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朱舜水访武昌(5)

卫六一个大字不识。他虽然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可是头脑的条理性却是很强的。

关于这一点,一方面有先天性的因素,另一方面也和实践的积累有关系。当一个海船的船长,必须要具备这样的能力,不然他是很难在复杂的航海条件下,把一艘风帆动力的船上的船员调配明白的。

卫六来过武昌府不止一次了。但是他被复兴会的警察抓住却只有一次。经历了一白天在木笼子里的示众和一晚上铁笼子的关押,卫六可从来没有在武昌府里再犯过一次毛病。

卫六去过日本,去过吕宋,在自己的祖国大明朝也生活了很长的时间。可是在这些地方,卫六都没有产生过当地规矩很严的感觉。卫六来武昌虽然有十来次了,可是每一次他在武昌逗留的时间都没有超过五天的时候,所以总的来说,他甚至不能算是在武昌正经生活过的人。

但是,经过了那一次严酷的惩处,卫六还是对武昌产生了这样一种印象。似乎他身边的那些朱家的伙计账房之类的人,也都有相同的想法。

可是真要是叫起真儿来,卫六还就真的很难说出为什么武昌府规矩很大。而且,卫六想了半天之后发现了另一个问题。似乎复兴会这个势力强大的商会,好像把官府该做的事情给抢了。

“在武昌城里,复兴会的规矩比官府的规矩大。复兴会的人比官府的人说话好使。”

卫六虽然是个有着类似于半商、半工、半匪身份的远洋船长的身份的人,可是从本质上说,他仍旧是个老百姓。所以在对朱家三少爷朱之瑜介绍复兴会的时候,他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点明了复兴会在武昌府的地位。

朱之瑜就是再怎么反对现在大明朝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是他再怎么具有反叛意识和创造精神,可是从他读书人的身份地位来说,他仍旧是一个讲究名正言顺的封建读书人。

所以,朱之瑜听了卫六的话以后,第一个反应就是两个字:“僭越”。

从科学社会学说的角度出发来看待问题的话,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带有明确或者模糊的阶级特征。就拿“僭越”这个词语来说吧,如果从词义分析它的话,“僭越”这个词无非就代表了“超越本份做事情”的简单意思。可是要是从科学社会学理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词语的话,我们就能够发现,这个词语本身是有社会性质限制的。

僭越这个词所表达的“超越本分做事情”的背后是一个明确的社会等级的概念。也就是说,只有在等级社会里,才存在不同的等级具有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等级具有不同的权力的事情存在。

当然了,能够明确的产生等级意识的人,宏观的划分有两种,一种是统治阶级出身的人。统治阶级有自己明确的阶级意识,他们概念明确了或者通过实践发现了社会等级不仅存在,而且这种社会等级的存在有利于自己。

另一种则是被统治阶级出身的人了。被统治阶级也就是老百姓大部分缺乏明确的社会等级意识。这并不是说老百姓在生活实践中没有感到等级的存在,而是他们被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所蒙蔽,认为自己的命就是这样的,自己天生下贱。甚至于他们会从迷信的角度出发认为自己的苦难生活是因为前世有罪之类的无稽原因导致的。

朱之瑜或者是一个在思想上相对进步相对开明的读书人。可是他仍旧是从他本阶级的立场出发来看待问题的。作为一个有着明确的封建统治阶级意识的封建读书人,朱之瑜对于复兴会这个他理解上的商社,在武昌府能够取代官府的职能产生了下意识的反感。

出生和生活在资本主义萌芽的江南地区。本家族的主要收入是依靠具有近代企业性质的织坊和商社提供的。但是依靠着祖辈、父辈和兄长的官僚身份从事商业贸易活动的红利生活读书的朱之瑜身上具有典型的权力封建体系下的官僚资本家家庭成员的思想特征。

在面对着代表着封建秩序本身的国家利益的时候,朱之瑜这样的人敢于反抗,或者说具有反抗的意识和勇气(反对政府商税)。可是在面对可能动摇权力封建体系这个他们所依存的落后制度的事物的时候,朱之瑜又会产生本能的反感。

所以用一句现在正在流行的网络词汇来说,明朝末年确实产生了相对进步的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这种具有浓郁的权力封建成分的官僚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本主义萌芽对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意义,只能说“然·并·卵”。

