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被逼出来的办法

董红宇找俞局长,俞局长也没有办法违抗县里主要领导的指示,经过争取,董红宇不仅卖了一个好的土地价格,同时还拿到了酒店的工程施工和装潢。

另外,董红宇开始建起两幢联体商住楼,一二三层为商业广场,系全县最大。由于是全县第一个商品房带电梯的,虽然价高,但还是销售红火,董红宇赚了一大笔钱。

后来,董红宇决定将自己的几个企业整合变成“红宇集团公司”。

在红宇集团成立大会上,董红宇邀请了县里的主管部门、新闻媒体参加,并带他们实地参观了商业广场:“我们准备把商业广场建成周边县市区域性商品批发中心。一举带动本地经济发展,解决本县产业‘空心化’,可安置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除了垄断企业外,县国有、集体企业几乎都破产了,让县里领导最恼火的就是失业问题。

失业工人常常摆摊设点地堵在县机关大门口,于是县领导就问董红宇:“对下岗失业人员给多少优惠?”

董红宇说道:“下岗失业人员进驻广场经商,一年内不收任何费用,其他人员的话,优惠半年。”

县领导赞扬道:“好!我们也按你们的优惠免些税费,再落实商务局和城管,成立市场整顿综合执法大队,把占道经营的流动商贩,还有一些路边自成集市的,统统迁进去。”

口说无凭,董红宇提出需有白纸黑字的红头文件才行。后来县里以会议纪要文件的形式,下发给有关部门。媒体也进行了大力宣传,董红宇一下声名雀起。

董红宇找到县商务局进行接洽,商务局领导却是一脸苦相:“收到文件后,我们开了统筹协商会,但大家都喊人少,更缺执法车。”

董红宇想了想,提议道:“执法车,可以由集团公司送你们一辆,增加的几名执法人员的工资由我们出,你们就负责领导和指挥。”

县商务局领导一听乐了:“看来企业才是干实事的。”

很快,县商务局就写了关于整顿本县市场的通告,开会通过后,全县进行了粘贴。

车载大喇叭在城中穿梭宣传,不时停在本县几个自由形成的集市,命令商贩限期搬迁到指定市场。

董红宇也不失时机地在其他乡镇招商,并专门成立了物业管理公司,又花钱请了几个社会上有名气的混混,对本地违抗命令不愿迁入的外来商贩进行强制执行。

外来商贩没靠山,好管理,不同意的就动武砸摊。

执行第一天,就有一对卖布匹的兄弟俩想对抗,被痛打了一番后,又被公安以扰乱地方秩序为名拘留起来。很多商贩看到如此情形,便不再抵抗,纷纷迁了新的市场。

生意红火后,各种车辆过来,道路时常堵车,最终又影响了商场的生意。

董红宇因为这个事情多次找了县交通局,要求整改道路,但都是回答“马上进行,在等上级审批”,却迟迟不见动静。

见光打雷不下雨,董红宇决定“先斩后奏”,安排自己的建筑公司先上手修了周边道路,再找县交通局要钱。

结果县交通局直接推给了县里,县领导又说要研究后给答复,董红宇三番五次吃了闭门羹。

只是董红宇不气馁,再说他也有时间,只要领导在办公室,他每天都上门去“汇报工作”。

有人问董红宇:“这样领导不烦吗?会不会发脾气?”

董红宇笑了笑,无奈地说道:“拳头不打笑脸人。”

果然,虽然县领导对董红宇修路先斩后奏不满,但效果摆在那里,于是批示县交通局进行处理,只是修路建设方和施工方的所有手续都得由董红宇自己完成。

等到拼死拼活办妥了手续交到县交通局,却石沉大海。建筑经理几次去问,人家都爱答不理,还责怪我们擅自违规修路。

董红宇托人去找县交通局郭局长进行通融。郭局长不屑地说道:“董红宇不要以为有钱了就能为所欲为,不讲规矩,其实在我们眼里他一文不值。”

请托的人劝说道:“那路迟早要修,早修不仅是对商场有利,对群众交通更有利。”

郭局长说道:“这个我懂,你把话带给董红宇,我们迟早会解决。”

等了几天,董红宇见还是没有任何动静,再加上他托人调查了相关情况,知道县交通局有暗挂的建筑公司,原来是嫌董红宇抢了修路的生意。

董红宇知道后非常生气,县里领导已经批示了,修路手续也完备了,还推三阻四拖着不办理!

