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寿春铁壁,大汉海军!

夜幕低垂,汉帝行宫内殿之中,烛光摇曳,映照出室内众人凝重而紧张的面容。

一张巨大的案几上铺展着详尽的地图,寿春二字在地图上熠熠生辉,犹如一块磁铁,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

四周,身着甲胄的将领与身着便服的谋士围立,气氛压抑而紧迫,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霍弋,身为汉国间军司的负责人,此刻心中五味杂陈。

寿春之战对于大汉北伐的重要性,他心知肚明。

他也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

寿春是魏国在淮河一带的重要防线,其地理位置险要,易守难攻。

一旦攻克寿春,不仅可以为北伐大军打开一条通往魏国腹地的通道,更可以对魏国造成沉重的打击。

然而,面对眼前的困境,他不禁感到一丝焦虑。

策反工作进展缓慢,布防图虽在手,却因敌军频繁换防而变得价值大打折扣。

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所突破,不仅会让北伐大计受阻,更会让陛下刘禅对他以及整个间军司的能力产生质疑。

刘禅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亮光。

北伐对于恢复汉室江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对间军司寄与厚望。

然而,眼前的情形让他不禁皱眉,内心的不满与焦虑交织。

他要看到实质性的成果,以证明他投入的大量资源没有白费。

要知道,间军司之所以能够在情报上无往不利,并非是因为汉国往间军司砸了不知道多少钱。

大汉的名头虽然好用,但若是分币不给,他们能给你卖命?

这个时代,没钱是寸步难行的。

“间军司在寿春可有突破?”刘禅再问了一句,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每一个字都敲打在霍弋的心上。

霍弋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镇定,他知道这个时候不能有任何慌乱。

“陛下,寿春的布防图,已经是弄到手了,其中兵力布置,皆在其中。”

他缓缓展开手中的布防图,展示给众人。

刘禅的目光扫过那张布防图,眉头却并未舒展:“司马懿也知晓情报会泄露,不定期会换防,有时候十日,有时候五日,这个布防图也没什么用。”

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失望和不满。

得到布防图的消息,他早就知道了。

但司马懿那家伙更是狡诈万分,怎么会不防备前车之鉴呢?

霍弋心头一紧,连忙解释道:“陛下所言极是,臣等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正在设法应对。臣已经派出了多批探子,时刻关注寿春的换防情况,一旦有新的情报,立即回报。”

“至于策反的魏将魏官。”刘禅的声音提高了几分。

“都被放在不重要的位置上,这算是何等的成果?”

他的不满之情溢于言表。

主要的位置,都是司马懿的心腹,间军司根本没办法策反。

霍弋额头细汗密布,自己的任务没有完成,可能会失去陛下的信任。

要知道,间军司指挥使,这个职位的权柄,大得吓人,并且,能够成为指挥使,必定是陛下的心腹之人。

这点是最为关键的。

霍弋才上这个位置不久,可不想丢掉这个职位。

“陛下息怒,臣保证,十日之内,必有成效!臣将亲自前往寿春,亲自督战,务必在北伐之前,为大军打开一条通路。”

他的语气坚定,眼中闪烁着决绝之火。

为了完成任务,他这次是真的要拼了。

刘禅闻言,目光在霍弋脸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在衡量他话中的真实性。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霍弋面前,伸出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个动作既是对霍弋的鼓励,也是无声的警告。

霍弋的能力与忠诚他是知道的,但也明白此刻的形势不容有失。

这绝对不是一个保证,一个信任就能说得过去的。

此事关乎大汉一统天下,马虎不得。

如今的大汉,可不要似历史上的街亭出一个马谡一般了。

“一个月,朕给你一个月。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也不要让朕在大汉的列祖列宗面前丢脸。”

刘禅的话语沉重,每一个字都像是锤子,敲打在霍弋的心上。

霍弋挺直腰板,郑重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誓死完成任务!”

