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军户

永兴屯。

朱久炎一行人刚刚跨越了大漕河,河上的石拱桥已经有近百年历史了,桥边长满了一种名叫木香的藤蔓,都快垂到水面了。靠近河水的石头上长满了碧绿的青苔,青苔和奔流的河水辉映成一种漂亮的翡翠色。

大漕河穿过平原,河水养育了大片肥沃的土地,苍翠的森林,遍地的农田。这里有温暖的气候,充足的阳光,适当的雨水,农田包围着整个永兴屯,几千户军户家庭错落有致地分散在道路周边。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的生态环境是特别的好,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空气分外清新,没有一点污染。他们穿过一片小树林,顺着一条平坦的大道,偶尔还能看见野兔、獾、田鼠飞快地穿过农田。

屯外的森林,也是一个天然猎场,老军户每年都会在这里组织青壮狩猎,这对以后要继承军职的少年们来说,也是一种变相的锻炼。

一个半大少年用绳索套着牛拖着犁,后边一个老妇人扶着犁,正费劲地犁着田地。

大多数军余正在田间埋首干活,十几个携带农具的老军户停在路边,闲闲聊着地里的庄稼。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军户扛起锄头,捶着腰杆儿看到了朱久炎一行人,嘴巴张地大大的,显然认出了侍卫们。(每家出一个男人当兵,不止一个的叫余丁,算预备役,享有一定的免徭役的特权)

低矮的民宅门口,一个壮实的汉子蹲在门槛,一只手拿着筷子正在扒饭,左臂的袖管被风一吹空空荡荡,竟是失了一臂。他瞟见在一边的孩子不小心弄撒了些汤汁,便直接一脚上去,踹在孩子的屁股上,倒霉的孩子抱着碗哇哇大哭。

这么是多么动听的声音啊,朱久炎表示很喜欢,当然他并不是一个喜欢虐待孩子的变态,他喜欢这充满烟火气的市井生活味道。

世子的到来,自然会引起屯里格外的重视,就连在演武场上教孩子们(幼丁)沙场技能的老军户也都停止操练,带着几百个十岁左右穿戴整齐的少年,在代表军功的石牌坊之下列队迎接。

这牌坊非常有气势,古朴凝重、庄严肃穆,它是最高级别的御制牌坊。由皇帝亲自下旨,国库出资建造,旌表永兴屯以往的显著军功。

不愧是战场活下来的老军户,少年们的训练显然相当的好,骑在小马上的身子都挺得笔直,而且也有相当娴熟的控马技术,装备也算不错,可以看出,这些装备都经过了严格的保养和精心的呵护,但岁月留下的痕迹也是很明显的。

老军户们穿着不知从哪里掏出来的老旧皮甲,皮甲上有着擦洗不净的血渍,手里都握着丈二长枪,枪尖已钝,布满锈色,显然是很早以前的老物件了。

这些佝偻或驼背的老农,此刻列队整齐,皮甲披挂,手执长枪,目露煞气,威风凛凛,与平时形象盼若两人。

红地毯已经从牌坊下一直铺到了朱久炎停下的地方。朱久炎刚刚踏上红毯,旁边一个等候了多时的白发老者就走了上来。这个老者身形魁梧,言行举止都很有分寸。

这个老者弯下腰,深深的施礼,用不卑不亢的语气禀道:“殿下,我是这里的村长蒙永,欢迎殿下的到来。”说完,这个老村长转身领着朱久炎进村,他很小心地躬身走在地毯之外,让朱久炎独自享受唯一的尊荣。

从一群老人和孩子组成的队伍中间走过,朱久炎对这种古怪的“检阅”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他随意点了点头,然后低声道:“老村长,现在请你带我们去用午膳……至于大家,请各自散了,做你们的事情去吧。”

老村长一丝不苟地执行了朱久炎的命令,很快,朱久炎一行人被带到了一处院落……

此刻,他们一行人坐在大树之下,这是村中一处非常好的宅院,几个大桌上摆满了七碗八碟,那是村中父老们盛情招待他们和膳食和干果。

朱久炎在村子里的喧嚣当中显然很沉静。无论是父亲的斥责,女人骂,孩子哭,还是村中喧闹着、欢笑着接待,都是整日在王宫中的他很久没有听到过的。

他挺享受。

可惜的是这些军户家长大多落下了残疾,唉,战争啊。

他所在的这处院子,正好是体仁门千户魏志勇的家宅。而那断手踢孩子的父亲却是魏志勇的弟弟——小旗魏志强。魏志强因为残疾已经当不了兵了,只能在村中务农,小旗职位以后将会由他的孩子接替。

大明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军户制度,军户身份是世袭的,子子孙孙都要当兵,每个军户的在卫军士,其主要任务是在固定的卫所当兵,被称为正丁。正丁的子弟为次丁、余丁统称军余,正丁死亡,要由该军尸的次丁、余丁依次递补。若本户绝嗣,则要由同族人递补。

军户还不允许从事商业、手工业,甚至连科举考试也不允许参加。朝廷分给军户土地,军户需要自己种地,军户的军饷实际上是军户们自己种地产生的,朝廷甚至还要向他们征税。

永兴屯是湘王三卫军屯,这里生活着几万军中家属,这里也是朱久炎所有侍卫们的家。本来,侍卫们兴奋、欢快呼喊着带世子殿下回到家中,村中父老们特别热情,场面也相当愉快,朱久炎的脸上同样带着几分喜悦。

回家……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语啊。

怜星的眼里,也终于有了一丝久违的情感。

这种情感是对未来的期待!

