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武功郡王

皇后殡天,亦是朝中大事,虽不及太上皇李渊驾崩时那般郑重,但因李世民的偏重,一应礼节也是不在其下,一丝不苟。

长孙皇后的葬礼前后数日,满城同悲,当长孙皇后的棺椁葬于九嵕山上的昭陵时,已是冬末的最后一日,也是贞观十一年的最后一日。

“虎头,自打你开府建牙后,为父还没去过你府上几次吧。”待长孙皇后安葬妥善后,李世民回宫过路延康坊,突然想起了李恪的楚王府就在此地,于是对李恪道。

李恪回道:“儿常年在外驻边,不止是阿爹,就是儿自己在长安府中待得日子也不多,只怕还不及在营中呢。”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你行伍出身,是这样的,为父年轻时也是如此。”

李恪应道:“阿爹说的是,儿正是壮年,正该是为国戍边的时候,岂能贪念一时温存。”

李世民又问道:“如此漠北边事如何,可都妥当了?”

李恪如实回道:“漠北诸事已定,大主意已经拿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多是些琐碎之事。”

李世民道:“如此最好,明岁节后,你不必急着回河东,先在长安待着,可到夏后再行北上,如今北事已定,你也不必常在河东,只需逢秋坐镇,自行安排即可。”

李恪集并州大都督和右骁卫大将军两职于一身,是边帅,又挂着禁军要职,位高权重,身份更是极为敏感,若是寻常说来,自然是不可随意进京的,但李世民却开先河,准李恪久驻于长安和太原两地,自行安排,着实叫人讶异非常了。

李恪不解地问道:“此事恐怕不和规矩,阿爹怎的突出此言。”

李世民道:“此并非我心血来潮,而是这几日思量许久的。皇后已故,后宫和宗室无人,后宫这一块你阿娘可以帮带着管着,当无大碍,但宗室确需有人在京震慑,否则为父的那些个兄弟又该上蹿下跳了。”

李恪问道:“宗室中自有太子皇兄在京,已然足矣,又何需儿臣。”

李世民摇了摇头道:“太子,太子但凡行事知晓些轻重,懂些事理,事情也不会到了今日这一步,你以为凭太子眼下的人望和德行还能镇得住宗室吗?而且...”

李世民顿了顿,接着道:“而且稚奴他们都还年幼,在京中总要有个兄长管制着些的,若是你不在京,那些皇子们都照着太子有样学样,那还了得。”

听得李世民之言,显然是对李承乾已经颇为不满了,其实李世民不满李承乾的缘故李恪也清楚些。长孙皇后虽是亡于宿疾,但也是因李承乾昏聩,劳心而死,李世民的心里不可能毫不介意。

李恪道:“若是教导诸弟,这是儿在母后临终前应下的,儿自是义不容辞,但宗室那边还有太子在,儿自当以太子为主,左右辅弼。”

李恪所言,反倒叫李世民越发的安心和喜爱了,在此之前,曾有人向李世民进言,楚王李恪已为嫡子,又掌重权,恐有不臣之心,请对李恪之权加以限制,可看如今李恪的意思,丝毫没有因立嫡而有半分的膨胀,反倒恭敬依旧。

李世民道:“你行事稳妥,有你在旁帮衬也是好的,此事便就这么定了吧。”

“诺。”李恪应了一声。

随着李恪一声应下,李恪年后的去向已定,一时半会儿也离不开长安了。

李世民指着楚王府的方向,接着道:“为父有些日子没去你府上了,正好今日得暇,走,为父随你去王府看看璄儿去。”

李世民口中的璄儿便是李璄,也就是李恪的长子,这是当时李世民初知李恪得子时取的名字。

“璄”者,王字为边,意为美玉之华彩,王者持玉,是为极贵,光从这一个璄字也知李世民对他这个孙儿的喜爱和看重了。

李恪本就极得李世民宠爱,楚王府添了长子,李世民的心里也颇为欣喜,只是近来忙于长孙皇后丧殡之事,一直无暇抽身,也没有心情。

此番长孙皇后已然入土为安,李世民得了闲暇,第一时间便要去楚王府看望自己的孙儿。

李恪的楚王在延康坊独占大半坊之地,李世民和李恪在延康坊外转了个弯便到了楚王府大门,当李世民进门后,便和李恪一同直奔内院而去。

楚王府的内院主室,楚王妃武媚娘方才已经得到了李世民将至的消息,正坐在床榻边等候。

“儿拜见父皇。”武媚娘见李世民入内,便要起身见礼。

李世民见状,连忙上前抬手虚扶起武媚娘,道:“我儿还在月内,不必行礼,快坐下歇着。”

