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

“先救百姓!”

许大有可不认什么鸟少卿,魏公公说啥就是啥。他喊了一声,一个猛子扎进了河中。

“扑通”声中,二十多个原吴淞水营的官兵纷纷跳河救人。

当下已是十月,河水虽却未结冰,但也透骨剌凉。

田刚也想下水救人,不过李维知他水性不是太好,故而拽住他,免得人没救着,反叫溺水之人给拖下去垫背。

魏公公也知这个道理,加上他水性也不好,因此并没有下水救人,而是指挥部下在岸边寻找长绳和竹竿之类,尽可能的帮助水中救人,做好接应准备。

这也是明智的举动,在人数较多的救援行动中,指挥者的重要性比直接参与救援更重要。

肇事方那条船上的人也在救人,隐约有妇孺惊呼和哭喊声,想是叫吓到了。

王体乾站在一边,未曾胡乱干涉,只颇有兴趣的看着那位叫嚷先救洋人的太仆寺李少卿。

因为夜色缘故,李之藻没有认出魏公公来,只以为对方是扬州哪个富贵人家的公子哥,不然如何有这么多随从的。

自己堂堂少卿的话被人当场驳斥,李之藻脸上自是挂不住,但他倒没有发作,因为他怕耽误救人。

这会,还有什么事比救人更重要!

救百姓也好,救洋人也好,都是救嘛。

倘自己不合时宜的坚持先救洋人,传出去也对声名不利,若是叫科道知道了,恐怕都会有人弹劾于他。

李之藻无心再摆官威,也是惊魂未定,瘫坐在岸边的泥地上,焦急的看着河中。

他很担心同行的郭居静和金尼阁二位教士就此遇难,那样的话,于天主教而言是巨大的损失,于他李之藻而言,也是最大的遗憾。

郭居静和金尼阁都是利玛窦神父的助手,一个是意大利人,一个则是比利时人。

五月利神父病逝后,郭、金二人和京中其他几位西方教士便想回到江南传教。

郭居静希望能在上海县办教堂,而金尼阁则因为和苏杭织造太监孙隆关系不错,所以想到杭州开展传教事宜。

之所以耽搁到现在才南下,主要是因为按照天主教的惯例,西方传教士在中国死后应当移葬澳门。

但利神父生前希望自己能够葬在北京,因而郭居静和金尼阁他们通过结交的明朝官绅,希望能够说服皇帝陛下开恩,允利神父葬在北京。

这件事,李之藻也一直在帮忙,也是他找的首辅叶向高,最终在叶向高的斡旋下,万历皇帝破例准许利玛窦葬于北京西郊的藤公栅栏,使其成为首位葬于北京的西方传教士。

办完利玛窦的葬事后,李之藻收到了杭州老家的来信,他的父亲病逝了。

按礼制,父母死,为官者要回家奔丧,并且守制二十七个月,是谓丁忧。除非极特别情况,朝廷离不了这人,由皇帝特旨“夺情”,否则再大的官员也要立即解职回家。

这就使得不少官员一生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死爹娘,尤其是朝廷重臣们。

重臣成为重臣,一路走来可是极不容易的。

好不容易上来了,突然又下去,换谁都没法接受的。

本朝倒是有过“夺情”先例,那就是前首辅张居正。

可这世上又有几个张居正,又有哪个现在还敢当张居正?

以郭居静的身份,皇帝根本不可能夺他的情,所以收到信后,便约了一直就想南下的郭、金等教士一起启程。

船至扬州境内,天色已晚,照规矩应当停船靠岸休息,明日再走。毕竟,黑灯瞎火的行船不安全,可李之藻因为急于回乡奔丧,不愿在扬州耽搁,遂让船家冒夜开船。结果,和对面一艘同样在赶时间的货船撞在了一起。

