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风起微澜

上面的命令布置的虽然好,但要做到分寸二字,却是很难,这等恰好好处的尺度,也就是积年的老差役才能把握到其中三味。

黄平虽然是锦衣卫出身,却不是那种坐衙门吃孝敬的差事,也是整天在外面东奔西跑,不知道这些办事的细微处,至于山东盐帮其他的人员,还有张江的新兵,那都是在江湖上和军中待久了的爷们。

这些人去打打杀杀那是一把好手,但要是做什么细致的勾当,实在是难为他们了。

不过这次上面催促的也是着急,黄平也是顾不得那么多了,这两百八十多号人或早或晚的乘坐大车,或者是骑马,也有步行的,装作互不相识的行商,一起聚到了这孔府二世子的庄园边上。

济宁州、滋阳城、曲阜这三地差不多是山东最繁华富庶的三个地方,这三地差不多在一条直线上,一到腊月,官道上可是热闹的很,许多精细货物都是贩运到这里的,济宁州的富豪,滋阳城的勋贵藩王、还有曲阜的孔府。

这样热闹的局面,固然是让黄平这些人容易潜伏,不过来来往往的人太多,也要提防自己的行踪被别人看到,结果行动是越发的小心翼翼。

一入夜,这批人才慢慢的汇集起来,到了庄园的门口,孔府在此处的庄园,主要是用作田产收入,并不是家人居住的地方,所以防备也是简单的很,就是在田地中央用围墙围了一圈,里面居住着管事一干人等,到了晚上大门紧闭就是。

根据孔三德派来领路的那位向导说。这庄子晚上也就是几名更夫溜达几圈,没什么警戒的人员。

听到对方这样地介绍,黄平心里也是有数,唯一担心的也就是那几十名徐州盐枭的是不是在戒备了,庄子里面主要的抵抗力量恐怕也是这些人。

目前唯一麻烦的就是,这名向导知道的情况是几天前的,自从那些盐枭进去之后,里面是什么情况就不知道了。

不过没关系,胶州营的士兵最不怕的就是战斗,庄子一共才两个门。后门和其他的地方都安排了几个人值守,一帮人直接把大车上地木梯拿下来,架在了墙头,几个人手中拿着兵器慢慢的爬了上去。

事情比他们想的还要简单。前门后面根本没有守卫的人,或许孔府地人从来没有想过有人会对孔府下手,这可是至高无上的地方。

人翻了进去。把前门打开,等到进去十几个人之后,才有名更夫发觉这庄园内进强人了,不过他发现的时候,刀已经是架在了他脖子上。

这名更夫一身地酒味。醉醺醺的在门房里面酣睡,一看见刀架在脖子上。不用黄平他们的逼问,有什么说什么。

的确是有六十多个人住在庄子的北面,也就是后门所在,说是府里面给下拨了银两,这六十多个人地吃喝花费全由上面负责。

而且今天和往日不同,二少爷领着几名下人来了这庄子,亲自请那几十人喝酒,庄子里面的人都是跟着分润分润,酒足饭饱。现在差不多都是在睡觉休息。

孔府二世子到来地消息也就是让黄平稍微犹豫了一下。就下令动手,知道了对方在什么地方。人多势众还担心什么,直接围过去抓人就是。

这些徐州来的盐枭所做的抵抗,就是黄平领着人冲进他们居住的宅院时候,有几个人衣冠不整的拿着刀跑了出来,还没有来得及举刀,就被张江的亲兵用短矛戳死在哪里,剩下的人猫在屋中不肯出来。

双方僵持了一会,黄平也是干脆利索,直接命令人拿火把准备烧屋子,屋内的这些人在第一把火烧起来的时候,终于是支撑不住了,乖乖地丢下武器到院子里面投降。

黄平话说地明白,你们贩盐,又是漕船,又是官府的文书,凭着你们几十个人肯定是做不了这样地事情。

贩运私盐本就是大罪,你们又在码头上杀人了,明白话交待给你们,活命是不可能了,但乖乖的交待,可以给你们一个痛快。

这些盐枭被人从酣睡中揪了出来,原本以为自己有孔府庇护,不管怎么说都是安全的,谁想到对方趁夜明火执仗的杀进们来了,心中的最后一丝凭依也是崩塌,只得是垂头丧气的全部交待。

