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母仁慈子登尊位
积善德终成太后
汉恵帝刘盈驾崩后,吕后用别人的孩子冒充刘盈之子,立为少帝,自己以太皇太后的名义独揽朝政,成了汉朝实际上的统治者。
吕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极力重用娘家人,先后封侄儿吕台、吕禄和侄孙吕产为王。另外,还封了六名吕氏族人为列侯。
汉吕后八年(公元前180年)秋天,吕后病重。她下诏任命赵王吕禄为上将军,负责统领保卫京城的北军,任命吕王吕产为相国,负责统领保卫皇宫的南军。躺在病榻上的吕后,告诫吕禄、吕产说,封吕氏为王,大臣们心中不服。哀家就要去了,大臣们一定会趁机向吕氏发难。你们务必要统率禁军,严守宫廷,千万不要为了给哀家送丧而轻离重地,以免为人所制。几天后,吕后薨逝。
吕后死后,诸吕企图先发制人,杀戮大臣,但又害怕宰相陈平、太尉周勃等人,没敢轻举妄动。这时,齐王刘襄以铲除吕氏的名义起兵。太尉周勃手持皇帝符节进入北军,接管了北军。朱虚侯刘章率军进入未央宫,杀死了相国吕产。周勃派出军队,四处搜捕吕氏,无论男女老幼,全部杀死,并且活捉了吕禄,将他处斩。
铲除吕氏后,大臣们在一起密商,说少帝并非汉恵帝刘盈的儿子,不应该继续当皇帝。我们应该在高祖的子孙中选一个贤良之人,立他做皇帝。有人建议立齐王刘襄,因为他是刘邦的嫡长孙,最有资格。但却遭到其他人的一致反对,理由是刘襄的舅舅驷钧,就像个戴着帽子的猛虎,如果刘襄当皇帝,就会出现第二个吕氏。最后大家选定代王刘恒,因为他的母亲薄氏,一向仁慈善良,行事谨慎。况且刘恒还是刘邦现存儿子中,年龄最大的一个,立他当皇帝,名正言顺。
于是,大臣们派出使者前往代国,迎接刘恒进京即位。
这一年,刘恒二十四岁。当他得知京内大臣要迎接自己去当皇帝的消息,又惊又喜,不知是祸是福。于是,他召集左右,征求意见。郞中令张武反对他进京,说:“朝廷的那些大臣,都是开国大将,善于用兵和玩弄权术。他们并不甘心做臣属,以前不过是畏惧高皇帝、吕太后的威严,不得不俯首称臣。现在他们刚刚诛灭了吕氏,喋血京城,又以当皇帝为名迎接大王进京,其实不可相信。大王最好称病不要前往,静观时局的发展。”
但是,中尉宋昌不同意张武的观点。他说:“汉朝建立以来,废除了秦朝的苛政,推行德政,百姓安居乐业,社禝再也难以动摇。以吕太后的威严,立吕氏三人为王,擅权专制。然而,太尉周勃仅凭一个符节,进入北军,一呼百应,军士全部左袒拥护刘氏,背叛诸吕,终于诛灭了吕氏,此乃天意,非人力所能办到。高祖的儿子,现在只剩下大王和淮南王刘长,大王又是兄长。您的贤明仁孝天下共知,因此,大臣们顺应天下人心,来迎接大王当皇帝,您就不必多虑了。”……
王府官员们意见不一,刘恒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于是,他去找母亲,向母亲征求意见。薄碧缇说:“朝堂动荡,危及社禝。你作为高祖血脉,理应有所担当。但是,现在京城情况不明,谨慎还是必要的。我记得当年高祖曾经说过,将来保护刘氏江山的必是周勃。这样吧,让你舅舅去一趟京城,找周勃了解情况,等你舅舅回来后再做决定。”
刘恒听完,高兴地说:“母亲这个法子最好。”
薄昭肩负使命,日夜兼程地赶往长安。到达京城后,他径自来到太尉府,求见周勃。周勃听说薄昭来了,非常高兴,连忙将他迎入府内,将大臣们迎立代王的缘故讲述了一遍。他还让家人将宰相陈平等人请来,与薄昭见了面。薄昭将虚实打探清楚后,立即赶回晋阳。一进王府,便找到外甥,对他说,大臣们出于诚意,完全可以相信!……
刘恒打消了顾虑,立即向母亲辞别,带领宋昌、张武等六名下属,兼程赶往长安。马车行至长安城外的渭桥,朝廷百官自宰相以下都在此迎侯。人头攒动,盛况空前。大臣们一见代王车驾,黑压压地跪倒一片,参见代王。刘恒连忙下车还礼……
太尉周勃手捧一只玉印,走到刘恒面前,跪下后郑重奉上,大声说:“大王,此乃高皇帝所留传国玉玺,请大王接纳!”
