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天命十年,灭魏檄文!

既是要灭魏自然是要有灭魏檄文的。

小朝上。

刘禅端坐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阶下群臣,心中激荡着复汉的壮志豪情。

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魏贼曹叡,篡汉自立,欺压百姓,四海之内,怨声载道。朕欲伐之,以正乾坤,恢复汉室之荣光。然师出有名,需一文以昭告天下,何人愿为朕执笔,书写此大汉灭魏曹叡之檄文?”

言罢,阶下一文士应声而出,此人名曰谯周,才情出众,笔墨间自有一股凛然正气。

刘禅见状,微微颔首,示意其上前。

谯周领命,铺纸研墨,提笔蘸取饱满浓墨,略作沉思,遂挥毫泼墨,一气呵成。

其文曰:

“盖闻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昔我大汉,高祖龙兴,光武中兴,四百年基业,泽被苍生。

然自魏贼曹叡篡逆以来,天纲不振,王道沦丧,百姓涂炭,四海鼎沸。

曹叡者,狼心狗行之辈,窃据神器,妄自称尊。其政令苛严,赋税繁重,民不聊生;其军横暴,侵扰四境,烽火连天。此贼不除,汉室难兴,天下无宁日矣!

朕刘禅,承先祖之遗训,蒙上天之眷顾,登基为帝,誓要荡平奸邪,恢复汉室之荣光。

今朕亲率大军,北伐中原,誓与魏贼决一死战。

朕之将士,皆忠勇之士,誓斩曹叡之首,以祭天地先祖之灵。

且夫魏贼曹叡,其行径之卑劣,天地所不容。

彼父曹操,欺压汉室,擅权专政,已为大逆不道;曹叡继之,更变本加厉,篡汉自立,实乃罪大恶极。

朕伐之,非为一己之私,实为天下苍生,为汉室之延续。

朕书此檄文,昭告天下。

望有志之士,闻风起云涌,共襄义举。

朕大汉之旗,将插遍中原之地;朕大汉之威,将震慑四海之邦。

魏贼曹叡,若识时务,当速速束手就擒,免遭灭顶之灾。

否则,待朕大军一至,必将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谯周搁笔,刘禅览之,只见其文笔犀利,气势磅礴,字字句句皆如利剑出鞘,直指魏贼曹叡之心。

刘禅不禁拍案叫绝:“好!此文足以震慑敌胆,鼓舞士气。传令下去,即刻抄录多份,传遍天下,让世人皆知朕伐魏之决心!”

于是,这篇大汉灭魏曹叡之檄文,如同春雷乍响,迅速传遍中原大地。

Wшw .тt kǎn .co

百姓闻之,无不欢欣鼓舞,纷纷响应刘禅的号召;将士们读之,更是热血沸腾,誓要随陛下北伐中原,恢复汉室之荣光。

一时间,大汉王朝上下一心,同仇敌忾。

随着春日的暖阳渐渐驱散了冬日的严寒,冀州与幽州的大地上,一片片嫩绿的麦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预示着又一年的丰收在望。

然而,在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之下,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战争阴云正悄然笼罩。

在邺城,这座古老而雄伟的城池,此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喧嚣与忙碌。

城门外,一辆辆满载着粮食、布匹、兵器的马车络绎不绝,它们从冀州、幽州各地汇聚而来,如同一条条细流,最终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涌入邺城。

这些物资,是即将出征的将士们生命的保障,也是他们战胜敌人的重要依仗。

在邺城的城头上,一位身着铠甲的将领正凝视着下方繁忙的景象,他的眼神中既有对胜利的渴望,也有对战争的忧虑。

这位将领名叫赵云,字子龙,以其勇猛善战、忠诚无畏而著称。

此时,他的目光穿过重重叠叠的人群和物资堆,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听到了战马嘶鸣和士兵们的呐喊声。

“子龙将军,您看这景象,真是壮观啊!”一旁,一位年轻的副将赞叹道。

他名叫马谡,虽然年轻,但才华横溢,是赵云颇为赏识的后辈。

赵云微微一笑,道:“是啊,这场战争关系到我大汉的兴亡,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不过,战争是残酷的,我希望我们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

