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藐视皇帝

梅殷对朱高炽温言道:“高炽,这事儿确实是何福考虑不周,但我想他绝对没有藐视陛下的意思。其实这事儿并不难解决,你刚才其实已经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照搬科举制度就行,我与景隆来担任总裁判、总考官。等他们决出胜负之后,我们在将优胜者的名字呈给陛下,最后再由陛下来宣布他们获得的荣誉。这样不就可以了吗?”

梅殷这个提议,朱高炽自然也想到了反驳的理由,只见他对着朱允炆拱手一礼,笑道:“陛下,这就是臣弟想到的第二个不妥之处了。”

梅殷蹙眉,他的语气中带上了一种冰冷的傲气:“高炽,你这样接连反对,可是觉得我与景隆的身份会辱没了下面的武人吗?”

朱高炽面对这个掌握天下大半权柄的荣国公冰冷质问,还是没有半点局促,他笑呵呵地回道:“姑丈,您与景隆表哥的身份虽然贵重至极,但却还比不过我大明皇室!湘王叔与煦弟已经对天下人宣布要参与此次比赛,他们一个是皇室亲王,一个是皇室郡王,身份比国公还是要贵重一些的。世上哪有公爵来给王爵来当裁判的道理?如果朝廷真的这么做的话,天知道后人在史书上会怎么记载!说我们做臣子的不懂规矩?还是让后人理解成荣国公与曹国公权倾天下?盖过了郡王?盖过了亲王?盖过了皇帝!?”

朱高炽这番反驳,比刚才更为厉害,也几乎没有什么破绽,毕竟大明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是极为森严,哪里都讲究上下有序、尊卑有别的礼制!尤其是有爵位传承的勋贵家族,对于等级礼制的遵循,比文武大臣们都看得更重!

因为等级礼制才是保证他们与众不同的保障,爵位世袭罔替的依据。

梅殷与李景隆二人便是等级礼制的最大受益者,他们二人都沉默了。

朱久炎听了朱高炽这番反驳,心里也忍不住喝彩,明明大家都知道朱高炽是故意找漏洞反驳,可是却偏偏让人找不到可以反击的地方,委实厉害。

沉默了一段时间之后,梅殷才不自然地笑了笑,无奈地对朱允炆道:“陛下,高炽说得没错,是我们考虑的不够全面,忽略了身份问题,请陛下忘记刚才那个荒唐的提议吧。”

李景隆也是附和道:“臣等考虑不周,差点酿成大笑话,请陛下恕罪。”

“朝廷不设置裁判的话,比赛的举办权,岂不是还在藩……”别人都理解了梅殷与李景隆的意思,唯独平安的属下,那耿直的苏火耳灰还在这上面纠缠,差点在明面上把不该说的话都说了出来。

“比武决胜要什么裁判!?”幸好平安反应及时,出言打断了苏火耳灰的话,“武人之间的比试,又不是比写文章、斗诗词歌赋!我看现在的规则就挺好的,站在台上的就是胜者!周围的眼睛全是裁判!”

“都别争了。”朱允炆知道自己想将举报权,抢过来已经不可能,他看了朱高炽一眼,“朕看会场外面,不是挂了几条横幅吗?王中,你去将五军都督府主办此次武道大会的横幅也挂上去,以显示朝廷对此次大会的重视。”

“奴婢遵命。”太监王中赶紧领命而去。

毫无疑问,朱允炆这个折中的办法,算是退了一步,燕王府也就没有再反对这个做法。

不过,在场的所有人都清楚,即使朱允炆退了一步,也不代表双方的角力就停止了下来,藩王与朱允炆之间的矛盾,现在是更加加剧了,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短暂的平息,只是不过是在酝酿着更加狂暴的风浪。

可是接下来搞事情的人,却是出乎大家的意料。

只见朱久炎起身,来到朱允炆的面前,拱手道:“陛下,山南国虽处海外,但国民也是尚武的,小王尤其痴好搏斗,今日见到如此武人盛世,真是令小王热血澎湃。小王想报名参加了武道大会,不知可否向陛下讨个恩典,也掠过初试海选,直接参加八强比武?”

“唐世子,你也想要参加比武?”朱允炆都愣住了。

由于前两次的不好印象,朱允炆对于这山南国世子唐纳德,是一个百万个恶心。但是现在蛮夷可是使臣,大庭观众之下向他讨要参加八强的恩典而已,他这个宗主国皇帝,自然不好当众拒绝。

朱允炆转头看向朱柏与朱高炽问道:“皇叔与炽弟的意思呢?比武大会毕竟是你们两家举办起来的。”

朱柏与朱高炽自然没有什么意见,对视一眼,一起拱手道:“全凭陛下吩咐。”

朱允炆点头对李景隆道:“既曹国公去宣旨吧:山南国世子唐纳德,仰慕大明武风,想与天下英雄同台竞技。朕特旨准许,唐纳德直接参加八强比武。”

