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日本人民盼统一

在日本推行科举制,不亚于一枚重磅炮弹直击日本儒学界之心灵深处,也直击日本儒学传播的软胁所在。

葛三郎在给大本营的秘密报告《加强日本儒学于政权建设必要性》一文中指出,日本之儒学传播始于中国唐时遣唐使,也是在中国的唐代日本大举学习中国,并也曾设立过科举制,如日本历史上的勇山文继便是从民平做到中等官,官位从四品下,在幕府时代相当于大名等级。

只是,日本儒学却没有就此传播开,而仅停留在京城地区,科举也只存在了很短的时间便被废除。

概其根本原因就是日本的贵族阶层认为平民当官是对他们的威胁,于是通过世袭制度,使学校只为贵族而设。

儒学也成为公卿贵族把持的学问,更分类固定到专门的家族,有的家族专门讲解五经,有的家族专门写纪传,有的家族专门研究律令,成为贵族的“家学”。出了京城,就很少有人了解了。

葛三郎进一步调研指出,幕府本就是一帮粗鄙武人建立的政权,为了提升形象,历代幕府也注意吸收儒家学问。如足利幕府时代的足利学校就聘请识字和尚为高级武士子弟讲解儒家学问。

但所讲内容肯定是十分肤浅的,主要目的是让武士识字。而武士本身地位是依赖世袭和战功,根本不需要依靠儒学的科举。

德川家康建立幕府后,认识到中国的朱子理学对其统治十分有力,这才大力宣传朱子理学,在各藩普遍建立藩校,以朱子理学为重要内容。

如林罗山等现幕府儒学官就是那个时期得到了德川家康的支持,从而能够在幕府任职的。

然而,即便德川家康大力扶持了朱子理学,给予日本儒界资助,但和从前幕府相比也是换汤不换药。

毕竟,武士学朱子学,除了识字外只是学一个大义名分,学效忠家主道理。更深层的内容,藩校不可能教授,也不会让武士去琢磨。

至于什么“民贵君轻”的圣贤道理,幕府更是不可能允许武士们去学。

这导致儒学成了日本官方的一种工具,而不是信仰。

也演变成日本的武士在学习了儒家思想后,和儒者也依旧不沾边。而那些自愿追随老师学习儒家思想的日本平民子弟,则因为没有科举制度不能当官,只能永远在中底层打转,能够成为大名的家臣替其书写,已是这些平民子弟最大的幸运了。

久而久之,现今日本的儒学传播就具有极大的局限性,不能给平民子弟带来利益的儒学,自然就不会成为日本的主流学问,百姓们对其也产生不了兴趣。

而那些学通中日的真正儒学家们,也因为没有一个合理可靠的机制让本人、学生们从中受益,无法成为日本政权的一份子,渐渐就成了如“清流”一般的人物。

也许,他们表面上是受到了幕府乃至京都朝廷的尊重,但实际上他们于国家的任何事务都没有发言权。

好比担任幕府首席儒官的林罗山,哪怕贵为将军讲师,他所起到的作用也只是写写画画而矣。

更像一个“师爷”,而非官员。

结合日本儒学界的实际情况,葛三郎遂大胆提出“科举制”。

葛三郎相信,如果皇军能够帮助日本儒学界在日本推行科举制度,一方面能整合日本儒学界影响和力量为皇军所用;另一方面则是能够“同其文、同其语、同其思、同其人”,使日本能够长治久安,不复再有倭寇之患。

魏公公在研读了葛三郎的报告之后,亲笔批示几个大字——“高,实在是高。”

学通中外,通晓多国语言,遍通各地风情,古今中外不可多得的、具有极度超高政治与军事智慧,集忠诚和老实于一身的魏公公对科举的评价是相当正面的。

本着要将好东西与世界共享,要坚定将日本打造成皇道乐土的精神理念,魏公公指示大本营马上着手对葛三郎报告的论证。

不过,结合当前讨幕战争走势和日本实际情况,魏公公又认为科举之事不能操之过急,全面推广肯定是不现实的。

毕竟,皇军眼下实际控制区只局限在九州一部、大坂、奈良、津市这一片京畿西南地区,面积大概只相当于皇明一两个府的存在。

哪怕京都会战能够击败德川秀忠之幕府主力军,皇军控制区也不过是向关中延伸。关东及关西的大片土地,皇军暂时是力所难及的。

但是,能不能推行科举制又关系到日本儒学界对皇军的支持,因此公公在反复权衡之后,拿出了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这个方案就是待夺取京都之后,可以将皇军现有控制区整合成一个特别行政区,在这个特区内仿效皇明科举制度,大力扶持日本儒学界,无论是政治还是思想,亦或经济方面,特区都要给日本儒学界地位。并实行科举任官制度,废除从前各藩校,以维持会体系下的学校机构推广儒学,使之和学汉语运动并行并立。

在同儒学界观察团的秘密会谈中,魏公公以天使身份承诺实行科举制,同时向日本儒学界伸出友谊之手,说明自己将向皇帝陛下上书请开一次特别恩科,届时日本儒学家可以选出一百名以下的优秀儒生前往皇明参与此次恩科。

儒生一旦选中,便可以回国担任皇军控制区实际官员,其科举所得功名(文凭)皇明朝廷予以正式承认。

“未来,维持会之临时管治体系必将移交真正之政权体系,使日本人民有所学,有所好,有所用,更使圣贤之道能在日本发扬光大,使日本人民早闻大道!”