说话间,一队队被征召的民夫从城门涌入,他们或肩扛手提,或推车拉马,将一批批物资运往指定的仓库。

这些民夫中,有年迈的老者,也有稚嫩的孩童,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无奈,但眼神中却闪烁着对家园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赵云看着这些民夫,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他知道,这些普通百姓为了国家的安宁,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农具,离开熟悉的土地,加入到这场残酷的战争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邺城内的物资和人力越来越多,很快就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战兵八万,民夫十万,号称三十万大军。

这些士兵和民夫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经历,但此刻都汇聚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

在邺城的军营里,士兵们正在紧张地进行着战前训练。

他们或挥舞着长枪大刀,或练习着箭术骑术,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他们坚定的决心和顽强的斗志。

赵云穿梭在军营中,不时地给与士兵们鼓励和指导,他的身影成为了军营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与此同时,在清河郡,另一支汉军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这支军队由魏延率领,同样聚集了五万战兵和八万民夫,号称二十万大军。

他们的目标是兖州,一个因民变而陷入混乱的地方。

魏延性格豪爽、勇猛无畏,他深知攻下兖州的重要性——这不仅能削弱敌人的力量,还能让青徐豫三州的大军无法驰援洛阳,从而减轻邺城方向的压力。

至于为何赵云之前在清河,如今被调到邺城,而魏延在邺城,被调到清河,自然是帝王心术了。

在清河郡的军营里,魏延正和他的部将们商议着作战计划。

他的声音洪亮如钟,充满了自信和力量:“兖州民变正是我们的大好机会!我们要趁乱而入,一举夺下兖州!让那些百姓知道,谁才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

部将们纷纷点头赞同,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和期待。

魏延的话仿佛给他们注入了一股无形的力量,让他们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充满了信心。

然而,战争总是充满了变数。

就在汉军紧锣密鼓地准备之际,敌军的探子已经悄然潜入了邺城和清河郡。

他们小心翼翼地收集着情报,试图摸清汉军的底细和动向。

而汉军这边,虽然也有所察觉,但由于敌军探子的狡猾和隐蔽性,他们很难将其一网打尽。

随着战争的阴云越来越浓重,邺城和清河郡的百姓们也开始感受到了战争的威胁。

他们纷纷关紧门窗,储备粮食和水源,为可能到来的战乱做好准备。

同时,也有一些良家子自愿加入到汉军中,为自己博一个前途。

不管如何,战争的脚步,已经逐渐走进了。

战争的阴云如同秋日里翻滚的乌云,沉甸甸地压在中原大地之上,每一寸土地都似乎能感受到那即将到来的风暴。

汉军在冀州的频繁调动,犹如暗夜中的烽火,虽未明火执仗,却已让魏国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这股不安的气息,伴随着魏国校事府密探的马蹄声,穿越千山万水,直抵洛阳宫城的心脏地带。

洛阳,这座古老而辉煌的都城,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既庄严又脆弱。

皇宫深处,太极殿的偏殿暖阁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一片旖旎之景。

曹叡,这位魏国的年轻帝王,正沉浸在与美人缠绵悱恻的欢愉之中。

他的面色因激情而潮红,双眼迷离,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这片刻的温柔乡。

暖阁内,淫靡之声不绝于耳,与外面紧张备战的氛围形成了鲜明对比,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既诡异又令人窒息。

随着一声低沉而有力的怒吼,曹叡达到了欢愉的顶峰,随后一切归于平静。

他躺在精致的床榻上,目光空洞地望着上方雕梁画栋的房梁,心中却是一片无尽的空虚与迷茫。

刚才的欢愉如同梦幻泡影,转瞬即逝,留下的只有身体上的疲惫和心灵上的空虚。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大内官辟邪那特有的尖细嗓音:“陛下,冀州急报!”

这声音如同一道惊雷,划破了暖阁内的沉寂,也让曹叡那空洞的眼神逐渐恢复了些许生气。

他猛地意识到,自己身为一国之君,在这国家危难之际,怎能沉迷于个人的私欲之中?

