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七十六、北方的捷报

魏兴平最先拦住过来的快马,对方表明身份,果然是新军派来的信使,他也表明身份后拿到信件,并安排几人去休息。

岐沟关南面是连绵的大帐都是军营,东路军几万大军还驻守在此,枕戈待旦,岐沟关不丢,至少易州一带还有望控制,这大概也是朝廷让几乎没有损失的东路军驻守的原因。

中军杨洪昭等人,以及武烈军,神武军已经被召回京都,接下来就是面对满朝大臣和皇上的问罪。

能不能保全性命是大问题,太祖有训不杀士大夫,但没说不能杀将军,被文人杀的将军数不胜数。文官犯错,最多发配,武将出事,脑袋不保,所以天生的优势就已经决定武人无法抬头。

西路武烈军损失最为惨重,还有很多人临阵脱逃,怕军法处置不敢回去,当初出征时的浩浩荡荡武烈军,西路大军统下几万人,如今只剩万人不到。

不知多少人流离失所,不知多少人变成孤魂野鬼,不知多少人客死他乡。

中路神武军也好不到哪去,耶律大石一番突袭,然后直接追杀到岐沟关外。在此之前中路大帅杨洪昭之子战死南京城,前锋除去留守各处要道剩下的两千人只有几百人或者回来。随后的追杀中死伤加上走散逃亡的,中路军前前后后减员也超过万人。

战端一起,引多少壮士埋骨他乡,多少家庭家破人亡。

魏朝仁叹口气,世事就是如此,立足其中,身不由己,不得不为之,仿佛世道注定必须有人去死,剩下的人才得安宁,他无法解释,只能归结于天道如此。

他已经听太多坏消息,不想再听一次。

“爹,是我姐的亲笔信。”

“嗯。”魏朝仁点头。

魏兴平拿着信噔噔往城头跑。

“你跑干嘛。”

“给你看啊。”魏兴平道。

“不看,你读。”

“啊?刚刚你不还想看,那么着急。”

“逆子,让你读你就读!”魏朝仁气得吹胡子,眼睛却忍不住往下面瞟。

魏兴平挠挠脑袋,打开信读起来,结果才读一会,瞬间就激动的跳起来:“爹,大捷,大捷!”

“你这逆子,一惊一乍要吓死老夫!什么大捷,哪来的大捷......”

“平南王大捷!斩首万余,剩下的辽军全部投降,已经攻占南京城了!”魏兴平激动的说着往城头跑。

魏朝仁慢慢也回过神来,但还是将信将疑,“什么?你说什么鬼话,快拿来老夫看看。”

“刚刚给你看你不看.......”

“逆子,就你话多,快上来!”

城墙很高,阶梯很高,魏兴平穿了一身铠甲,冲到城头已经累得气喘吁吁。

魏朝仁连忙接过儿子手中的战报,可太阳光太强,加之年纪大了眼睛不大好使,又把儿子拉过来挡着光,不过还是不舒服,连忙又叫城头站岗的士兵过来一起遮阳。

这下终于看得清,看了一会儿,魏朝仁心中波涛汹涌,眯着眼睛不敢相信的又看一遍,自己老眼昏花不成?

可又看,确实是女儿字迹。

“这......赢了?”他觉得心中有些恍惚,激动之情犹如堵塞一般,于是不敢相信的又问:“真赢了?”

“赢了,爹,真的赢了!”魏兴平早就高兴的在旁边神色飞扬,他大概并不能理解父亲与辽人对抗几十年,日日夜夜惦记的心头大患突然被打败的感觉。

“赢了,赢了.......”魏朝仁默念,念得越来越快,随后匆匆转身,走到城头扶着女墙,北方一尘不染的天空下,除了灰蒙蒙的苍茫丘陵,什么也看不到,苍老的手臂居然有些颤抖。

“爹.....”

“下令,集结二十营精兵,老夫亲自北上,去南京看看,你在这留守,好好守着岐沟关。”魏朝仁快速下令。

“啊........”

“啊什么啊!为父的话,你就去执行。”魏朝仁瞪眼,说着健步如飞匆匆下了城头,仿佛一下年轻十几岁。

魏兴平跟在后面,一脸不高兴:“不是说好让我北上的吗,再说你不是说君令在身,不得北上......”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魏朝仁走下城头,一本正经的反驳儿子,魏兴平彻底哑巴了,一脸扫兴张张嘴却没话可说。

“剩下的人都归你调遣,你给我好好守着,切不可大意。”

“知道了.......”魏兴平无精打采。

“还有,速速派人,将此事呈报回京,禀报圣上。要快,多派人,最好把军中信使都派出去!”魏朝仁一边说着一边向马厩走去。

“那得有百来人呢.....”

“这样的大好消息千人也不为过!”

另外一边,随着军令一下,大军集结,前线胜利的消息也开始慢慢在军中传开,快速蔓延。

魏朝仁并没有阻止,这样的消息能振奋人心。

当天下午,他就带领集结起来的二十营精兵,浩浩荡荡北上了。

.......

