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三、甲子九的玄机

皇宫之所以大,并非都是皇帝及家眷住所。

上朝的是长春殿,太子住所东宫,皇帝私人住所坤宁宫,北面还有诸多后妃住所。

西面的房屋住人是临时变动的,能住少量执勤的宫女太监,而大多数太监宫女都是在皇宫外北山院居住,早晚出入宫门。

上直亲卫营驻扎皇城之内,武德司戍卫皇城之外,贴北宁门扎营。

皇宫四门,东华门,南午门,西安门,北宁门。

北宁门接后宫和皇帝住所,寻常人不得入,门外驻有精锐武德司重兵,也是京城之内唯一驻扎数量过千的武装力量,直接听命皇帝。

西安门为偏院,门内住着少数轮值宫女和太监,还有上直亲卫营的作训场,贴城内驻扎着上直亲卫营。

南午门为正门,是大臣们上朝时走的门。若有大事,比如天子出巡,凯旋接风,祭天大典的仪官等等,走的都是午门。

而东华门比较特殊,东华门又称文曲门,科举最后的殿试成绩最后会在东华门公布。

东华门内,就是百官办公的场所,大庆殿、倡德殿等,宫中各部办公的宫殿就在东门内,位于皇宫正南,和正东,也正因要提供百官办公,皇宫才会如此之大。

它不只是皇家亲眷住所,也是重要的朝廷办公机构。

而其中大庆殿最大,规模甚至超过皇帝的坤宁宫和百官上朝的长春殿。

大庆殿中是三省办公之地,都是各省分为一大院,每院有六开门的宽阔正厅堂和十几间厢房。

三省分为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中中书省权力最大,是中央最高权力机关。负责起拟诏书圣旨,掌管制令决策,各种奏折也有中书审批做注,然后才会上交皇帝查阅。

而中书省中设有政事堂,也就是中书高官官的办公室,中书高官官就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越大人。

如果皇帝下达命令,会由中书省先审查,如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意,中书舍人也同意,便由中书舍人和翰林大学士一同起拟诏书。

中书舍人负责诏书内容的审查,翰林学士则负责文辞筛选和下笔。

之后,圣旨诏书交到门下省。由门下给事中审查是否有误,如果有误,门下省予以驳回,圣旨不得发布,所以门下省也有别名叫“封驳司”,意味驳斥,封存圣旨之意。

一旦门下省审查通过,圣旨诏书就会交给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有工部、刑部、兵部、礼部、户部、吏部六部,虽有尚书令,但一直不设,怕分皇帝大权。

所以天子的权力并不是毫无限制的,一道圣旨下达,丞相可以驳回,中书舍人可以驳回,门下给事中可以驳回,负责执行的尚书省也可以驳回。

在明、清这样高度集权的时代之前,历朝历代皇帝的圣旨被驳回的情况并不少见。

......

一大早,朝阳初升,大庆殿中书省院内,几位中书舍人正批阅各处关官员,还有各地送来的奏折。

他们没有筛选之权,负责提出精要,注明处理办法,之后上交平章事王越大人审批。

而王越才是有权决策的人,毕竟每天这么多奏折,如果全直接送上去,皇上根本不可能看得完。

政事堂在中书左侧,是孤立小院,里面只有王越大人还有羽承安大人能出入。

魏国安一边漫不经心的看着折子,一边为新来的同僚起栋解答一些问题。

过了一会儿,有门吏送来几本新奏折,就要归柜,他一眼就看到其中角镶细红线的一本。

瞥了一眼,见几位同僚正专注与奏本,连忙起身走过去,接过门吏送来的新奏折。门吏见此行礼退下,他悄悄抽出用蜡镶红线的那本,然后扣掉红线,自己看了一眼。

一看,果然是羽大人奏本。

他一边小心将羽大人的折子收入袖中,一边去右手案边记录,一一写上几本奏折,何时由何人入柜。

羽承安的奏折他写上入柜,其实却被他私藏,另外几本则老实的按来处一一放入对因柜子中,这报备奏折的柜子按天干地支排,一共一百二十个。

所有大事奏本,都必须记录在案,经王越批示,才能上呈皇上。

但魏国安心里有数,羽大人交代过,若交给王越,这奏本十有八九上不到皇上面前。

不过也他并不着急,皇上也不是傻子,为防止丞相专权,只给他看想给他看的奏折。

皇上也会每隔半月随机抽查十本未经任何批阅的奏折,称为半月检,上次旬检本该是八月十五日,但当时朝廷里外都休息,所以中秋过后还要补上。

月检十本是由宫中内廷司总管福安来随意抽取,读书人和武人虽有争执,但在一点上算是统一战线的,那就是看不起阉人,所以官吏与内廷司的太监关系向来不好。

魏国安也不例外,要托太监办事不可能,不过他依旧有办法。

奏折分房中书内橱柜,每个柜子代表不同地方,不同部门,以十天干,十二地支交叉命名,每次皇帝交代次号,太监到了中书便照着圣谕念出来,然后由中书舍人取对应橱柜里的折子十本交给太监,再由太监交付坤宁宫,这其中就可以做手脚。

.......