Wшw ★ttκǎ n ★℃ O

在得到魏公公的肯定答复后,日本儒学界观察团成员喜出望外,如果科举能够在他们手中在日本得以实施,于他们的毕生所学便是有价值的。

林罗山代表观察团向魏公公表达了日本儒学界对日本近几十年来对皇明所做所为的愧疚之情,更表达了日本人民对于祖国母亲的想念之情。

“皇明于日本便如母亲于游子,我等皆是圣贤子弟,更是汉人后裔!我等盼统一如盼星星,盼月亮啊!”

一个叫鸠山的儒者激动的泪水直下,众儒者闻言均是感同身受。

千年以来,日本儒学界始终如一的思想便是能和大陆同胞统一啊!

“那么,日本便只能有一个皇帝了。”

擦干泪水的鸠山神情肃然,正在和魏公公交谈的林罗册也是神情一凛。

第一百六十九章 贵妃娘娘驾到第二百九十九章 再也不这样活了第二百一十章 你敢打我男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皇爷让你滚第二百二十七章 愿为大人效死第八百四十三章 咱有儿子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公公,有个女人想见你第二百章 无主之物第六十章 有人要打小爷第八百二十八章 四明不出,谁与争锋第一百零六章 闽兵还能战否?第一百九十章 抢你们钱,抢你们的粮第八百四十二章 六根清净的好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公思想最闪亮第一百八十章 今日才知陛下之苦第七十一章 你敢诅咒小爷!第六百零七章 量身家物力,结魏公欢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浑河血战的强兵第八十六章 你我心连心第三百五十九章 亡其国,篡其史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公出钱,我们升官第三百零七章 做狗也很好第九百三十七章 糟老头坏的很第一百七十八章 公公,你叔完蛋了第一百零七章 联合舰队第五百九十三章 阉党也是咧第二百六十六章 空穴不来风第二百零一章 我和高淮是一伙的(四更)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公公上墙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心开花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大一小第四十六章 以后叫我巴巴第六百三十七章 为官之人,绝不犯险第三百零二章 孙暹大老爷第一百七十七章 见了娘娘,不要乱说话第三百一十章 帝国兴盛全在今朝第二百四十九章 你有血光之灾啊第八百五十章 公公很高兴第七百二十一章 就凭咱家这张脸第三百五十章 兵仗局大拿公公第七百零七章 东林十二将第一百二十八章 这事不能怂!第二百九十五章 进军黑图阿拉第五百六十六章 潘姐儿涨价没?第九百七十一章 东厂也有山头第二百九十四章 齐楚浙宣第四百五十九章 良臣,快救我!第九百八十八章 贵妃她?第六百一十二章 曲阜孔家很有钱咧!第七章 双杀第七百八十三章 炮打镇江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你能这样想,我很欣慰第一百二十一章 东风送我第一船第二百六十一章 汗王,八阿哥叫明人杀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皇回忆录(番外结局篇)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四司八局(三)第二十四章 雁过要拔毛第二百五十七章 坦白从宽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埔歼击战(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包吃包住第四百八十章 莫要怕,咱家给钱第二百四十八章 死在朝阳初升前!第八百七十五章 太监的家国情怀第八百五十一章 终极杀器(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平平无奇的义子第三百零二章 朕梦到了皇后第一百六十四章 皇明不以幕府为谈判对象第六百章 不如来个大的第一百四十一章 公公出新书(重发,已订勿订)第三百三十八章 做人,得有良心第九百八十九章 多少有些感情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得巨鲸兮吞扶桑第七十一章 贵妃第八百四十八章 东厂救我!第四十三章 二叔可是弼马温第三十八章 进退两难的三阿哥第一百八十四章 劳驾,俺的断头饭咧?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哪个是魏朝?第八百零三章 公公,咱们要打谁啊?第九百四十七章 不给钱,吾宁死!第十四章 有的胡就先胡第二百三十一章 钦差副使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第二百零二章 你一路来,我也一路去第二百五十九章 关东特别演习的铁幕第一千章 黑番第六百八十二章 你们说咱家好不好?第九百九十章 灭口第三百一十八章 额驸李永芳(下)第九十六章 良臣声明第一百二十三章 娘娘,不能再那样了第二百八十章 奴尔哈赤,你出来啊!第二百二十章 陛下圣威,神灵也惧第三百一十七章 额驸李永芳(上)第九百八十章 格杀勿论第一千零四章 良臣,我想要个孩子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白话叫你们听明白第三百零八章 公公的鹤音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小舅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诸位,京都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