刘恒一见玉玺,不禁两眼放光。但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推辞道:“先不忙,到代国官邸再商量吧……”
群臣争先恐后地护送着代王,到达代国驻长安的官邸。代王在大殿中升座后,宰相陈平代表大臣们再次跪拜启奏:“大王,少帝非汉恵帝的儿子,不应该侍奉宗庙做天子。大王是高皇帝年长的儿子,理应继承大统。臣等恭请大王登基称帝!”代王辞谢了三次,终于答应登基。于是,大臣们按照朝见皇帝的礼义,跪拜参见……
次日,刘恒进入未央宫,颁布诏书,宣布正式即皇帝位,尊母亲薄氏为皇太后。同日,刘恒任命宋昌为卫将军,统帅南、北两军;张武为郞中令,负责皇宫守卫。
刘恒登基后,立即派舅舅薄昭去代国,迎接母亲薄太后。薄太后到达长安后,入住东宫(长乐宫)。
汉文帝刘恒为了报答拥戴自己做皇帝的有功之臣,任命周勃为右丞相(正职),陈平为左丞相(副职),灌婴为太尉。
汉文帝即位三个月后,有司衙门上奏,请求早立太子。汉文帝拜见母亲薄太后,提起立太子的事,征求母亲的意见。刘恒登基之前,王后已经去世。王后一共生了四个儿子,都先后病死了。窦漪房被刘恒纳为姬妾后,生了两子一女,即刘启、刘武和刘嫖。现在,在汉文帝所有的儿子当中,刘启年龄最长。
薄太后说:“早立太子是对的。早立太子,就断了一些人的非分之想,有利于社禝安定。就立刘启为太子吧,封太子的母亲窦漪房为皇后。”汉文帝顺从母亲的意见,立即颁发诏书……
第九回、严执法文帝杀舅
哀弟亡太后伤心
薄碧缇当上太后之后,虽然地位尊贵无比,但并没有改变谨慎低调的风格。她知道儿子的皇位来自不易,常常告诫他要善纳良言,做个贤明的好皇帝。她也从旁协助,纠正儿子施政中出现的偏差。
周勃在拥立汉文帝的过程中功劳最大,所以身居高位。有人便劝他说:“您诛灭吕氏,扶立代王为帝,威名震动天下。现在您接受朝廷的厚赏,担任尊崇的右相职位,时间一长,大祸就要临头了!”周勃听了如醍醐灌顶,猛然醒悟,便称病辞去右丞相的职务。汉文帝很快就答应了,任命陈平为右丞相。
一年后,陈平谢世,汉文帝又任命周勃担任右丞相。当时,很多列侯都住在长安,给京城的粮食供应增加了很大的负担。汉文帝就下诏,命令列侯到自己的封国去生活。但是,许多人找各种借口留在京城,这让汉文帝很生气。
周勃早已因功被封为绛侯。汉文帝便让他做表率,免去了他的丞相职务。周勃只好去了自己的封地绛县(今山西绛县)。绛县属河东郡管辖。每当河东郡的郡守、郡尉巡行各县,到达绛县时,周勃因为害怕他们负有特殊使命,来杀自己,就身披铠甲,命令家人手持兵器,然后才接见郡守、郡尉。后来,有人上书告发周勃想谋反。汉文帝就把这件事交给廷尉处理。廷尉将周勃逮捕下狱,审讯案情。
在狱中,周勃因为心中惶恐,不知怎么辨白才好,狱吏渐渐对他有所凌辱。恰巧家人来探监,周勃便让家人用千金贿赂狱吏。狱吏收了贿金,就献计说,请公主作证。
绛邑公主是汉文帝的次女,嫁给了周勃的长子周胜之。公主因为父亲对自己一向严厉,不敢去找父亲,便去找了奶奶薄太后,把公公被抓的事告诉了太后,请求太后搭救。翌日,汉文帝向母亲问安,薄太后问起了周勃的案情。汉文帝说:“周勃在家中私藏兵器盔甲,确实有谋反的嫌疑。”
薄太后一听就火了,抓起身旁的头巾掷向儿子,说:“周勃诛灭吕氏的时候,掌控着北军,怀揣皇帝玉玺。他不在那时候谋反,现在住在一个小县里,反而要谋反吗?你如此对待功臣,天下的臣民怎么能不寒心?”
