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神俊东青
矛隼是一种非常美丽的中型猛禽,也是体形较大的隼类,所以又有“巨隼”之称,体长为56一61厘米,体重1310—2100克。羽‘色’变化较大,有暗‘色’型、白‘色’型和灰‘色’型。暗‘色’型的头部为白‘色’,头顶具有粗着的暗‘色’纵纹,上体灰褐‘色’到暗石板褐‘色’,具有白‘色’横斑和斑点,尾羽白‘色’,具褐‘色’或石板‘色’横斑,飞羽石板褐‘色’,具断裂的白‘色’横斑,下体白‘色’,具暗‘色’横斑,但比阿尔泰隼的斑纹较为稀疏。白‘色’型的体羽主要为白‘色’,背部和翅膀上具褐‘色’斑点。灰‘色’型的羽‘色’则介于上述两类‘色’型之间。虹膜淡褐‘色’,嘴铅灰‘色’,蜡膜黄褐‘色’,跗跖和趾为暗黄褐‘色’,爪黑‘色’。
矛隼国外分布于欧洲北部,亚洲北部和北美洲北部,在我国分布吉林中东部、黑龙江东部、辽宁瓦房店和新疆喀什等地,极为罕见,其中在吉林、黑龙江、辽宁为冬候鸟, 在新疆为留鸟或繁殖鸟。
矛隼栖息于岩石海岸、开阔的岩石山地、沿海岛屿、临近海岸的河谷和森林苔原地带,堪称是北国世界的空中霸王,但很怕热。常在低空进行迅速的直线飞行,发现猎物后则将两翅一收,突然急速俯冲而下,就象投‘射’出去的一支飞镖,径直地冲向猎物。主要以野鸭、鸥、雷鸟、松‘鸡’等各种鸟类为食,也吃少量中小型哺‘乳’动物。捕捉岩鸽等猎物时,雄鸟和雌鸟可以进行巧妙的配合,由雌鸟突然飞进岩鸽栖息的‘洞’‘穴’中,将它们驱赶出来,雄鸟则在‘洞’外等候,进行捕杀。
矛隼因为体态雄伟、羽‘色’奇特,在辽、金和清朝时,被北方的古代帝王用于狩猎,视为珍禽,称为“海东青”。1682年,康熙皇帝在北京南郊校场阅兵,当他看见臂架海东青的御林军从身边飒爽走过的时候,不觉龙颜大悦,诗兴大发,遂口占一诗赞美海东青,其中有“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数海东青。‘性’秉金灵含火德,异材上映瑶光垦。”的诗句。不仅宣扬了武德,‘激’励军勇,更夸耀了海东青‘性’情刚毅而‘激’猛,其品质之优秀可与天上的星星相辉映,其力之大,加千钩击石,其翔速之快,如闪电雷鸣。由此可见矛隼在古代帝王眼中的地位,非比寻常。
矛隼的繁殖期为5一7月。营巢于北极的海岸和附近的河谷悬崖岩石上,偶尔也营巢于北极苔原森林地带的树上。巢呈平盘状,结构较粗糙,主要由枯枝堆集而成,每窝产卵通常3一4枚,偶尔有少至2枚和多至7枚的,卵的颜‘色’为褐‘色’或赭‘色’,具有暗褐‘色’或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55一63x46一49毫米,卵重为70克左右。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通常由雌鸟承担,雄鸟偶尔也参与孵卵。孵化期为28一29天。雏鸟为晚成‘性’,孵出后由亲鸟共同抚养大约46一49天后才能离巢。(虹腾中文网http://www.hot0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