曹叡迅速整理好衣衫,将身子遮掩妥当,那些刚才还承欢膝下的美人,也识趣地退下了,只留下一室淡淡的香氛和未散的余温。

辟邪快步走进暖阁,手中紧握着一封密封的文书,脸上满是焦急之色。

这份情报的紧急程度,足以让整个国家为之震动。

曹叡接过文书,颤抖着手指拆开,一目十行地浏览着。

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脸色由红转白,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血色。

汉军不仅在冀州大规模集结,而且已经开始向河内、兖州方向进发,其意图不言而喻——直指魏国的心脏地带。

这一刻,曹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与压力。

他原以为汉军的进攻会给他更多的时间准备,没想到他们竟然如此迅速,如此决绝。

恐惧如同寒冰,一点点侵蚀着他的心房,但他知道,作为帝王,他不能表现出丝毫的软弱。

于是,曹叡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恐慌,目光变得坚定起来。

“辟邪,传朕旨意,即刻于太极殿召见群臣,朕要与众卿共商国事,寻找破敌之策!”曹叡的声音虽然还带着几分颤抖,但语气中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决。

辟邪领命而去,脚步匆匆,仿佛也感受到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不久,太极殿内灯火通明,群臣们匆匆赶来,脸上写满了忧虑与不安。

曹叡端坐在龙椅之上,身着龙袍,头戴皇冠,威严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他环视四周,目光在每一位大臣脸上停留,试图从他们的眼神中寻找答案,寻找那份能够带领魏国度过难关的力量。

“诸位爱卿,汉军压境,形势危急,朕欲听诸君之策,共谋破敌之道。”

曹叡的声音在空旷的太极殿内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更多的是坚定与决心。

太极殿内,烛光摇曳,将群臣的身影拉长,投射在斑驳的墙壁上。

曹叡端坐在龙椅之上,龙袍上的金线在烛光下闪烁着微光,他的面容严肃而专注,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与决断。

大殿内,群臣们或站或坐,各抒己见,声音此起彼伏,形成一股紧张而热烈的氛围。

首先发言的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郑称,他身形挺拔,尽管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那双眼睛依然锐利如鹰,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陛下,臣以为,坚守不出,以逸待劳为上策。我魏国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只需紧闭城门,汉军远道而来,粮草不济,必不能持久,待其士气低落,我军再趁机出击,可一战而胜。”

曹叡微微点头,目光转向另一位年轻的将领,他身着铁甲,腰间佩剑,英姿飒爽,眼神中充满了对战斗的渴望。

正是宗室夏侯玄。

“陛下,臣主张主动出击,打乱汉军的部署。我魏国将士英勇善战,若能在汉军立足未稳之时,给予其迎头痛击,定能挫其锐气,为后续战事奠定胜局。”

这时,一位文臣站了出来,他身着儒衫,手持羽扇,面容温文尔雅,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不是陈群又是何人?

“陛下,臣以为,联合其他势力,共同抗敌,方为上策。汉军势大,我魏国虽强,但独木难支,若能联合北方的鲜卑、乌桓等部落,形成联盟,共同对抗汉军,则胜算大增。”陈群的话语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让人不得不信服。

曹叡静静地听着,每一种策略都在他的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这场战争不仅仅关乎魏国的领土完整,更关乎魏国的国运兴衰,生死存亡。

他的目光在群臣脸上扫过,试图从他们的表情中读出更多的信息。

有的臣子面露焦急,有的则显得胸有成竹,还有的则是一脸的坚毅与不屈。

曹叡的心中开始权衡,每一种策略都有其利弊。

坚守不出,虽能保存实力,但也可能让汉军有更多的时间调整部署,甚至可能引发内部的动荡;主动出击,虽能挫伤汉军的士气,但风险极大,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联合其他势力,虽能增加胜算,但也需要付出巨大的外交努力,且联盟的稳定性难以保证。

曹叡的眉头紧锁,手指轻轻敲打着龙椅的扶手,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与挣扎,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魏国的未来。

突然,他的目光变得坚定起来,仿佛做出了某种决定。

“诸位爱卿,你们的策略各有千秋,但朕以为,战争之道,在于灵活多变,不可拘泥于一策。”

曹叡的声音在太极殿内回荡,清晰而有力。

“朕决定,采取‘守中有攻,攻中有守’的策略。一方面,加强城防,坚守不出,以逸待劳;另一方面,派遣精锐部队,适时出击,骚扰汉军,打乱其部署。同时,朕将亲笔修书,遣使前往草原,寻求联盟,共同抗敌。”

汉国虽强,但他魏国,也不是冢中枯骨,终究,还是要挣扎一番的。

不过,如今大策定好,选谁做主将呢?

