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二章 惶恐的晋吴(三)

“啊?!若不是安平王提醒,臣下几乎误了大事!”

第二天,在司马炎的书房里,一场小范围的会议再次召开。

这场密会一开场,司马炎就向大家通报了他拜访司马孚得到的提醒。然后杜预和裴秀几乎同时齐拍脑门,大呼侥幸。

“怎么?两位爱卿也觉得安平王说得在理?”

“在理!极为在理!陛下,臣一开始想着幽州毕竟距离遥远,蜀贼从五原那边走草原过来一路补给过于漫长,不会是一个好的选项。但是得安平王提醒,臣才想起这些年蜀贼的主要走私渠道就是幽州!这条路线,他们熟的不能再熟了!”

“是啊,陛下,非止如此。这条路线上,蜀贼与沿线的拓跋鲜卑、慕容鲜卑的关系非常良好。他们从这里进军,粮道非但不会受到骚扰,相反,还会得到保护和帮助。而且这些年来,幽州的走私屡禁不绝,幽州的世家恐怕……”

“啊?!”司马孚到底是身体太差了,脑子虽然清醒,却没有力气详细的给司马炎做解释。但是目前晋国朝堂上的精英仍然一大把,司马孚提了一下,剩下的具体细节在杜预、裴秀等人的补充下,一瞬间就清晰了起来。

可是清晰起来的情况,却让司马炎吓了一大跳。

“这,这可如何是好?”

“陛下勿忧,蜀贼虽然在幽州已经布置好了一些东西。但无论如何,他的国力始终就这么点,若是两路进军,臣还担心并州的十四万人挡不住。但若是三路进军,其兵力必然被分薄,如此,并州十四万人的布防,应该是足够了。”

“那么幽州呢?”

“……陛下,说不得,征兵十万还是太少了。征到十五万吧。给孟叔时也补充五万兵力。他的任务只是迟滞蜀贼幽州那一路的进攻就好。根本的根本,还是要看并州这边的战局。”

“嗯,可是,如尚书令所言,征兵过多,百姓可就苦了。”

“陛下。”裴秀长叹一口气:“根据进奏曹的报告,蜀贼现在的兵力不足十三万,若是大规模征兵后,怎么也要训练一年,在明年秋收后才有可能发兵。所以,我们还有一年的准备时间。臣昨日下朝后仔细的去查了一下国库的库存。现在,洛阳、许昌、邺城、下邳、寿春、襄阳、宛城等各大库房内,尚有粮食两千一百万石,钱三百三十亿。这点库存,若是能够减少一些支出,是可以支撑两年的。因此,臣建议,一边征兵十五万,一边把征税的亩数下调到二十亩。如此,对民生的影响就会小很多。”

裴秀此言一出,在场的诸人人人面色怪异:别看库存的钱有三百三十亿,可那都是建武新钱,含铜量明显比以前少很多,东吴、季汉乃至晋国本国的老百姓都是不认账的。而且这所谓的减少支出,减什么?不就是减爵位俸禄么?谁让你司马家为了篡位,封了那么多的王爵、公爵,侯爵里除了县侯居然还有郡侯这种怪胎。

可以说,整个晋国的财政支出,官员、士兵的薪水其实不算太多。就爵位俸禄这一块实在是太夸张。

在一阵难堪的沉默后,司马炎又把目光投向了司马攸:好兄弟,你又出来帮为兄当恶人背锅吧。

无奈的摇摇头,司马攸站了出来:“陛下,臣弟的齐王国其产出足够维持臣弟的生活,所以臣弟从来没有找国家再要一份亲王禄。也罢,臣弟三日后的朝会上就上一道表吧。”

“嗯,辛苦齐王了。”多少内心有些惭愧的司马炎又把目光转回裴秀、杜预身上:“大体的应对便是如此了吧?两位还有什么补充的么?”

“还有一条,陛下,东吴!”

