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零一、不相信

北方很早就就开始下雪了,普通人几乎整个冬天无法耕作,也没有稳定的食物来源,天寒地冻时候总会有人饿死。

上京城外墙角枯树根下,还有十几具没人收取的尸体,男女老少都有,七歪八倒放在那丧发恶臭也没人理会。

大家见怪不怪,一到冬天总会死人,稀疏进出的人群也无人在意。

以前辽国时候,超过十四岁的强壮男人这时已经参军,随着大军去抢,向南抢汉人,向北抢草原上的其它部落,只有这样青壮人才能活下来。

后来有了幽云十六州,辽国自此有了大片耕地,日子又好过些,不一定要玩命很多人也能活下来,随后学习汉制开设朝廷百官,慢慢壮大起来。

如今即便在上京,也是半游牧,半耕种状态了,生活环境也没有百年前那么残酷了。

城外零散部落和村落交替,这在别处是看不到的景致,上京已经开始变得不在全像北方那些城了。

而近年,上京人又多了一条活路可走,皇上下令,军器监在城东搭了许多窝棚铁炉,招收大量人手,赶制刀枪剑戟,甲胄等各种兵器,至于为何几乎人尽皆知,听说南方要打过来了。

东面一处小坡,靠着河边,数百林立的窝棚正在皑皑白雪中忙碌得热火朝天。

刘旭带着数位官员,一群侍卫穿梭其间,他如今已是宰辅,身份高贵,位高权重,但此时他不得不来亲自来看。

他已经五十多,此时即便在热火朝天的窝棚群中也冷得瑟瑟发抖。

“相爷,这样的小事你不必亲自前来,排个下官来查看一眼也就完事了,要是冻坏了你的金贵身子就是我大金国天大的损失啊。”旁边陪同官员拍马道。

“这些话你留与别人说吧。”刘旭有些不悦,他不喜欢这些溜须拍马实则毫无用处的话,何况景国已经虎视眈眈了,这种时候还搞这些何用?

不理会尴尬的手下,刘旭接着说:“我金国也好,再北方的草原也罢,能工巧匠大不如景国,而今听斥候打探来的消息,景国已将大批粮草囤积燕山府,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刘旭脸色严肃起来:“本来就不如人,如不早做准备,到时候要吃大亏。”

“可是相爷,辽西走廊地势狭窄,易守难攻,他们就是敢打,咱们死守着那几处险要隘口,景国再厉害又能如何?”

“对啊对啊,山海关及其以南重镇,处处好守,加上狭长地势,景军再多兵力也排布不开,怕他们干嘛......”

“对,依老夫看由南打北,那李星洲再厉害也难成事,这是老天注定,这地势就是天生地长,他们汉人就该受欺负,此乃命数也......”

“........”

众人七嘴八舌,你一句我一句,刘旭一时难以应答,因为他们说得也有道理,自古以来从北往南好打,可从南往北却非常困难,往往很多雄主都折戟沉沙。

话虽如此.......

刘旭又不由自主想到在南方见到的李星洲,其作为,言语,他做事的果断多智,为人独居魅力,身上有他说不出的精气神。

每次想到他,想到有这样一个敌人,刘旭又不由自主紧张起来,“还是小心谨慎为上,未雨绸缪好过临阵磨枪,至少要把箭矢、弩矢准备周全了,如果景军紧逼不放,长期围城,消耗会很巨大。”

宰相话都说到这份上,自然不会有人还不识趣。

刘旭也不再多说,带着众人视察,走到一半,一个大汉行礼打招呼过来,此人是上京兵曹府府官长史,数日前刘旭曾托他去做一件事。

“起来吧,事前有什么进展?”刘旭一边走一边问。

长史摇摇头,“相也恕罪,属下全然弄不明白那些石头有何用处,看着像炭和铁石,但说是碳点不着,说是铁石炼不出铁,唯一的用处只能用来做记号了。”

“做记号?”

“嗯,削制成棍后比木炭好使,不易掉色,但更麻烦。”

刘旭皱眉,随即摇头,“不对不对,如果只是简单做记号,以李星洲的精明绝不会费时费力从千里之外运回去,肯定有别的什么紧要用途。”

“这.......属下就参不透了,总之那些黑石块没发现任何能有大用的地方。”长史一脸为难。

刘旭也没办法,随即又想:“莫非是李星洲的障眼法?可这样目的何在.......”最终结果自然是完全没了头绪。

长史突然眼前一亮:“相爷,会不会是那火药的配方中要黑石呢?”

刘旭一愣。

“如今景国燕山府固若金汤就是因为他们有大炮,而大炮关键是火药,那些道长弄出来的火药是黑色的,偏偏没景国人的威力,黑石也是黑色的,李星洲还不远千里来买,会不会火药配方中有黑石粉末呢?”