刘禅点了点头,他在心里倒是没有多苛责霍弋,毕竟敌人是不一样的。

司马懿这个敌人就像是似乌龟,似老鼠,似毒蛇。

乌龟一般谨慎,老鼠一般细心,毒蛇一般狡诈。

这样的敌人,让间军司在寿春突破,确实有些难为霍弋了。

但人是逼出来的。

不逼一逼,哪里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吴国讲武的事情虽然还没有结束,但在刘禅心中,却已经是结束了。

大部队接受了检验之后,有的得到了军号,留在建业,有的则回到自己的驻地,转为辅兵或者屯田兵。

剩下的,只有进行第二轮武选的数百人而已。

现在他的心思,已经不在这讲武上面,而是在其他地方上面。

海军!

没错,刘禅要发展大汉海军!

刘禅坐在龙椅之上,眉头微蹙,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他轻抚着扶手,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严:“传朕旨意,即刻召见汉军水师都督文聘,还有那几位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老船匠入宫。”

内官闻言,连忙躬身行礼,应声而退,脚步匆匆地前去传达刘禅的命令。

不一会儿,宫门外便传来了阵阵脚步声,文聘身着铠甲,步伐稳健,一脸肃穆地走入大殿,身后跟着几位须发皆白的老船匠,他们虽年岁已高,但眼神锐利,身子骨健壮,并无腐朽之色。

“末将文聘,参见陛下。”文聘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声音洪亮。

文聘此番灭吴有功,已经是被提拔为水军都督了。

虽然水军都督,看起来不如镇守。

但北伐在即,大汉水师或许会有关键的作用,而他又能够在接下来的大战之中,获得功勋。

是故,文聘心中并无不满。

“老朽等,参见陛下。”几位老船匠也纷纷行礼,他们的声音虽略显苍老,却饱含敬意。

大汉陛下是如何如何英明神武,如何如何爱民如子,如今在间军司探子的传播之下,已经是人人皆知了。

加之一些夸张的传播,也让刘禅在吴国旧地有了一定的威望。

刘禅目光扫过众人,点了点头,说道:“平身吧。都督,朕闻你作战英勇无双。而诸位老船匠,更是造船之领域的佼佼者,今召诸位前来,便是共商大事。”

文聘闻言,神色一凛,立刻站直了身子,朗声道:“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

老船匠们也纷纷表态,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老朽等愿倾尽所学,为陛下,为大汉,打造出无坚不摧的战船。”

刘禅点了点头,对他们的态度还是满意的。

刘禅的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与期待:“文聘将军,朕有一事相问。原来的吴国水师,是否已经彻底驯服,融入我大汉水师的序列之中了?他们能否如臂指使,真正成为我汉军的一股强大力量?”

文聘闻言,神色一凝,他深知这个问题的分量。

这是陛下对他工作成果的检验。

他挺直了腰板,目光坚定地望向刘禅,声音洪亮而充满自信:“陛下放心,吴国水师兵卒战船经过打散重组,多次严格的训练与磨合,那些原本的吴国水师已经彻底蜕变,他们现在是大汉水师的一部分,而不再是什么吴国水师。

我大汉水师的战船数量已达千艘,水师兵员更是数万人之众,无论是装备、战术还是士气,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末将可以拍着胸脯大声的说:如今的大汉水师,已经是全天下最强大的水师,定能为陛下,为大汉的江山社稷保驾护航!在陛下北伐魏国之时,大汉水师,必能重创魏军!”

刘禅听罢,脸上的忧虑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欣慰与满意。

文聘还是得力的。

他让其去统领大汉水师,这一步棋,还是没有走错的。

他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好,很好!仲业,你果然没有辜负朕的期望。有着这样一支强大的水师,朕何愁天下不定!你功不可没,若是当真在北伐魏国时建功,朕定当重重有赏。”

刘禅的目光从文聘身上移开,转而落在了殿中的几位老船匠身上。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邃的思考,仿佛想要从这些人身上挖掘出无尽的智慧。

刘禅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温和与尊重:“几位老船匠,朕有一事相询。关于建筑战船的用材、船型,以及如何使其更有利水战,你们可有何独到的见解或经验?”

