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迅猛进化

人类进化的标志是使用工具的先进程度。人类与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都属于灵长目,我们是亲戚。在一千两百万年到八百万年前的森林古猿被大多数古人类学家认为是人类的祖先,森林古猿与现代猩猩的祖先是兄弟甚至就是同一种类。在八百万年前自然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然后人类的祖先渐渐诞生了,他就是生活在四百万年前非洲的南方古猿。

人类慢慢进化着,但这相对于其他动物来说就太快了。猩猩的祖先与古人类智商相差不大,它们都会一些简单的工具的制造与使用。但是数百万年过去了,当三百万年前的人类使用最简陋的石刀、石斧时,它们会用石头砸坚果;当五十万年前的智人迈出了人类最重要的一步——会使用火的时候,它们会用石头砸坚果;当数万年前的晚期智人能制造出很完美的石器、木器时,它们会用石头砸坚果;又过了数万年,也就是在现代社会中,当人类的宇宙飞船穿梭遨游在太空时,它们还在用石头砸坚果!

在自然界中,尤其是现代社会中,猩猩永远是猩猩,但今天的人类明天很有可能就不再是了!

绳子是人类重要的工具之一,它的重要性在非现代化的生活中的重要性不亚于现代化社会中的电脑。族人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制绳方法甚至织渔网的方法,这些对族的繁盛起着重要作用。

张凡虎在来的最初一个月中一直没有时间来完成他极想完成的另一件伟业,那就是制造石器。石刀、石斧对各种工具尤其是木器的加工制造尤为重要。在张凡虎制造弓的大半时候都是用的他的宝贝军刀,尤其是削制两块长长的角马角的时候。

军刀毕竟相当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没有经过野外生存训练的人不会明白军刀对军人的重要性。美、英两国特种部队在进行严酷而又危险的野外生存训练时有三种物资:军刀、指北针、一军用水壶的水。三种只能选择其二,有人选择军刀与指北针,有人选军刀与水,但就是没人选指北针与水。优秀的战士甚至可以丢掉军人的第二生命——枪,但是却没人会丢掉军刀,军刀就是战士最后的战斗武器。

张凡虎对军刀是富含多种感情,它早已经是他不可抛弃的战友,更何况是现在。所以在与族人们猎回沙丁鱼群之后,张凡虎就忙着完成他的第二计划了。

仔细一看那铺在十余架吊桥上数百上千根一米长、手臂粗的经合欢树枝,它们的断口都不是很平整,甚至是相当粗糙还带有参差不齐的断茬。以张凡虎军刀的锋利程度及他的臂力来看,只要不是是铁刀木、坚木等硬质得变态的树木,没有胳膊粗的树枝、树干绝对让它们如压抑深恨旧怨良久的夫妻最后的结果——一刀两段。

显然这些看不上去还很新鲜的吊桥距最后的完工不是很久,而且金合欢树枝绝对不是张凡虎用军刀劈断的。说来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明一点:张凡虎已经教会族人们制造很先进实用的石刀石斧了。

张凡虎看不上族人们原来使用的石器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是他们的制造方法很落后。如果给一个现代人一块石头,叫他怎么做石刀、石斧,他如果是有耐心或者做事踏实甚至死板的人,他肯定会抓着石块在另一块石头上磨,没错就像用原始落后的方法制造的针一样:把铁棒磨细成针。这是落后却有没法必须做的事,族人的很多石刀就是这样制作的,所以当他们看见张凡虎用他们的辛辛苦苦磨制而成的石刀石斧砍金合欢树干时,也就是张凡虎砍坏族中几乎所有的石刀石斧却只在用来制作弓胚的金合欢树干上留下小成果时,族人们是多么心疼他们的工具。

族人们或者一般的现代人还有一种原始的制造方式,这是一种赌博成分相当严重的制造方式:摔!就是把石块向另一块大石头上摔去,或者是两块石头相互敲击,这样的石块会分裂出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石片、石块。这种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快,很有可能一秒钟就有数块锋利的石刀、石片,但是无疑出现这种良好状况的几率太低了,全靠运气,这样即使摔碎大量的石块也不一定能得到一块好的石片,但族人们也没有办法,在露天石块比较少的大草原上连石头也得节约着用,所以他们对石刀很看重。

张凡虎当然知道他们的纠结心理,只是不破不立、破而后立的想法占据了他的内心。族人们在草原上能找到的石料不适合制作石器,再加上相当原始的技术问题,所以他要让族人们重新认识石器,让他们知道什么才算是真正的石器。

制造好工具的最基础的当然是材料,族人们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石料,张凡虎在草原上又怎么能找到呢?要知道族人们在草原上生活了数十载,甚至算上他们的祖辈们还要大大加长,而张凡虎才到此地不过三个月而已。

张凡虎很幸运,因为他找到了好望角,那风暴之角带给他与族人们的太多了,可不仅仅只是海鲜、椰子等族人们需要的,更有他想要的,也是族人们需要的。那其实只是一些灰褐色的石头罢了,但对于张凡虎来说可是宝贝,当然对于种族也是。

石器可由各种不同的石头做成,但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使用燧石和角岩用来作原料,把它们加工为切东西的工具或武器。因为这是一种分布广,材质又好的石头:它很坚硬,破碎后产生锋利的断口,所以是最早为石器时代的原始人所青睐,绝大部分石器都是用燧石打击制造的。张凡虎在好望角就发现了这种致密、坚硬、灰黑色的燧石,当时没有注意的张凡虎还把它们看成了一般的礁石,因为它们太像了。

