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惊天一问

第二日中午,陈秋娘方才起身,赵匡胤派人通知母女俩去正厅用膳,而一同用膳之人,还有辽人新晋将领韩德让。陈秋娘仔细想了想,韩德让似乎比历史上记载的早出头几年。

韩德让坐在次席,与陈秋娘相对。抬起酒杯一饮而尽时,她看到他的眼,确认那的确就是江帆。江帆亦不曾与她相认,只客套地说:“早听闻张氏大名,今日若能与张氏合作,大辽自会退兵。”

“韩将军说话可有分量?”赵匡胤问。

“陛下多虑。此次领兵者虽为耶律休哥,但韩某乃钦差大臣。”江帆说,眼神却是看了过来。

他眸光里有太多陈秋娘不忍深究的东西,她便避开他的视线,瞧着他衣服上繁复的花纹,说:“张氏能给予两位的东西,想必两位皆知其中价值,我亦不多说。”

“自然。”江帆不疾不徐地说。

赵匡胤则是笑道:“张氏望族,镇守天下。能得张氏辅佐,朕如虎添翼,求之不得。”

陈秋娘轻笑,说:“那我明人不说暗话,今次,因陛下调走张氏大军,有人设局暗害张氏子弟,诱我夫入局。两位可有良策?”

“张夫人,恕韩某直言,能算计张氏族长之人,怕还没出生吧?”江帆喝了一口酒,不紧不慢地说。

陈秋娘颇为不悦地扫了他一眼,反问:“韩将军此话什么意思?”

江帆看她似要怒,连忙说:“我也随口一说,只想你放宽了心,你家夫君人中豪杰,胸中有丘壑。定有自己的判断。”

陈秋娘端坐在案几前,敛了眸光,不作声,只管吃酒。赵匡胤端坐在主位,见气氛尴尬,也是咳嗽两声,清清嗓子说:“朕已下令让张永德将军带了大军回京。明面上是驱除辽兵。实际上则是驰援张赐。”

“陛下所派之人可靠实?”陈秋娘连忙问。

“写了五份圣旨。三批人前去。都是靠实之人。”赵匡胤回答。

“还有两份圣旨是我的人送去的,你这下可是放心了?”江帆斜倚在软榻上,懒懒地问。

陈秋娘看向他。很郑重地说了一声“多谢”,江帆端酒杯的手一凝,说:“你我之间,何至于生分至此?”

“韩将军真会说笑。”陈秋娘淡淡地笑。此时此刻,张赐没有真正脱离危险。这里的任何人都可以是敌人,都可以是仇人。

江帆听她这话,只轻叹一声,说:“明日必定是好戏连台。风云突变。今晚睡个好觉,养精蓄锐才是。时候也不早了。”他说着就站起身来,抬手向赵匡胤与陈秋娘告辞。继而大步出了厅堂,朗声问宫娥他的住所在何处。

待江帆走远。赵匡胤才问:“看起来,你与这韩德让像是旧识?”

“九大家族千年来以天选者自居,要维持所谓的上天预示。宋祖以为只将中原之地握于掌中即可?”陈秋娘反问。

赵匡胤没说话,但荧荧烛火之下,神情更加沮丧。他愣在原地片刻,终于叹息一声,来回踱步了十来次之后,终于弯腰很严肃地问:“你言下之意是说,不管北汉抑或蜀国,还是辽人、吴越皆为九大家族所控?”

陈秋娘抬起头来,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赵匡胤神情如同花朵迅颓败,眉头皱成一张纸,整个人愣在原地。

陈秋娘很明白他的心情,如同当初她想到冥冥中有命运这回事时的沮丧悲观是一样。当然,赵匡胤的沮丧与失望或许会更深浓,他到底是个骄傲的君王。

“你不必失望,若非你是天选之人,九大家族又如何会辅佐你?”陈秋娘安慰他。

赵匡胤摇摇头,说:“你不会明白。”

陈秋娘亦不辩解,只静静地喝着醇香的米酒。赵匡胤缓缓地说:“如同一个最美的梦,我用了所有的智慧与勇气,甚至拿了命去赌,眼看马上就要实现了。可,忽然有人将你摇醒,告诉你:你不过是在做梦而已。不可笑么?”