老船匠们闻言,纷纷露出恭敬的神色。

其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颤巍巍地向前迈了一步,他清了清嗓子,声音虽略显苍老,却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坚定:“陛下,关于战船的用材,草民经过多年的经验,发现采用特定的木材,如楠木、樟木等,因其质地坚韧、耐腐蚀,特别适合用于建造战船。

而船型方面,我们根据水战的需求,设计了多种船型,有适合快速突袭的轻舟快艇,也有稳重如山、可容纳大量兵士的重型艨艟楼船。”

另一位老船匠接着补充道:“至于如何有利水战,我们除了注重战船的坚固与速度外,还特别考虑了战船的稳定和灵活。

例如,在船舷两侧加装护板,以防敌军的箭矢攻击;同时,船体的形状也需要特别设计,使得战船在风浪中也能保持稳定的航行状态。”

这些都是老江湖啊!

刘禅再问道:“大汉水师,能否驶入大海,扬帆远航呢?”

这个问题一出,殿中的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几位老船匠面面相觑,纷纷摇头,他们的神色中透露出无奈与遗憾。

其中一位老船匠,眉头紧锁,他向前迈了一步,声音中带着几分沉重:“陛下,大汉水师目前还不能进入大海。大海波涛汹涌,风浪无常,比之内河更加凶险万分。

我们的战船,虽然在内河中作战勇猛,但面对大海的狂风暴雨,恐怕难以承受。”

这个时代,在大海上航行,是有危险的。

说是九死一生,那绝对是说轻了的。

“若是要在大海航行,便需要造海船。”

海船?

刘禅愣了一下,当即问道:“江船与海船有何区别?”

其中一位老船匠当即说道:

“海船,体势雄伟,专为浩瀚海洋而造。

其船身长大,吃水深邃,可御狂风巨浪于无垠之海。

构造多采用坚实之木材,如樟、杉等,辅以铁钉、桐油,以固船体,抗海水之侵蚀。

航行则依赖风力,扬帆远航,或辅以人力划桨,以应不时之需。

海船之设计,重心稳固,易于在风浪中保持平衡,避免倾覆。

且装备有罗盘、星图等导航工具。

江船,则轻盈小巧,专为内陆江河湖泊而设。

其船身较短,吃水较浅,以适应水位之频繁变化与河道之曲折。

构造多以普通木材为主,造价相对低廉,易于制造与维修。

航行则主要依赖人力划桨或利用水流,以应江河之航行。

江船之设计,注重运载能力与灵活,故多采用平底或尖底之构造,以便在狭窄河道中自由穿行。”

听到这番话,刘禅就明白了。

也就是说,现在的江船,不能出海?

还得造海船?

文聘听闻刘禅要出海,顿时想到了什么!

“陛下,难道是要”

刘禅点了点头,但却没有说破。

而文聘脸上已经露出狂喜之色了。

若真如陛下所想一般,那么

他这个大汉水师都督,将起到决定乾坤的作用。

这是天功啊!

“朕要打造海船,设立大汉海军!”

星辰大海才是刘禅征服的目标。

大汉海军的设立,不仅在与征服魏国,还可以用来征服南洋!

甚至去到更远的地方。

大汉十三州,是中国的版图,但却不是刘禅心中皇汉的版图。

他的心很大,野心更大!

“建造海船,够两万人航行,秋收之前,能否完成?”