502.第497章 未战先攻心!第651章 潜龙在渊,生死险关第343章 定巴策!奴隶缺口不容乐观!第146章 玄德尽起西川兵,宛城无间道!第111章 历史变动,孙权提前出手!(求首订第442章 突围了,但是寻阳丢了(4400加更!第240章 收心汝南士族的关键!第183章 驱狼吞虎,挑拨离间!527.第522章 敛财之术,后宫嫔妃!(6300大第334章 洞房花烛连四夜!第471章 病入膏肓,总摄国政!(加更月票投533.第528章 御下之道,帝王心术!第784章 积重难返,雪融春来!第684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587.第582章 讨贼檄文 百日破辽!第364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女儿(月票100加更第117章 云长使计,襄阳酣战(求订阅!)第476章 重泉落,英雄斗!550.第545章 危如累卵,战略主动!第653章 取舍抉择,哭笑不得!第690章 指水为誓,狼狈奔逃!第70章 杀出个朗朗乾坤!第448章 有人要顶不住了!第68章 税收制度第379章 阴谋的味道第684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第367章 夷王之争,请君入瓮!573.第568章 故事的结尾略显仓促!第73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第54章 夜袭(求追读!)第304章 成都来信,刘备病重?第412章 步练师与张春华!第82章 弹指间灰飞烟灭第375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541.第536章 陛下驾到,换家战术!第132章 刘禅妙计擒魏将第446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第286章 我本忠臣,何欲我做贼?514.第509章 兵败如山倒,大势已去!第115章 陆逊:又是他娘的刘公嗣!(求订阅第22章 曲辕犁与筒车第151章 江陵,江陵!第457章 娘希匹!夏侯楙无能,丧权辱国!第809章 时局之变,剑破金汤!488.第483章 此时曹丕还在骑马来的路上第139章 大魏将倾?第831章 腐化之风,雷霆手段!第305章 进退维谷,刘禅的危机!576.第571章 人妻之乐,陇西归附!第8章 崇文馆与讲武堂第250章 战略成功第623章 兵临建业,世家归附!530.第525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283章 抄家人踪灭,声东却击西!491.第486章 间军司的威力,现在投降来得及第789章 多手准备,各方突破!第683章 牛金归汉,反常有妖!第172章 王佐之才,帝之股肱!第474章 豪强流民,隐患自生!(加更!求保第144章 张辽:果然是江东鼠辈!第125章 血溅堂中:叛徒的下场!第416章 为胡氏祛毒,太子下江陵!第215章 大王轮流坐,恶从胆边生!第279章 筹粮小问题,坑人更是我刘禅的专业第832章 收服美人,氏族初稿!第773章 贼计突显,斩首战术!第84章 刘玄德与曹孟德第245章 倒反天罡第158章 孟德病危,刘协再送衣带诏!574.第569章 朕还是喜欢你桀骜不驯的样子!第664章 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第25章 成都留守第188章 正旦大会,刘禅治官!第49章 提前布局南中四郡第191章 战云将起,司马献计!第108章 孙权的选择,历史的分叉路口!第285章 三个月后又三月,子龙夜袭又破城!第472章 汉国的实力,魏国的兵锋已至!515.第510章 三气曹子桓,连吐三口老血!第772章 御驾亲征,势如破竹!571.第566章 王师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第760章 拼死突围,冀州归汉!第726章 大军南下,幽州归属!第227章 我只想做汝南郡守,谁是王我不在乎第759章 围点打援,军心崩溃!第777章 世家末路,腹黑心冷!第251章 亿手准备第105章 暗波泛起:孙曹将联盟!第224章 缓兵之计?我直接将计就计!第204章 流干长沙蛮最后一滴血,江东使者已第723章 君子豹变,两虎争食!第223章 抵足而眠,刘禅与赵云互通心志!542.第537章 战略主动变被动。曹真:我成小第472章 汉国的实力,魏国的兵锋已至!第88章 公子威名扬第125章 血溅堂中:叛徒的下场!第42章 祝融公主(追读100加更)517.第512章 委以重任,皇帝大行!542.第537章 战略主动变被动。曹真:我成小第149章 殿下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