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人口和民间金银存储

朝廷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收获了数百万的人口劳动力,光把这批人放在辽地肯定是不行的。

中华国各地官署都有农政和工建项目的任务,这关乎道知省、知市、知县、知镇官员们和具体执行公职人员的政绩考核,关系晋升前景,因此要人的奏章雪片般往朝廷里传递。

尤其是东南沿海一带,由于朝廷的政策导向,底层百姓的劳动力人口明显地减少了,许多商人招募不到工人,相应的是工钱的增涨。

底层百姓明明有去西北地区发财的机会,谁还会犯傻地去当店小二啊?

这些沿海城市的官署头头们跟朝廷要人最是积极,只不过他们的举动是跟朝廷的政策方向相悖的,中华国本就打算只在沿海大力发展贸易商业和轻工业,本来就人口够密集了,怎么可能还会往里面添人?

因此,东南沿海一带官署的要求注定是落空的,官员们只好把目标转向自己身上,鼓励民间女子出来做活,以填补底层男性劳动力流失的缺口。眼睁睁地看着国内中部、西南、西部、北部的官员们收获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朝廷自然会把辽人百姓放给各地区,按地区人口密度进行分配的,大城多分,小县少分。辽地的百姓数量得到有效控制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会处于人均占地超额的情况,这只能通过东南地带汉人补充和持续的生育繁衍来解决问题了。

辽地人口少就好控制,只要把人口集中在几十个大城市中,推动土地(耕地)农场化建设,经济发展是绝不会差的,相反会大大优越于中华国国内大部分地区。

在国内因为要照顾各个阶层的利益,改革是有节奏和步骤的。对实行严格军管制度的辽地,则相当于大刀阔斧地推翻重建,根本不考虑什么民情不民情的,效果立竿见影。

就好比,辽地中京道和西京道将要兴建二十处大城市,在原有基础上把土木房屋全部推倒拆掉,以砖石结构重新搭建。看似耗资大,其实根本不花什么钱,因为劳动力是免费的(朝廷规定,参与修建的辽人家庭可以免费在城中获得住宅)。

若是把这个政策放在国内,首先朝廷要对拆毁的木料房屋户主进行补贴,其次重造还得花费不菲的人力。比起建筑材料的耗费,人工成本才是大头啊!

所以涌入辽地的商人们除了粮食贸易,最多的便是把资金投入在砖窑和水泥厂中,在朝廷已经开始实施的重建计划中大赚几年。

辽地拆毁的房屋大多是土木结构,粘土和木头则留着处理一番,当作建筑材料。建筑材料一部分是用来修建两层住宅,一部分便宜卖给商人们建造工厂,迎接朝廷的第二期五年计划中兴建工业带的政策。

朝廷第二期五年经济发展计划并不是什么秘密,内阁大臣们故意放出风去,让一些有志于此的大商们做好资金准备,以便跟着朝廷吃肉喝汤。

自建国后,朝廷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上出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朝廷统计的“百万元”大商永远是层出不穷的,有的人是跟着朝廷发展起来,也有相当一批人是凭空就冒出来的。

这忽然冒头的商人们也就是前朝遗留下来的“地主阶级”了,他们这些人的家族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地窖里的金银铜钱储量惊人,都是一代代积攒下来的。这些人在开国后,将铜钱一点点地拿出来兑换成新朝廷货币,掩饰家族财富。

这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中原百姓历来有“财不外露”的传统,就算是张林,当初也是在地窖里存巨款以防被人眼红。

这群通过几十几百年积攒下惊人财富的家族通常都不是以商业途径赚取的,大部分是佃田收入,只不过把经商当个幌子,家族里罕有经商人才。

所以,中华商业投资银行成立后进行融资,这群家族大量把钱存入进去,不因为别的,就因为前朝和今朝皇帝也在里面存钱呢,比较安全一点。

中原这片大地上数百数千年以来利用文化和经济、科技无意识中盘剥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财富,其实并不在历朝历代的朝廷中,而是在民间啊,在地窖中。

