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近卫师团组建(下)

师团军法处长这一职务是魏公公新定官职,其与大明军制卫所制中的指挥同知类似,都是主官的副手,主掌军纪。类似官职还有百户所、千户所的镇抚官。

伍福铭此人和曹文耀不同,其擅长不在带兵,而在治兵。而曹文耀却是能治也能打,这与曹乃山西将门出身有关系。

历朝历代,除开国时期军伍都是半路出家,从小卒做起一路厮杀为名将,往后便多是将门世家子弟主导军队。很多练兵治兵、行军布阵的法子都是将门不传之秘。当然,军爵世袭制也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如嘉靖朝抗倭名将戚继光16岁便继承祖上的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此职务大致等同于后世的大校。

伍福铭是少年从军募入九边延绥镇,调至武骧右卫时不过是总旗官,与曹文耀这等将门子弟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不过山西大同曹家在明末却是大放异彩,那举世第一良将曹文诏可是曹文耀嫡嫡亲亲的大哥,而那第一猛将曹变蛟又是曹文耀的儿子,这真不是伍福铭可以比的。

魏公公任用曹文耀为近卫师团师团长,除了看重曹文耀的能力和忠心外,自也是希望通过此举将那曹文诏拉到自己麾下,至于小变蛟这个干儿子,那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了。

鉴于伍福铭善治兵,魏公公便特此安排。

军纪问题是他老人家特别重视的问题,无军纪便无强军。公公希望伍福铭能够担任好这个军法处长,为皇军的强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宣读完中高级军官任免名单后,蒋西凤又将参谋司按照魏公公“职衔匹配”的原则制定出的师团军官军衔方案公布。

具体方案魏公公没有把后世的校尉或者什么将佐搬来,而是直接套用现下明军军衔制。

即师团长为指挥使衔,旅团长为指挥同知衔、大队长为千户衔、中队长为百户衔、小队长为总旗衔。另副官、辅佐官如参谋、军纪、后勤、传令诸军职为指挥佥事、副千户、试百户、小旗等职。

卫所制的一系列军职,说白了其实就是明军的军衔。此军制是大明国初便确定下来,至今卫所制虽败坏,但京营包括九边及地方驻军,将领还是担着卫所制的军爵。如辽东总兵只是职务,其实际军衔或为指挥使,或为指挥同知不等。如果战功赫赫,这个实际军衔就有可能成为世袭军爵。

新的师团职衔品配方案,说白了就是师团长代替了总兵官,旅团长代替了指挥同知...但莫要小看这个代替,实际却是对明朝现在混乱的军制做的一次重大改革。

在没有魏公公的时代,明朝的军纪因为卫所制和九边募兵制的同时存在越发混乱,最后导致将领之间相互不服,加印的不加印的都视自己为老大,无形之中加快了拥兵将领的军阀化,不但镇压农民起义不力,抗清也是四分五裂,最终使得华夏沦于异族鞑子之手。

师团制便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使职衔匹配这个军功原则正式固定下来,将来推行全军,可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能够更好的整合明朝军事资源。

师团制的出现,也意味着从前的总兵、副将、守备、都司这些官职将从皇军中淘汰,但不是说这些将领的官职被剥夺,只是目前不适用。

这也是魏公公眼下还无力整顿大明军制留下的弊端,故而只能采取曲线救国手段,在皇军内部推行,在向皇帝请功时,诸将原有职务还是要在奏疏上写出的。

这个暂字,至少在天启以前怕是去不掉了。

与会的海军将领听到现在,发现跟他们没有多大关系。被委任的陆军将领们则是欢天喜地,尤其是在对南都反动勋贵反围剿战役中投诚的那帮子人,更是乐得咧嘴笑,同时也是把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彻底放回了肚中。

被委任为炮兵联队长的李兆基,步兵大队长的徐彪、徐广、武三思等人自随魏公公到了特区后,一直是被“闲置”的,在皇军中得不到重视,又不敢回到南都,那种心态肯定是相当难熬的。但现在,魏公公组建的甲等师团却有了他们的一席之地,一帮子人自是心花怒放。

蒋西凤宣读的是大队长以上军官人选,中队长以下参谋司那边也有名单,但肯定没有必要在这中高级将领会议上宣读了。

成功晋身甲等师团的一众陆军将领紧接着便关心起他们的兵源了。要知道日后能不能飞黄腾达,靠的不但但是自己的武勇和运气,还要靠部下们的战斗力。而如今皇军之中,哪些兵能打,哪些兵不能打,一众陆军将领心中多少是有点数的。

可惜,魏公公没有让他们自己在军中选部下,而是早已安排了。

现大明皇军的正兵有原武骧右卫旗营的步军三个营,海军抽出的机动兵一个营,合计4500余人。又有公公亲卫营800余人,总兵力近5400人。

除这些正兵外,俘虏的宁波定海卫官兵400余,南都三大营官兵2400余,押到特区来服“苦役”的勋贵家兵1200余(未支付赎金),金州李七公子的降兵俘虏1100余,从宽奠海运回来的各族青壮4000余,从朝鲜带回的600多朝鲜青壮,合计约万人。