所交待的内容倒是让黄平等人大吃了一惊,这些大着胆子贩卖私盐的,居然是徐州卫所的军兵。

徐州是天下枢纽,朝廷素来在哪里驻扎着大军,不过天下间军兵都是为欠饷所苦,这徐州军也是如此,不过两淮素来有盐商在,盐商是富甲天下,但有些时候,也需要有人去为他们做一些手上沾血的活。::::

在徐州这些朝廷官兵自然是最佳的选择,这样活的倒也很滋润,不过这几年却一直是流年不顺,先是在海州一带,被海盗打的大败亏输,然后莫名其妙的,山东兵马开始进驻两淮,盐商们也都是现实,马上那些孝敬常例都是给了这山东兵马。

尽管其中有几次的反复,比如说,徐州的官兵故意松懈驻防,让盐商们花钱雇佣的马贼们通过他们的防区,去淮北伏击山东军,结局当然是失败了。

随着湖广和河南的局势愈发的窘迫,徐州军也不断的抽调兵马,去凤阳府和安庆、庐州的边境驻防,在徐州的这些人都是些不被看重的次等或者是三等的兵马,留在徐州,日子可不好过。

但扬州府的方家,特别是方家老大方应忠,和这些徐州的官兵一直是有往来,差不多是一个半月之前,方应忠找上了留驻在徐州城的那支军队。说是要合伙做买卖,方应忠出盐,徐州军出人,合力朝着山东贩盐。

这才是有了今天的这些事情,私盐贩卖对徐州军来说,也是要慎重地,所以带队这人居然是个千户,这才知道的比较多。

看到再也问不出什么,直接就是带出去砍头,这些士兵谈不上什么硬气。求饶哭喊是免不了的。

这庄园里面也有几百户人家,青壮也有近千,不过却没有一个敢动的,黄平的手下在事成之后。骑着马耀武扬威的在庄子里面奔走呐喊:

“绿林道上寻仇,闲人莫要出头,不然洗了你们这个庄子……”

听到这话的孔府庄丁。果然没有一个出头的,都是老老实实的呆在屋中,大家心里有数,这肯定为那些外地人来的。

至于孔府地二公子,则是被几名亲随的下人一起带着藏到了地窖里面。战战兢兢的不敢出来。

孔府的庄园都是好地,都是交通便利地地方。出门不远就是官道,现在是深夜,官道上没什么人。

在黄平的命令之下,这些哭叫求饶的徐州盐枭们,都是被按在哪里,干脆利索地砍掉了脑袋。

黄平对上面命令的理解,杀掉盐枭,尽量不要惊动孔府,那就不要在对方的庄园里面杀人。出来砍脑袋就是。而且自己没有杀掉孔府任何一个人。应该算是圆满的完成了上面的交待。

六十几具尸体就这么被放在官道边,有人从大车上取下来一袋子盐。随意地洒在这些人的尸体上,然后一帮人扬长而去。

直到第二天中午,孔府地这位二公子才敢从地窖里面爬出来,庄子里面倒没什么慌乱的,反正死的不是自家人,这些外地人在庄子里面带着,一个个油头滑脑的模样,连自家的女眷不放心出门,死了更好,说明肯定不是什么好人。

这位孔嗣德养尊处优,真是没见过这样的局面,从地窖里面爬出来的时候,浑身都在颤抖,尽管穿着的是狐裘皮袍,又是天空晴朗,可还是感觉到一阵阵寒意,他发现自己所凭依的孔府荣华和孔家千年传承地荣华富贵,原本以为这是坚固无比地铠甲,却没有想到居然这样的不值一提。

外面地官道上就那么放着几十具尸体,这里又是交通要道,来往方便的很,肯定会有人去报官,在停放尸体的边上,唯一的成规模的民居就是这个孔府的庄子,想必会有人要来问问。

对于庄头来说,眼下这庄园之中地位最高的就是孔府二公子孔嗣德,这庄园的庄头自然要过来询问者孔嗣德的判断。

已经是被吓破胆的孔嗣德哪里还会有什么决断,只能是被几名亲随带着一起去外面观看,因为这几天码头上的凶徒事件,上面给济宁州衙门很大的压力,知州同样是把下面的衙役赶的团团转。