可当朱久炎看到在屯中务农的居然都是老幼妇孺和残疾的退役军士,喜悦被慢慢冲淡,情绪也变得有些消沉。

无可否认,永兴屯并不贫瘠,在整个荆州来说都是非常富裕的村庄了,毕竟他们都是湘王的军户。王府逢年过节都有赏赐下来,朝廷里的重役、税收和地方府衙里随意役使军丁、克扣月粮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情,也落不到他们的头上。

PS:不管您是在哪里看书,喜欢本书的朋友,别忘了来起点送个推荐、点个收藏支持一下哦~~

谢谢啦。

第六百七十七章 你是俺妹夫第五百零六章 建文帝的文青病 (两章合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朱久炎的黄埔军校 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嗔狂可悲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王之道 下(两章合一)第一百二十五 直奔江陵第七百五十五章 疯狂的李景隆第四百九十三章 为大明的工艺正名 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群殴的言官 (二章合一)第六百三十八章 迟来的决裂第一百七十四章 胆大妄为的蓝氏集团第五百五十七章 三请三辞第四百一十一章 燕王三子 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阴险第六百八十五章 谁打的定海?第三百三十七章 吹响冲锋号角第二百九十三章 神针七篇第六百九十八章 “借兵”大宁第一百三十二章 有怜星的家宴第四百六十五章 一桌麻将第七百八十二章 燕宁大战第一百七十章 狂人蓝宝儿第四百七十四章 “洛阳纸贵”第五百八十五章 羲和过后,望舒发威第六百七十八章 万夫莫敌第七百七十章 朱能身死、张玉阵亡第四百七十五章 身份的象征第五百七十四章 刺杀讯息第二百七十四章 发兵快活楼第一百二十七章 吴刚落网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神醒脑第三百九十二章 迫不及待的朱允炆第七十二章 信息第五百五十一章 皇爷爷教了些什么?第一百一十五章 少年爱慕第四百八十三章 竖棍晾成旗杆第七章 怜星第七百五十八章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第四百七十八章 朱柏的承诺第六百七十一章 太祖护佑,神龙相随第二百七十四章 发兵快活楼第八百一十九章 燕王的不安第三百三十二章 殊死抵抗第四百七十四章 “洛阳纸贵”第一百九十二章 遇变第四百八十八章 海上风筝 中第二十五章 出宫 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猛虎与群狼第七百五十三章 千方百计约回来的…含着泪也要打完第二百六十六章 引鼠行动第二百六十五章 贼讯第四百七十二章 威风凛凛朱高煦第二百一十二章 优等生朱允炆第七百四十八章 正位东宫第六百一十四章 剿灭逆藩!第四十四章 永兴第四百三十一章 青史留名之事第四百七十六章 世态炎凉第一百四十三章 夜未眠 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帝王之道 上第三百章 牧猪奴戏 上第三百五十章 拳风如龙,怒吼似虎第一百七十九章 抓活的!第五百四十二章 藐视皇帝第二十八章 阅江第五百八十六章 支援燕王府第六百五十八章 全军出击!第五十六章 真相 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青史留名之事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下于我何加焉!第四百七十五章 身份的象征第四百一十三章 武定侯在行动第五十八章 天威 上第七百八十三章 风卷尘沙起第二百七十六章 唯快不破第一百五十五章 皇帝的日常 下第十章 出宫迎客 (精修)第十九章 日常 第二百八十一章 怪命运吧第六百一十八章 痛快淋漓第二百一十八章 帝王之道 上第五百九十九章 朕先给你一个‘戾’!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神醒脑第七百零五章 三面合围!第三百零九章 心中的岩浆 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复杂的感情第六百九十四章 城头变幻大王旗第三百七十章 迎接天使第二百零八章 此处是港湾第七百八十九章 燕军后院失火!第二百一十八章 帝王之道 上第五十三章 验尸第五百二十四章 媒人朱久炎第四百六十六章 辽东总兵杨文第七百七十二章 生死豪赌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人奋勇第五百六十四章 徐家兄弟第四百零七章 废团改散第二百二十五章 柿子也是有尊严的第五百零三章 久炎·唐纳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