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

盛京皇宫,年仅七岁的福临正在布木布泰的手把手教导之下学习汉语诗词,自打即位之后,这几乎成了顺治每日早晚的必修课。

年幼的顺治皇帝现在还并没有什么阴谋论,只是对促成这一切的摄政王多尔衮有些恨意,他的小脑袋瓜里很想不通某些事。

若不是多尔衮再三劝谏自己母后,自己也不至于学习这些令人头皮发麻的诗词,若不是他整日进宫和自己母后说着说那,自己更不必有这么多的束缚和规定。

在熟练的背诵完一整首唐代诗词之后,布木布泰像是十分高兴,挥手示意几下表示下课了。

福临见到了显得极其兴奋,一下子就将方才心中对多尔衮的怨念抛之脑后,正要欢乐的跑出去寻找几个宫女太监玩耍,却冷不丁和一个匆忙进门的正黄旗侍卫撞在一起。

“陛下恕罪,陛下恕罪。”侍卫后退几步,象征性的喊了几句后,便是赶紧上前向布木布泰行礼请安。

两黄旗历来是皇族亲掌,此时也正是他们在负责宫禁之中的安全,布木布泰见到这个侍卫脸上神情就知道有大事发生,赶紧将顺治拉回来,正色斥道:

“什么事情慌慌张张,难道是天塌下来了不成?”

“启禀圣母皇太后,明国的使臣到了,正在崇政殿等待,说是有礼物和国书交给圣母皇太后和陛下,圣母皇太后,要不要卑职将他轰走?”侍卫说话的时候,眼神躲躲闪闪,一直不敢与布木布泰正面对视。

“母后,明国怎么会派使臣来呀?”顺治皇帝还是头一次遇见关内大明派使臣来这种事,当下是既好奇又觉得惊讶。

布木布泰没有回答顺治的问话,冷哼一声,说道:“既然都已经来了,那还是见见吧!免得又要有人说咱们大清怕了明国,你先安排着。”

“遵旨!”侍卫头也不敢抬,喊了一声就立即告退。

“福临,你得记住,你是我们大清的皇帝,待会儿见了明国的使臣,面上可不要给他们任何好脸色,要知道,就是这些人欺压我们爱新觉罗家数百年。”

“母后,我怕......”福临紧紧抱住布木布泰的腿,将脑袋挤进了中间。

“怕什么,你是皇帝,他不过是明国的臣子,该怕的是他,而不是你!”布木布泰摇摇头,似乎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

“大明正二品左副都御史施邦耀,这儿有礼了!”施邦耀轻蔑的眼看着从后宫走出来这一女一小,心中冷哼道了一声蛮夷,面上却仍是不动声色。

“放肆!”

布木布泰横眉以对,娇喝道:“本宫管你是不是御史,本宫是大清的圣母皇太后,这位是大清的皇帝,见了皇帝、皇太后却不行礼,你们的皇帝就是这样训导你们的吗?”

“哈哈哈。”

施邦耀却好像听到什么十分可笑的话,大笑几声,紧接着面色肃穆的朝北京城方向一拱手,正色说道:

“我大明的皇帝今年刚刚册封了安南几国的国王和都统使,周边诸国之国王、都统使名号亦向来是我朝廷颁赐,却从未听过甚么大清皇帝,究竟是从何而来?”

施邦耀说话时高高昂着头颅,甚至连布木布泰和福临正眼都懒得瞧上一眼。

“真是太放肆了,来人!”布木布泰气的花枝乱颤,她本想着给这明国时辰一个下马威,没成想对方却如此顽固,话说的这么绝。

然而不待她说完,施邦耀冷笑几声,忽地挥手大喊一声:

“不劳烦了!汝等休要碰我,怕脏了在下身上的大明官服!”说着,施邦耀在一众满清王公贵族震惊的眼神下拿起地上的盒子,高声说道:

“此为我大明皇帝赠予汝等蛮夷的礼物,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我看如今却也不必,因为这个物件,你们是送不回来的。”

布木布泰非常疑惑,摆手制止了登上殿的侍卫,凝玉一般的手掌缓缓打开木盒,紧接着便是捂住嘴娇呼一声,盒子落在地上,内中早已干涸的头颅也是随之滚落在地。

头一次见到这等惨像的福临立即抱住布木布泰,全无所谓的帝王风范,见此,施邦耀也是哈哈大笑,说什么福临的言行举止,甚至都不如崇祯皇帝刚刚出世不久的第八位皇子。

“拉下去,拉下去!!”布木布泰简直气的嗓子都要冒出火来,想也没想便是挥手让侍卫来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施邦耀似乎早就预料到这一点,一点反抗都没,只是昂着脖子等死。

就在他马上就要被侍卫带下殿的时候,布木布泰却又是摆手制止下来,她想了想,竟是从脸上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咬着牙说道:

“如此,还请使臣回去告诉那朱由检一声,就说我们大清皇帝不是和他一样残忍。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天下间的有识之士同样会对我大清趋之若鹜。宁先生的遗孀和家人我们都会好生保护,无论是满是汉,天下间有才能之人都可以投奔我大清。毕竟,大清取代明国,是天命。”

闻言,一味求死的施邦耀有些吃惊的看着布木布泰,心中掀起了千层浪,不多时,他冷哼一声,挣脱侍卫的手,面无表情道:

“既然如此,某便告辞了!”