相对于朱之瑜这样统治阶级意识明确的读书人来说,卫六这种社会经验丰富的老百姓对于“变化”这种事情却适应的非常的快。

卫六看到朱之瑜三少爷有些不以为然的表情之后,对他说道:“三少爷,老六我大字不识一个,可是我也知道三少爷对于这复兴会可能有些不服气。但是呢,我老六也要和您多一句嘴,我们这些跑海的人都知道一个道理,就是到了什么庙就得念什么咒。”

朱之瑜对于卫六的印象颇好,所以听到卫六用余姚土话说了句有意思的俗语,他就饶有兴趣的问道:“哦?此话怎讲?”

能跟读书人聊聊天卖弄卖弄自己的见识,特别对象还是家里的少爷,所以卫六对朱之瑜说起话来就没有那么许多的顾忌了。他有些得意的对朱之瑜说道:“到什么庙念什么咒,这道理还是小人和一个闽南的老海商学来的。”

“小的过去出海到过日本,去过吕宋,跟着那个老海商见过不少的世面。那个老海商就常教训我说,咱们天朝的人到了别人家的地盘做生意,就不能老端着天朝人的架子了。毕竟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出海,为的是赚钱。”

“所以到了红毛夷人的地方,不妨多念念什么邪稣保佑。到了缠头土人(信仰阿拉教的南洋土著)的地盘上,也可以多念叨几句阿垃至大。反正念上那么几句又废不了几口唾沫,而且这么做总能在红毛人和缠头土著人那里多几分安全,好做几分买卖。”

卫六的语言表达水平不算很高,可是朱之瑜的领悟能力却比较强。他自然能够听的出来,卫六这是在隐晦的告诉自己在复兴会的地面上要守着人家的规矩。

可是朱之瑜由此产生了一个不小的疑问,他问卫六道:“这复兴会只是一个商团商社,怎么就这么大的势力,怎么就敢管起官府该管的事情了呢?”?? 时空之门1619

———————————————————————————————

第351章 炮击金州卫(4)第373章 在山东(8)第43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3)第279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1)第45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1)第69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3)第280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2)第179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5)第160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4)第139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1第280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2)第100章 王书辉下乡记4第322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1)第405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8第268章 承天事变(2)第243章 肖文龙的觉醒(3)第260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8)第74章 骨干的产生(2)第77章 大练兵(1)第464章 作死的朝鲜第190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6第38章 妖僧(2)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341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2)第397章 光复辽南12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314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3第85章 奇葩的锦衣卫(2)第386章 光复辽南1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427章 这次的整风不一样第190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6第265章 学员张兆欢(5)第55章 马县丞的末日(7)第389章 光复辽南4第79章 大练兵(3)第157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1第430章 弥留之际的大明王朝第299章 朱舜水访武昌(4)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厂化教育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观2第263章 学员张兆欢(3)第351章 炮击金州卫(4)第101章 王书辉下乡记5第163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3)第93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8)第186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2)第344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5)第118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1第286章 新的开始(3)第460章 国家级吉祥物的郁闷第411章 推销员曾德昭第416章 人民陪审制度第118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1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306章 终结者3第182章 陈保生进城(2)第43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3)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323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2)第283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3)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449章 错误的理解错误的应对第497章 老丈人朱术圳第257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5)第56章 马县丞的末日(8)第322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1)第104章 王书辉下乡记8第219章 马祥麟的转变(2)第351章 炮击金州卫(4)第26章 开始(2)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276章 魏忠贤的疑惑(2)第185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1)第471章 南方局势第390章 光复辽南5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171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3)第435章 复杂繁重的准备工作第55章 马县丞的末日(7)第276章 魏忠贤的疑惑(2)第246章 肖文龙的觉醒6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156章 红旗漫卷出枝6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197章 武昌起义(7)第461章 搭板楼比紫禁城更美丽第355章 炮击金州卫(8)第101章 王书辉下乡记5第252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6)第154章 红旗漫卷出枝4第32章 日常(4)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182章 陈保生进城(2)第311章 终结者8第209章 保民军第一战2第99章 王书辉下乡记3第237章 张知府的崛起(4)第280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2)第230章 四省攻鄂(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