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关中主帅 (1)

按照刘秀的战区规划,凡函谷关以西,包括司隶、并州、朔方、凉州、益州在内,都被划归关中战区,几乎可以说占据了帝国的半壁江山。而关中战区的作战对手,包括赤眉军、更始残部、汉中王刘嘉、天水隗嚣、郡县割据势力等,个个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因此,对关中战区的主帅而言,虽然位高权重,但同时压力也大,担子也沉。刘秀将如此重任交给邓禹,正体现出他对邓禹的绝对信任。

而刘秀的这份信任,又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邓禹忠诚的信任,一是对邓禹才能的信任。邓禹和刘秀有三同之谊——南阳同乡,太学同窗,河北同床。两人感情之深,早已超越普通的君臣关系,其忠诚不容怀疑。至于才能,邓禹自幼便有神童之誉,十三岁即入太学,名动天下,如果对刘秀所有的部下测一次智商,邓禹绝对高居榜首无疑。

刘秀登基称帝之后,第一时间便派使者持节,前往汾阴,拜邓禹为大司徒,赐诏曰:

制诏前将军禹:深执忠孝,与朕谋谟帷幄,决胜千里。孔子曰:‘自吾有回,门人日亲。’斩将破军,平定山西,功效尤著。今遣奉车都尉授印绶,拜大司徒,封为酂侯,食邑万户。敬之哉!

自诏书之行文,不难看出刘秀对邓禹的一片爱护之心。刘秀以自己比孔子,而将邓禹比作孔子最爱的弟子颜回,更是亲热得近乎肉麻。用今天的话来说,这份诏书可谓相当之腐。

刘秀封邓禹为大司徒(即丞相),位列三公,极尽恩宠之能事,而封邓禹为酂侯,更是大有讲究。西汉开国第一功臣萧何,其爵位便是酂侯,由此可见,邓禹人还没有进入关中战区,刘秀便已经将东汉开国第一功臣的位子提前预留给了邓禹。

这一年,邓禹年仅二十四岁,即将用兵关中,征服帝国之半壁。前有韩信,未及而立便荡平齐鲁,与项羽、刘邦三分天下;后有周瑜,年二十四而经略中原,力抗强魏。江山如画,多少年少英杰!今吾年齿虚长诸君,百无一用,唯多睡善饭,贤愚相远,可为怅然。

刘秀知遇如此,期望如此,邓禹敢不尽死!受封次日,邓禹便率师渡过黄河,先入夏阳,正式涉足关中。自夏阳一路西行,再至衙县。更始中郎将左辅都尉公乘歙,引兵十万来战,邓禹大破走之。

一战之后,邓禹忽然发现他已经无仗可打。此时赤眉军与刘玄交战正酣,双方皆无暇旁顾,自然把邓禹晾在了一边。

本年八月,赤眉军攻破长安,残破三辅。百姓仓皇而逃,不知所归,听闻邓禹兵强马壮,军纪谨严,于是望风相携,前来投奔。

前来投奔的百姓,每日多达千数。邓禹皆赐以酒食,善加安抚。邓禹有着高超的语言天赋,在太学四年,学会一口地道的长安官话,言谈之间,更是让百姓们有归家之感,备觉心安。

当初刘秀在洛阳任司隶校尉,关中的士绅长老们前往洛阳,恭请刘玄迁都长安,遍观更始诸将,唯独刘秀部属衣冠堂正,军容齐整,有大汉之威仪。从那时候起,刘秀就已经在关中留下了良好口碑。如今,关中的士绅长老们又亲眼见过了刘秀的大司徒邓禹,越发感激涕零,真心以为王师来降,关中有望。

这些士绅长老,都是当时的意见领袖,经过他们的有力鼓吹,邓禹的声望很快传遍关中,慕名而来的百姓越来越多,父老童稚,重发戴白,满其车下,莫不感悦。

本年十月,投奔者已号称百万之数。百姓皆劝邓禹,王师既兴,理应尽快光复旧都,不可坐视长安陷于赤眉军之手。邓禹麾下诸将也都劝邓禹速攻长安。

众议嚣嚣,邓禹却执意不从,道:“如今我兵众虽多,能战者少,前无可仰之积,后无转馈之资。赤眉新拔长安,财富充实,锋锐不可当也。夫盗贼群居,无终日之计,财谷虽多,变故万端,非能坚守长安也。上郡、北地、安定三郡,土广人稀,饶谷多畜,我且休兵北道,就粮养士,以观其弊,然后可图也。”

于是舍长安而不顾,引军北至栒邑,所到之处,郡县皆开门归降。

刘秀见邓禹对长安弃而不攻,下诏催促道:“司徒,尧也;亡贼,桀也。长安吏人,遑遑无所依归。宜以时进讨,镇慰西京,系百姓之心。”

在刘秀的部下当中,也只有邓禹敢于抗诏不从。邓禹打定主意,要坐等赤眉军自败,因此并不理会刘秀的诏书,你叫我往南,我偏往北,分遣将军攻上郡诸县,又命积弩将军冯愔、车骑将军宗歆守栒邑,自己则征兵引谷,归至大要。