“嗯,那就请茂先再走一趟东吴吧。”

……

季汉发布征兵令是在西元271年的十月初一。晋国得到消息是在初六。而东吴虽然隔得远了一点,但他们的典校其工作也是卓有成效的。因此,在张华抵达建业之前,东吴君臣就已经知晓了季汉的大动作。

所以,当张华抵达建业之后,双方的会谈很快进入了核心部分。

张华:陛下,现在季汉举倾国之兵入寇我大晋已是不必心怀侥幸了。敝国为了应对这次危机,大体上这么安排的。总之,我们出于对盟友的绝对信任,最大程度上削减了两国交界处的兵力。我国的诉求是:第一、请贵国也能回应我国的善意,不要趁着这个时候在荆州、扬州搞事情。第二,请贵国早点开始动员,一旦季汉大举进攻我国,还请贵国出动主力部队进攻季汉,以此为我国分担压力。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若是这一次我大晋没有了,东吴还能存在多久呢?

“众卿,那张茂先果然伶牙俐齿,早上在朝堂上说得一个天花乱坠。但大体的意思便是如此,我大吴应该怎样应对?还请众卿畅所欲言。”

在孙皓的书房里,万彧、钟会、陆抗、陶璜、王诚、孙贲等六人齐聚。

第一位不必说,丞相嘛。接下来三位是三大军团的都督。第五位是情报头子,第六位是宫廷侍卫长。这是目前东吴最核心的权力圈子。

在去年的那场三国大战中,受损最严重的其实是东吴。丧师失地,损兵折将,那真是占全了。

经此重挫的东吴其实现在的情况很糟糕:政治上,会稽世家已经近乎于和孙皓撕破脸皮。孙皓想的是彻底消灭会稽世家,但是这个举动一方面自然遭到会稽人的强烈抵抗。更关键的是吴郡世家这个时候也有了不同的想法:这位皇帝看起来不是好人啊,会稽人完蛋了下一个是不是我们啊?

所以,孙皓登基前的三步走,现在第二步刚刚才踏出,就已经步履维艰。

经济上,全国都是个大漏勺,荆楚地区私盐走私最为严重,盐税萎缩到全盛时期的两成以下。大量铜钱外流也就罢了,关键是荆楚、交州地方的不少自耕农、蛮族也往着季汉的国土上跑。孙皓惊诧的发现,他登基以来这么些年,冒着巨大风险拼了老命压制世家保护自耕农,但国家的税收居然不增反减。

军事上就更不用说,英明神武的桓王再生上台之后指挥东吴打了三场大战。西陵平定步家叛乱虽说只是收下一座空城,但好歹也打退了晋国的援军,多少可以吹嘘一下胜利。

但是接下来,汉晋主力在关中决战,东吴大好的偷鸡机会,居然在扬州被卫灌打得差点生活不能自理!

再然后,面对季汉非主力部队,也被搞了一个灰头土脸,损失惨重。

因为军事上的不断失败,导致皇帝的威信在不断的透支和下降,连带着世家对皇帝的敬畏之心越来越少,吞噬起国家的自耕农来更加的肆无忌惮了。

以上种种,都导致了东吴现在内外交困,国家陷入了极大的危机之中。

可,可TM关疯子又要搞事情了!

东吴的君臣都不傻:晋亡则吴必不能存谁都看得清楚。也都知道在这个时候最佳的选择是连晋抗汉。可是……襄阳和寿春那两块地方居然只有一万人守备!这么好的机会不抓住,怎么对得住孙权大皇帝给东吴立下的偷鸡国风?

“陛下,臣以为,我大吴面对如此局面,应该做两手准备。”

“哦?士季请讲。”

“其一,适当的征兵,恢复各地兵团的兵力。臣的意思,荆州军团要恢复到五万以上,交州、扬州的守备军也差不多也是这个数量。关键是要建立一支十万人左右的机动部队。”

“士季的意思是?”

“这十万人应当抽调我国现有常备军的精锐组成。驻扎地点应该在荆州。待得晋蜀大战一起,我国应隔岸观火。若是蜀贼师老兵疲不得不退兵的话,我军就朝着永安进行强攻,一定要掌控三峡全段。若是晋国接连战败,我国也不必去救晋国,而是趁着晋国虚弱之际,赶紧出兵拿下襄阳和寿春,如此方可在未来的南北对峙中抢占到战略要地。”

“善!大善!士季此言,甚合朕意!那就这么办吧!”

……

散会后,走出皇宫不远,陆抗一把拉住钟会:“士季,你刚才给陛下出了什么馊主意!”

“呵呵,幼节啊,你不满意,当场为何不反驳会呢?”

“你刚说完陛下就极为高兴的应允了,我能如何?”

