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字卷 第七十三节 只为朝廷,对事不对人

卢嵩迟疑了一下。

张瑾有报告送来,也详细介绍了此次临清民变前因后果以及处置情况,卢嵩也能大略了解其中情况,如何既要基本如实的向皇上报告这一情况,又要适度考虑皇上现在的心情,这也让卢嵩颇费心思。

“回禀陛下,根据张瑾所报,此次民变时,虽然乱匪未曾伤及漕运诸仓,但那临清三仓也在乱匪威胁之下,李大人和乔大人也是心忧国事,陈大人勇于任事,……”

“嗯?”张慎似笑非笑的瞥了一眼这个一直跟随自己长大的幼时玩伴,“卢嵩,什么时候你也学会了和朕来这一套了?”

卢嵩脊背一阵汗意,赶紧躬身一礼:“陛下恕罪。”

“说吧,究竟怎么一回事?”张慎瞥了对方一眼。

“李大人和乔大人虽然往日有所争执,但在此次平叛事务上的确较为合拍,据臣查悉,其中亦有一些缘故,……”很显然皇上已经从其他渠道获知了一些情况,卢嵩也就不在遮掩。

“那冯铿乃是神武将军冯唐之子,……,冒险潜出见了乔大人,……,陈大人应该是与冯唐有些交情,……”

“你的意思是这冯铿说动了乔应甲?”张慎意似不信,“十二岁的少年郎,这般勇武大胆?乔应甲为御史,这等事情本该是李三才统管才对吧?为何他不找李三才却找乔应甲?”

“回禀陛下,臣以为,此等情况或许是有人指点,……”卢嵩沉吟着回答道,言外之意也很清楚,有内行点拨了总督和御史之间的关系,不解决御史这一关,此事便难为。

“乔应甲不是轻易被人说服打动的人吧?”张慎还是对乔应甲有些了解的,这般都察院出来的御史,都非易与之辈,岂是能轻易说动的?

“臣闻乔应甲虽然为御史,但自称他为人行事,只为朝廷,对事不对人,……”卢嵩回应道。

张慎略微一怔,细细咀嚼这句话,若有所思,却不知道这句话乃是冯紫英在告辞乔应甲时所言,而乔应甲也有所感,便在某个场合下酒后说了出来。

“些许情况,陛下可以等到李大人、乔大人入京之后,当面询问便可知晓。”卢嵩也不敢把话说死。

毕竟这也是张瑾他们从各方渠道打探而来,若是这些人在皇上面前又换了一番说辞,那倒还真不好说了。

皇上御极不久,朝中班底基本上还是太上皇留下来的老臣,卢嵩观皇上目前的做派,基本上还是大事都要送本到大明宫那边去,所以许多事情皇上也是难啊。

“朕记得那冯唐可是冯朝宗之子?”殿中安静许久,张慎才悠悠的问了一句。

卢嵩一愣之后,才道:“回陛下,冯大人正是前一品耀武将军冯殿伦之后,冯朝宗三子,其长兄冯秦元熙二十二年战死鞑靼人寇边的呼伦塞一战中,二兄冯汉在元熙二十八年因病殁于大同镇任上,冯唐方才袭爵,前年因御史弹劾其骄横跋扈,擅其边衅,所以免官,现赋闲在家。”

张慎脸上露出回忆的神色,目光也变得有些悠远,“呼伦塞?这么一说我倒是有些印象了,当年我奉父皇之命巡边,正赶上了呼伦塞一战,鞑靼七万铁骑席卷塞外,朝廷边军寡不敌众,多处关隘被突破,那冯秦率军阻击鞑靼人精锐三日,所率八千劲旅仅存两千余人得以回返,但全赖这一战挡住了增援鞑靼铁骑,朝廷大军方才能击退意欲突破的鞑靼人主力,……我记得此役冯秦虽然战死,但是朝廷也是赏赐了其一爵位?”

