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节 崇正殿听学

书对于宋朝来说是奢侈品。

可刘安第二天一大早就出门去买书。

这几天他不用上朝。

依宋朝的法律,官员有大假,大婚、大丧等都是长假。有些外放的官员,离家很远的那种,还有两个月的探亲长假。

刘安正在休自己的婚假。

书店时,刘安买了许多关于女戒、女德、女学、女算之类的书籍,数量多,种类全。

看店员在把书装进书箱的时候,刘安问身边的铁头:“铁头,你还知道有什么书?”

“主君,我就认识一百多个字,后院读什么书,我真不知道。”

铁头没胡说,他确实搞不清女学都读什么书。

刘安没再问什么。

买书,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知已知彼。

潘秭灵这丫头读过什么书,学了什么本事,刘安准备先了解一下。

刘安买书刚进家门就见一个小太监等在院内,皇帝召见。

小太监只说了皇帝召见,没说原因,也没说理由,反正皇帝要见你,你麻利赶紧去就对了。

刘安赶紧换衣服,跟着小太监进宫。

皇宫内,今日论政日,当今皇帝勤政的一种表现,在处理完必要的公务之后,皇帝会听三位平章事也就是宰相,说一说市井闲语,论一论世下百态。

刘安却被叫来了。

刘安到的时候,吕蒙正与寇准都有些意外,李沆不意外,因为是他建议皇帝把刘安叫来的,他想让刘安多听听,多学学。

这一切都是因为上次讲学,李沆也挺喜欢刘安,也知道皇帝对刘安似乎另眼相看,刘安的学识与理论,非常接近皇帝理想化的治世之道。

无为、正气、中庸、平和。

作为旁听者,刘安进入内书房后,施礼完毕就坐在最末尾的椅子上。

吕蒙正继续自己刚的话题:“铁器大兴,农具改良,现耕田较开国初,增涨了一倍。臣问过江南西南一些官员,新稻产量较之前所种要高出不少,臣认为应该大力推广。”

李沆说完,皇帝突然问刘安:“刘安,你可能听得懂?”

刘安起身,心想着应该低调点,还是高调点呢。

寇准冷眼看了刘安一眼,吕蒙正笑着说道:“放心大胆的说,说错了老夫为你指正。”

刘安说道:“新稻米臣猜测应该是来自占婆的占城稻。臣以为,官家下公文推广大可不必。”

“说说!”寇准是支持推广的,强制推广,因为产量确实高。

李沆不同意这种作法,他认为连田里种什么官府都要管,并不合适。

刘安说道:“京城外二十里,有我家田庄。臣认为,臣到田庄去告诉佃户,种新粮,强制推选,佃户虽然不敢违背,难免会心升疑惑,甚至是有怨言。但若臣自己种上几十亩,收获之后,佃户看到一亩田的收成更高,他们会好奇,会去打听,也会认真的演习新粮的种植之法。”

三位宰相都没说话,各自内心对刘安这些话都有判断。

李沆最高兴,他喜欢这种无为而治的方式,让农民自己去选择种什么,怎么种。

寇准淡淡的说了一句:“坐下吧。”

寇准没评价,也没说刘安说的是对,还是错。

刘安很听话,立即就回到自己的座位那里准备坐下,李沆因为刚才欣赏刘安的说辞,这时给了刘安一个机会:“探花郎,你对市井为何见闻,也说来听听。”

刘安屁股刚碰到椅子,听到李沆问道,赶紧又站了起来。

“回李相公的话,倒是有件市井小事。”

“说来听听。”

刘安说道:“前些日子在庆福楼宴客后,我派人暗中观察了一下,庆福楼每天食客吃不完的饭菜,若折算成钱,有两贯钱之多。若换成粮食,想来够福田院数百人吃一日。下官想提议,光盘行动。”

李沆追问:“光盘?”

刘安解释道:“就是盘子光光,不要浪费粮食。”

皇帝大喜:“讲的好,朕以为制定光盘令,浪费粮食者当入刑。”

刘安站在那里低着头,这话他可不敢接,他只是记得历史上有记载当今皇帝虽然软弱,没主见,却是一个非常护农,而且自己也很节约的皇帝。

为了减少皇宫内的开支,皇帝让许多宫女都离宫回家。

倒是一个仁义的好皇帝。

皇帝继续说道:“定下来,定个规矩,严禁浪费粮食,违者治罪。”

“陛下英明。”吕蒙正第一个附和。

皇帝冲着刘安招了招手:“刘安,你跟着朕来,朕赐你一套书,你回去用心读。”