“对啊,你自己都注意到陛下对这个方案极为满意了。我要是说出其他方案,比如拼死帮助晋国分担压力什么的,能有什么结果呢?我虽然不是晋臣,但我颍川钟家的根基可是在晋国啊。我怎么敢说举国襄助晋国的话?再说了……”

“哎……士季后面的话我知道了。再说了,其实陛下心里的主意早就定下了。这些年,陛下对我国军队的战力早就失望透顶,对蜀贼军队的战斗力也心怀恐惧。本能的就不想去招惹蜀贼是吧?”

“然也。哎……”钟会也忍不住一声长叹:“依我之见,晋国这次便是侥幸不亡国,也难免遭受重创一蹶不振。我国还要如此对待盟友……罢了罢了,我等身为臣子的,只有尽力去执行陛下旨意而已。”

第四零五章 东方的来信第二六一章 异样的春耕(一)第九十九章 你是白痴么第二三二章 北伐进行时(一)第一五零章 战争与和平(六)第二九四章 晋国有新锐(三)第三十九章 蝴蝶的翅膀(五)第九十三章 沓中大转进(三)第一六九章 司马家的刀第五三二章 横扫如卷席(七)第四二四章 悔不早迁都第一五四章 战争与和平(十)第五三七章 横扫如卷席(十二)第二八九章 关中大决战(十四)第四一四章 全国总动员(二)第三七零章 我要打两个第三一六章 河套征伐战(三)第二十六章 深耕涪陵郡(三)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一七四章 桓王之再生(一)第四三七章 会战之前奏(三)第四四零章 并州之会战(一)第三八零章 处处是南中(四)第三六一章 廉者当自警第二零一章 真彩云之南(五)第五零三章 小卫求学记(二)第四三三章 幽燕多壮士(六)第二九四章 晋国有新锐(三)第一五九章 权力的游戏(三)第四十二章 蝴蝶的翅膀(八)第一九二章 大司马很忙(三)第四六二章 钟会的谋划(一)第四九四章 最强的敌人(三)第五十章 真正的初阵(二)第一三六章 复兴歼灭战(四)第三九一章 文明的交汇(一)第一零二章 晋公司马昭第四十章 蝴蝶的翅膀(六)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一九三章 新生的晋国(一)第一九四章 新生的晋国(二)第四四六章 并州之会战(七)第二七五章 中线和东线(三)第三七九章 处处是南中(三)第九十四章 钟会的运气(一)第五一七章 记忆当长久第二四零章 洛阳与建业(二)第三四八章 一路向西行(三)第二二六章 北伐的庙算(二)第三三一章 世家的方向(一)第二六九章 决战的序幕(二)第一八四章 江南的新风(一)第七十五章 无愧于曹姓(一)第一一零章 孔雀的最期(三)第一一五章 反击的准备(一)第七十六章 无愧于曹姓(二)第三三七章 杜武库点兵(三)第五二三章 第一次科举(一)第二七四章 中线和东线(二)第三零九章 关中的复苏(三)第二零零章 真彩云之南(四)第二八零章 关中大决战(五)第四九二章 最强的敌人(一)第四三三章 幽燕多壮士(六)第三六八章 不得不出兵(三)第二五二章 凡事预则立(一)第四八零章 洛阳是雒阳(八)第三零五章 战后的余波(五)第一九五章 新生的晋国(三)第三九七章 政变的前奏第三九七章 政变的前奏第三四零章 国家的未来(二)第四九零章 关东之精华(一)第二八二章 关中大决战(七)第七十一章 布局江阳郡(三)第四二四章 悔不早迁都第四九三章 最强的敌人(二)第一五六章 战争与和平(十二)第三三一章 世家的方向(一)第三九四章 文明的交汇(四)第二五五章 晋国的调整第四四七章 并州之会战(八)第五十七章 辉煌的一年(二)第三零九章 关中的复苏(三)第一三零章 谁敢比我惨(一)第三一一章 关中的复苏(五)第四九一章 关东之精华(二)第一零四章 前面是江油(二)第三六一章 廉者当自警第二四四章 街亭争夺战(四)第四四八章 匈奴与鲜卑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画(一)(为月半窗书友加更)第三六六章 不得不出兵(一)第十五章 寿春第三叛第二四四章 街亭争夺战(四)第三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十一)第四三七章 会战之前奏(三)第四八七章 东吴的认知第二八九章 关中大决战(十四)第二四八章 石苞的奋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