“谢父皇。”武媚娘又坐了回去,对李世民谢道。

待武媚娘坐下后,李世民伸手自一旁的婆子手中接过了自己的孙儿,环抱着轻轻地颠了起来。

李恪与李世民相貌颇为相似,而李璄又和李恪轮廓相似,那自然也和李世民有几分相像了。李璄被李世民抱在怀中竟也不怕,反倒“咯咯”地对着李世民笑着,李世民看着怀中的孙儿,越发地喜爱了。

李世民看着孙儿,眼中满是宠溺,这些天来脸上也是罕见地露出了笑意,对李恪道:“朕的这个孙儿倒是和恪儿年幼时很是相似,有趣地很。”

李恪道:“前几日阿娘也看过李璄,也是这般说的。”

李世民点了点头,李恪问道:“璄儿的封号,你可有想法?”

李恪回道:“定于恒安如何?”

李世民闻言,当即摇头否决道:“小小年纪,又是你的嫡长,定于恒安这等荒野像什么话。”

李世民对小李璄很是喜爱,觉着贫瘠的恒安北地委屈了他,还是留在身边地好,于是又对身后的常涂问道:“关中富庶,可为李璄食邑,关中可还有空着的地方?”

常涂想了想回道:“关中各处封号已经有主,剩下还好些的只有武功了。”

李恪闻言,忙道:“这万万不可,璄儿不过一牙语孺子,怎敢当武功之名。”

李璄乃李恪的嫡长子,李恪又有李世民嫡子的名分,依理而言封于关中并无不妥,但整个关中除了京畿一带外大体上都是一般,唯有武功之地是个例外中的例外。

这不止是因为武功位处京兆,临近京畿,更是因为李世民便是生于武功,武功一地对于整个大唐而言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岂能将武功封出去。

李恪虽然代李璄推辞武功之名,但李世民似乎却对这个封号很是满意,李世民低头看着李璄问道:“武功之名,璄儿可还喜欢。”

李璄年幼,尚还听不懂话,哪里知道这“武功”二字背后的巨大意义,只当是阿爷逗着他玩,不自觉地笑出了声来。

李世民见状,心中一喜,当即应道:“既然璄儿也喜欢武功,那便定在武功了,日后璄儿便是我大唐第一个武功郡王。”

第九章 萧家姊弟第五章 汗庭第十四章 权万纪之死第二十一章 欲面太子第二十一章 议亲第七十六章 识货的杜如晦第二十一章 搏杀第六十一章 颉利北征第二十一章 花烛之夜第四十四章 凌烟阁第六十七章 神箭第三十一章 校场第六十七章 狄仁杰第二十六章 小兕子第六十八章 心机第二十八章 媚娘善道第三十一章 凉州隐患第六十九章 媚娘第二章 一箭双雕第十三章 拜师第四十三章 仙娘入府第三十二章 阿史那社尔第四十章 换帅之议第二十九章 开府第七十八章 换将第六十六章 朔方易主第二十四章 转醒第三十三章 求情第四十一章 再入东宫第三十四章 题字第十二章 敲打第六十六章 交易第四十四章 凌烟阁第六十九章 媚娘第十六章 扬州之论第四十二章 夜谈第六十七章 阶下之囚第十五章 定亲第五十八章 水急破堤第五十九章 入宫释疑第三十三章 请缨第六十一章 颉利北征第三十九章 司空府第五十二章 勾结第十六章 北地乱起第十四章 虎头湛金枪第四十七章 淮水之患第七十章 武顺登门第三十七章 萧月仙第九章 洞房花烛第四十八章 淮南将乱第五十四章 定价第四十三章 赵德言的抉择第五十八章 东宫失和第十八章 武萧之间第三章 灵州军第四十一章 康苏密的绝境第十二章 敲打第九章 长乐求情第三十章 借马寻衅第六十二章 李恪探病第五十三章 父子三人第二章 上元灯会第三十七章 陌刀营第六十三章 薛延陀布阵第三十二章 百官为难第五十六章 府军治水第五十二章 弹劾第五十章 李家父子第九章 饮酒第八十七章 漕运第三十二章 百官为难第三十七章 萧月仙第三十三章 立威第七章 朝议分封第二十九章 献马第十一章 薛延陀第六章 佯攻第四十三章 名册第八十六章 盐行易主第六十九章 暴露第六十一章 苏潇生怒第十三章 拔灼身死第四十六章 设计第八十五章 沙匪第六十章 秦府习武第三十九章 诛杀第五十一章 缓缓归矣第三十八章 夜撷明珠第十章 将往华阴第十一章 另辟蹊径第四十四章 撷玉楼第二十九章 牛进达第三十章 争执第七章 和亲第二章 将行第七十六章 识货的杜如晦第四十七章 回扬第二十三章 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