时间慢慢过去,魏国安小心将羽相的折子藏在袖中,然后坐下继续处理公务,期间与诸位同僚闲聊几句,喝了会儿茶,不知不觉便到中午。

魏国安并不打算走,同僚见了惊诧道:“魏大人不回家吃饭吗?”

“哈哈哈,诸位先走,诸位先走,在下还有几个折子没看完,一会儿就回去。”他拱手道。

“魏大人兢兢业业,真是我辈楷模啊。”

“哈哈哈,那我等先走了,魏大人慢来,国事重要,可也要记得照顾自身啊......”

“......”

待众人慢慢出去,他便小心将袖子中的奏折,放入“甲子”柜数下去第九本。

甲为十天干之首,子为十二地支之首,甲子之意,就为上首,最上之意,意指皇城。

所有能入皇城的大员奏折,未经批示的都会放在这个柜子中,并登记在案。若是按理,后来居上,这本应该放在最上,中书舍人批阅时由下往上批阅。

可魏国安担任中书舍人快十年,也摸出些门道来,每此皇上抽检,都会有“甲子九”这个数,指左上第一个的甲子柜第九本。因为甲和子分别为天干地支第一,为至,九也是至数,甲子九为天下之至,永远长久之意,皇上如此想必是图个吉利。

可如此一来,他就有了可乘之机!

做完这些,他从桌下拿出早就备好的熟猪肉和糕点就着茶水吃起来,之所以不带羊肉,是因为羊肉味大难藏。

......

一百七十四、突如其来的机会(下)五百一十六、季春生的血八百一十三、家里的女人+女人的心思六百七十八、金军南下六百六十四、新枪与新战术五百四十、刘季+上主无能六十八、屋里的贵人二十七、文人和武人两百九十三、重骑兵崛起的时代五百八十三、天下大势的转变+冰冷现实两百三十四、交接+丁毅手段八十七、登门槛效应四百九十一、赵四之计八十八、王越的奏折五百六十四、信任的来源(少量科普)六百五十六、找一个保护伞一百九十九、自保策略五百三十二、暗流涌动+一往无前六百零六、刘旭之谋(下)七百八十二、难熬的夜两百七十、攻守互换两百六十三、长大的何芊五百四十、钢铁直男+大新闻八十九、武德司-季春生一百六十三、机会、推测两百三十六、工具钢+心中的愧疚一百七十五、责任分担第七章、何昭两百六十七、皇帝的期许七百二十五、大炮显威(上)一百七十九、邪火一百三十五、秋儿的地位第十六章、误会七百一十、霸州八十三、何不食肉糜三百八十九、意外来客两百三十六、工具钢+心中的愧疚六百六十九、道长们的火药三百二十六、见女真使七百八十七、北进的道路四百九十七、由喜转悲一百零八、火药五百五十一、初交锋+夏国小事四百一十四、出兵安排+耶律雅里第十四章、蕙质兰心,秋儿一百零四、皇帝震怒五百七十、鏖战一百七十一、出兵之议一百八十四、宝贝五百八十、好消息一百六十七,何昭的恼怒七百八十三、悲壮第三十一章、天上掉的老婆怎么办两百五十、没什么本事的平南王+老夫不是叛军一百八十九、鲁明之死五百六十三、各方反应七百零九,离战争越来越近五百八十二、狄至五百三十一、朝堂明争暗斗+李星洲心中隐忧两百一十九、鞍峡口之战(终)+落幕两百九十二、辽国;女真;西夏(下)六百四十一、日薄西山+第一批雷汞六百九十五、中秋后的布局三百三十七、江州顽疾两百五十九、斗智斗勇四百三十二、李星洲的手段一百二十四、风波起(下)六百八十七、萝1莉控三百七十九、后手安排五百二十九、西方世界+苦难(含科普)四百零六、不以常理度之的人一百一十七、铁和钢三百八十一、书生意气两百六十一、民心六百四十八、魏兴平的好消息八百、大金难道要完?七百八十九、捷报进京三百五十三、甲子九的玄机五百四十五、北方新动态六十三、圣宠七百一十一、应对九十九、中书舍人八十一、拖何昭下水第十五章、回廊听话五百三十六、对策之于夏国三百二十二、治军一百零五、何昭的疑心六百九十九、石墨,金国一百七十四、孙文砚的恐惧三百三十九、难对付的岳父三百七十、合谋八十三、何不食肉糜三百七十三、第一步八十一、拖何昭下水七百一十二、铁浮屠、大炮两百五十二、入泸州+黄底金字旗七百七十八、刘季的战术四百三十二、李星洲的手段六百三十七、关北一百二十、文曲星李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