“遵旨!”李景隆躬身后退,讲朱允炆的旨意传达了下去。

听到五军都督府的成为了主办方;外国番邦的王子也请旨参加了比武大会,广场周围更加人声鼎沸了,这个比武大会简直成了今年的头等盛事。

那些个记录比赛数据的资深赌徒们,也纷纷提笔,奋笔疾书,然后互相传阅交流各自心得,最后汇总好每场比赛的结果,以及各自看好选手的资料,重新抄录。

他们这副认真细致的样子,比那些个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们相比,都不遑多让。

这些汇总出来的消息可是非常重要,不仅能给自己做参考,还可以拿出去买银子的。外面挤不进会场,看不到比赛的人,可是有一大把,他们见不到比武大会的情况,只能抢购这些个二手资料,从中揣摩,再结合赛经报纸上的消息与坊间传起来的热门人物事迹,进行投注。

……

朱久炎自己报名参赛是早就计划好的,他虽然在武道大会上吸收人才不那么在意,可也不能将天下第一高手的名号给朝廷的人夺去,最好还要让父王夺得第一!

在他们这次离京之后,靖难恐怕就要开始了。到时,湘王府的势力肯定要受到朝廷的猛烈攻击,自己虽然发展起了强大的海军,但世人并不清楚华夏海军的实力,湘王府现在缺的是一个展示武力的机会!

湘王府需要一个旗帜,这旗帜来在靖难的时候,可以吸引天下的英杰来投靠!军事方面的人才,湘王府确实不怎么缺乏,但是内政行文官却是一个大短板。

自从入主了舟山、宝岛与澎湖后,朱久炎就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这一点,铁守和丁坚是技术型人才,带出的徒弟也是搞技术的,他们对于城市的管理与内政,基本是一窍不通。

而肖广南、周季陶、傅安三个虽然都有能力,可是这些日子以来,地盘越来越大,他们几个要管理的事情却是越来越多,都有些分身乏术,急缺人手辅助。

有时候朱久炎看着他们忙碌的样子,都有些替他们暗自焦急,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湘王府的封地在荆州,王府的文臣属官都没有过掌管一县一地的经历,让他们来管理,别说朱久炎,估计他们自己都没那个自信。

而那些有能力的管理人才,比如:给朱久炎立长生排位的刘之荣,以及岳州的那一批因镇压白莲教阴谋而提干的官吏们。

他们对湘王府、对自己是毕恭毕敬,让他们对湘王府予以方便,也完全没有问题,但是要他们跟着湘王府造朱允炆的反,朱久炎估计这些个老油条会跑的比谁都快!

湘王府在这方面没有燕王府的底蕴,也没有朝廷的大义优势,管理型人才根本得不到补充,朱久炎这些日子,为这事儿可没少发愁。

往后若是打了胜仗,管理的地域更大了之后,这些打下来的城市交给谁管理?如何配合前方军队?后勤计划如何安排?

难道对百姓们不管不顾?战后也不安置、安抚?不说这样的做法很愚蠢,即便朱久炎自己都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他反的只是残酷削藩的朱允炆与拥护朱允炆的人,百姓却是无辜的,大明的根基不能遭到破坏。

在这点共识上,朱久炎与朱柏是一致的。

虽然天下第一高手这个头衔,对于大局没有什么帮助,但这却是一个很吸引人注意的旗帜,是一个展示力量,吸引人才加入的招牌!

毕竟文人中也有信奉英雄主义的,也有人偶尔热血。天下这么大,怀才不遇的文人还是有很多的,考不上科举,不代表这人当不好父母官,也不代表没有才干。

不说远了,大明的开国文臣之首李善长,不就是个怎么考也考不中科举,一直名落孙山的读书人吗?

这些个读书人没有机会施展抱负,心里难道没有期待天下大变,寻得明主,从龙而上,一展所长的念想吗?

朱久炎相信,有了赛经报纸的配合,有了场边这些人的口口相传,只要自己在策划运作得当,不怕吸引不到文人前来投靠。

文人的野心,有时候比武人大多了!

所以,无论从何种角度上来说,朱久炎都不能让天下第一高手的名号旁落!朝廷不行,燕王府也不行!

燕王府派出这么多的好手参加比赛,怕也是怀着同样的心思,这么一个强而有力的助臂,若是落在燕王府的头上,朱久炎可以肯定自己开心不起来。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朱久炎参赛,一方面是准备在擂台上给蜀王点颜色看看,另一方面就是为朱柏保个底。

朱久炎虽然对朱柏的武艺充满了信心,但是多个人手,多个机会,有了自己的加入,冠军的位置才能更有保障。

还有李景隆派出来的人,他可是要准备好好“照顾”一下的,要不如何能够对得起他刚才的那阵上蹿下跳呢!?

比赛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高台上的再次响起了轻柔的音乐,方才的龌龊似乎一下子转变了其乐融融的景象。

“唐纳德”这个山南国的世子既然出来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朱允炆即便心里再厌恶,也不得不装装宗主国皇帝的样子,满脸和煦地问道:“山南国国主一向可好?”

“父王很好,身体康泰,有劳大明皇帝陛下挂念。”

“嗯,唐世子一路行来,对我大明有何感想?”

