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龙凤和鸣”

勤政的一天就这么过去了,目送两位老师离去的朱允炆舒服地伸了个懒腰。

从闷了一天的文华殿出来,殿外,在真定城死里逃生的大太监王中早已在御辇前候着,见朱允炆出来,他立马流着眼泪跑了过来,跪地哭泣道:“陛下啊,陛下,呜呜呜呜,奴婢可算是跑回来了,呜呜呜,奴婢差点一儿就见不到您了呀,呜呜呜……”

见一身的血污的王中,朱允炆心中咯噔了一下,他急声道:“你这奴婢,嚎什么!快说,真定的战局怎么样了?”

王中瞬间停止了哭泣,“长,长兴侯战,战死……最后长兴侯的头都被逆贼朱棣割了……”

“可恶的逆贼!可恶的耿炳文,可恶的郭英,什么宝刀未老,朕的五十万大军被他们带的不堪一击!还有杨士奇、夏原吉、顾成、宁忠这些叛逆,投降逆贼,朕生平最恨的就是不懂忠孝的叛逆!来人!把这些投降的叛逆家眷统统抓入死牢,择日问斩!”

朱允炆话音一落,两队天武将军,便迅速奔出了宫。

宫人们见朱允炆如此歇斯底里的发怒,全都吓得紧张兮兮的跪在地上,一动不敢动。

望着跪趴满地的宫人,朱允炆忽然感到一丝莫名的悲凉,他喃喃自语道:“这些叛逆到底是为了什么?朕才是君,朕才是你们应该效忠的对象!朕哪里对不起你们?是朕给了你们官位与俸禄!你们居然接连附逆,背叛于朕!忠孝节义都哪里去了!?”

越说他越感到气愤,越说他越感到心寒。

突然朱允炆用一种伤感的语气,对地上离自己最近的王中问道:“王中你说,难道朕是个没有德行的皇帝?”

“陛下您何出此言!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朝中的大臣还是忠心的多呢。陛下您的心得放宽一些,被这些奸人气坏了身子就太不值当了。”王中不敢抬头,就这么跪着劝慰。

“朕如何能不动气?”想着这些背叛自己的人,朱允炆自然地又联想到了徐增寿的身上,他心烦意乱地说道:“朕就是想不明白,徐增寿身为中山王之后,又有左军右都督的高位,为何会背叛朕!?他到底图什么???还有徐妙锦,朕都许了皇贵妃的位置,她为什么要暗中出逃?朕就这么差?你说这些事情,徐辉祖到底是个什么想法?”

说完徐家的这些事情,朱允炆又是生出了一肚子的无名火。

“陛下,奴婢对于徐家的事情倒是有个想法,就是不知道对不对。”王中小心地抬头说道。

“嗯?”朱允炆诧异地低头看了王中一眼,他其实就是发泄一下心中的情绪,根本就没想过一个太监能够帮他什么,“你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陛下,奴婢想,这徐家兄弟该不会是学着三国时期的诸葛家族,在每个筐里都放了一个鸡蛋吧。”王中阴着嗓子说道。他认为是“为君分忧”的好时候,想通过这番建言,让朱允炆对自己刮目相看。

“在每一个筐里都放一个鸡蛋!?”朱允炆一想还真是如此!

徐辉祖帮自己;徐增寿帮北平;而徐妙锦则很有可能跑去了荆州,这样徐家在任何一个可能掌握天下的势力中,都下了筹码!这不是正是三国时期诸葛家族的做法吗?

看着朱允炆越来越难看的脸庞,王中顿觉有些心虚,不敢看他的眼睛,再次跪趴了下去,低声道:“这也只是奴婢的猜测而已。奴婢想,这徐家三兄妹,一个效忠陛下,另外两个都跟逆藩勾结,该不会是想三边讨好,一个鸡蛋放一个篮筐,保住他们家的世代富贵吧?若陛下最终赢了,徐辉祖仍是魏国公自不必说;而湘、燕二逆,无论他们谁胜了,徐家还是皇亲。

不管怎么样,徐家都是世代荣华,权势依旧。而且,即便到了秋后算账的时候,得宠的那一个再为另外两个求情,那么即便是以前站错队,也没有性命之忧。这可是永远不赔的买卖,会不会是中山王生前定下的呢?所以这事儿与忠心无关,全是家族利益使然。”

原来是这样!徐家原来只是想永远保证他们的权势与荣华富贵而已!要不是王中点明,朱允炆以前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这一点!