陈秋娘蓦然,又喝了一口米酒,才施施然站起身说:“宋祖雄才大略,生于乱世,却能安平成人,护得全家周全,不愿接施舍,从籍籍无名的小兵做起,凭胆识、智谋与勇气屡立战功,成为军中第一人。尔后,掌控天下,震慑蛮夷,征战四方,消除藩镇兵祸,如今还为统一天下,给百姓带来安宁,御驾亲征。此番话,实在不该是宋祖该说的。”

“你谬赞了。我这一次,从小就没有大志向,只想着男儿总该有所作为罢了。到如今,站在这个位置上,肩负天下,却心常戚戚,怕一个不小心,就辜负了天下苍生,辜负了臣子百姓,因此事必躬身罢了。然如今才知,一切努力不过是别人弈棋之子——”他说到这里,便只是摇头,说不下了。

“但如今这天下,最适合之人,恰是宋祖。”陈秋娘站起身来。

“也许你夫君坐了这位置,会比我更好。”赵匡胤已不再用“朕”来自称了。

陈秋娘轻轻摇头,说:“我夫君说过,那是全天下最辛苦最孤寂的位置。他懒惰又贪恋美色,若在这个位置,怕会成为千古昏君。”

赵匡胤听闻此语,倒是呵呵一笑,说:“想不到他竟会这样说。”

“你们忌惮他,不过是不了解他罢了。他要的,在你们看来,是不值一提的东西而已。”她说,想起与他在一起的日子,他所说的每一句话,她都记得很清楚。这个算无遗策的少年,想要的不过是最普通的家庭生活,执起最心爱的人的手,结婚生子,白头到老。世人不了解他,总要做鸱枭之流,恨不得将他除之而后快。

“他站在那个位置。又太惊才卓卓。昔年,我还是将军,见过年幼的他,他虽不言语,安静地站在那里,竟就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许多年来,每次见到他。我就会感觉很压迫。后来。我是一代君王,又得知张氏一族有秘密的火器——”赵匡胤说到此也是停住,瞧着陈秋娘问。“若是你,你当如何?”

“易位而处,恐如此。”陈秋娘回答。

赵匡胤转过来怔怔地看看她,问:“于理如此。然于情。我灭了蜀,你父亲因我而亡。你不恨我。找我报仇么?如今你是张氏主母,张氏子弟遍布各处,火器在手,你也身怀绝技。要报仇简直易如反掌。”

“于情自是恨你。也曾想过找你报仇,也在你逼得我走投无路时,想过竭尽所能换了这天下大旗。”陈秋娘说。

“却为何不曾来找我报仇?”赵匡胤问。

陈秋娘摇摇头。说:“成王败寇的事,又有什么好恨的?是我父亲守不住锦绣蜀地。他只能选了投降,保护蜀地子民。而后到了汴京,即便陛下想留了他的命,怕也留不住。何况,孟氏宝藏的传说,对于一个缺少军费的帝王来说,是何等诱惑啊。而他始终是骄傲的,与其说是你们给他下毒,还不如说是他自己给自己下毒。”

赵匡胤脸色骤变,很惊慌地问:“你知我攻打蜀地之意?你竟还知晓你父亲是自己服毒?”

“军队疲惫,还攻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蜀国,不过因蜀国富饶,拿下蜀国,不仅有军费,还能得到沃野千里,为宋提供粮食。至于父亲之死,听闻是你们兄弟下的毒手,实际上,我知晓他断然不可活着。不管有没有这个宝藏,他都不会留给他的仇敌。这是他最后的尊严,他要以死捍卫,将宝藏的秘密带入棺材里。”陈秋娘缓缓地说。

“你,你是说,没人知晓宝藏的秘密?”赵匡胤很惊讶地说。

陈秋娘点头,说:“几年前,我被王全斌困在蜀王宫中,曾有幸翻看典籍,他的诗词手札,明白他是个骄傲而孤寂的君王。他的梦想不比你小,也曾想过为天下带来永太平。然而,任凭怎样的英雄志都会被蜀地的繁华消磨,他身边实在无人可用。他也曾携带重礼前往张家,想学古人礼贤下士,获得张氏一族的支持。很可惜被张氏拒绝。他空有抱负,却不可实现。这一点,比你更惨。”

赵匡胤“嗯”了一声,说:“他曾与我说过,说他若有贤才猛将在手,未必不如我。”

“虽天下以为他将我父母宠冠天下,但我知,他从不曾将任何女子放在眼里,他的心里与陛下一般,只有天下。他知无法实现抱负,便转而想要守住蜀地。囤积财富,想要招兵买马,甚至派人到中原游说著名将领。不过,他派出的使臣没办成事。而他亦不知九大家族的预言里,他注定是要被灭的。那些所谓的天选守护者又怎会任由他找来强力的帮手呢。”陈秋娘叹息一声,不由得又在心里骂了那张烨一顿。

“你何以知道这些?”赵匡胤很惊讶地问,随后,不等陈秋娘回答,他倒又自己回答,“想必是张氏的记载吧?”

“正是。”陈秋娘回答,随即说,“我父亲不曾信任过任何人。宋祖,可知何意?”