汉文帝见母亲发怒,连忙叩头谢罪,说:“儿子再让廷尉去调查,一定弄清真相!”……
廷尉重新调查后,将周勃在狱中写的供辞呈给皇上。汉文帝这才知道,周勃被解除丞相职务后,因为害怕被诛,所以在家中有些防备,但却没有反叛之心。于是,便派使臣手持符节释放了周勃,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封邑。
大概是因为从小受到薄太后良好的教育,汉文帝勤勉施政,任用贤良,善纳忠言,确实是个贤明的皇帝。也许是他这个皇帝当得太称职了,竟然做出了一件让母亲薄太后伤心的事儿。
事情牵涉到薄昭。汉文帝即位后,薄昭顿时身价倍增,先是被封为帜侯,后来又当上了车骑将军。由于权势增长,薄昭日益骄横。在军中,他不仅克扣军饷,喝醉了酒还鞭打士卒。这些事情被反应到有司衙门。由于事涉皇亲国戚,有司衙门不敢擅作主张,便上奏给了汉文帝。于是,汉文帝派了一名使者前去调查。这名汉使仗着自己是钦差,根本不把薄昭这个国舅放在眼里,态度傲慢无礼。薄昭哪受得了这个?一次两人争吵的时候,薄昭一怒之下,拨出剑来刺死了汉使。这一下篓子捅大了,事情很快报到了汉文帝那儿。汉文帝不忍心将舅舅交付廷尉判处死刑,可是,又不能让他逍遥法外,于是,想了一个主意,派大臣去薄昭家,跟他一起喝酒,劝他自杀。
俗话说,好死不如籁活着。薄昭哪舍得下这份富贵?当然不愿自杀。他知道皇帝一定不肯放过自己,等大臣们从前门刚走,他便从后门溜出去,跑到长乐宫去找姐姐薄太后。
薄太后午睡刚起,正坐在殿中翻看一卷竹简。一名宫女走进来,禀报道:“太后,帜侯求见。”薄太后一听弟弟来了,连忙说:“快请!”
薄昭一走进大殿,立即“扑嗵”一下跪在姐姐面前,大声说:“姐姐,快救救我!”
薄太后一愣,笑着说:“薄昭,你怎么啦?快起来说话。”薄昭籁在地上不肯起来,说:“皇上要杀臣弟,如果太后不救臣弟。臣弟就没命了!”
薄太后收敛笑容,脸色严峻起来,说:“到底怎么回事?”薄昭叩了一个头,说:“臣弟在军中醉酒鞭打士卒,皇上派汉使去调查。那个汉使傲慢无礼,臣弟一时糊涂,就拨剑刺死了他。皇上派大臣去臣弟家,让臣弟自杀……”
薄太后大吃一惊。由于汉文帝嘱咐宫中严密封锁消息,她根本不知道这件事。她瞪大了眼睛,用手指着弟弟,嘴唇哆嗦地:“你……你杀了汉使?”薄昭叩着头说:“臣弟知错了!请太后向皇上求情,饶臣弟一命,臣弟愿受任何处罚……”
薄太后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弟弟说:“薄昭,姐姐平时是怎么教导你的?身为皇亲,绝不能横行不法!当年吕后擅权,专宠外戚,吕氏封王者三人,掌控南北两军。然而吕后一死,吕氏一族无论男女老幼全部被杀,全族灭绝!这个教训还不够惨痛吗?你不接受教训,竟然擅杀汉使,让姐姐怎么救你?……”
薄昭叩头如捣蒜,流着泪说:“我是你唯一的亲弟弟,求你看在父母在天之灵的份上,救救弟弟……”
一提起父母,薄太后的眼泪情不自禁地哗哗流淌。她用手背揩去脸上的泪珠,忿恨地说:“你别再提父母大人了!我没教好你,死后也没脸再见父母……”
任薄昭如何哀求,薄太后就是不答应救他。薄昭绝望之极,只好哭着走了。
弟弟走后,薄太后心绪难以平静,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地呆了很久……
两个多时辰后,汉文帝来探望母亲。薄太后冷着脸说:“皇帝,你舅舅杀人的事,你怎么不告诉哀家?”