要是这样的话,即便杀了徐增寿,徐辉祖仍旧会忠心于朕。待想清楚关节之后,朱允炆心里便不那么忧虑了。

对徐家的忧虑是没了,但烦心事却是更多了。

朱允炆看着地上跪趴着的王中,脸上露出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他用一种莫名的语调问道:“王伴伴,你怎么会想起说这些的?”

王中仔细感受着朱允炆的语调,他判断不出朱允炆对自己刚才的那番话是个什么态度,见朱允炆发问,连忙用一种极为谦卑的语气回道:“奴婢也是看陛下心烦,才绞尽脑汁想让陛下宽心,也不知是否有用,还要陛下斟酌。”

“朕来斟酌?朕倒是斟酌出了两个问题。”朱允炆低下头来,在玩王中的耳边语气飘忽地回道:“王伴伴,你刚才说的很有道理。不曾想,朕都没有想通的问题,竟被你这个一语点破,你很了不起啊,很睿智。”

见朱允炆“夸赞”,王中心中一喜,忙恭敬磕头回道:“陛下缪赞!奴婢只是想竭尽所能,为君分忧而已。”

“竭尽所能,为朕分忧?”朱允炆听了却是冷哼一声,脸色骤变厉声道:“大明祖制,内官不许识字,更不得干预朝政!!!你一个介深宫奴婢,居然知晓三国诸葛家族!?还敢指摘公爵之家,离间君臣关系!?”

“啊!?”王中闻言,顿如五雷轰顶,瘫倒在地。他此刻也明白过来:自己这是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

“你刚才那挑拨之言,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还是什么人教你说的!?从实招来!”就在王中惴惴不安之际,朱允炆不依不饶,再次喝问。

王中早已浑身筛糠,朱允炆的大喝,又把他吓得一个激灵,立马用颤抖的声音请罪道:“绝没有人指使奴婢,奴婢只是偷偷识字,看了两册三国话本而已,绝没有其他用心,还请陛下明察!”

这一句话说完之后,王中已是肝胆俱裂。

他深深明白朱允炆的性子,对内官和外臣是双重标准,对寻事的勋贵与外臣投鼠忌器,在外面受了火气便找由头向着宫人来发,尤其是身边行走的宦官,寻常的过错,那是绝不轻饶,以前的被打死的德子就是前车之鉴。今天自己竟然一时猪油蒙了心,居然自作聪明地犯了两个天大的错!

“求陛下看着奴婢勤勤恳恳侍奉多年的份上,饶过奴婢这一遭吧!”王中的眼泪鼻涕都留出来了,他可不想落个德子一样的下场。

“朕读史书,每每读到历代阉宦祸国,致使国家倾颓,四百年强汉、三百年盛唐,最终都亡在宦官的手上,朕引为前车之鉴。为避免大明也重蹈覆辙,每每警醒,时时注意,告诉自己要防微杜渐,却还是想不到朕的身边仍旧出现了你这等奸人!”

心情糟糕的朱允炆却是没有丝毫怜悯,即便是伺候他多年的王中,他也是没有丝毫犹豫地指着地上的王中对外面大喊道:“来人!将这贱婢拖出去杖毙!”

马上两个天武将军走了过来,架起王中便要抬走。

“陛下!陛下!”这一幕场景好熟悉。王中知道若这么被架出去,自己便是第二个德子,因此用尽了全身力气大声呼喊道:“奴婢绝没有挑拨的心思!奴婢只想让陛下的心情好一点啊!陛下,饶命,陛下!”

