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二二章 【如坐针毡】

也就在公孙正与陈东,正在东京城中密议“迎还”太上皇赵佶的时候,他老人家以及其宠臣在镇江的处境,却也并不像他们最初想象的那样佳妙,相反倒是愈来愈困难。

众所周知,这东南地区既是太上皇赵佶的躲难之地,也是当年他大兴花石纲乱搞的重灾区。虽然他的手下宠臣朱勔等人在东南的根基深厚,但惹出的民愤也是极大。

当年王庆、方腊作乱,虽然童贯和折可适先后平乱,但匪过入梳,兵过如洗,这官军平叛对东南造成的伤害,甚至比匪徒作乱还要甚烈,以至于民间多有说辞,称童贯平叛时“每战多杀平民”,“纵为贪暴,悉斩平民,以效首级,于是平民之死于天兵者,十有五六”,因此朱勔之流虽然荼毒东南,但其害远不如官军平叛。

而且,此时的百姓也不全是愚鲁之辈,倒也明白这太监使坏,非与皇帝无干,朱勔四处搜刮花石纲的根子,自然还是在官家赵佶的身上。所以这后来赵佶南逃的时候,途经扬州时想要游一游扬州有名的石塔院,结果在院中遭到僧人奚落道:“何不取充花石纲焉!”

这话的意思,也就是:你不是在东南搜刮了这么多的花石在东京城造了艮岳么,怎么还要跑到扬州来观赏风景?

他听了之后,气得罢幸而归。

再加上赵佶虽然一路南逃,但他领着大队人马南下,必然少不了沿途骚扰百姓,加上又是仓惶逃跑,自然很多装备都没带,准备也是不足,所以“所至,藩篱、鸡犬,为之一空”。

在到达镇江之后,他又“缮营宫室,移植花竹,购买园池,科须百出”,以至于镇江府悄悄上报给东京叫苦,称行宫“官兵日给六千余缗”、“以镇江行宫日给计之,月当用二十万缗,二浙之民,将见涂炭、民既愁怨”。

而这太上皇身边的宠臣也不安生,素来彼此勾心斗角,南逃之后恶习不改,仍旧相互倾轧。早在到达泗州之初,童贯便于高俅发生冲突,他“诈传上皇御笔札,付高俅,令只在本州守御浮桥,不得南来。”

高俅对这道御笔深表怀疑,拟面见赵佶,“亦复艰难”。

后来高俅所带禁卫兵欲跟随帝辇南下,“童贯遂令胜捷亲兵,挽弓射之,卫士中矢而踣,自桥坠淮者凡百余人……道路之人,莫不扼腕流涕”。

高俅只得留守泗州,控扼淮河,“于南山把隘”,而童贯麾下为赵佶保驾的胜捷军兵大多数又是西北人,他们在东南,“皆口语籍籍,以南幸为非,有不悦之言”,“人人思土,其势必乱。”

因此赵佶如今在东南,可谓是众叛亲离,阵脚大乱,危机四伏,兵变、民变一触即发。

而且,由于赵佶毕竟已经退位,而如今的大宋又是儒教天下,因此地方官员大多按照常规,遵从在位皇帝钦宗的诏令,赵佶为了竭力拉拢东南地方官员,更是不得不择手段,如他将江南东路转运副使曾纡“引至深邃之所,问劳勤渥”,除破例让其贵妃乔氏出面接待而外,还赏赐曾纡七宝杯一只。

但就算即便如此,镇江城里的议论也是不利于他,镇江人也并没有因为赵佶如今就呆在镇江就向着他说话,反倒因为皇驾亲随不断扰民的缘故,对赵佶很是痛恨,巴不得他早点滚回东京去。

实际上,这时的太上皇赵佶,在镇江也是如坐针毡,也在思谋返回东京的事情,只不过他的想法究竟如何,是回去但撒手的太上皇,还是回去夺了儿子的权,这就不得而知了。

同也在道兴元年的八月初一,在赵佶位于镇江的行宫之中,文武官员也在内殿殿前列出了三班,梁师成一如当初在东京上朝时的规制,轻轻敲响了朝钟,也就见得三班朝臣面圣而拜,口呼万岁如故。

但也见得这日,除了站班的三班朝臣之外,内殿之上也有几个不站班的,比如一身戎装制甲的童贯和高俅,还有服紫配朱的蔡攸、蔡懋兄弟,以及朱勔、赵野、王孝迪这几个“十四贼”中的人物。

待得百官宣贺完毕,也才见得太上皇赵佶一脸苦涩的在御座中起身,便也与那赵野问道:“今日可有皇后消息?”

赵野本是赵佶朝中的门下侍郎,因为平时自然与王黼、童贯等人亲近,加上深得圣眷,自然少不了要行些嚣张跋扈之事,所以上次陈东上疏订“十四贼”名单的时候,自然也把他捎上了。不过,这赵野的罪责比起童贯等人自然要轻了许多,也就是个陪绑的,赵桓为安抚民心倒也将他削了官,去了职,如今更与他安插了一个“道君皇帝行宫奉迎使”,便派他来镇江劝赵佶返京。

只是,他来了镇江之后,虽然也是百般劝说,但显然还是劝说不动,便只能在此陪着太上皇干耗着。

也就得他躬身答道:“上皇,上皇后既已离了东京,想来自有去处。臣已去人,往上皇后家乡探寻,想来不日便有消息。”

赵佶听来,满面愁容,只得点头道:“如此……也罢!”