李星洲想了很久,到底要如何处置耶律大石,最终他觉得最妥善的办法是把他带走,南下面圣,然后找一个不是契丹人区的地方,请皇上给他封个闲散王,给爵不给地。

如此既能拉拢安慰辽国人,也算好安置法,因为耶律大石本来就是辽国皇族,耶律皇室,封给他个闲散王合情合理,还不会激起北方民愤。

只要让他远离辽国原本统治区,他的影响力就会大大下降。

李星洲和魏雨白没有打扰他们将帅会面的感人场面,直到下午,才在帐篷中设下酒宴单独接见耶律大石。

会面时候,只有李星洲一人,萧鸿祁在旁边负责翻译。

上好的烤肉和奶茶摆了一桌,耶律大石进来的时候换了一身干净点的衣服,整个人精神许多,但还是长相平凡,略带老态,太过平静,和他臆想中雄才伟略,驰骋中亚的时代英雄人物有许多差距。

李星洲没说话,他很平静的就像进自己家一样坐下,用契丹语说了话。

萧鸿祁犹豫一下,李星洲道,“没事,你尽管照着说。”他早就知道耶律大石不会说什么好话。

“他说王爷狡猾,骗了他们。”萧鸿祁翻译。

李星洲明白,这人说的是他的手下,确实,如果不是欺骗那群脑子里全是肌肉的将领,也还找不出耶律大石。

“不不厌诈,你不也想骗我逃跑。”李星洲给自己倒了杯奶茶,又给他倒了一杯,这种东西是游牧民族最喜欢的东西。汉族成人乳糖酶缺乏率高达九成以上,乳糖不耐发生率超过六成,所以中原国家的古人大多数情况下对奶是敬而远之的。

而北方少数民族靠着与中原贸易的得到砖茶,虽然他们也爱喝茶,但砖茶煮后鞣酸含量极高,非常容易引发饥饿感,就想到往茶中加入增加饱腹感的牛奶、马奶、羊奶和酥油等,久而久之就形成奶茶。

他们大概想不到,将近千年之后,这种喝法会风靡全地球吧。

一百七十、诗语的报复五百五十七、深入的细节,皇帝一生+渗透五百二十六、惊喜天的好消息一百七十、诗语的报复七百八十二、难熬的夜十七章、燕子来时还新社,梨花落后已清明九十一、世子真乃神人也四百零八、大婚(二合一)四百二十五、耶律大石(下)两百六十五,转运使的消息五百八十八、老无所依(上)两百四十一、离京+杨洪昭的政策三百三十二、鸿胪寺四百三十三、王府日常事+寻常中的阴影两百九十七、鸿鹄一百零三、武德司与上直亲卫营四百二十七、狐山城天险第二十八章、王怜珊八百零三、立牌坊也省了吧两百五十六、帝后之议六百零二、论功五百三十六、神将耶律大石(下)+进退两难五百五十九、挖苦七百八十一、意志的比拼三百七十二、薛芳的直觉一百四十四、宫宴上的风波两百六十、需求牵引技术进步三百零二、新军改变两百一十五、王府底蕴的积累;改革;战争前夕三百九十五、家族至上三百七十四、家常事(上)七百一十五、固立川两百六十一、皇帝怒火三百二十九、战前悲戚两百六十一、炮舰四百、安排(下)一百、德公问策三百七十六、谈经论道五百四十、刘季+上主无能五百六十、扶大厦之将倾五百七十三、行踪六百五十二、金国内部五百二十八、郭药师的忧虑+奇袭(上)三百三十一、胜败定局三百八十一、书生意气五百八十一、愤怒、仇恨一百六十,血战一百九十二、互惠两百一十七、北方终有消息六百八十六、捷报三百五十三、甲子九的玄机两百七十、泸州局五百六十二、是不是错过了什么八十五、帮助五百七十九、一步先,步步先两百七十二、崇拜危机三百零三、王府新阶段第十八章、夜阑卧听风吹雨两百四十四、瓜州知府四百零七、求官八百二十一、腊月初+明州大族的对策四十八、忽悠四百九十六,圣驾来临一百二十九、何昭的跌宕起伏两百七十、攻守互换七百一十、霸州五百六十一、心中所求+绝境四百二十二、狐狸窝一百五十八、香水六百二十九、皇家婚姻+阻力八百一十二、胜利的喜悦七百九十九、毕竟老夫也不是什么坏人五百七十九、一步先,步步先两百二十一、泸州+虎父无犬子三百八十九、意外来客五百七十七、火烧云五十三、十八人上京五百三十一、吹制工艺五百四十九、忽悠八百一十六、思念+论功六百九十、夏国的无奈六百零三、哪来的人?八百零九、金军不经打?六百七十,石墨危机第三十章、谁写的诗两百二十九、冢道虞+熟铁+大势两百九十三、重骑兵崛起的时代二百七十六、大炮显威(下)五十七、方先生八十五、帮助五百四十五、北方新动态五百四十一、吴正清的真面目+学成一百三十二、德公的暗助六百五十一、战略+完颜宗弼之怒三十七,立威(下)两百二十、京城反应+王府的扩张两百七十七、叛军双袭(下)三百九十二、翻盘的王牌五百五十四、欲望+狂热的开端四百九十七、由喜转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