海边的礁石也是灰褐色的,再经过海水的浸泡等自然环境的改变与燧石外形几乎无二。张凡虎当时为了寻找较小的礁石拦在沙坑边上,但由于大小适宜的天然礁石并不多所以只有“人造”了。当他砸碎一块褐色的大礁石后发现它具有较漂亮的贝壳状断口,这是燧石的特征,野外生存与原始人几乎没有多大差别的张凡虎当然清楚这一点,于是他有了理想的石料。

但是当初张凡虎的高兴却没有持续多久,很简单的原因,他发现的燧石不多,只是足球大小的一块。人们根据燧石的存在状态,把它们分为两种类型:层状燧石和结核状燧石。前者就像地下的煤炭一样多分层存在,单层厚度不大,但总厚度可达几百米。但张凡虎显然没有这么好运,他遇到的是第二种结核状燧石。这是夹杂与石灰岩中的燧石,呈各种形状结核体,但是一般只有十厘米左右,大的可达一米多,所以张凡虎能找到足球大的一块,他运气还算是不错的。

燧石的作用可不止做石器,由于燧石和铁器击打会产生火花,所以也为古代人用作取火工具,中国古代常用一小块燧石和一把钢制的“火镰”击打取火,连张凡虎的家乡在四十年前都还在使用,所以燧石也叫作火石。在十九世纪的近代,各国使用的燧石枪也是利用扳机击打火石引发火药的。

燧石的摩氏硬度计硬度达到了七,也就是世界上最坚硬的天然物质金刚石的十分之七!燧石可不是像钢铁那样的全部均匀的坚硬,它石头之内有斑纹,也就是张凡虎打碎之后看到的那种弯曲环状的贝壳纹路。张凡虎或者说了解燧石这种特性的人都会利用燧石的这种性质,只要用力的方向大小适当就可以制造出堪比铁兵利刃的石刀、石斧、石剑。

当然了,那“适当”二字可就需要考验制造者的水平了,这就像写毛笔字对力度、方向等元素的把握一样,需要多年的专心沁瀛。而张凡虎张凡虎虽然也没有做过多少,但是毕竟他知道制造方法,他与族人们一起,一边教族人自己一边练习提高,所以那数百上千根金合欢树的出现是他与十余个族人们一起努力的结果。

(今天这章字数有点少,请见谅,因为要好好构思明天的一章。明天一章是我花精力相当多的一章,在图书馆看见一套《技术史》如获至宝,它是英国人编写的,一共七册,每册两千多页!我花了几个月的课余时间浏览全册书,很多有关的资料借回来摘抄下来。在下一章中介绍了一些很有趣的知识,但是要把它们整理好可不是简单的事,不能叫大家看到枯燥无味,所以很费心力。看在老歌这么努力,支持下吧,各种支持,谢谢大家了。)

二十一章 永不干涸的鲜血第143章 力威灵慑第128章 围猎准备第46章 五行之水第11章 离族出走第12章 王者之战(上)第45章 洞穴奇观第66章 两仪八卦第23章 猎成第139章 斑马非马?第四十八 掌智月被驱之因第78章 维多利亚第54章 终见南非坚木第41章 归心似箭第133章 女祭司的神奇本领第47章 天上、水中、地下第107章 猎河马B计划第43章 不可探究的秘密第68章 神秘的天空巨图第8章 夜宴(下)第14章 大河上下第55章 龙争虎斗第137章 合族第16章 九宫非九第66章 两仪八卦第16章 九宫非九第147章 巨人传说第7章 男儿热血撒蛮荒第43章 渔鱼第37章 血洞第35章 两只蝎子第9章 大器晚成(上)第142章 力威第41章 再探超史前古洞第43章 超史前古洞第14章 麻烦的女人第15章 生存之战第19章 大丰收(下)第57章 重踏北域第59章 东非大裂谷的秘密第59章 天外飞石第82章 血洒蛮荒(下)第6章 怪异的战斗第39章 难忘今宵第33章 又见赌局第67章 海啸与沙滩风暴第73章 叛徒(下)第140章 草原骑兵养成计划第10章 女祭司的请求第45章 洞穴奇观第73章 悔婚第13章 劈山断石第22章 回归第96章 神妹神奇能力第86章 梦幻草原第148章 末章 大战之后第13章 奔流而东第122章 老族长之威第50章 深海幽灵第72章 叛徒(中)第54章 极平常的一夜第40章 万米黄沙血浪杀第32章 收服!收服?第40章 多族盛宴(上)第23章 红嘴葵利亚雀第41章 归心似箭第105章 打猎!大猎!第142章 力威第70章 诸神之战第四十八 掌食人巨鸟第4章 生死“秒”速第27章 发展新计划第58章 神女之谜第15章 生存之战第40章 八卦之掌第56章 乐极生悲第44章 入古洞第35章 石屋鬼蛛(上)第63章 古湖魅影第36章 向大海进军第6章 全族体检第58章 神女之谜第1章 奋起的雄狮第43章 不可探究的秘密第133章 女祭司的神奇本领第62章 一路向西第31章 生死第81章 血洒蛮荒(中)第57章 疯狂的计划第40章 万米黄沙血浪杀第81章 磐石走路第121章 探索发现第69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四十七章 葬礼第25章 密林遇袭第74章 龙的传人第52章 天与地第60章 生命!生命!第5章 出征第32章 收服!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