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请王爷继位!

朱柏缓缓点头。朱久炎的分析得很有逻辑,也很实在。如果自己登基为帝,那云滇的沐晟、甘丨肃的宋晟、两淮的梅殷、齐鲁的铁铉就会左右为难,不说全部放弃抵抗,起码有很大的几率,能让其中的一两个人犹豫不决,甚至可能还会有人表示效忠。

而要是朱允炆正跑到了两淮,一梅殷的为人,肯定是会铁了心的继续保朱允炆。

如今京城已占,紫禁城以及整个朝廷都在手中,湘王府的影响力已经能够辐射到整个南方,朱柏不想在如此好的形势下再起祸端;也不希望眼看着稳定下来的地方,再起内战。

毕竟,这锦绣江山浇筑了他的父亲、太祖皇帝一生的心血!

想到这里,朱柏倒也洒脱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看来名声和帝位只能选一样,一惯信奉顺其自然的他,才不管后世史家的笔怎么写自己。

只要坐上了帝位,名声让后人去说吧。只要自己在位期间,开创一个辉煌盛世,后人评价自己的时候,总比朱允炆好吧?

以前杀兄逼父的李世民都能靠着“贞观之治”,成功洗刷掉“玄武门之变”的恶名,咱朱柏难道不行吗!?

“就按照你说的办了!”朱柏果断地下达了改变天下命运的决定。

“儿臣这让人通知朝中的大臣,让他们去乾清宫‘眼见为实’!”朱久炎行动起来也是非常的迅速。

“还有一件事情,要发出《奸臣榜》,告知天下,如此也好让东厂的人穷追不舍、全力追拿朱允炆!把朱允炆已死的,人证、物证也要写进去。”

“父王想的周全。”朱久炎马上开始选定《奸臣榜》的上榜人选。

黄子澄虽然已死,但也不能算了,还是要排在首位;方孝孺也是肯定要在的,后面的人选东厂也早有汇总。

朱久炎思考一番之后,开始遴选名单。为形势所迫的就算了,他选的都是死命支持黄子澄与方孝孺的大臣,以及他们麾下的党羽:有侍郎黄冠、大理寺卿胡闰、安陆侯吴杰、寺丞邹瑾,侍郎郭任、卢迥……还有新任的吏部尚书张紞、工部尚书郑赐、刑部尚书侯泰、御史曾凤韶、王度、谢升、前御史尹昌隆、修撰王叔英……

最后在加上一个卓敬,正好此人在甘丨肃,等父王登基之后,将这《奸臣榜》发给宋晟,如此也正好看看宋晟是怎么选的,一举两得。

朱久炎仔细斟酌后,交给朱柏复核:“父王,儿臣已经拟好了,请您过目。”

“嗯。”朱柏接过反复观看起来。

朱久炎拟的这封名单,范围虽广,却是有的放矢。这名单上的人,都是深受朱允炆重用的,也是建文新政的强力支持者,同时也是新政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一手策划、推行的削藩与改制,还有些利欲熏心的人更是在这一过程中,发出了很多对诸藩、尤其是湘王府的不利言论。

这些人比方孝孺、卓敬更为可恶。他们跟陈迪是同一类人,很多言论都是无中生有、凭空杜撰、污蔑,但因为在建文朝廷言论正确,反而越升越高,实在是恶心、讽刺的很。

“最后再加一句,‘凡缉捕缚送之人,皆得悬赏’。名单中的人还是要先派人挨个询问一下,留下愿意降附的可用之才,这样对国家也有好处。”

朱柏合起草稿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若论其本心,他对这帮乌七八糟的人,也着实厌恶,其中的一些天天诋毁自己的低劣小人,更是应该千刀万剐。但《奸臣榜》一发出去,这些人就死定了,这样会不会让让朝廷元气大伤?