老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董红宇指示物管公司:“除了商场车子,设卡对新建道路上的来往车辆一律收费。”

这事儿影响非常恶劣,县交通局被县里领导点名批评后,同意审查后给钱。

董红宇叫建筑公司将工程造价在原来的基础上,高算三倍报上去。

负责审核造价的部门核算组来了三个人,董红宇请他们吃了饭,又分别发了红包,并交代办公室主任:“工作之余,看他们有什么业余爱好,你多陪他们玩玩。”

于是,一人爱打牌,办公室主任组织人陪他打牌;一人爱唱歌,办公室主任组织人陪他唱歌;一人爱找小姐,办公室主任负责轮流给他找小姐。

三人分别审了工程造价后,提了意见,建筑经理补充和完善后,最后工程费用只砍了一半多点。

董红宇用修路赚来的资金,在商场周边和城乡设立了很多广告牌。商场渐渐有了名气后,董红宇将里面的门市能卖的卖、能租的租。

董红宇的生意越做越大,这时,县里最大的国营煤矿因多年亏损,无法起死回生,开始对外实行破产拍卖。

作为发家的老本行,董红宇谙熟煤炭业务。他觉得,开发一个煤矿要干几十年,比建筑强多了。

建筑工程完了再接新项目,都要通过一番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才能“脱颖而出”。

为了稳操胜券,董红宇下了不少功夫。

第643章有人进行暗中指导第363章有大佬要来视察第670章进入农家谈判第116章孟晓遇险第431章再提新要求第350章商议成立教育发展公司第484章说服苏洪第640章开始新的谋划第265章坦诚告知意图第442章投资制药厂第6章有人耍赖第337章路上求助的女人第24章抓小偷遇上柳菲第79章遇到渣男的女人第447章美好的夜晚第585章招商引资专家第452章四海会介入第254章提出解决方案第108章秘密商量人选第352章强硬手段第55章酒店试营业第398章三个条件第170章竟然不愿意全力帮忙第499章有人故意制造车祸第446章美女记者来访第575章沈如烟的反常第191章意外相逢第141章成功入选第470章方圆农副产品贸易公司第135章变通的方法第599章龚超的秘密第217章各方争执第382章惊人的密室财富第468章金通俱乐部第367章降价销售第636章施东城的示好第665章退礼要讲究方式第511章非常意外的发现第304章密谋报复第115章收购谈判第452章四海会介入第649章炒房新方式第255章领导找谈话第738章拆迁罗生门第117章有人想打歪主意第686章已经难以融入第368章销售与回收第445章地摊经济第166章酒桌上的任命第632章意外的惊喜第507章联谊交友活动第671章暗中查觉第324章达成供水协议第172章借酒消愁第727章被举报的行长第197章秘书长亲自来请第776章内卷厉害的高校第60章与城投老总夜聊第360章李海要找碴第129章跳楼自杀第186章二个严重问题第627章扔麻烦事第423章剧情反转第710章副局长人选第775章潘柔的失意第738章拆迁罗生门第202章有信心面对挑战第36章基于利益的联姻第609章来到拆迁现场第85章自掏腰包请客第38章笔试与面试第627章扔麻烦事第267章又是突发事件第493章不务正业的女经理第738章拆迁罗生门第779章一发不可收拾第283章考虑安排人选第722章新局长上任第102章咖啡馆里谈合作第55章酒店试营业第189章既辛苦又有压力第245章路遇警察查岗第758章外来的总经理第595章布署统一行动第353章惊爆剧情第132章又是堵门事件第681章融资惹的祸第27章突发事件第140章双推双考第630章突如其来的任命第163章独处一室第427章物色合适人选第141章成功入选第534章省发展投资公司第572章采用强硬手段第288章出售股份第96章现场解决资金问题第143章又多了一个姐姐第508章人选名单第257章乡镇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