落水的除了李之藻自己的三个随员,西洋教士外,还有几个洋商和十多个明朝人。

几个洋商是从福建北上到京津一带采购货物的,十多个明朝人有几个是跟着一起做买卖的,余下是这些洋商请的向导和通事。

当下大明朝没有海关一说,对入境的外国人也没有什么严格手续,杭州、广州及福建的泉州一带,西洋商人为数众多,也极受当地士绅欢迎,原因便是这些西洋商人有钱。

魏公公所憧憬的海贸巨利,这些西洋商人在其中可是出了很大的力气。

江南这一带也有不少欧罗巴的洋商,还有东南亚一带的藩商、夷商也不少。

藩商和夷商是明朝朝贡体系带来的影响,因而比西洋商人更受明朝官方看重,在某些方面受到了一定的优待,给予方便也是极多。

反而,西洋人在明朝的地位和影响很低,这从天主教在明朝传播至今,也没能广泛传教便能看出。

魏公公刚才也是小题大做了,或者说,他那根紧绷的神经有些太过敏感。

当下之明朝乃世界最强大帝国,而自有历史以来,中国人对于西洋人就从来都是高高在上,以俯视的目光看待这些白皮肤、蓝眼睛的异域之人的。

某段时期,甚至都不拿这些西洋人当人看。

如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在广州将十几万胡商投入石碾,磨成了军粮。

在这种强大的民族自信心面前,又岂会发生魏公公所以为的“跪舔”现象。

李之藻喊出先救西洋人,并非对洋人有奴性,而是和他一直与西洋人接触,并且洗礼加入天主教有关。

在这位天主教徒、太仆寺少卿的眼中,西洋人虽非中国之人,但既然不远万里来到了中国,朝廷就当对他们表示极大的善意,使其感知中国之仁义,感知中国之博大,之美好。

шшш ⊙ⓣⓣⓚⓐⓝ ⊙Сo

是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那么远方的朋友在大明,肯定是不能出事的。

所以在事故发生后,他才会喊出先救西洋人的话来。

很自然的喊出,虽然被人驳斥后意识到不妥,但并不认为是不对。

也许,在这位少卿看来,异国之人可怜到生命也比本国的普通百姓要珍贵吧。

经过官兵的奋力营救,最终,落水的二十多人除一人没能得救外,其余都尽数救了上来。

救援过程中,其实也没有分什么本国先,洋人后,因为视线原因及落水之人都在水中,根本不可能一一分辨,再决定先救还是后救。

魏公公命人给他们找来干衣服,又就地生了几处火堆,供他们驱寒问暖。

王体乾这时才上前轻声示意小魏那边还有个太仆寺少卿。

“小案首得去打个招呼,先前怕是得罪人家了。”

“招呼可以打,罪是没有的。不瞒王公,咱这辈子最见不得对外人要比对自己人还好。”

看在老王的面上,魏公公准备过去见见李之藻,这位是惹他不快,但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的。

在当下之中国,李之藻也算是少数学通中西的人材了。

不过,正要过去时,却见一个裹着袍子,微微有些发抖的传教士来到他的面前,躬下身子,无比激动,说道:“尊贵的大明官员,我从我的祖国来到东方,经历了数十个国家,但却从未见到一个官员如您这般无比关爱着自己的子民!...我想,您一定是这里最受人民爱戴的官员!谢谢您及您的部下救了我们,上帝保佑你,阿门!”

第五十四章 陛下又有皇子了第三百零二章 朕梦到了皇后第六百四十四章 老师先死,弟子再死,此即大道第六百一十七章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第八百三十二章 挂个老虎牌第五十三章 老天有眼,魏阉要咯屁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二呆子,是你么?第五百七十五章 他不介意的第二百八十章 武装超渡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得巨鲸兮吞扶桑第八百三十一章 魏良臣的投名状第七十四章 皮岛第三百六十四章 欧罗巴镇守太监第二百二十九章 军事保护第一百一十二章 劈死你个狗太监第九百四十一章 太监不畏死,岂能以死逼之第一百零六章 熊蛮子进京第二十八章 你是老李头什么人第一百二十章 此间少年来第三百六十章 母舅提过你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诛国贼啊第一千零五章 东宫不是好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问问小舅爷好了第一千一十二章 贵妃就交给你了第六十六章 不归路第二百八十三章 泼天的富贵第三十三章 飞到半空中的钮祜禄第十九章 批评朝廷不杀头第五百四十五章 殿下请你吃宴呢第一百八十四章 廉价的皇帝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福晋不错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鸣惊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人生就像一场戏第四十二章 突破第三百六十二章 终于,该我上场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魏公公的哲学第八百四十九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八百八十五章 任它几路来,咱先跑为敬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公公来到我们身边第六百一十八章 祖宗保佑第八十七章 无条件释放第五百四十二章 殿下的求知欲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阉不立危墙之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泼天的富贵第六十二章 没想到是这二位第七百一十四章 奉旨借钱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人难道是走狗?第九十四章 凿石人、卖河图第一百五十五章 对京都的攻击作战第三百三十八章 最美夕阳红(终章)第三百三十八章 小魏公公哪来的一腿?第一百二十九章 做大,做强第二百一十一章 那小子是贵妃娘娘的人第九百五十六章 贵妃的担忧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小别胜新婚(上)第九百八十章 格杀勿论第三十八章 团结第二百章 无主之物第一百六十四章 学长,你真好!第三十章 此乃吾家千里驹第八百二十五章 此人什么来头?第三百三十二章 妥协,绝不接受!第九十七章 做人,不能这样第一百三十一章 秉笔 提督 图谋第二百一十章 阎王不叫自己去第一百七十六章 这小家伙净瞎嚷第三百五十章 兵仗局大拿公公第一百五十六章 良船证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永贞的用意第二百四十五章 七生报国第三百五十一章 又是一个拿白牌的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是打扰了!第七十九章 忠仆第五百二十四章 咱家要给天皇赐姓第二百八十七章 黄梁一梦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正事要紧第六十八章 相对两无言第七十一章 你敢诅咒小爷!第二百七十四章 啊,昭和的气氛第七章 咱家宫中也有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皇回忆录(中)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殿下要贷款么?第六十二章 你瞎我不瞎第四百五十四章 无助的巴巴第一百七十一章 物以类聚东林党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后的战斗(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干爹给我什么见面礼?第二十三章 死乌龟,你出来啊!第一百二十三章 娘娘,不能再那样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隔绝中外第三百二十一章 老文在这方面很有经验第五百零三章 魏太监打人了!第八章 啊,我的好学生!第二百二十章 奴酋在哪!第七百零九章 臭名在外第一百四十二章 富士山,咱来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杀人偿命(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仗义的小魏公公第九百四十九章 顺第六十章 三里铺绞肉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