卢嵩在来之前就已经对冯家情况做过专门了解,他知道这位主子素来精细,这等细枝末节恰恰是这位主子最爱询问的,以显示他体贴下情,所以便径直回道:“当初朝廷赐其子云川伯,只不过其子当初年幼,后也不幸夭折,所以……”

张慎微微皱眉,这等绝后而导致爵位未能承袭可谓是最可惜的了,只不过一般人家都会从兄弟那里过继一个过去庶出子,“那冯家难道就没有过继一子给冯秦?”

“回陛下,冯汉无子,冯唐亦只此一嫡子。”卢嵩回答道:“冯汉元熙二十八年病殁时,朝廷也曾追封,只是冯汉无子,后便由冯唐承袭神威将军并晋升为三品将军。”

张慎也有些感触,边塞宿将往往都是子承父业,但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上亡,这等事情也是难免,只不过冯家一脉三兄弟,两兄弟都死于疆场,现在只有唯一一个健在,而且只有一个嫡子都还尚未成年,还是难免让人有些唏嘘。

“那冯铿现在国子监读书?”张慎又道。

“是,今年初开始在国子监读书,听闻此子读书还算刻苦,有意要参加后年乡试。”作为锦衣卫的指挥同知,卢嵩对这些情况的打探早就做到了前面。

“唔,朕知道了。”似乎是想起了什么,摇了摇头,张慎迟疑了一下,“你查一查,冯唐此人在大同那边口碑,不,算了,等等再说。”

*******

冯紫英回到家中时就明显感觉到了府中的气氛不一样。

书院一事是当务之急,后年便是秋闱大比之年,对自己来说,只有两年时间的读书时间,虽说自己从六七岁时家中就聘请有塾师教授自己四书五经,但是乡试的竞争程度在前世中冯紫英也就知晓,相比于现代的高考,不可同日而语。

冯紫英这具身体的记忆力和思维都不算差,五六年的四书五经学下来,基本底子还是有的,现在无外乎的就是要寻找到一个优秀的老师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和复习,目的就是一个,为乡试做准备。

而且在顺天府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京师城下,乡试名额相对较多,主要是针对在寄籍在京的士人不少,这些人多是官宦子弟,亦有部分通过其他渠道来寄籍,这等情形下,顺天府每一科的名额就比其他要多不少。