汉文帝一愣,连忙赔罪道:“皇儿是怕母后担心,并非有意隐瞒。”
薄太后脸色稍霁,说:“皇上,你难道真要治你舅舅的死罪?”
汉文帝说:“儿子知道这么做会让母亲伤心。可是,舅舅罪无可赦,儿子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儿子是一国之君,一举一动,天下臣民都在看着。”
薄太后知道儿子的话不无道理,可她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弟弟丧命,顿了一下,说:“难道不能换其它的法子吗?徒刑,流放,充军,没收家财,什么都可以,只要留他一条命……”
汉文帝跪倒在母亲面前,语气坚定地说:“古人云,‘善持法者,亲疏如一’。儿子不敢以私废公!母亲之命,儿子实难遵从!”
知子莫如母。听儿子的口气,薄太后知道事情已经没有了转圜的余地。她叹了一口气,说:“儿子大了不由娘。你走吧,我再也不想看见你。”说罢站了起来,在宫女的搀扶下向内室走去。刚走进内室,腿一软,跌倒在地上。宫女惊叫道:“太后!——”
一直跪在地上的汉文帝听见叫喊,吃了一惊,连忙爬起来想过去瞧个究竟。可是,刚走了几步,又停了下来。他想了想,心一硬,掉头走了。
薄太后踉踉跄跄地回到了内室,走进一间祭堂。祭堂的灵台上,摆放着她的父母、公婆和丈夫刘邦的牌位。她双手哆嗦地上了香,跪在蒲团上,向先人和丈夫的灵魂祈祷……
汉文帝回到未央宫,听说薄昭不肯自杀,不禁眉头深锁。他思考片刻,又想出了一条妙计。第二天,他让大臣们穿上丧服,到薄昭家去吊孝。大臣们哪敢违抗?一个个穿上丧服,成群结队地来到薄昭家哭祭。当着薄昭的面,这个一边哭一边喊:“薄昭兄啊,你死得好惨呀……”那个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帜侯啊,你的在天之灵就安息吧……”
薄昭被逼得实在没有办法了。他知道,连姐姐薄太后都救不了自己,天底下再也没有人能搭救自己了。当下心一横,拨出宝剑来抹了脖子……
薄昭的死讯很快传到了长乐宫。薄太后正在祭堂里祷告,一名宫女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跪在地上说:“太后,帜侯他……自尽了。”
薄太后浑身一震,身子一软,一头栽倒在地上。宫女吓坏了,连忙去扶她,大声喊道:“太后!太后!快来人啦!……”
薄太后急火攻心,昏迷了三天三夜。醒来的时候,只见儿子汉文帝坐在榻边,手里端着一碗汤药。汉文帝微笑地说:“母后,您总算醒了。这碗汤药儿子亲口尝过,您快喝了吧。喝了药,身体就能康复……”说罢将碗递了过去。
薄太后心中气往上涌,抬起手,一下子打翻了儿子手中的药碗,把旁边的人吓了一大跳。汉文帝立即跪倒在地上,声音颤抖地说:“母亲息怒。儿子自知有罪,愿领母亲任何处罚。请母亲千万保重身体。母亲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儿子就是万死也难恕其罪……”
薄太后转过头去,不愿意再看儿子,紧咬嘴唇一声不吭……
弟弟的死对薄太后打击很大。除了恨儿子无情,她也陷入到深深的自责之中。她很清楚,弟弟薄昭并不稳重,喜欢意气用事,难当大任。当初,儿子封他当大将军时,她本该出面阻止。但是,她存了一份私心,心想自己成了太后,也该让娘家人显贵,就没有阻止。结果,弟弟闯下杀人大祸,命丧黄泉……
由于悲伤过度,薄太后的病势日渐沉重。这一日,在迷迷糊糊之中,她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旁缭绕:“太后,太后……”她吃力地睁开了眼睛,看见一个人坐在榻旁。仔细一瞧,竟然是玲儿。
当年,玲儿陪伴她去了代国。在代国,她为玲儿的前途着想,做主把她嫁给了一位将军。当上皇太后之后,她又把玲儿的相公调到京城来做官。如今,玲儿也是子孙满堂了。玲儿经常来长乐宫探望她。很多次,玲儿噙着眼泪对她说,玲儿今天的一切,都是太后赏赐的!她总是微笑地说,你跟我吃了那么多苦,这一切,都是你应该得到的!……
今天,玲儿听说太后病重,便赶来宫中探视。她见太后睁开了眼睛,便说:“太后,您觉得好一些了吗?”