毕竟,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少不了臣子的辅助。所谓水至清无鱼。

以前他是亲王,只管逍遥自在,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可现在他已打算登基称皇,脑中自然也将治理国家摆在了第一位。

“那些不肯归附的呢?”朱久炎低声道。

“那些不做出表态的,留着也是祸害!天已经变了!现在的大明,已经不再是朱允炆的大明!他们反对咱,那就是反对朝廷!于公于私,都不能让这些人活着!至于屠戮朝臣的名声,你不用有顾忌,咱连篡位弑君的名都不怕,还在乎这点名?手段强硬一些,也有好处,让天下人明白:顺者昌、逆者亡!”

已有思路的朱柏作起决定来那叫一个快、“郑赐、王钝、黄福、尹昌隆四人在咱带兵来紫禁城的时候,已经在路上对咱跪拜施礼了,他们的名字便剔除了!其余人等,只要不愿归附,一律就地格杀!”

朱久炎听罢,衷心的称赞道:“父王英明!那儿臣就去办了?”

“还有一点……”朱柏忽然用阴冷的声音补充道:“凡不降之人,除了格杀本人之外,其亲族也要一律严惩!咱要让天下人都知道,胆敢违逆天命者,是什么样的下场!”

朱久炎明白朱柏这是要杀鸡儆猴,让那些尚在首鼠两端中的官员们看清形势,赶紧归附。

有些个血雨腥风是必须要有的,这才有利于权力的接替。当那些不肯归附的朝臣,知道他们的亲族也将面临最严厉的惩罚时,想来其中的很多人,会选择不干傻事。

正所谓乱世用重典,这些铁血手段,也是让天下官员归心的最好选择。务实朱久炎是完全同意的,而且这是在他这个现代人的把控之下,只会在反抗的官员之中执行,算是小范围内,对于天下的百姓,没什么影响。

朱久炎也会严禁下面的人,不准牵扯到百姓身上。

父子俩密议结束后,朱久炎连忙赶往城内,找到了周王、齐王、谷王和郭英父子、以及吴高。

几人一番密谋,迅速将劝进的套路正式敲定。

……

一个时辰之后,破败的乾清宫中,已挂满了白布。

朱柏的悲哭之声,非常大声。叶信、马进忠等近侍都跪伏在地。

被朱久炎通知而来的满朝文武,刚来到乾清宫外,就被朱柏的哭喊声与四处悬挂的白布吸引了注意力,俱都加快了脚步。

一进寝殿,便见朱柏扑在那具黑乎乎的男尸上,痛哭流涕,“臣叔只想替你清君侧、除奸臣,还你一个清清朗朗的江山……以霍光之心,辅助于你!可是你为什么要想不开,引火自丨焚啊!咱的皇侄啊,臣叔只是想谨遵先皇遗训拱卫祖宗江山,让你当好这个皇帝啊!呃呃呃,呜呜呜呜……”

“陛下啊!陛下!陛下啊……”

“陛下,陛下你死的好惨啊!陛下!陛下你不能丢下黎民百姓,更不能丢下大明的江山啊!陛下……”

无数的朝臣,对着地上的焦尸不住地跪拜,痛哭失声。

京城里有四十万湘军,《奸臣榜》已经给朱久炎颁发了出去,皇帝也死了,反抗湘王府的下场,群臣也都知道了。此刻倒也没有人不开眼,发出质疑,都是不住地对着焦尸磕头。

“皇兄啊,你为何要引火自丨焚啊!呃呃,呜呜……”朱久炎也不失时机地扑在朱柏身边,与其一起悲痛“哭泣”。他早已在袖口涂抹了回回葱(洋葱),扑上来的时候,用袖子摸了一下双眼,泪痕立马出来,两行眼泪流当场出来,声音也相当之悲切。

“皇侄儿啊,你怎能信那些奸臣的话啊。”

“是那些奸臣害了你啊!”周王、齐王、谷王的藩王,也是扑了过来,跟朱柏父子一起“痛苦”了起来。

乾清宫中哭声阵阵,群臣呼天抢地,泣不成声。这时拼的就是哭技了,皇帝死了,怎么都要嚎两嗓子,表现忠义。即便心中恨得朱允炆要死的武将们,也是一个个的嚎啕大哭。

不过这些中气十足的声音里,实在是听不出什么伤心的情绪。朱久炎暗暗撇嘴,演技不过关,还是文臣们在这方面强多了,不管真心还是假意,反正听哭声,看表情,都是让人瞧不出来的。

一刻钟之后,郭家父子以及吴高带领数十名大臣,擦着眼泪上前来,对着哭得最厉害的朱柏劝道:“王爷,还请保重身体啊,别哭坏了身子,朝廷还离不开您啊。”

“对啊,王爷保证身体啊!”