京师书院不少,但以城外居多,像顺天府的宛平、大兴两县地处京畿,有几家书院都颇有名气。

壬字卷 第一百二十五节 见教壬字卷 第三百零九节 故布疑阵,瘟疫骤起壬字卷 第三百零九节 故布疑阵,瘟疫骤起己字卷 第五十二节 动手甲字卷 齐鲁青未了 第一节 我来了庚字卷 第八十三节 凤姐儿的遐思第2091章 癸字卷 前哨战,当头棒丁字卷 第三十节 初识壬字卷 第三十三节 一语惊醒梦中人乙字卷 第一百零三节 不能辜负这个时代乙字卷 第一百五十六节 原来是她!(第一更求票!)第2289章 癸字卷 死忠粉,铁贾环第2236章 癸字卷 “栽赃陷害”,绝不能丁字卷 第六十一节 猛击一掌癸字卷 第十节 鹣鲽情深,贾琏来访壬字卷 第三十节 渐行渐近(3)壬字卷 第三十六节 该来的始终要来(2)辛字卷 第二把二十八节 着手癸字卷 第二十一节 穿针引线,偷梁换柱戊字卷 第十六节 性格决定风格辛字卷 斜阳草树 第六十三节 疑案迷踪(2)癸字卷 第六百零五节 乱乱乱,一锅粥戊字卷 第七十二节 贵在真实戊字卷 第八十九节 借钱,银子的营生壬字卷 第一百零四节 屠杀丙字卷 诗酒趁年华 第十二节 有缘人壬字卷 第二十九节 渐行渐近(2)己字卷 第二十四节 四姝会己字卷 第一百七十一节 播州杨氏庚字卷 第十三节 孙承宗的想法第2105章 癸字卷 怀柔示强,囊中之物辛字卷 斜阳草树 第十二节 尘埃落定丁字卷 第一百九十八节 利诱己字卷 第二百三十九节 影响(第三更求支持!)癸字卷 第八百零一十一节 入城,乱起壬字卷 第三百二十节 黛玉待嫁,雪雁破题第2022章 癸字卷 选择目标,黛玉开窍戊字卷 第十六节 性格决定风格戊字卷 第三十三节 晴雯出事庚字卷 第七十四节 秒懂癸字卷 第五百二十七节 一波未平,一波将起丙字卷 第三十九节 屁股没坐歪第2190章 癸字卷 民以食为天,神迹癸字卷 第六百九十节 大获全胜,穷寇狠追第2054章 癸字卷 携手合作,平添奥援癸字卷 第三百八十九节 人脉网络,人情世故第1994章 癸字卷 妯娌互撕,东哥立功2808.第2790章 番外王熙凤传(续1)辛字卷 第三百一十八节 蕙岫烟辛字卷 第一百三十四节 孽种壬字卷 第一百六十八节 不经意触目惊心辛字卷 第三百零七节 择储第2013章 癸字卷 危局待解,宫中风转辛字卷 斜阳草树 第四十二节 渗入丙字卷 第一百三十七节 质问壬字卷 第三百一十八节 妻、媵、妾,何以交?癸字卷 第五百六十八节 江南巡抚,哲哲亮相甲字卷 第七十六节 读书壬字卷 第二百七十七节 东番拓垦,渐入佳境壬字卷 第二百三十八节 得麟儿凤姐起心思庚字卷 第二百一十三节 小反击壬字卷 第一百八十九节 巧舌如簧动人心乙字卷 第一百一十三节 成功在望第2222章 癸字卷 确定目标,心照不宣壬字卷 第二百六十三节 坐观形势,雨村徘徊辛字卷 第二百一十四节 王熙凤釜底抽薪戊字卷 第八十二节 婚成第2229章 癸字卷 欲走还留,何处刘郎第2061章 癸字卷 西来首难,迎难而上第2181章 癸字卷 破胆,豕突癸字卷 第四百五十四节 伏笔埋下,底定之功辛字卷 第二百二十六节 大丰收丁字卷 第三十三节 团队戊字卷 第一百三十七节 内外壬字卷 第一百一十七节 南下癸字卷 第五百零一节 得罪人,得人第2243章 癸字卷 床笫情话,东哥不凡辛字卷 第一百九十九节 诛心之言(继续补昨晚的)辛字卷 第二百二十六节 大丰收己字卷 第六十二节 耐人寻味乙字卷 第五十九节 不讲政治(第一更求月票!)己字卷 第六十四节 路遇己字卷 第七十三节 试探壬字卷 第三百零三节 厉兵秣马,开战在即壬字卷 第二百六十三节 坐观形势,雨村徘徊辛字卷 第三百二十节 指向第2685章 癸字卷 深刻变化,后知后觉己字卷 第二百三十七节 筹谋丙字卷 第一百五十一节 完美癸字卷 第八百零二十三节 心态渐变第2699章 癸字卷 七百五十八节 勾连,戊字卷 第一百四十九节 破罐子破摔?(还能来两张月票么?)壬字卷 第二百二十二节 狱中叙紫英探底壬字卷 第八十七节 箭在弦上壬字卷 第四十五节 上三亲军(2)丙字卷 第四十五节 贪婪乙字卷 第七十四节 林丫头,探丫头(为各位兄弟众筹白银盟加更!)癸字卷 第十七节 纳妾之道,才色兼具己字卷 第一百七十一节 播州杨氏戊字卷 第一百一十八节 路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