朱允炆眼中闪过一丝不忍。平心而论,王中这些年伺候的他不错,让他很舒心。若真的就这么将其杖杀了,他还多少有些舍不得。

见到朱允炆犹豫的脸色,已被架到门槛边儿的王中看到了希望,他死死地抓着大门,撕心裂肺地哭喊道:“陛下,陛下!刚才是您要奴婢说的啊,是您要奴婢说的……”

朱允炆闻言一震。他刚才倒确实说过这句话,但王中这么一直呼喊却是令他更加愤怒。因为在他看来,大明天子是绝不可能对一个卑贱的阉人犯错的。

他转身狠狠地瞪着王中,声色俱厉地说道:“朕是叫你说,可朕却没有叫你构陷魏国公!你是什么东西?识得两个字就敢妄议朝政了?拉下去!”

“啊——!”王中一声惊呼。但那两个天武将军却是不敢再让他说话,死死捂紧他的嘴鼻,一个拖拽就将他给拉了出去。

望着大门上残留的血迹和可嵌在门上的带血指甲,朱允炆面无表情地哼了一声,迈步走向御辇。

见朱允炆动身,跪在地上的宫人才惊魂未定地凑了上来。

朱允炆看也不看他们一眼,坐上御辇,闭上眼,冷冷吩咐了一句:“摆驾坤宁宫。”

“陛下坐稳了。”一个打卯牌子,赶紧一溜烟儿地跑到了前头,高呼一声,“起辇!”

众辇夫这才小心翼翼地齐步向后宫走去,后面一帮持着各式仪仗的司设监宦官在后头紧紧跟上。

……

除了那些踏遍山河阅尽人间沧桑的开拓者,大凡高位者背后都一个不可替代的女人。

对于建文皇帝朱允炆来说,他也有这么一个女人,她便是皇后马氏。

朱允炆在开心的时候总是与马皇后分享喜悦,在颓丧的时候自然也从马皇后这里得到慰藉,二十出头的朱允炆不怎么好女色,但他却是一天也离不开原配妻子。

坤宁宫这边已经得到了朱允炆杖毙王中的消息,知道皇帝心情极度不好,怀着身孕的马皇后带着金灵与一干宦官、宫女于宫外恭敬迎接。

没到坤宁宫的时候,朱允炆是一脸的焦虑疲惫,可一见到大着肚子的皇后仍旧对自己恭敬行礼,朱允炆不由心中一疼,连忙唤了声:“皇后快快请起”,然后走下御辇一把将马皇后扶起,握着她的手心疼地道:“怀着身孕呢,不早跟你说了,你我夫妻之间免了礼数吗?”

说完朱允炆又板着脸对马皇后身后的一众宫人喝道:“你们都是干什么的?皇后怀着身孕,不知道劝着点?再有下次,朕将你们这些贱婢全砍了!”

众宫人见皇帝发怒,个个都吓得浑身颤栗,跪趴在地上不断磕头请罪。

“陛下,臣妾又不是第一胎了,没那么危险的,再说也过了头三月,胎息也稳住了,多活动活动反而对身子好呢。再说礼不可废啊,夫妻更应相敬如宾,陛下不要怪他们。”马皇后对男人的性子那早就摸了个清清楚楚,她知道朱允炆最注重的就是礼法,其次便是皇帝的威严。

马皇后不管别人怎么看,她反正在梦中都对自己说,无论发生什么,无论什么时候,自己的丈夫都是太祖皇帝最喜爱的皇孙,召见大臣、处理国家大事太祖皇帝都经常带在身边,他受过太祖的精心教导,又是嫡亲皇长孙的身份,他就是上天之子,天下最好、最优秀的男人。

丈夫是最高贵、最英俊、最有才学的,不管是外貌、年纪、性格都是最好的,集所有的好处于一身。

梦里都这么说,清醒地时候皇后说得那就更多了。马皇后这做派,贴身伺候的金灵是何等样人?反正不管是当面还是背后,内宫还是外廷,朱允炆从没听到任何人说过皇后的不好,无论其他人怎么看他这个皇帝,反正皇后是从里到外都将自己当是皇帝的。

无论天下发生了什么事,马皇后都清楚地知道,眼前的这个男人是她一生的事业,她和她的家族已经投进去了所有。青春年华、纯洁之身、这些年来的温柔、恭谨、小心,全部用来抓住这个男人的心。

朱允炆就是她的所有!