另外就是公公南下以后陆续从地方招的一些兵,人数不是太多,不到500之数,还有南通狼山炮台守兵千余,杨镐送给他的关外降倭1200余,王维栋带来的100多辽东兵,李七公子替他搞来一千多辽东矿工,总人数大抵在4000人左右。

这些是陆军方面,海军方面则还是原吴淞水营的4000余人,兵力规模不是太大,无法再补充陆军。

也就是说,公公定编的近卫师团满员是28000人,台湾警备师团18000人,但满打满算公公手下连上俘虏、青壮民夫合一块,也不过才21000人不到。

这两万一千人还得先扣掉3000人供台湾警备师团搭架子,那么近卫师团只能从余下的18000人中整编,兵员缺口高达一万人。

这个缺口从何补充,公公目前也没有太多办法,他已命人持贴去溧阳铁矿,命宋四宝抽调2000矿工送来特区先解燃眉之急,余下八千人只能缓缓图之,看是否能够在台湾征兵以补充近卫师团。皮岛和朝鲜方面肯定是无法抽兵的,那两块地盘的兵力本来就不多,如果留下的兵力不足,是难以震摄汉城方面的。

现有这两万兵员,公公命按老兵带新兵的原则全部编入近卫师团,但每个联队空一个大队编制。

会议之后,新任近卫师团长曹文耀便和参谋司一起开始部队编建,魏公公也抽空下去视察整编过程,在和新组建的第一联队第一大队官兵“联欢”时,魏公公首次提出“四有好兵”的口号。

哪四有呢?

即有土地、有房子、有粮食、有女人。

第二百九十四章 真心还是假心?第二百一十三章 大明只有死将军,无降总兵第四百二十二章 魏公公胆不小啊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在日本那些年第六百九十六章 你侄昨和人家好的?第二百九十五章 那少年在何处?第八百五十章 公公很高兴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贝勒,我们一起如何?第九十六章 天材地宝第八一十章 终是见彩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强大的海军第三百二十二章 赎罪第五百三十四章 贵妃病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求神问医第二百一十四章 反对教条主义第一百五十四章 挟天皇以令诸候第一百二十九章 做大,做强第一百二十七章 我儿不懂事第二百九十九章 再也不这样活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西李和巴巴?第六十四章 抢先第六百七十一章 你们把我当明灯了?第六百九十二章 东宫是个短命相第八百三十九章 给官给人就是不给钱第八百三十八章 孙子,爷爷待你不错咧第三百三十八章 小魏公公哪来的一腿?第三百四十一章 智慧与英俊并重第六十二章 摩天岭第四十五章 西李和东李第一百零六章 熊蛮子进京第九百七十一章 东厂也有山头第四百八十五章 咱家这账怎么算第二百三十六章 《西江月·建州大反攻》第一百四十四章 改土为汉第六百八十章 咱家真的很为难第一百一十四章 不中用的货(求订阅)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国丈很在行第四十五章 倒霉的甲喇额真第五百八十七章 魏家子,狼眼鹰鼻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皇回忆录(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变法走不能,那就维新嘛第三百四十七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第五百六十八章 王恭厂火药局第二百一十五章 咱的目标是教皇第七百四十四章 放人是不可能放人的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头子要下野了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殿下要贷款么?第三百零七章 做狗也很好第七百四十三章 拳头即道理第一百五十二章 日本的带路党第二百零一章 我和高淮是一伙的(四更)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阉不立危墙之下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宁远伯第一百二十二章 庸相的冷笑第八百三十章 下回叫老相国开开眼第一百九十二章 胆小鬼,莫怕第二十一章 火熏第六百九十七章 昨就不要子孙根了咧第六百四十五章 先生,完了,书院完了!第九百八十章 格杀勿论第七十章 娘娘,我们忘了皇长孙第三百五十五章 躲也躲不过第二百二十章 奴酋在哪!第四百八十七章 你给我死过来第二百二十三章 舒尔哈齐送大礼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人难道是走狗?第三百一十一章 苟富贵,勿相忘第八十七章 过了今晚,你就走吧第二百零二章 姑娘,我是阉党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第七百八十七章 天有龙虎像,意圣人出第一百二十九章 陛下身体如何?第三百四十七章 兵进黑扯木第九百七十六章 我东厂可不是唬人的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许抵抗第九百二十九章 犯太监者,虽远必诛!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李公公在么第六百九十章 恭请开海特区疏第四章 是打还是和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国丈很在行第三百八十五章 公公战泼妇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凭咱年轻呗第八百一十四章 合作的前提是先打第一百一十五章 殖产兴业,维新强国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爷重托不得闲第七百一十章 北有诏狱 南有海狱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源鑫居第十六章 番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巴巴变了没有?第七百四十六章 扬州三把刀第三十五章 公公文集要常学第四百零六章 天塌下来,咱家顶着第五百零一章 拿马来抵鸟第二百一十三章 正使杨镐第十七章 义州第三百二十二章 副使大人想去哪?第九十四章 凿石人、卖河图第三十四章 老祖奶奶第五十八章 下官真想手刃一二建奴啊第一百八十八章 陛下腰包不比当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