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

而海船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最显著的地方便是摒弃了原本的横帆,而采用了阿拉伯人的三角帆。

这种船帆的独到之处在于它逆风也能借助风势航行!

当这一发现被带回大宋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海商嗤之以鼻,骗鬼的呢?逆风怎么可能航行?

可三角帆的出现确实证明了这一点,与横帆不同的是,它可以在船的横位上做幅度大得多的转向,甚至可以与船的长轴成一线,于是有人称其为纵帆船。

纵帆船逆风行驶时,先向一方转,然后再转向另一方,象盘山公路一样沿“之”字型蜿蜒向上,虽然速度慢了点,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可却比逆风下锚要好得多……

可以说有了这三角帆之后,大宋的海船便能自由的在海上航行,当然也催生了许多小帆船,或是出海捕鱼,或是做短途运输,速度快得很……

现如今,辽东已经被大宋所占据,整个东海海岸都是大宋的领土,而城堡建设就从未停歇过,不断的有汉家百姓被迁徙至此,开始的时候人并不是很多,但这也只是开始而已,就像当初移民岭南,也是有许多人不愿迁徙的,可当后来见到了好处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甚至出现了南迁热潮。

辽东所面临的也是这种情况,赵祯只能先调遣一小部分的百姓前往,待他们获得了好处之后,便会有更多的百姓随着“广告效应”而自愿前往了。

还好有着开发岭南的先例,所以开始的时候征调百姓并不是很难,反而有一些家境不好的人愿意前往,落叶归根不是问题,朝廷已经公布,迁徙的百姓也可以回迁,只要你自己愿意就行,但必须在辽东待满五年。

这样的要求对于大宋的百姓来说算不得什么,毕竟对于宋人来说,出门在外已经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走出乡村开始进入大城市中寻找活计,最少比在家中面朝黄土背朝天要来的好得多。

这是一种长足的进步,至少大宋的百姓不会被土地所牵绊,守着这东西活上一辈子也不愿改变,有新的地方能接纳他们,为他们走出那个阶级所开路。

原本游学是富家子弟才能做的事情,可现在,只要你肯吃苦,游学并非那么难…………

随着年轻人的走出去,不少上了岁数的人不愿离开,可朝廷并不强求,毕竟去往辽东是开脱建设的,上了岁数的人舟船颠簸的还是不去为好,即便是到了辽东,他们还能建设吗?

现在的北大荒依旧是一片荒芜的地方嘞!

需要大量的人口才能清理出这片土地,但这是一个漫长的工程,最少在大宋百姓在辽东安稳的扎下脚才能实施。

第一批满载百姓的五百艘船队已经陆续启程,在大海上劈波斩浪,由大宋的舰队护送,前往倭国,这是第一中转站,也不必让百姓在大海上接受太久的颠簸。

赵祯是没有机会见到这种场景,但据蔡伯俙的奏报,赵祯能想象得到当时的场景,五百艘海船只是开始,之后会有更多的海船加入其中,千帆竞技,百舸争流并不是书面文字,而是真真正正的出现在大海上。

这样的运输能力对于大宋来说算不得什么,甚至不会对海运有多少影响。

大海之上是大宋的另一片疆土,是大宋实力的展现,当船队抵达倭国之后,便算是进入了大宋的内海,以倭国为东,以女真为西的陆地把日本海包围在其中。

唯一能对大宋产生威胁的只有难免的高丽,可赵祯不认为高丽敢对大宋动手,当初在矗石城一战已经给高丽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像,如今高丽可谓是年年有朝贡,岁岁有遣使……

赵祯看着眼前的海图微微叹息,时间这个他曾经最不在意,最为挥霍的东西如今却给了自己好看,现在看来还真是没有好好利用。

一直以来大宋都把目光放在了海外与国外,当然这也没错,无论是阿巴斯王朝还是欧罗巴,都对大宋的商品趋之若鹜,现在的大宋不光会贩卖丝绸瓷器和大量的手工艺品,还有云南产出的咖啡以及玻璃和水银镜子。

