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西凉之乱一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此时这一句话,正在深刻的体现出了整个汉朝正规军与郡县兵的现状。

从光和七年二月开始,整个大汉所有疆域郡县,都起了烽烟,各处活不下去的百姓揭竿而起。

他们加入了黄巾军,烧毁官府、杀害吏士、四处劫掠,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

所有不甘心就此失去自己地位与财富的官员乡绅,全部都集合起来。

与其他还没有被战乱波及到的地方豪强联合,一起向朝廷建言组织兵马,平定这股祸害整个大汉的黄巾之乱。

各地因为黄巾军,不分阶级,不分情况的劫掠,而心中充满惶恐与愤慨的乡民,也纷纷组成了义军。

对待这些义军,所有的地方士族全部都出钱出粮,出兵出器。派出了自己族内的优秀人才,将他们组织起来,稍加训练之后就带上了,抵抗黄巾军的第一线战场。

顿时这个已经传承了数百年的王朝,倾刻间,就组织出了他数十万大军,迅速的平定了已经糜烂整个大汉北方,并且在向四处扩散的黄巾军。

拥有兵马数十万,裹狭百姓数百万的黄巾军,就这样被平定了,不过区区九个月的时间。

用血淋淋的例子告诉了后人,自古以来农民军起义,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指挥的下场。

经过大半年的平叛战争,那数十万的义军与官军,只剩下了现在的二十余万人,并且大部分人都已经心神俱疲,格外的厌恶战争,并且渴望一个安定的生活。

不过这个愿望并没有满足他们,朝廷刚刚平定了黄巾之后,却又发现自己的关中地区出现了西凉羌人的叛乱。

皇帝自己的祖坟和大后方受到了敌人的威胁,必须要平定这股叛乱,以保证整个王朝的正常运转。

所以随着皇帝的圣旨传下,这刚刚平定了中原地区叛军的二十万大军,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整一番。

除了留下几万人留守必要的郡县,剩下的15、6万人全部都调往了关中,去平定那股正在肆虐,整个大汉西北方向的叛乱。

这一声令下,所有底层的士兵全部都怨声载道。只有那些渴望建功立业,夺取更多功勋的高层将官,才欢欣雀跃,摩拳擦掌的期待着这一场战争的到来。

兵无战心,将有战意。这一句话是什深刻的体会出的,整个汉朝军队的现实状态。上下心不齐,意不同。

当兵的怨恨长官不把他们当人看,随意的使唤;当将军的埋怨所下的士兵不听指挥,拒战怯战。

两个天然存在矛盾的阶级,此时正在处于爆发之中。缺的只不过是一颗引火线,来点燃士兵心中对于这个朝廷的失望与愤慨。

果然,当这群士兵被调到了关中战场,大量的士兵消极怠战,那些西凉叛军稍加接战,就一触即溃。

使得整个关中战场的局势,彻底的糜烂,叛乱的影响越来越大。或主动加入叛军,或被裹挟的人越来越多,朝廷的官军在整个战场之上处于劣势。

而不断打败仗的将领,将一切的怒火怨到了士兵身上,不断的对那些士兵打骂有加,训斥更是每天都有。

矛盾与怒火,慢慢的积蓄,终于在一个夜晚,所有已经忍耐到了极限的士兵联合到了一起。

他们相互约定在火把举起之时,一起杀向主将的营帐,共同的举事谋反,与叛乱的西凉军一起攻向京师,消灭这个腐朽而又破烂的王朝,然后回到自己的家乡,等待战乱的结束。

终于,随着一只火把的点亮,无数只火把像的火龙一样,随之而起。

“杀!”

随着领头人中几个有威望的人,一声令下。所有心中充满了愤怒与回家的渴望的士兵,如同乌云一般扑向了整个营地的中央,那里就居住着这支军队的统帅。

公元185年,灵帝中平元年二月,厌战已久,并且期待回到故乡的士兵,在他们长官的逼迫之下,终于激发了兵变。

还剩下12万的平叛大军中有2万人参与,给予了没有防备的官军沉重一击,数十名将官在此次动乱之中被杀,军队伤亡五六万人,剩下的1万左右叛军逃向了西凉方向,将这个消息带给西凉军,并且与之汇合。