听见在这边出出事,立刻是以济宁州衙门难得的高效率赶了过来,而且派出的还是骑马的捕快。

山东承平也有快十年,所以这官道上的闲人特别的多,等捕快来了之后,里三层外三层的都围在哪里看热闹,一边是啧啧的说谁下手这么残忍,一边是兴致勃勃的在这里看着。

孔嗣德在亲随的陪伴下,也是在人群中观看,那些捕快下马之后就开始驱散人群,不过,看见孔嗣德衣着华贵,身边又有亲随陪伴,知道他的身份显贵,所以也就由得他在那里观看了。||

在地上的那些尸体,昨天还在和自己排着胸脯吹嘘,说是这一次不过是不小心被胶州营抓到,下次肯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孔嗣德记得当时还跟对方碰了一杯酒,自己虽然是长房的次子,但他的哥哥袭爵之后,其他的人得到的实惠并不是太大,充其量也就是有个庄子让自己温饱无忧。

想要过的更好些,或者是在孔府之中有什么好位置,还需要做些事情出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孔府的爵位可不光是个衍圣公,曲阜知县,还有些有权势的实缺职位。除却自己的能力证明之外,也要花钱来运动。

孔府地子弟出去做官意思不大,而孔府的一些肥缺都是被衍圣公的兄弟们把持着,孔嗣德做的不错,最起码第一次贩运私盐的利润,让他得到了文如商行的主事权力,还以为接下来的生活是节节高。

却没想到那些人躲进自己的庄子里,晚上还是被强人冲进去把人都揪出来,就那么堂而皇之的杀死在庄子边上。

孔嗣德一股寒意遍布四肢百骸,自从地窖出来之后就抑制不住颤抖。看着眼前这些尸体,更是感觉到浑身无力。

天气寒冷,尸体倒也没有腐坏,身上或多或少都是被撒着一些白色粉末。那些济宁州的衙役们围着尸体转了几圈,这些衙役可都是积年地老差役,对这些凶杀之事见多识广。一看这些尸体的伤口,就差不多明白怎么回事了。

他们说话也没有什么避讳的,却没有想到全被身边的孔嗣德听到清楚。

“看着茬口,应该是当兵下刀砍得,嗯。你看看这捆绑,可不是江湖地手段。老五,你快点,刚才咱们几个可是抽签的。”

一名差役弯腰强忍着恶心,伸出手指在那里白色的晶体上沾了下,放在嘴里舔了舔,立刻是呸呸猛吐几口,冲着边上地人吆喝道:

“是盐!!”

在哪里盯着的十几名衙役都是变了脸色,二话不说转头就走,孔嗣德的身边的一名亲随连忙的跟上。拽住一名衙役。那名衙役刚要开口喝骂,那亲随笑着把一块碎银子塞进差役地手中。低声的问道:

“请问这位差爷,刚才有人看见是盐,各位差爷,怎么不说一句话就走呢!”

那差役掂了掂手中地碎银子,这次是凑过去小声的说道:

“砍头撒盐,这是李大帅惩戒的手段,有时候荒山野地或者是不方便明正典刑的,盐贩子盐枭直接是砍了脑袋,身上撒上盐,兄弟,这件事情还是少掺和为妙!!”

听到这个消息的衍圣公的二儿子孔嗣德,他的第一个反应不是恐惧,而是不能抑制的愤怒,他山东总兵李孟不过是一介武夫,居然敢这样对圣人后裔。千年传承、圣上册封的国公这般地行事。

这人眼中到底还有没有什么王法,还有没有把孔家放在眼中,从李孟地势力伸到济南和兖州之后,对孔府一直是保持一定的距离,尽可能地保持尊重。这种态度,让孔府里面这些只知道在一方小天地之中安享富贵的世家子们以为李孟是惧怕他们家,这些人从生下来就被套上了圣人后裔的光环,注定一辈子富贵,而且比起其他的勋贵,他们还不受到改朝换代的影响。

