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至少得有200海里吧?
他这句话,别人可能不知道真假,可是防工委和海装局的同志却是再清楚不过,这话,不假!
不论是炸-5改装攻击机,还是轻型固体反舰导弹的研制,进度都很顺利,尤其是炸-5换满血版LYP-6的试飞虽然还没完成,但是初步展现出来的飞行品质和挂载能力,就已经让用过老炸-5的同志们直呼“好家伙!”。
“但是我没记错的话,受海面杂波影响,飞机反舰导弹的效能是有一些问题的吧?”这位是搞技术的。
高振东点点头:“对,理论上有这个问题。不过事情也要分两头看,一来,海面杂波的影响,没有地面杂波那么大,二来,这个问题正在得到解决,而且情况不错,至于怎么解决的,我这里就不说了。”
搞雷达的那帮同志,现在正高兴着呢。
只是既然这位同志不知道,那说明他知道理论上的问题,但没具体接触相关工作,那就只能说这么多了。
说句实话,换个人,都没法像高振东这么答问题,因为别人不像他,这货什么都知道。
今天来的,级别都是够的,具体不能说,大概情况还是能透露一下,要不然防工委的领导早就大呼“打住”了。他笑道:“嗯,高振东同志的话,我作证,是真的。多的就不说了。”
这话让在场的同志们顿时喜笑颜开,能听到这种好消息,不高兴的那就真有问题。
“太好了!这是今天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原来这样?那高总工的建议,就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那还搞个什么劲,直接飞机淹死他们。”
“那不行,体系作战,各司其职还是要的嘛。”
“……”
有个同志突然想起来一个问题:“但是我有个问题,我们能拿到海峡上空的制空权么?”
这话谁都不好回答,主要是这是人家空军的范畴,谁都不好替人夸海口。
高振东想了想:“这个已经无所谓了,如果拿不到制空权,那意味着大舰小艇都一样,不如多造点便宜的小艇,如果能拿到制空权,那就意味着在这片作战区域不需要大舰,更要多造点小艇。毕竟不是时时刻刻都在打仗,平时的任务,那还是人多好办事嘛。”
啊这……大家都被高振东这番话说得没了脾气,这话其实挺耍赖的,但是好像有那么一点道理啊。
在还没有“区域防空舰”这个概念的大家脑袋里,自然想不出这个以海制空,为缺乏制空权的一方争取作战机会的方式。
其实海峡无大舰,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个,离双方的空军基地太近,导致大舰费效比远远不如“飞机+小艇”这种模式。
海装局的同志眼看不好,我艹,那我大舰呢?我那么大的舰呢?
“振东同志,难道在你的看法里,大舰就不搞了?”
高振东摇摇头:“不是,我说的是‘海峡无大舰’,而不是‘大舰无用论’,两者区别还是很大的,具体大舰的事情,我后面会说到。”
海装局的同志放下心来:“嗯嗯嗯,那你先慢慢说,我们时间很多。”
高振东点点头:“既然先接受我这个假设,那我们就讨论一下,在以海峡为主要战场情况下,我们需要些什么艇。关于炮艇这块儿,我想不用多说,刚才同志们已经提到了,我们最新的125吨艇已经服役,效果非常好,那用这型艇承担近海巡逻和防卫,我想没有什么问题。”
大家都点了点头,125吨火炮护卫艇于不久前正式服役,虽然有一些需要小改的地方,但是已经能够确定,它能很好的替代此前型号繁多的各型小型炮艇,完成近海巡逻、作战任务,这个的确是没什么好讨论的。
高振东之所以不多说炮艇的事情,正是知道这型艇的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所以炮艇方面他什么都不准备建议。
这条100多吨的小艇,总产量近400条,出口量也达到了3位数,作战半径360公里以上,价格还低,火力又猛,不但装备量大,而且战功卓著,那是真沾过敌人血的,这一点,后来我们那些威武雄壮的真正大舰都比不上。
可以说,作为廉价近海巡逻打杂艇,高振东想不出比它更好的东西来了,而且作战半径基本上把当归岛方向西海岸覆盖得死死的,至于东岸,高振东有别的想法。
对于高振东这个判断,大家都点头表示同意,尤其是海装局的同志,说实话,这条125吨炮艇,也是承担海装工作的他们与科研厂所的同志一起,努力得来的得意之作。
“有了日常巡逻防卫力量,我们就需要有一种能够对敌人的不论大小,各类装备都有一击必杀能力的装备,这型装备,就是导弹艇了,至于鱼雷艇,刚才我说了,紧着现在的用就行。”
高振东前世,鱼雷艇被大量生产,还有一个导弹艇成熟比较晚的原因,而这辈子,老毛子在导弹艇的资料移交和仿制方面还是比较配合的。
“6621型虽然仿制成功,可是那玩意不便宜啊。”
对于仿6621,在座的都是搞海装相关工作的,对于还在仿制试验时就4发导弹击沉对面两条千吨以上大舰的战绩,都是耳熟能详。
这型装备,他们是满意的,没有任何怀疑,唯一问题就是价格比较咬手。
6621上面,是4发争先一号反舰导弹,200多吨的艇体40节极速,加上雷达什么的,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总价不便宜。
另一位却想起什么来:“高总工的意思,是大量搞6623的仿制艇?”