得到官军内乱消息的西凉军大喜过望,立刻召集了3万骑兵,突袭已经人心惶惶的官军大营。

措不及防的官军,再一次损失惨重。经历一场内乱还剩下的四五万军队只有2万余人逃向了长城,据城而守,并且快马向朝廷求援。

整个关中以西,除了长安城周围几个郡县还掌握在朝廷手中,其他地方全部被西凉叛军占领,一时间西凉军的胜算大增,苦于朝廷苛政已久的百姓,纷纷响应是西凉军的起义。

三天之后,接到平叛大军大败而归,十余万人只剩下2万多人在长城困守的消息。

正在洛阳城皇宫之内享受着酒池肉林生活的汉灵帝,大为震怒与惶恐。急命朝中诸官想出对策,以遏制西凉军越发猖獗的攻势,不让他蔓延到关东洛阳。

经过一番紧急的会议,朝廷诸公为了不让西凉军来到他们的老本营。纷纷出钱出粮,出兵出人,再次集结了一支人数大约为10万的大军,运往了长安方向。

让被他们打压了数百年的关中士族再次得势,到时候那些被关东世族欺压已久的关中士族,会怎样对待他们已经结仇数百年的宿敌?那还真不好说。

所以各个士族都是卖死力的支持领地这一次平叛,甚至是比平定那些黄巾叛乱都更加出力。

那些黄巾贼顶多祸乱一些没有什么底蕴的小士族,对于真正传承了数百年的大世家,还是没有任何的威胁。

这些顶级的世家,每一家都能拉出他数千人装备精良的兵甲。而且在当地具有良好的声望,随时登高一呼,就有他数万十数万的百姓云从景集。

这是一股庞大的力量,一两家五六家还没什么,但是在整个大汉,这种力量由他数十家,再加上稍次一些的大世家,联合起来,可以说是一股极为可怕的力量。

并且这些世家相互勾结,缔结姻亲关系。可以说每一个世家都有他几丝血缘,以自己是血缘为纽带,就足以让他们联合起来,相互自保。

到时候任何敢侵犯他们这个阶级利益的人,都会被他们联合起来,一起攻击和推翻。

就如两百年前的王莽,他推行新政,要求将士族的利益下放给贫困的百姓。却立刻遭到了士族的阻挠,各处扭曲他的政令。

到最后发现还是阻止不了王莽的意志,就干脆起义,将它推翻再次建立一个维护他们这个阶级利益,符合士族心意的王朝。

所以本来已经灭亡了的汉朝再次续命,出现了一个所谓的东汉,但其实不过是一个士族的傀儡罢了。

我现在正在参与叛乱的关中士族,就是那次王莽改朝换代的牺牲品。因为站错了队选择了王莽,而被刘秀和整个关东世族一起打压。

使本来在西汉时富裕无比的关中,渐渐变成了现在人烟稀少,土地贫瘠的西凉。现在那些关东世族,又怎么敢放那些西凉军入关了?难道就不怕变成第二个是关中士族吗?

论起对付士族的手段,同样身为士族的西凉军可是比那些农民出生的黄巾军,更加娴熟与高明。

第83章过犹不及(求推荐)第331章格局划分第153章水货果然不行第76章 云南郡第348章天庭初建第346章天下一统第399章突围之议第134章射程之外的优势第154章质量才是硬道理第263章局势平衡第318章传说中的败的光荣第119章不甘第246章决战来临第353章红灯笼注视着你第488章入侵南部第491章突破第286章表态第249章魏王的抉择第292章大势变化三第213章紫兰轩第454章弱点制胜第384章民风第205章六国现状第169章阴阳攻墨第142章神威如狱第267章农家的心思第21章 士兵的危机第259章第二战初第310章道友助我灭了此獠第333章楚越之战一第204章出使韩国第370章脚步受挫第313章西土守臣第187章战争潜力第271章困兽之斗第18章 无常第94章内患(求推荐)第433章传檄天下第200章深宫之谋第143章盟约第408章关东联军第485章阵破人亡第49章 制衡第354章瞪你一眼,你就死了第202章命运乱局(打赏加更)第382章铁炮队第276章恐惧第192章败亡之机第377章寻找盟友第122章鸿门宴第1章 陌生的地方第207章夜幕第407章再次出征第13章 城池雏形第36章 扫荡第9章 扫荡第417章惩罚第106章领地的现状第23章 忠诚第222章合纵联盟的成立下第132章独行侠的悲剧(求订阅)第269章天下的枢纽第405章舍身除魔第29章 部落的乱局第446章初步战略完成第135章经验主义要不得第257章三战三决之第一战第136章斩首战术第418章变化第123章敌我形势第482章天下动荡下第450章暗中黑手第362章一刀第257章三战三决之第一战第13章 城池雏形第34章 大陆历史第140章导火索第160章战略发展第84章道路第225章新郑危机第186章连下两郡第352章传说中的一秒男第195章燕国的荣耀下第189章燕国战略第292章大势变化三第172章死亡的艺术第246章决战来临第331章格局划分第224章战争前戏第158章小世界第435章斗将第383章伤亡惨重第419章最后时刻上第91章西凉之乱三(求推荐)第190章奸佞横行第36章 扫荡第305章我的女儿,你是否愿意为了韩国牺牲?(第一更)第171章缘由第40章 超凡体系第416章布置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