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魔镜系列珠玉在前,尽管M.L公司一再声称,one只是给“小群体用户”,检验公司核心技术是否成熟,正式推出商业化产品two,要等到明年了。
然而,仍然避免不了被拿来和魔镜2.0对比,尤其两者售价相同,2000美元。
经过测评,M.L one无论是参数还是用户体验,都被魔镜2.0完爆。
大量评论家、发烧友纷纷发文嘲弄,颇有一番痛打落水狗的趋势。
这是因为过去一段时间,M.L公司风头尽出,夺尽眼球,在虚拟现实行业,几可与魔力飞跃相媲美,引发了大众的逆反心理。
其中,《南佛罗里达商业杂志》称M.L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在现在这个阶段推出虚拟现实一体机,简直拿着投资人的钱瞎搞。
刚刚过去的十月,M.L公司在没有任何产品上市的情况下,获得B轮天价融资8亿美元,创下资本市场新高,这次融资由中国电商巨头阿里领投。
另外,有小道消息,M.L公司正在开展C轮融资,预计超过10亿美元。
可想而知大家的羡慕嫉妒情绪,魔力公司一飞冲天,那是因为有爆款出现,被市场认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
你M.L公司全靠吹嘘,市值一再飙升,又没有撑的起的产品,就不要怪大家用放大镜盯着你找问题。
不过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虚拟现实行业的火爆,M.L融资成功也预示着资本市场的信心,很多行业分析机构,纷纷预测明年市场会有一个大爆发。
一时间,热钱不断涌入,VR/MR/AR再度流行起来,好像嘴里不说点虚拟现实的词语,都有点落伍了。
one上市的第一时间,就被魔力飞跃公司买来拆解,很快赵子明就收到报告,专业性强,而实用性不足。
因为不具有威胁性,数字集团就没有给与太多关注。
实事求是地看,one从硬件上来说,还是很强的,画质稳定,实现了小范围内AR追踪的真实性。
在有些方面,还超越了魔镜2.0,毕竟M.L行业第一的地位可不是吹嘘而来的,技术积累雄厚,手握150余项专利,魔力飞跃都要和它互换技术。
然而它的最大问题是,从试验品向产品的转化没做好。
用户体验太糟糕,根据网友的吐槽,
“充电两小时,畅玩十分钟”,这是说电量续航的问题。
“眼瞎,只能看到前面50度,视野减少三分之二”,人类视野是120°,可想而知其中的别扭之处。
“第三方应用寥寥无几,只能玩个蛋”,吐槽内容太少,虚拟游戏只有一个打蛋。
……
批评之声汹涌,M.L公司的CEO不得不出来解释,态度平和,用语诚恳,没有对one的缺陷进行遮盖,中心意思只有一个,请玩家们放心,The two绝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纷纷扰扰中,数字集团一直保持着冷眼旁观。
虽然不断有记者采访,“谈谈对one的看法”,“魔力有什么应对措施”等等,
因为有领导的要求,不评论,不参与,大多记者都是失望而归。
行业老大就要有老大的格局,不要说one还是半成品,即使真构成了威胁,也不是靠嘴炮来战斗的。
虽然one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不过它的上市,也表明由魔力飞跃开创的虚拟现实产业,正式进入成熟期。
判断一个产业处于哪个阶段,有几个指标,其中重要的两项就是,核心技术成熟,有代表性产品出现(魔镜2.0),以及引爆大量跟随者,有大量应用普及(M.L one为代表)。
产业进入成熟,一方面渗透的难度增加,另一方面竞争开始加剧。
尽管M.L公司未能一鸣惊人,也是一个信号,由一家公司独霸市场的时代即将结束。
有第一个挑战者,就有第二个挑战者。
据各大巨头的消息,明年市场上PC端的VR多大十几款,有Facebook的cv1,HTC的Vive,索尼的PSVR,微软的Win10 VR,谷歌的Daydream VR等等
三星今年推出移动端的Gear VR,虽然销量一般,得益市场的开拓,明年应该会有一个大爆发。
残酷的竞争即将引爆,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在这种情况下,也难怪魔力飞跃要整军备战了。
虽然有先发优势,却没达到傲视群雄的地步。
魔力飞跃成功的关键,在于对产业链的控制程度较好,产品化能力强。
电量不足,相关应用少,在实验室环境中,都不是大问题。
只有经过市场考验,才知道痛点在哪里。
经过两代产品的打磨,除了一些核心部件外,魔力飞跃差不多已经在产业链格局和产业各方关系中,处于领导者、控盘者地位。
可能比专利、比科研,魔力飞跃science的能力略有不足,但technology的能力绝对完爆M.L。
它有信心,有能力应对接下来的任何挑战。
不管各家怎么吹嘘,量产能力才代表了科技实力。
正是靠着这一点,魔力飞跃才能迅速占领了市场。
不过,M.L公司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联合阿里,就是要借助大陆的规模化生产力,为下一代产品做准备。
阿里去年创下最大ipo,超过两千亿美元的市值,正是雄心万丈之时。
多面出击,提前布局,虚拟现实行业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在这上面投下重金,也就不足为奇了。
阿里也没有做小弟的想法,双方存在根本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