刘禅的目光,转向那些老船匠。

503.第498章 坏消息接踵而至!第645章 仲达难眠,人心向汉!第60章 两美相争第12章 巾帼银屏第153章 鏖战江陵!第647章 虎落平阳,宽抚孙氏!539.第534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魏国版!第4章 袭营第172章 王佐之才,帝之股肱!第343章 定巴策!奴隶缺口不容乐观!第51章 贼军势崩第616章 烈火烹油,局势之变!第394章 贴身女秘,征服周彻!第651章 潜龙在渊,生死险关第338章 曹丕篡汉,汉已倾颓!第229章 那刘公嗣当真神机妙算如斯?594.第589章 汉国见闻,两宫之争!第36章 兵出成都,剑指南中!(求追读!)553.第548章 东线告急,诸葛出山!第170章 鹰顾狼视,魏王欲诛司马懿第85章 汉中酣战497.第492章 关中震怖!第370章 美人在怀,刘禅不早朝!第626章 初定吴国,夜宿王宫!第726章 大军南下,幽州归属!第284章 诸葛亮玩弄人心,汝南兵锋再起!第398章 吴国之弱,弊在贿汉!592.第587章 凉州归附,天朝上国!第350章 齐人之福难消受,江东美人计!(求521.第516章 关中定,选秀女!第384章 原来我等都只是棋子而已?第202章 收服蛮酋,长沙蛮遁逃!第209章 被刘禅玩弄于股掌之间!587.第582章 讨贼檄文 百日破辽!第18章 武科文科第4章 袭营第199章 放狗战术,证明之战!第339章 汉室宗亲欲杀汉献帝!(月票两百加第819章 勇将之殇,魏国势起!521.第516章 关中定,选秀女!第751章 国力之差,圣人难挽!第313章 谋划篡汉(九月三百月票加更!)第428章 演得自己人都相信了!570.第565章 活下去!第449章 你可真是我的好女婿!第206章 孙尚香摊牌了?第798章 关门打狗,洛阳粮断!第381章 天罗地网,口袋张开!第696章 奴儿军来,天无二日!第407章 内情与处理!(求保底月票!)第620章 祖业三代,没于孤手?第639章 两代尽薨,江东归汉!第23章 汉中博弈第11章 讲武武选第802章 进退维谷,洛阳粮尽!第80章 暗谋藏杀机(月票100加更!)(求追495.第490章 分化瓦解,大汉铁拳!第356章 水匪劫贵女,刘禅收夷王!第189章 剥皮实草,江陵公审!530.第525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314章 魏王心如铁石,曹植才高八斗!第266章 汝南两龙齐聚!第113章 火烧大江船,生擒吕子明!(求订阅第156章 江东欲求和,割地夫人陪!601.第596章 大争之世,太子承乾!第187章 后院诸美,合肥城下!第265章 不抢回甄宓,誓不为人!第141章 宛城风云,于禁末路!第378章 各方动作,车骑城破!第223章 抵足而眠,刘禅与赵云互通心志!第235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603章 汉之孤忠,弘农月明!第277章 大将军也反了?第143章 做殿下的狗,真是太荣幸了!484.第479章 万骑内患,刘禅的决策!第693章 皇庄府兵,草原政策!第177章 ,魏国生乱,黄须儿欲争魏王位?第822章 牧马北岸,战略后撤!584.第579章 辽东 叔侄 野心!506.第501章 刘备再出山,诱敌来攻!第17章 讲武堂一期第36章 兵出成都,剑指南中!(求追读!)第650章 太子监国,幽怨美人!第423章 舆论起,飙升的粮价!第256章 诸葛亮vs司马懿!第625章 牛渚矶破,吴国投降!第127章 双赢:指我赢两次!第314章 魏王心如铁石,曹植才高八斗!第110章 上架感言第622章 一溃千里,主力尽丧!第236章 臧家已经没有回头路了!(月票100加第647章 虎落平阳,宽抚孙氏!601.第596章 大争之世,太子承乾!第187章 后院诸美,合肥城下!第74章 蛮族人不打蛮族人!第198章 以天下为棋局,做执棋人!第254章 各有筹谋第142章 刘禅一纸降于禁第355章 周瑜之女,蛮夷草芥!第456章 这口大黑锅,你背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