这东西和6621没有本职区别,无非就是小一号,导弹少两枚,会便宜一点。
高振东笑道:“6623我觉得就不要搞了,个头太小,意义不大。价格上来说,如果我们空着两个发射筒不装导弹,6621和6623比,除了电子设备最大的区别就两个,一个是发动机,一个是耗钢量……”
如果说6623仿制型在高振东前世时间线上,以其价格低廉数量大对我们是有意义的话,那在这辈子,那就真的意义不大了,同样的装备,成熟时间的早晚,会带来发展历程的很大不同,而现在我们手上,有着不少提前成熟的装备。
这话一说,大家都想起来,今儿这会是因为什么开的来着?不就是额外得了一批钢材指标嘛,而且这个钢材指标还不是一锤子买卖,因为据说那个能额外提升钢产量的技术,是会一直使用下去的。即使明年不像这一次是以具体指标的形式下下来,但是总之会有很大改观这一点是不会变的。
6621比6623满载排水量要高100多吨,好像不是个太大的数目,有了钢,海装局的底气也足了。
其实6623的最大问题还是小了,适航性、自持力这些都和6621没法比。
“我们虽然没有加入国际海洋公约,但是不妨碍我们按照这个公约去做一些规划,6623仅有400海里的自持力,无法支撑200海里的作战半径,这意味着,6623型连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都无法护卫,但是6621型大约800海里的自持力,就足够完成这个任务了。这也是125吨炮艇我没做任何建议的原因,它的作战半径是200海里,刚好够。”
我们自己搞的125吨艇,作战半径恰好是200海里,未尝没有这个原因在里面。
我们虽然几十年后才加入海洋公约,但是提前按照相关规则做事情是一点都不影响的,就好像我们几十年后实际上也没加入军控条约,但一般情况下还是只卖射程290公里的导弹一样。
有依据有标准了,很多事情就很好办了,哪怕这个标准我们还没有在法理上承认。
大家一听,有点道理啊,就算我们没参加这个公约,但是参照一下人家现成的东西还是不错的,至少,得能护住200海里吧?
这么一想,6623的确是差点儿意思。
见大家都觉得有道理,高振东又补充了一句:“而且如果某型反舰导弹研制成功的话,可以进行该弹替代仿6621上的争先一号的工作,对于敌中小型舰艇的打击效能不会下降,还能进一步提高维护性、可靠性,以及提升人员的居住环境。”
海装局的同志一听就知道高振东打的什么主意,现在研制顺利的轻型固体反舰弹,弹重不到争先一号的一半,而且发射箱也轻巧得多,同样是8枚弹,能至少节约出8~10吨的重量、20平米左右的甲板空间来提升居住性能,更别说一些维护、检测设备的精简,也能带来一些减重量减容积的好处。
可别小看这点儿重量和面积,综合起来哪怕能在甲板搭个几平米的铁皮房子,都能让战士们睡上一个好觉。
而6623就没这个条件了,就算节省了重量,可是节省不出多大面积,也没太大意义。
再说了,能要大的,谁想要小的?
心动!心动!
“嗯,振东同志这个建议很有进一步论证的必要啊。”海装局的同志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