皇帝亲自去书架上取书,刘安赶紧上前。

皇帝赐了一套书,吕端所著一部书,内容刘安还不知道,只知道寇准是接了吕端的位置成为宰相的。

刘安双手接过,谢恩,然后捧着退回到自己坐的椅子前。

之后刘安再没说过话,只是安静的听着三位宰相讨论一些不值当放在朝堂之上大议的所谓小事,刘安听的认真,这些事情看起来小,每一项都是关乎民生的。

正所谓,小事不小。

比如拖欠田赋被关在牢里的人又多了些,比如那一路人口多田地少,那里田地多人口少之类的。

对于治国来说,都不是小事。

傍晚的时候,三位宰相与刘安一起出宫。

李沆年龄大了走的慢,刘安一直扶着李沆下台阶。

快到宫门前的时候,李沆说道:“探花郎这几日家里应该很忙吧。”

“回李相公的话,还有几天就要大婚了,这事我从头到尾也插不上手,凡事都有个规矩,府里的人依规矩去办,倒也井井有条,就是有点紧张。”

李沆停下脚步:“紧张什么?”

刘安回答:“紧张大婚之后由夫人管账。”

李沆爽朗的大笑,轻轻一拍刘安:“那老夫再告诉你,你的俸禄不是你来领,而是尊夫人领。”

“啊!”刘安这一惊不是作假,而是万万没想到,竟然会这样。

李沆笑的很开心:“老夫已经几十年了,都快忘记钱是什么样了。你还年轻,作大事的人,别为这些阿堵之物操心。吕相的书你要好好读。”

“是,晚辈谨遵相公教导。”

第三九五节 授十万禁军第一六零节 论战第三六三节 阿苏山的卫县令第三八五节 有人热有人冷第二六四节 好多人头落地第二九六节 宫中秘闻第四一零节 辽军不是战败的第四二三节 那个刘家第一三三节 刘安你好坏第一三四节 终于不歪楼了第一三四节 终于不歪楼了第一三二节 三班倒打上三天三夜第二零一节 这不要脸的第二零七节 刘安拜师 上第一零五节 并州派官的博弈第十六节 披甲上阵第一七三节 那真理之铁第一零三节 并州的石炭第一五八节 鲜红的规则执行者第四九三节 霍光?第四七八节 辽军欠债有很多第二五二节 坑里有坑第十四节 以和为贵第一三九节 只有三行的战报第三七六节 只差卖皇袍了第一零一节 布局的开始第二零四节 比坏人更奸第三十二节 醉仙居第一三三节 是风的错第一一五节 几万贯的小事第三七七节 特例,开夜衙第四六二节 大宋最强舰第二五三节 非正式初次谈判第二七八节 卖命钱安心收第四五九节 偷偷的卖军械第三六三节 阿苏山的卫县令第一三二节 三班倒打上三天三夜第一八零节 娱乐扩张第三四七节 回乡的人 上第三三六节 刘安的钱第二八零节 圣旨到第三六一节 朝辩第二五八节 萧太后第三四二节 宋越之战 中第二八零节 圣旨到第四五六节 有件难事第一五零节 远虑与近景第四九五节 夫人有决断第三五七节 不被弹劾也叫官第三七零节 只有疯了才免农税第一零九节 虚名如浮动第三二三节 去私兵化第三七六节 只差卖皇袍了第一节 穿越者刘安第七节 关于钱第三七三节 咱不过年了第七十九节 饼干第二七五节 信天命吗?第二七九节 可有带人手第五十八节 一碗茶五十贯第一三一节 种胡椒会不会被偷第一三二节 三班倒打上三天三夜第四七二节 称赞的人多了第四一二节 大炮一响 黄金万两第一七一节 寇准又输了第四九六节 回乡路漫漫第三二七节 悲惨的皇亲第五十三节 踏着坚实的脚步第四七八节 辽军欠债有很多第四三七节 下马威第一零二节 汴梁的燃料危机第五十八节 一碗茶五十贯第八十九节 这是一步棋第三八八节 汴梁地震第三三三节 我刘安在造福倭奴第三八六节 仇人来访第一三二节 拉人入股第三二零节 小事无须朝议第二六三节 把刀磨利第一九四节 三人成虎的计划书第三一一节 刘安回汴梁第一四六节 盐第二七一节 施压第三三三节 我刘安在造福倭奴第四零八节 杀猪菜第一八一节 极密闻第三二四节 有人谋逆第四一七节 老渤海城第六十六节 好皇帝送礼第三零六节 刘安的底牌第四四二节 胆大至极的战略第四零七节 辽人要修河第一三七节 暴怒的浪叔第四四四节 刘安跑了第一九九节 软禁圣相第四六九节 檄文怎么写第四零一节 能不能改史第三五三节 赵佑务农第二九零节 四道命令第八节 关于零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