“王爷节哀。王爷啊,朝廷不可一日无君!陛下既然乘龙而去,大位空虚,国无宁日,臣斗胆向王爷劝进!”

“王爷,陛下已龙驭宾天,王爷节哀顺变!胡大人说得不错,国不可一日君,臣请王爷继位!”

“微臣附议!请王爷为天下做主!”

朱久炎安排的剧本,本来是让周王他们走过来再哭两嗓子,然后一左一右围上来,扶起朱柏,与郭英等人一齐劝进,造成声势。不想却是有计划之外的人,出来截胡了。

谷王与郭英他们也有些意外,截胡的还不是一个人,居然是三个人同时出来。

郭英看了他们三个一眼,在朱柏父子二人身边低声道:“头一个叫胡广,后两个叫吴溥、杜文长,都是熬资历的不得志官员。”

“嗯。”朱柏心中有数,脸色一肃,转头愤然拒绝道:“住口!本王靖难起兵,是为清除奸佞,是想以霍光之心辅佐皇上,尔等竟敢出此大逆不道之言,岂不是要让本王背负不忠不义的骂名!?”

皇帝都死了,你还辅佐谁?

胡广、吴溥、杜文长三人自然明白,三请三辞的套路。即便是太祖皇帝制定的继承人,朱允炆当初登基的时候,都安排人来了一出古礼拒绝三次,才不忍天下万民受苦,不得已受命。

三人锲而不舍,都是死命地朝着朱柏磕头,求朱柏为天下万民着想,即刻登基为帝。他们都是一副朱柏若是不当皇帝,他们三个就要在这里当场磕死的模样。

别说,胡广他们三个的磕起头来是真的不要命,没两下,额头就都磕红了。后面悲痛的群臣之中,不乏急于表现,想让朱柏父子记住的人,不一会儿,就出来二十多个大臣,加入了胡广他们的队伍里,死命地磕头,请求朱柏为了天下稳定,马上继位登基,为臣民做主。

“王爷,为免四海动荡,国家不宁,当此时刻,唯有王爷才能定朝纲、安天下,保我大明江山太平,老臣郭英,叩请王爷以大明江山为重,立刻承接大位,登基改元,为慰臣民之望!”

早已投靠湘王府的大臣,也一齐聚集到了郭英身后,齐声道:“恭请王爷继皇帝位!”

诸王也急忙后退一步,撩袍跪倒在朱柏身后,劝朱柏继皇帝位。

“你们要置我父王于不忠不孝的境地吗?”影帝朱久炎,马上为朱柏搭起了台阶。

“久炎非是如此,这是为了天下万民啊!”谷王刚才给胡广等人截胡,正暗自咬牙,没有表现好,此刻眼见机会来临,表现的那叫一个积极,“皇兄如果不上承天意,下顺民心,我朱橞只好撞死在这乾清宫中!”

说完,他还真的猛然站起,作势要向宫柱撞去。旁边的诸王自然马上配合,七手八脚地将他锢了个死死的。

齐王死死地锢着谷王的肩膀,一脸激动地回头道:“十二弟啊,你快阻止一下吧,皇家不能再闹出悲剧了!”

“臣等叩请王爷继位!”

“臣等叩请王爷继位……”后面的群臣也是不甘示弱,此起彼伏地磕头,发出了阵阵劝进的呼喊。

“不要再说了,你们再敢妄言,定斩不饶。”朱柏站起身来,摆手道:“皇上不能体谅咱的一番苦心,反而轻生自丨焚,咱此刻悲痛欲绝、心乱如麻,哪有心思想其他?还请诸位另选贤王,以承大统吧。”

要撞柱子的谷王此刻也不撞了,回头劝道:“皇侄已然归天,皇长子文奎也一同去了,没有子嗣留下。咱们这些亲王里头,就皇弟你的道德武功,让人敬服,皇弟你继承大统,那是天经地义的啊!”

