章 老丈人朱术圳第293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2)第184章 陈保生进城(4)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观1第162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2)第271章 承天事变(5)第241章 肖文龙的觉醒(1)第45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1)第469章 后悔的陈新民第191章 武昌起义(1)第308章 终结者5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437章 三种“非国民”第371章 在山东(6)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263章 学员张兆欢(3)第20章 起步(4)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446章 “疯狂”的张永涛第197章 武昌起义(7)第103章 王书辉下乡记7第135章 入学风波4第25章 开始(1)第212章 保民军第一战5第156章 红旗漫卷出枝6第218章 马祥麟的转变(1)第438章 王书辉从没想过当皇帝第172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4)第103章 王书辉下乡记7第121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2第60章 工业的獠牙(4)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475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3第373章 在山东(8)第45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1)第259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7)第372章 在山东(7)第10章 婚事(2)第282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2)第94章 炼钢和锅驼机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41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1)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209章 保民军第一战2第399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2第66章 有水分的工业党人(2)第331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6)第61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1)第391章 光复辽南6第201章 连锁反应2第445章 孙元化的小药丸儿第418章 简单粗暴和物质刺激第279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1)第252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6)第192章 武昌起义(2)第186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2)第119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2第205章 连锁反应6第134章 入学风波3第436章 妻贤夫祸少第145章 简单逻辑1第273章 承天事变(7)第257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5)第239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1)第22章 起步(6)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第149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1第244章 肖文龙的觉醒(4)第43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3)第366章 在山东(1)第397章 光复辽南12第210章 保民军第一战3第196章 武昌起义(6)第432章 从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366章 在山东(1)第458章 首都和纸币第373章 在山东(8)第356章 炮击金州卫(9)第142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4第362章 建设新湖北(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