薄太后看见玲儿,心里一高兴,精神便恢复了一些。她让玲儿扶自己坐起来,靠在长枕上,抓住她的一只手说:“看见你,心里高兴,就觉得好一些了。”
玲儿劝解道:“太后,帜侯的事,玲儿都听说了。您就不要再责怪皇上了,他也是没办法。别人不知道,太后您还不知道,他这个皇帝当得有多难?国内局势不稳,大大小小十几个诸侯王,哪一个不虎视眈眈地盯着朝廷?就说吴国吧,这些年开铜矿,铸铜钱,财富都快超过朝廷了。那吴王刘濞,早就心怀异志,就盼着皇上出错儿呢。再说边关吧,匈奴连年侵扰,上次匈奴单于率领十四万大军,都快打到长安了。国家太穷,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怎么办?只能忍。太后,皇上当这个家不容易,您得替他着想呀……”
薄太后叹了口气,说:“听说他有时候愁得饭都吃不下。他是我儿子,我能不心疼?可是,我这心里就是难受……”
玲儿安慰道:“太后,帜侯既然已经去了,您就别难过了。……快把身体调养好,得空儿,把孙子、孙女们都叫过来,跟他们说说话儿,让他们围着您打打闹闹的,那该多乐呵呀?……”
薄太后脸上露出了笑容,将另一只手也搭在玲儿的手背上,诚恳地说:“玲儿,你一来,跟你说说话儿,我这心里就敞亮多了。当年在后宫,只有你和珠儿跟我最贴心。可惜,珠儿天年不暇,年纪轻轻就去了……”
玲儿连忙接上话茬说:“太后,提起当年的后宫,那么艰难的日子,咱们不也熬过来了?现在日子多好哇,太后您就高高兴兴的吧……”
汉孝文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六月,汉文帝病逝于未央宫,享年四十七岁。
汉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正确的政策,使汉朝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百姓日渐富足,开创了有名的“文景之治”。这为后来汉武帝反击匈奴,奠定了强大的物资基础。
尾 声
汉文帝驾崩后,太子刘启即位,史称汉景帝,薄太后晋升为太皇太后。两年后,薄太后病重垂危。这时,有大臣上奏汉景帝,说吕后专权乱政,惨害刘氏骨肉,不配与高祖合葬,请求将吕后棺椁移出长陵,让太皇太后与高祖合葬。汉景帝请示祖母,薄太后说,不管吕后做了什么,她始终是高皇帝的正妻。与高皇帝合葬的,只能是吕后。我死后,就把我安葬在你父亲的旁边,让我永远地守护着你的父亲……
薄太后薨逝后,被安葬于薄姬陵,因位于汉文帝霸陵以南,又称南陵(位于今西安市灞桥区)。如今,经过二千多年的风沙侵蚀,南陵还大致保存完好,陵园现存清陕西巡抚毕源所立石碑,上书:汉薄太后南陵。
推荐:请看今宵初弦月热门小说《师傅的罗曼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