邓禹不攻长安,就是竭力想避免和赤眉军正面决战,等着赤眉军自己内讧。然而不承想,赤眉军这边尚未内讧,邓禹这边却先内讧了起来。

邓禹留守栒邑的冯愔、宗歆二将,彼此不服,争权相攻。冯愔一怒之下,杀了宗歆,又怕邓禹报复,一不做,二不休,索性率部****邓禹,为邓禹所败。

冯愔率众西奔天水,闯入隗嚣的地盘,隗嚣逆击,破之于高平,尽获其辎重。冯愔率残部辗转于关中、凉州之间。邓禹承制遣使持节,拜隗嚣为西州大将军,得凉州、朔方事。

冯愔是冯异的亲弟弟,究竟该如何处置,邓禹也颇感棘手,不敢自专,遣使至洛阳,向刘秀当面请示。刘秀问使者:“冯愔最亲信谁?”使者答道:“护军黄防。”

刘秀笑道:“不必加兵,黄防必缚冯愔来降。冯愔、黄防二人穷途末路,若以兵击之,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按兵不动,则二人必不能久和,势必相图,其势然也。”遣尚书宗广持节,前往关中受降。

使者将信将疑,回报邓禹。一个多月之后,黄防果然捆绑冯愔来降,引咎谢罪,尽如刘秀所言。更始诸将王匡、胡殷等为赤眉军所迫,也先后来降邓禹。尚书宗广携诸降将东归洛阳,至河东安邑,王匡、胡殷等意图逃亡,宗广悉数斩之。冯愔至洛阳,刘秀以其兄冯异之故,赦而不诛,贬为庶民。

邓禹自从进入关中,外战不曾击败赤眉军,内讧又导致元气大伤,威望颇为受损。邓禹上书请罪,刘秀力挺,再赐诏书,重申对邓禹的无限信任。

人类之所以发明钟表,就在乎渴望捕获时间,从而能更有计划地使用时间,而此举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那就是——人们理所当然地相信自己还有明天。

然而赤眉军却是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根本就不相信也不在乎是否还有明天,从他们成军之日起,基本就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没有任何长远的打算,也根本不考虑明天该怎么办。

同为农民起义军,赤眉军和绿林军有着很大的不同。在绿林军里面,混入了许多小地主和地方豪杰,相对而言,目光较为长远,懂得要为未来打算。绿林军在占领长安之后,多少还进行了一点政治建设。反观赤眉军,其阶级成分则纯粹得多,几乎全是由清一色的淳朴农民构成,上到皇帝刘盆子,下到百官公卿,识字的竟只有丞相徐宣一人。

赤眉军在占领长安之后,依然保持着原有的淳朴本色。而这种淳朴就表现在,他们依然把自己定位成流浪汉,定位成弱势群体,必须继续靠暴力和抗争才能在这世间活下去。他们从来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其实已经是长安乃至整个关中地区的主人。

第43章 七世远亲 (1)第8章 逢凶化吉第19章 圆月弯刀 (2)第32章 伤仲永第44章 七世远亲 (2)第32章 伤仲永第13章 挥师南下第49章 择帅 (1)第9章 一言兴邦第9章 一言兴邦第17章 高卧第2章 利涉大川第26章 触不到的恋人第31章 最后的疯狂第23章 天问第53章 屠夫 (1)第9章 一言兴邦第35章 兵戈还乡第22章 因祸得福第44章 七世远亲 (2)第32章 伤仲永第35章 兵戈还乡第19章 圆月弯刀 (2)第26章 触不到的恋人第22章 因祸得福第10章 破竹之旅第48章 公孙述其人 (2)第50章 择帅 (2)第6章 年终盘点第20章 旧帝未死第31章 最后的疯狂第10章 破竹之旅第13章 挥师南下第51章 又见刺客 (1)第6章 年终盘点第18章 圆月弯刀 (1)第37章 呐喊 (2)第38章 人性第42章 西州上将军 (2)第9章 一言兴邦第16章 最后一关第36章 呐喊 (1)第24章 天子之降第13章 挥师南下第50章 择帅 (2)第45章 使者来歙 (1)第5章 天有二日第8章 逢凶化吉第48章 公孙述其人 (2)第16章 最后一关第6章 年终盘点第24章 天子之降第3章 邺城献策第15章 广阿会师 (2)第18章 圆月弯刀 (1)第30章 关中主帅 (2)第23章 天问第2章 利涉大川第5章 天有二日第42章 西州上将军 (2)第30章 关中主帅 (2)第41章 西州上将军 (1)第16章 最后一关第51章 又见刺客 (1)第41章 西州上将军 (1)第33章 一枕黄粱第2章 利涉大川第27章 他人的团聚第44章 七世远亲 (2)第27章 他人的团聚第10章 破竹之旅第38章 人性第44章 七世远亲 (2)第4章 前朝秘辛第11章 闪婚 (1)第31章 最后的疯狂第40章 爱与杀第16章 最后一关第19章 圆月弯刀 (2)第12章 闪婚 (2)第36章 呐喊 (1)第51章 又见刺客 (1)第10章 破竹之旅第37章 呐喊 (2)第50章 择帅 (2)第4章 前朝秘辛第4章 前朝秘辛第39章 因人而降第12章 闪婚 (2)第49章 择帅 (1)第25章 定都洛阳第31章 最后的疯狂第44章 七世远亲 (2)第6章 年终盘点第37章 呐喊 (2)第33章 一枕黄粱第6章 年终盘点第30章 关中主帅 (2)第24章 天子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