朱允炆既然看重礼法,那马皇后只要是与朱允炆相处,她就都打着十二万的小心,时时刻刻都将皇帝的身份放在丈夫的身份前面。

别说只是大着肚子出宫迎接,即便是在生产皇长子朱文奎的痛苦分娩时刻,她都没有忘记礼仪这一点。

第八百零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七百七十一章 两败俱伤第六百七十九章 龙争虎斗第七百八十三章 风卷尘沙起第一百零一章 真正的战士第五百四十一章 光彩照人朱高炽第一百六十五章 楚王府的反击 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骑虎难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绝世战将第五百零四章 朕才是天下的主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这俩个不要脸的第五百七十二章 他是郑和!? 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纵帆破浪第四百零四章 骂皇帝引起的血案 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嗜血的味道第三百九十七章 查遗补缺的朱柏第五百九十二章 困龙升天第八百零九章 朱久炎你这人心思太重第六百六十二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一百一十章 报仇雪恨第五百六十四章 徐家兄弟第八百一十九章 燕王的不安第四百四十章 燕王府版鸿门宴 下第八百一十章 “刀削面”“老陈醋”第七百八十六章 投弹队,投弹!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箭慑敌第五百八十一章 忠心耿耿魏国公第七十五章 挖坑第一百八十七章 再牛也牛不过巴豆第五十一章 洗冤 上第三十一章 争夺 下第四百一十章 燕王三子 中第六十六章 栽赃第七百五十八章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第二百八十六章 何事轻何事重第五百六十三章 许以皇贵妃之位第五百二十六章 盛大的开幕式 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怜星剑斩白莲根第四百八十六章 海上风筝 上第三百七十章 迎接天使第五百八十四章 技差一筹第二百五十七章 困兽之斗第二百一十八章 帝王之道 上第四十四章 永兴第三百二十九章 名正才能言顺第五百三十七章 能人辈出第六百零一章 索性逼反他们!第四百八十八章 海上风筝 中第七百九十七章 巨浪中的奇迹第二百零二章 罗贯中的黄金总盟第七十四章 父子 下第七十二章 信息第二百七十六章 唯快不破第一百六十章 朱久炎的黄埔军校 中第五百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第四百零八章 向着宝岛前进第六百七十四章 向世人露出獠牙第二百七十章 挡我者,死!第一百四十三章 夜未眠 上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给我畅快,恨死你了!第二十六章 逛街 上第九十二章 巴陵郡王第二百八十四章 辣手摧花 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妖娆柔媚第一百七十三章 怨愤入心间第七百三十章 钟山茫茫,孝陵孤立第四百零七章 废团改散第二百二十七章 所向披靡第五百九十九章 朕先给你一个‘戾’!第五百二十二章 李二都督受难日第一百四十七章 传世秘笈 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孩儿有帝王之心!第六百零七章 骑墙派第三百九十三章 朕想提拔个大臣都不行吗?第二十九章 跋扈第五十一章 洗冤 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引鼠行动第十九章 日常 第二百六十七章 绝色妖女第四百三十二章 任重而道远第六十三章 忽悠第八百一十八章 秦王之威第二百七十七章 就地处决第三十三章 暴力第一百六十九章 猪油葱姜汤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喝豆浆长身体第八十四章 弄假成真第七百三十二章 树倒猢狲散第四百二十六章 文武失和 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殊死抵抗第三百八十六章 成功迈出第一步第一百七十四章 胆大妄为的蓝氏集团第三百六十四章 朱允炆的反应 (两章合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下于我何加焉!第二百七十四章 发兵快活楼第七百四十六章 登基大典第四百零三章 敢骂皇帝?!第二百八十五章 世间有你便好第六百四十九章 战云密布第六百三十二章 杨士奇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