刘旭点点头,也越发觉得有理,“你快把这事记下!”

长史连连点头。

.........

如今金国朝中,大多数人是相信景国会出兵北上的,报复也好,野心也罢,但同样的,几乎没人相信景国能取得什么战果。

以山海关为起点,沿海狭长的辽西走廊,各处都有险要重镇,光是这一片互相照应链接的防御网就能让景军无法前进。

再加上狭长的地形会让景国大军无法展开,再多的人也无法发挥出相应的战斗力,金国贵族们有恃无恐。

到冬天,斥候传来消息,说景国更多粮草被运到燕山城,还有各地辅兵开始分批在燕山府地界扎营。

重重迹象都传达着不安,但还是没有人害怕,景国人只是想报复,景国人会知难而退的还是君臣一致的思想。

整个冬天,大金国皇帝忙于派出使者到高丽和夏国斥责他们的国君,并且要求他们再进攻贡品。

另外草原局势也是大金皇帝关心的,他接连派出使者斥责铁木真背信,要求乞颜部继续进贡,不过结果非常惨烈,出去的五批使者只有一批回来,主使还被割了鼻子和耳朵。

完颜离大怒,扬言要出兵草原,但景国就在旁边虎视眈眈,众人都知道他只是扬言而已。

正因如此,铁木真也更加放肆,在冬天直接宣布不再遵从金国的封号,在草原成立大蒙古国,自号成吉思汗,完全脱离金国。

这无疑又在金国的脸上打了一巴掌!

两百四十九、阴兵借道+术烈可汗的计划七百零三、一切为了战争六百二十二、是我杀的七百二十五、大炮显威(上)两百九十三、重骑兵崛起的时代八十八、王越的奏折第二十四章、潇王之殇七百一十二、铁浮屠、大炮两百六十七、皇帝的期许五百六十一,时不我待+王府战前动员一百一十四、南方叛乱(下)八百一十一、工具人+战后布局三百九十四、魏雨白西行三百九十三、转变七百八十七、北进的道路三十九、德公的身份一百五十一、爆炸就是艺术四百一十八、新炮弹的威力+王府来人一百五十七、不详的预感七十六、暗香浮动月黄昏(4)三百八十三、玉面狐狸一百二十六、实验生产与规模生产五百七十八、谈判+北方的好消息一百九十三、手榴弹七十一、显露的阴谋六百六十二、夏国两百九十、凯旋仪(二合一)一百六十八、有心无力一百八十一、掌控的欲望(提起祝贺大家新春快乐~~~~~)三百二十五、朝堂的明争暗斗(下)一百五十三、美酒半斤百两六百六十二、夏国两百四十九、阴兵借道+术烈可汗的计划四百一十二、上京遇袭九十二、第二步两百七十一、匪夷所思的调度六百五十二、金国内部三百零六、改变世界一百八十八、新的钢铁计划三百七十九、后手安排六十八、屋里的贵人六百七十五、耶律大石心思九十六、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两百二十二、试射+泸州抉择五百六十九、信任训练的力量四百一十、聚人心四百九十三、大才刘旭九十七、数学问题三百一十五、骗人鬼话两百九十二、辽国;女真;西夏(下)一百零三、武德司与上直亲卫营四百二十四、耶律大石(上)一百三十九、汤舟为的意外发现四百二十三、上京沦陷第十一章、御书房一百三十六、香水和火药两百零六、明争暗斗(大章)四百二十二、狐狸窝七百九十四、海军踪迹一百八十六、士农工商+滑轮组起重五百八十三、辽国前锋一百二十九、何昭的跌宕起伏六百二十七、雷酸汞一百五十、不知价的李业三百九十二、混乱势力八十九、武德司-季春生两百八十二、京都的热闹一百九十四、祸起一百七十二、急需突破口两百三十二、军指挥使+造船厂+琐事七百七十七、(777......)艰难七百九十五、攻入辽阳七百零九,离战争越来越近三十四、少女的愁绪七百八十七、北进的道路四十、报复六百零六、刘旭之谋(下)两百六十四、尔虞我诈七百一十、霸州四百一十三、推理、黑山匪位置五百五十二、夏国布局五百二十九、觊觎中原+拼命第十九章、《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两百七十一、匪夷所思的调度一百二十五、酒中精华五百二十五、未雨绸缪五百七十六、后续战斗五百三十、血战+大好消息四百四十八、中书告示之误六百零五、刘旭之谋(上)五百七十四、斗智两百三十、思想的冲突+皇帝之喜五百八十七、强弩之末七百九十六、反击开始七百一十九、李星洲的机会!六百三十九、蒙古大帐一百一十三、南方叛乱(上)两百五十九、第一次正式谈判三百一十一、天下三权两百七十五、抹去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