孔家的这些子弟,很多都是在这种毫无风险的,安享富贵的环境中生老病死,十几代,几十代这么传下来,见识都是极为的浅薄,他们和孔三德那种在外打拼见多识广的人完全不同。

被孔府剥夺了文如商行主事人地位的孔三德,真是有些心灰意冷,索性是把全家搬到济宁靠着运河边上的别业中居住。

这次孔府做决定的时候,没有这位旁支的大胖子来说三道四了,孔府上下听到孔嗣德的陈述之后,从衍圣公到族中几个主事的长辈,都是愤怒异常,决意要给目无圣贤体统的鲁莽武夫一个教训。

尽管孔府震怒,可细想一想,想给李孟这武夫教训的手段还真是很少,总不可能动员孔府的家丁青壮,去找镇东将军李孟的胶州营去打上一架,那可就是把脖子送到别人的刀下去挨宰了。

有明一代,朝中的重臣,以把女儿嫁入孔府为荣,或者是娶孔府的女儿,毕竟这是全天下最太平长久的所在。

依靠这不断的联姻结亲,孔府虽然是安心在曲阜享受富贵,但在朝中也是有他的关系网和影响力。

最近向孔府提出联姻要求的是兵部尚书陈新甲,兵部尚书,正是替天子统管天下的大臣,岂不是正好对付这山东总兵李孟的。

衍圣公当即是修书一封,给这兵部尚书陈新甲。同时答允了这桩陈新甲的提亲,反正自己儿子不少,娶陈新甲的女儿也无所谓。

徐州地那些盐枭,实际上和孔府并没有太多的利益关系,或者说根本没有关系,这些人被砍头,孔府除却他们的二公子受到些惊吓,那个庄子的大门被破损几处之外,并没有什么损失。

但孔府中人之所以这么愤怒,要动用朝廷的关系来动一动山东总兵李孟。实际上就是看中了这私盐贩卖的利润。

财帛动人心,让人忘乎所以看不清形势的也是钱财和利益,这一次贩运私盐,仅仅是在滋阳城和曲阜城一带贩卖。还有给自家用,这就已经是一笔大财,如果能在整个兖州府贩卖的话。那又该有多少钱入账。

这钱来的太容易也太快,比起兼并土地布置规划,使用佃农耕种,要简单很多,从前没有接触这个私盐贩卖。孔府上下还不觉得如何,接触了这个大利之后。尽管才有一次,却实在是舍不得放手。

李孟对孔府一直是优渥宽容,这种懒得理会,给自己少些麻烦的态度,却被孔府认为是武夫对孔府地畏惧和忌惮,大明文贵武贱已经持续了几百年,孔府身为士林文人之宗,自然更是瞧不起武将。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之后,推崇儒士。讲得是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结果在建文帝的时候,黄子澄和齐泰一干纯儒把持朝政。结果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天下的藩王手握兵权却没有一个出兵勤王。

再以后一直到如今的崇祯年间,儒士文臣一直是在朝中稳稳地压过了武将和宦官,大明一代代皇帝,从皇帝治天下,到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眼下的局面差不多是士大夫治天下了。

如何把握对文人士林的态度和分寸,对李孟来说还真是个考验,最起码在对待曲阜地态度上,他的优渥和宽容就被当成了敬畏。在这利益的争夺上,孔府被本不属于自己的利益晃花了眼睛,开始进行愚蠢的挑衅。

不过这件事情上,孔府自己也不能大张旗鼓去发动舆论和李孟斗争,圣贤地传承去贩运私盐,这简直是个笑话。

但有些事情在官场上是心照不宣的秘密,既然是答应了兵部尚书陈新甲地联姻,那这位兵部尚书自然也会去做些事情。

话说回来,若是李孟在山东的名声,如同河南的左良玉或者是陕西的贺人龙一般,想必不管是孔府,还是兵部尚书陈新甲都不会对李孟做什么,但现在李孟在天下间的名望是“平庸守成之辈,尚算温良谦恭,不晓官场常事”。就是说很少办什么错事,对朝廷还算是恭敬听话,可却对官场上的一些规矩很是懵懂。