如今,因为铜越来越不值钱,地窖中的铜钱首先就被迫显现在阳光下。然后便是金银“不规则块状”的贬值,这群人才被迫把家族财富拿出来兑换成收藏价值更高的金银货币。直到朝廷明确立法“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并承诺对前朝的旧商地主“既往不咎”后,这批人才敢露出膀大腰圆的身子。

市面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前朝各种各样形状的金银块和铜币,逼得银务总署不得不实行限量兑换和开出大面额汇票,朝廷也被迫加大对铸币工作的投入,催促铸币总署一面加大钱币产量,一面改良铸币流程和器械。

即便是蒸汽机加入铸币总署后,产能依然是跟不上市面上的金银货币兑换量,供需差距极大。所以,问题又交给皇家课程的材料化学研究所和机械物理研究所了,必须对房子般大的蒸汽机进行改良,这时不时就松动或者炸一下,毛病多多,时不时停产还怎么搞。

铸币总署递交上来的奏章中,对蒸汽机充满了抱怨之词,张林也是很无奈的。他也没想到闷头研发了六七年时间,蒸汽机还是如此的“不堪受用”,虽然能不间断生产,但维修工作量极大。

工作几小时,停产维修几小时,问题繁多。

这种机器应用于生产后,人工成本(机械研究员、专科结业的学徒)太高,也就朝廷能负担得起了。离普及到民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不过这也没办法,只能让科学城那边加把力了。

从生产效能上看,蒸汽机的确是要强过风力水力和人力的,燃料除了煤炭,木材什么的都能烧,不挑食。从人工使用上看,若是不出问题,一个人可以管三台机器,每台机器能顶得上十五个熟练匠人的铸币工作量,且制造出的钱币更加规则均匀和精美。

第215章 疯了最好第514章 同化蕃邦第574章 精简官员第346章 战略第161章 员工激励政策第714章 爱尔兰人的舞蹈第2章 偶遇武大郎第278章 剃发明志第302章 阶层矛盾第362章 刘氏纺纱机第368 校阅调防第623章 锁国锁技术第336章 吴用之才第509章 三月灭西夏第507章 螳臂当车第 719章 时代的变迁第649章 教育决定发展前景第511章 政绩第19章 巴结官吏第110 赠送丫鬟?第116章 逗弄蔡媛第34章 闹鬼第655章 屁股决定脑袋第421章 合兵析律府第527章 飞剪式战舰第193章 梁山援军第166章 缘分送钱法第118章 楠儿上门邀约第323章 爷什么都懂第447章 舍不得吃第85章 逃之夭夭第192章 适当地得罪一下第609章 小规模战争练新兵第361章 南北局势第721章 燕家女子第73章 自私互利第300章 方腊弃杭州第346章 战略第428章 破开封城第68章 新天地第490章 鼓励商贷第566章 两期五年计划第184章 真话不是骗人第480章 内战第107章 便宜堂姐第462章 红线村的女人第597章 化学甘油第67章 另起炉灶第638章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第70章 作秀第211章 各有诡心第185章 扈家三娘第588章 降第377章 竞技游戏第397章 技术在变革第146章 偶遇蔡媛第303章 计划四步走第203 与团练使和解第102章 侍寝第642章 世界第一第282章 偶尔幽约大姐姐第700章 五月战争第35章 施威第674章 私了间谍案第638章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第455章 迁都在即第378章 监禁里的七姐第657章 北美独立第678章 胆子大才有肉吃第674章 私了间谍案第188章 祝彪好气第522章 第二个儿子第47章 取妾从简第569章 战争大抽血第15章 武大王婆怼起来第140章 天南海北地侃第340章 拖童贯下水第477章 单兵发展第504章 秦桧的前程第537章 皇帝的快感第143章 挑选官船第63章 山贼冲宅第503章 奴隶制度第514章 同化蕃邦第182章 祝氏三杰第237章 救王黼第427章 东京城外第307章 体系构思第 719章 时代的变迁第50章 女人的心思第592章 中原I型蒸汽机第399章 新货币问题第441章 攻辽部署第17章 请客吃酒第447章 舍不得吃第60章 准备跑路第690章 土地第345章 科学的小进步第677章 新货币返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