“天朝地大物博,山川秀丽,令唐某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朱高炽听了有些意外地看了朱久炎一眼,这山南国世子入京之后便与湘王、宁王来往密切。现在面对朱允炆的询问,口中还只赞叹山川景色,不提文化国力,分明是带有贬低之意。

转头一看,果然朱允炆那不悦之色不仅都摆到了脸上,更是忍耐不住地冷哼了一声。

这山南国世子倒是胆子天大,难道不知道现在大明内部的形势吗?如此摆明车马与朱允炆作对,仅仅是因为与大明商会的利益纠葛?

看来得好好调查一下这个唐纳德才行,看能不能为我们燕王府也争取到友谊,想到这里朱高炽轻轻地拍了一下朱高燧的腿,轻声说道:“三弟,让你的人好好查查这山南国使团;还有为兄想找机会与这唐纳德世子见个面,你能安排一下吗?”

“没问题。”

朱高燧点了点头,朝侍立在后的纪纲低声吩咐了几句,纪纲恭敬点头,看了朱久炎一眼,悄悄转身离去。

朱久炎可不管朱允炆有什么情绪,继续道:“入大明以来小王见过不少大明的官员,像定海县县令薛元祥、曹国公、荣国公等能臣令小王钦佩不已,他们都是精明强干的人杰,可见大明人才遍地,非我山南国可比。”

朱允炆对这句话中的暗讽,却是没有听出来,他听完脸色稍稍缓和,矜持地道:“他们确实都是朝廷离不开的栋梁。”

“谢陛下夸奖!”梅殷与李景隆一齐起身叩谢。

第三十五章 反转第七十九章 欺下必定媚上第七百三十二章 树倒猢狲散第五百七十八章 报仇不过夜第一百二十四章 来个惊天动地第七百一十章为谁而战?第二百三十七章 强抢风头第四百七十五章 身份的象征第二百九十章 龙潭虎穴 上第八十二章 导演登场第三百一十五章 猛虎与群狼第一百二十三章 就是要将事情闹大第六百九十三章 三山、四海、五岳第一百四十八章 传世秘笈 下(两章一起发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调兵遣将第七百二十五章 许你世代放牧第四百七十六章 世态炎凉第六百一十一章 掌控全局第二百四十三章 挑战蓝玉第一百二十三章 就是要将事情闹大第四百零四章 骂皇帝引起的血案 上第二十三章 装病第七百九十一章 刀俎易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未眠 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给我畅快,恨死你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殊死抵抗第八十七章 怜星的小心思第四百四十五章 攻城拔寨 上第五百九十七章 兵围岷王府第五十三章 验尸第四百八十三章 竖棍晾成旗杆第二百二十五章 柿子也是有尊严的第一百三十六章 会员制度 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夺取兵权第三百三十二章 殊死抵抗第一百四十六章 抢注东厂 下第八百二十二章 燕王通敌第二百四十九章 天子之怒第三百零四章 怜星的威严第八百零三章 政治家朱棣 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天子之怒第一百一十五章 少年爱慕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雄的暮年第一百八十八章 战果丰硕第八十六章 高二宝的小心思第五百八十三章 并肩作战第一百五十四章 皇帝的日常 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丧子之痛第一百八十一章 热血炼心第二百三十章 为怜星报仇第七百八十五章 宁王叔,你真不想以后吗?第一百四十五章 抢注东厂 上第五百八十章 看热闹不嫌事大第一章 湘王世子朱久炎(精修)第四百八十九章 海上风筝 下第九十七章 绣春刀第二百三十章 为怜星报仇第六百九十八章 “借兵”大宁第五百七十八章 报仇不过夜第二百九十七章 汇聚岳州第五百四十五章 朱允炆好方第二百二十六章 来呀,互相伤害!(两章合一)第一百零五章 复仇之誓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臣死战第一百二十一章 拿剑抽死你!第一百四十七章 传世秘笈 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细节决定成败第三百二十二章 玲珑浮凸第三百九十六章 朱允炆的双重标准 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刺杀讯息第一百一十六章 羲和与望舒第一百七十八章 驱着败犬找恶狼第五百六十八章 怜星与妙锦 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蹊跷的军报第四百九十四章 为大明的工艺正名 中第四百四十二章 朱高炽 下第七百七十三章 朱高煦在此!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锅上的蚂蚁 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神针七篇第一百八十二章 “百日丧命散”第四百五十二章 燕王的枭雄本性 中第四百零七章 废团改散第四百零九章 燕王三子第二十八章 阅江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未眠 下第三十九章 决斗 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无法抵抗的屠戮第八十二章 导演登场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智若愚安乐公第一百四十五章 抢注东厂 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连下五十城!第六百三十一章 喜得良将第五百五十一章 皇爷爷教了些什么?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仇得报第四百四十五章 攻城拔寨 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怜星的身世第四百二十章 沙盘原来是老祖宗的东西第五百五十八章 朱允炆的爆发第一百八十四章 暴虐狂人第五百八十四章 技差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