朱久炎对大明的继承制度清楚的很,继承顺序可不是按照什么道德武功,而是按照嫡庶长幼来的。

不过这会儿,在朱久炎的注视下,没人敢提起这个,他们都选择性地遗忘了,纷纷附和谷王。

“别再装了!欺世盗名,欲盖弥彰!”本来一面倒劝进的场面中,突然发出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

第六百四十六章 无法抵抗的屠戮第四十九章 开始第六百六十六章 威势第四百九十四章 为大明的工艺正名 中第二百六十章 落山鸡港第三百五十章 拳风如龙,怒吼似虎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平被打破了!第三百零四章 怜星的威严第四百一十二章 真假朱久炎第七百八十二章 燕宁大战第四百五十四章 朱高煦登门第七百零四章 今夕是何年?第四百九十三章 为大明的工艺正名 上第九十二章 巴陵郡王第四百七十五章 身份的象征第七百七十六章 檄文如箭,上兵伐谋第一百三十八章 金子和银子第八十五章 秀玉第三百九十九章 夏威夷城的由来第四百五十九章 怜星的B计划第五百五十一章 皇爷爷教了些什么?第四百一十四章 登陆宝岛第七百零一章 温水煮青蛙第二百八十六章 何事轻何事重第三百六十七章 反常的洪武皇帝第七百六十七章 团灭登陆、炮轰青州第五百四十九章 军报北来 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葬立碑第五百一十九章 毁戟射匾第三百七十二章 怜星的配合第四百二十七章 文臣失和 下第七百章 所谓贤王第六百六十二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七百二十六章 二王会第七百八十六章 投弹队,投弹!第六百二十章 靖难天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再牛也牛不过巴豆第三百四十六章 跳帮接舷 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再牛也牛不过巴豆第一百零九章 致命的吸引力第三百零一章 牧猪奴戏 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血腥杀戮第七百一十八章 被鲜血染红的南京土地第八百零五章 四哥这火烧的到底是谁啊?第三百二十六章 冲天大火第四百五十三章 燕王的枭雄本性 下 (大章)第五百四十二章 藐视皇帝第四百四十二章 改变第四百八十三章 竖棍晾成旗杆第七十一章 归属第四百六十七章 杨文站队第一百二十六章 布下天罗地网第四百六十七章 杨文站队第七百零七章 横扫赣鄱第三百八十七章 神兵利器第九十四章 屠杀 上第七百七十八章 朱久炎VS朱高炽 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隔墙有耳第一百九十章 如斯武力,让人羡慕第三百三十七章 吹响冲锋号角第四百八十章 夺取天下的资本第四百一十四章 登陆宝岛第六百四十三章 存乎一心,贵在应变第三十八章 决斗 上第十七章 百夷 第二百五十四章 鞭打锦衣卫指挥使第一百四十六章 抢注东厂 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文臣失和 下第七百七十一章 两败俱伤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文登基第四百零四章 骂皇帝引起的血案 上第六十三章 忽悠第三百四十一章 上了船就能跑掉吗?第一百六十九章 猪油葱姜汤第四十章 愿望第五百八十六章 支援燕王府第五百三十六章 上蹿下跳的李景隆第一百三十三章 淘宝商楼第六百九十九章 塞外天堂第七百七十三章 朱高煦在此!第三百五十二章 极度自尊的朱孟熜 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连下五十城!第五百三十四章 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第四百八十二章 遭遇战第三百七十四章 以世界第一舰队为目标第五百三十九章 平安的夙愿第二百九十五章 骑虎难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穿越千年的交流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天下为棋第三百八十九章 三种炮弹第三百零二章 朝廷永远最大第五百零五章 抓捕代王一家!第三百六十四章 朱允炆的反应 (两章合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二十年前的秘密第一百三十二章 有怜星的家宴第一百四十章 火爆场面第五百四十三章 朱柏发难第四百一十章 燕王三子 中第八百零四章 政治家朱棣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