赵佶有此一问,也是因为当时他跑路时走得太急,并没有把郑皇后带上,如今赵野来劝赵佶北归,他便随口问了一句皇后的情况,也才知道皇后已然出宫了,却不知去向,自然要表示关心一番。

而赵野确实也不知道郑皇后的去向,毕竟当初赵桓跑去郑皇后宫中逼迫赵福金,身边随行的宦官内侍遭反杀之后,赵福金带着郑皇后出宫去了驸马府之事本就是隐秘,赵桓自然是下了封口令的,而如今那赵福金和郑皇后也早就不在了东京城的驸马府中,去向了何处也是没人知道。

但也说赵佶想了想,又来问童贯道:“胜捷兵可赴北行否?”

童贯眉头打皱,拱手禀报道:“上皇,如今军中缺粮,用度也是不足,若要北行,至少也得备足三月粮草才是。”

童贯的话才说完,但也见得蔡攸忙也上开口道:“上皇勿恼,如今已将是仲暑,天热道路难行,远行路途遥远,舟车劳顿,只恐龙体染恙。再说如今却也不是北归的好时机,不若再缓些时日。”

赵佶听来,只得愁眉苦脸的点头,众臣见了便也七嘴八舌的开口劝慰,也都是强调如今时机不好,准备也不够成分,所以北归的事情还是暂且搁置的好,只把赵野搞得愁眉苦脸,却也是无计可施。

也在这时,赵佶听得众人劝解,表示放松了心情后,又来问高俅道:“可有黄州消息?”

高俅便也答道:“仅知黄杰封还了今上敕封他为永安郡王的诏书,拒不赴京,亦……不愿来镇江!”

赵佶听罢,脸色更苦,竟也搓手原地转起了圈子道:“子英莫非还是在怪老父么?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卷四 蜀道难 第三百三六章 【真传】卷九 挽天倾 第七百二六章 【重宝】卷九 挽天倾 第七百二七章 【毕业】第一百八六章 善缘第九百八三章 【射天鹧】卷九 挽天倾 第七百三二章 【尽人事】卷四 蜀道难 第三百五一章 【开工】第一千零九章 【倒戈】第一百十六章 【替天行道】第一千零七五章 【示警】第五十二章 【试营业】第九百六一章 【热战】卷四 蜀道难 第三百二二章 【三峡】卷八 靖康变 第六百七七章 【打带跑】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七三章 【说服】第一百五六章 【高俅】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九四章 【金箍棒】卷五 东京寒 第四百三十章 【北来】卷九 挽天倾 第八百零八章 【恐怖】第二百二十章 互利互惠卷七 燕云急 第五百四八章 【好汉】卷七 燕云急 第五百七一章 【汝敌有子】卷三 江南荡 第二百四四章 【收服】卷四 蜀道难 第二百七七章 【凤儿】第一百零七章 【花石纲】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四章 【指控】卷十一 射天鹧 第九百十一章 【神器】第二百二九章 【血夜】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九章 【意图】第一千零七十章 【快慢】第九百二八章 【军售】卷五 东京寒 第三百六八章 【利器】卷八 靖康变 第六百八七章 【脱困】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犒赏】卷七 燕云急 第五百九九章 【报价】卷七 燕云急 第五百八三章 【黑科技】卷十一 射天鹧 第九百零五章 【节外生枝】卷九 挽天倾 第七百七三章 【俘获】第三十七章 【嚯哈】卷八 靖康变 第六百八一章 【藏匿】第九百七九章 【来袭】卷九 挽天倾 第八百零七章 【美差】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九章 【问罪】卷八 靖康变 第七百一四章 【靖康变】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二章 【干政】第一千零二章 【用意】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四章 【平壤城下】卷五 东京寒 第三百六一章 【入城】卷七 燕云急 第五百四二章 【序幕】第二百三七章 【商议】卷八 靖康变 第六百六二章 【该走了】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六章 【尾大不掉】第九十九章 【失忆】卷八 靖康变 第六百三七章 【又是大捷】卷七 燕云急 第五百六二章 【笑纳】卷八 靖康变 第六百五八章 【将来再说】第一百零七章 【花石纲】卷五 东京寒 第四百一三章 【亡命之徒】卷八 靖康变 第七百一二章 【勾连萧干】卷八 靖康变 第六百五一章 【轻松取胜】第二百二七章 安庆城下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八章 【战略转移】卷九 挽天倾 第七百七三章 【俘获】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二章 【见鬼】第四十八章 【种树】卷八 靖康变 第六百六二章 【该走了】卷七 燕云急 第五百四五章 【改元】卷八 靖康变 第六百六七章 【铁骊部】第九百五四章 【汤池堡】第一千零三七章 【约战】第一百十九章 【十八彩】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五八章 【驰援】卷九 挽天倾 第七百九六章 【截击】卷七 燕云急 第六百零二章 【不干】卷九 挽天倾 第七百九二章 【十万火急】第一百四八章 全身退第二百一一章 【辩日】第六十七章 【计划】卷七 燕云急 第五百六八章 【安置】卷八 靖康变 第六百五一章 【轻松取胜】第九百八二章 【待罪】卷五 东京寒 第三百七一章 【乌云胡娜】第一百二八章 【旺夫】第一千零十三章 【回师】第七十二章 【糖精】卷五 东京寒 第三百六二章 【护法】卷七 燕云急 第五百七六章 【仙人跳】卷四 蜀道难 第三百五三章 【辞官】卷七 燕云急 第五百六十章 【气机】卷七 燕云急 第六百三十章 【天命改】卷八 靖康变 第六百三五章 【不设防】第一千零六一章 【踹阵】第二百三七章 【商议】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六章 【不称职】卷五 东京寒 第四百零七章 【扑跤】第一千零七八章 【金瓯全】卷九 挽天倾 第七百七六章 【卖妹夫】第一百八二章 画地为牢卷五 东京寒 第四百一八章 【天渠】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八章 【战略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