赵匡胤一头雾水地摇头,陈秋娘便将之前与张赐一并研究宝藏的所得全盘托出。那时,他们分析蜀国其实是没有宝藏的。因早年,孟昶就知晓蜀*事太弱,便让人秘密携带大笔金钱四处招兵买马,想要训练一支强大的秘密军队。但那些使臣很不可靠,携带了大量的金钱,却人间蒸,又加上中原地带兵祸连绵,孟昶亦不好亲自追究,所以派了自己的亲信云启千里追击。对云启亦称说这些人盗取了国家的军事机密以及大量的金钱,是他国间谍,务必击杀之,取回金钱与密信。

云启爱慕孟昶,从不怀疑他的话,开始执行任务。作为第一女剑客,她不如众望地将名单上的人统统击杀。但那些人早就将金钱用来扩充实力,根本无法收回。

“这就是当初,各处新晋军阀头目被一剑封喉的原因?”赵匡胤忽然想起之前出现过的奇事。

“张氏情报上亦这样记载的。因这些人秘密携带大量金钱自理门户,以至于那些年蜀国的国库账目与实际存在不符合。也因此,才让世人怀疑繁华蜀地孟氏一族有秘密藏宝地。而我父亲亦在知晓蜀国难保之时,就将错就错,花费心思布了疑阵,让世人都以为真有宝藏,包括我母亲。当然,这个宝藏可以暂时保住他与我母亲的性命。虽然,他最爱的是他自己,但对于我母亲始终还是怜惜的。”陈秋娘说到此处,赵匡胤眉头紧蹙,又开始来回踱步。

来来回回地走了许久,才停下来问:“真没有宝藏?”

“我认为没有。我父亲作为蜀国帝王时,虽有大志,生活却骄奢,开销颇大。再加上被人携带走的那些财富,蜀国国库真的就不会剩多少了。不管宋祖相信与否,张氏曾根据我所得线索寻找过所谓的宝藏,根本不存在。”陈秋娘很肯定地说。说完之后,又问,“宋祖,认为张氏的能力与你相比,可会弱?”

赵匡胤摇头,问:“那么,他故布疑阵,让我们寻寻觅觅,不过是最后的报复吧。”

“可以这么说吧。谁知道呢?败了的君王也是有尊严的。”陈秋娘说。

“我既是逼死你父之人,又灭了你的国,你却如此平静,你不该——”赵匡胤说到此又打住,随后叹息一声说,“是我小人之心了。”

“是人皆会怀疑,宋祖何须自责!我早年是想过找你报仇,但杀了你又有何益?兵祸绵延,民不聊生,至少在你手中,各处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在此乱世,没有比你更适合的君王了。”陈秋娘回答,一桌的菜都凉了,屋外狂风大作,打着转从照壁两旁穿进来,甚是可怖。

赵匡胤面色稍霁,只认真地看着她。

“宋祖不信?”陈秋娘看他神色奇怪。

“非也。不过,我还想问一句:既是如此,那柴瑜与我相比,谁更适合这天下?”赵匡胤语气平静而缓慢,问出的话却是惊天一问。()

第309章 礼物(二)第69章 情之所惧第5章 本行第241章 重要问题第43章 等第5章 本行第64章 莫名其妙第11章 费贵妃第203章 初唐线索第341章 悬在头上的利剑第301章 北方初定(一)第337章 初定第31章 极品高富帅第196章 逮住那个穿越者第341章 悬在头上的利剑第299章 过往第87章 挖角第210章 被掳第299章 过往第99章 死而无悔第79章 水深商贾第47章 牵牵手,街上走第252章 看不懂第287章 过来第184章 何况第62章 福分不浅第30章 演技第57章 我也是恶人第11章 费贵妃第60章 正是机会第46章 拦路虎第89章 惨胜之谜第37章 这是贼第40章 猛料第94章 诡异局面第248章 春日宴第172章 长远考虑第25章 渣爹作孽第341章 悬在头上的利剑第219章 张赐的决心第276章 天罚之路第185章 这一夜第225章 杀第154章 以愚制谋第192章 转变第172章 长远考虑第86章 召见第177章 看星星看月亮第357章 即便——第304章 天下第258章 为君一笑第173章 为谋第346章 八百里秦川第85章 惹人烦躁第303章 北方初定(三)第64章 莫名其妙第277章 如此深情第224章 走第239章 做一个念想第314章 汴京风云(一)第135章 最孤寂的人第301章 北方初定(一)第168章 温暖的他第243章 等我回来第119章 惊天秘密第316章 汴京风云(三)第5章 本行第91章 谈判第363章 今日生别离,泪湿衣衫袖第264章 中毒第107章 大智慧第368章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第304章 天下第86章 召见第99章 死而无悔第287章 过来第101章 我来救你(二)第175章 无题第77章 柴瑜之秘第5章 本行第342章 天逸先生第133章 坦诚第3章 陈家第222章 美妇人第97章 令人羡慕第63章 柴瑜的情第28章 放火第78章 少年悲剧第160章 那一路上第166章 佑祺哥哥第136章 会呼吸的心疼第18章 转机第234章 千年之前第327章 想起第59章 我要娶你第48章 亡命气质楔子前尘第299章 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