更有意思的是,现在李孟出身卑贱,是贩盐起家的军户,这身份当然是让人瞧不起,他目前的阵营还是个失势地阉党,眼下是文臣专权,东林为先,被太监提拔起来地武将肯定是被天下人瞧不起的。偏偏他依仗地这个太监还是个失势的太监,被目前最有势力的司礼监大太监和南京镇守太监所敌视。

几项叠加起来,李孟在大明的权势阶层之中的印象可想而知,刘泽清不过是先冲进登州城,就有个左都督、曹州总兵的官衔,李孟一项项的大功,要是正常升赏的话,如今也应该封爵了。

尽管和李孟打过交道的人,还有那些见识过李孟兵威的人,都是知道对方的厉害,不敢有所触犯,但大多数的高官们,普遍是认为李孟在山东根本长远不了,这等既不是出身将门,又没有什么高门重臣提携的微末之辈,不会有什么长远。

偏偏李孟自起家开始,就没有怎么离开山东,一直是专心经营这一方的小天地,和中枢的大臣们根本没有打过什么交道,朝中大臣们对他了解不过是在奏折和各部的文报中看到,根本没有什么稀奇之处。

至于这孔府,属于身在庐山中,看不清楚周围,把别人的宽容看作是敬畏的糊涂蛋,世上从来不缺这样糊涂的人。

腊月间。派人把信送到了京师,那边也都是忙着这个腊月过年,估计就算是有什么举动也要等年后进行了。

山东看着又是恢复到暂时的安宁之中,但在南直隶却有了一件大事,之所以是大事,是因为南京上下所有官员都和这件大事有所关联。

扬州望族方氏,状告徐州卫所军兵贩卖私盐,触犯朝廷盐政大法……

地确是大事啊,扬州望族方家那是世世代代承办官盐销售的扬州豪商,号称“淮盐十。方家五”的大老板。

南京城内凡是能管事的文武官员,谁没收过方家的常例孝敬,还有些寒门起家的官员,若没有方家前期的资助。后期的贴补,又怎么会有今天。

所谓拿人的手短,方家有这份人情丢在这边。又有不少的亲朋故旧在朝中以及地方上为官,所谓官商巨家,这样地大族,在南直隶说话也是极有份量的,方家来告状。那大家都不得不重视。

何况他所告的案子,实在是太过惊世骇俗。徐州卫所军兵贩卖私盐,卫所军兵做这样的事情,并不稀奇,大明官兵别说是贩私盐,做盗匪地都是大有人在,但这些东西很少有被人拿到台面上来讲。

但这次被人拿到台面上来说了,而且还是方家来告状,那就由不得不重视了,按说盐政相关。应该去在海州的盐政司告状。可方家所告的是徐州地官兵,盐政司根本无权管辖。所以事情也就推到南京来了。

民告官,有理也定罪三分,但扬州方家这么一告,大家都自动把这件事情忽视过去了。

徐州的官兵在经过海州城对海盗的失败,在南直隶追剿流民的挫折之后,已经是灰头土脸,加上山东兵马进驻两淮之后,徐州南北都有山东的兵马驻守,徐州这些兵马用处也并不是那么大了。

河南、湖广一带地情势紧急,以及徐州驻军的不那么重要,让南京兵部尚书、南京镇守太监和南京守备三人开始朝着危急地地方调拨徐州的兵马,现在留在徐州城以及周围驻防的只是一个残破的卫----砀山卫。

这个卫在海州和杨四那伙海盗作战的时候,遭受的损失最大,因为南直隶江北的兵力一直是颇为紧张,所以没有得到补充,调兵的时候,诸位大佬们也不愿意动这个不太有战斗力的卫。

徐州仅剩下这一支兵马,不到两千人地队伍,行事却有些无法无天起来,徐州地州县衙门,上报这砀山卫扰民的官方文报可是如同雪片一般,不过按照大明地老规矩,都是压下来不予理会。

方家这次的告状,真可以说是人证和物证齐全,看这些证据,那真是铁证如山,想抵赖都抵赖不了。

每年每月都是常例的银钱孝敬可不是白花的,地方官府报上来,南京的官员都是推诿不理,但方家报上来,大家马上是慎重起来,要合议给个答复。

南京城内的兵部官员也有私下里去问方家,说是这件事就这么算了,那砀山卫就算是拼命贩卖私盐,也赶不上你方家进账的毫毛,何必去计较什么呢?