殿上每一个八旗的王公贵族都想把这耀武扬威的施邦耀撕成碎片,然而布木布泰不许,就连济尔哈朗和代善等人也不许,他们也是毫无办法,只得作罢。

......

且不提没死成的施邦耀一路上心中的震惊,马爷这头也已经硬着头皮和五城兵马司的差头接上了头,打算来个蚍蜉撼树。

远在百里之遥的塞外朵颜地界,一支兵马却也是姗姗来迟。

大约一月之前,顺治小皇帝福临授多尔衮大将军之职,亲赐敕印,多尔衮这次吃了上次的教训,并未夸下海口说一定能直接入关,兵马也没有带了很多。

说起来,多尔衮本人对汉文化的博大精深深折服,他认为,要想彻底灭亡汉人,根症便是要彻底灭绝他们的文化。

这次出关时清军号称二十万,实际人数也就是十五万上下。

从崇祯十七年年底开始,辽左一带大小叛乱便是层出不穷,多尔衮就是因为在甲申年抽干了辽东的清军,这才差点酿成难以挽回的大错。

所以这次出去,满八旗的主力他就只带着本部两白旗两万余骑,其余数万人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蒙军旗和汉军旗,除此之外,负责运输辎重的包衣们也是成群结队,人数不下三万,就这样,堪堪凑成了十几万所谓的铁骑大军。

其实说实在的,多尔衮这次出来一是深深厌烦盛京城内新旧两派的恩怨瓜葛,想出来透透气,二来也是听说了朵颜一带都统临死前的汇报,想借用收复朵颜三卫的战功来震慑那些王公大臣。

刚刚进入朵颜地界,后头一名来自盛京的骑兵便是赶到,面色严肃的说道:“摄政王,圣母皇太后命你即刻收兵返回盛京,有要事相商!”

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击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铎第四百五十二章:这怎么玩,这根本玩不了啊!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二百二十章:乌齐叶特最后的荣光第三百一十五章:锁拿入京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五十五章:建奴议政第三百七十章:遵东奇捷(中)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诗般的远征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礼 南征诏第七百六十章:强撸未必能灰飞烟灭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儿还得倒贴?第五十一章:罪己诏(求收藏!!)第五百九十章:让朕告诉你,谁才是强权第二百一十五章:订盟 六卫 册封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袭东关,集思广益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杀吧第一百六十章:大典开始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营立功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宫第六百零一章:铁面柔心帝王情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让他们好受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观望,屡辱天使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体纯反正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一百五十章:全歼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军队第三十五章:整筛第七百一十章:聪明人的做法第二百九十九章:收盐务,改商税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来了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四百四十四章:圣旨第三百零八章:议立新君第六十七章: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二百八十八章:不争功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军队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国叶尔羌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庞氏第四百零五章:两京之争(上)第四百二十五章:执意夺关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卧儿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陕瞬危第一百八十五章:干就完事儿了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五百一十四章:没有硝烟的战争第七百七十六章:保护火枪营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营之战(下)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国柱的抉择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六百零五章:一箭双雕第七百八十五章:让一个文明终止完结感言第二百九十七章:核查京官,议设银行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胁朕?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来使第五十四章:一箭诛敌,悍将镇关第五百零六章:大阅、建城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一章:刚来就逼朕上吊?第二十三章:危机四伏的皇宫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乱国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谈心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镇联军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师第五百五十九章:泽候归明 闯王西逃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认大哥的沙贾汗第六十三章:拔起萝卜带出泥(为舵主灯火阑珊处等贺!)第六百三十章:战争的后果第一百五十一章:险胜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亲国戚们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袭破敌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一章:刚来就逼朕上吊?第七百一十章:聪明人的做法第四百五十章:摊牌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馅饼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六百零四章:多尔衮与他心爱的大玉儿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枪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乱第二章:着吴襄提督京营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军的改革石头的一些心里话。第七百六十章:强撸未必能灰飞烟灭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枪骑兵的想法第七百一十六章:华夏联盟第三十八章:新军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鲜王都的党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