谁想到方家这次却咬紧了牙不松口,说是要是这南直隶的军兵都卖起私盐来,我们方家还有什么活路吗,必须要抓这个典型治罪,给别人一个颜色看看。

私下去问的那个官员也是拿过方家好处的,而且还是那种拿的不少关系亲密的,听恩主这边把话说的这么斩钉截铁,也就不好继续劝告了。

但南京官员的合议也拿不出什么章程来,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是在湖广和凤阳那边呆过的,知道凤阳、安庆一带的兵马不能擅动,同样的,南京的兵马也不能放出去,算计下来,南直隶周围已经是无兵可用了。

那不足两千的砀山卫士卒在徐州,琢磨半天居然没有奈何,派个文官过去督办这件事情大家是不敢想的,眼下这些大头兵,逼得急了可就要哗变的,到最后朝廷对哗变的军兵无可奈何,还要追究这督办的文官罪过。

官场上的诀窍就是谁也不愿意发表意见,免得承担责任,那边方家催促的紧,这边大家又都在僵持着,局面一时间尴尬……

这时候,仗义执言的南京兵部侍郎吴嘉卫又是站了出来……

第374章 盲点 招安 汝州陷落第526章 齐王制度第35章 楞马罡第271章 放与收第49章 患得患失第131章 敢当先第258章 首战第112章 豫西第368章 人心趋利 大喜第223章 愿者上钩第105章 看明白 孔三德第9章 惊变遭难第233章 许多事第175章 费德勒 苏安琪第225章 大鱼吃小鱼第10章 家中无人第164章 僵持第441章 再入城 终有报应第72章 急躁急切第297章 无心之言 或许成谶第180章 月黑风高杀人夜第215章 迟来的道贺者第327章 胜后事 太糊涂第79章 谦卑的同知第383章 夜行 雾散第82章 忐忑 误判第87章 回归 京师第315章 千刀万剐 流贼招抚第443章 煎熬之路第253章 巨鹿 贾庄 卢象升第475章 峰回路转 绝境已成第370章 北边第196章 孙和斗第11章 进胶州城第345章 小事 大局 南直隶第179章 刘泽清第157章 蹊跷第19章 起始第461章 汉城城下 以攻为守第40章 货栈掌柜第23章 我的责任第3章 半路遇盐丁第60章 瓷罐第265章 山东总兵第134章 五万两第154章 有贼南山第37章 总旗第41章 人弃我取第471章 山陕当先 闯王逃奔第148章 暴病身亡第359章 打回去就是第424章 未到太平享乐时第306章 襄洛罹难 背水扎营第428章 缺铜 营改团第246章 桀骜 禽兽 公道第314章 此路不通 掘坑塌城第52章 分片第525章 南北朝第182章 再提亲第59章 青盐第274章 矿监丁旭第177章 大礼第187章 一地鸡毛第449章 诱杀第38章 城门所见第128章 明察秋毫第410章 捷报所到第431章 六百里加急 倭铜第384章 对峙 火铳屠骑 开战第414章 国之大患 谁是第356章 血战 仅仅是开始第136章 忙年第263章 逼杀第105章 看明白 孔三德第75章 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愤怒第397章 大战开场第253章 巨鹿 贾庄 卢象升第227章 不要想回去了第27章 杀鸡牛刀第40章 货栈掌柜第142章 柳大人第18章 将来吃肉第484章 夜战 胜亦劳第254章 接旨勤王第163章 要鱼死网破第100章 胶州守备第45章 震慑第114章 一无所获第524章 小偏厅定天下策第67章 相助第383章 夜行 雾散第312章 王府密宴 禽兽之兵第215章 迟来的道贺者第508章 理所当然的大胜第534章 大势所趋第17章 押运工作第100章 胶州守备第353章 朱仙镇大败 私议 内宅第258章 首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