因为这些都是新新出现的产物,阿巴斯王朝和欧罗巴的百姓对他们几乎毫无抵抗力,别说是他们,就是大宋的百姓也纷纷被咖啡的香浓和琉璃的透明所折服,而照的人纤毫毕现的水银镜子更是让人无法抗拒。

所以大宋的商品几乎是抵达海外就瞬间售罄,只要你有门路能从大宋的云南府搞到货物,有的是人哭着喊着送钱给你,或是要求合伙雇佣船队,或是让你坐等着收钱…………

而这段时间,西域都护府更是传来消息,远在欧罗巴的商人出现在了西域,他们终于走通的一条商路,可以从神圣罗马帝国直达大宋的陆上交通…………

这条丝绸之路和唐时的丝绸之路几乎如出一辙,只不过地名发生了改变,国家发生了改变而已。

但这并不影响商贸的往来,丝绸之路不单单是富裕了大宋和商贾,也富裕了沿途的许多国家,即便是中亚的塞尔柱帝国也欢迎这些商贾的到来。

所以对大宋来说钱不是问题,而现在整个大宋王朝面临的却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一边是人口的增加,一边是人口的增速过慢,赵祯觉得这种伪命题不该出现在封建时代,但现在却真实的出现了。

在封建时代,天灾人祸,疾病战争会大量的消耗人口,所以这种自然的选择和决定迫使华夏的人口数量总是无法达到饱和,可现在的大宋不同,随着南方的土地被开发,随着南海诸国的被讨伐吞并,大宋的粮食产量惊人。

但在另一方面,大宋需要不断的移民,派遣出更多的百姓去建设,拿下云南之后,大宋迁徙了一部分百姓,拿下南海诸国之后,大宋又迁徙了一部分百姓,之后是燕云,再然后是西夏,可以说中原的百姓已经被迁徙了不少。

现在又要往辽东迁徙,赵祯甚至计划使用海船往澳大利亚迁徙百姓,那里才是真正的土地肥沃之所!

可尖锐的问题摆在了赵祯的面前,大宋的百姓一共就那么多,如何能满足需要?

人口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更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没有人口,一切都将是空谈,尤其是对大宋这样疆土日渐庞大的帝国来说,之前对庞籍夏竦所的人口爆炸言论其实是赵祯在吓唬这两人,为的是让他们支持自己拿下辽东…………

现在的大宋不是人口太多,而是太少!

第两千四百三十九章来自“蝼蚁”的威胁第七百一十二章狼与羊第两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恶的人第八百四十九章钢锋重骑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铁骑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权术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鹰与苍龙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锁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帼不让须眉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强?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二百三十四章扬帆,起航!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灭第两千二百九十六章术与道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议政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么能取代十六卫?第两千三百零五章仁青东“求学”第两千四百四十六章商业更盛于掠夺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状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敌之计第两千二百五十四章东京来客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临朝称制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无形中的威胁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两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两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四十章太子奏对第两千两百零五章蔡石的选择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一百七十四章硕大无比的贞节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两千零四十四章回关第两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两千两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二百三十四章绝地反击第七百四十四章“独夫民贼”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扑火的飞蛾第两千六百一十章赵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两千三百九十六章赵祯的抉择第两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哒措的选择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两千两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芦里的药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驾亲征的意义第两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见硝烟的战争第七百八十章北国风光第四百六十六章骤起的波澜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变就在今朝第九百四十一章辽朝的想法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变”第两千三百二十一章罢市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装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无处不在的大宋商贾第两千三百六十九章恶火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请辞第两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堑”第两千一百八十六章阶级矛盾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无不可第三百二十八章蚕食倭国第两千四百三十章时代的灵魂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还未起的万仭宫墙第两千二百六十九章赌徒的最后一搏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为进第二十九章别人眼中的垃圾却是另一个人的宝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关系第两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报复“如期而至”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内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乱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后的底牌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敛去杀心送温暖第两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问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七百章表里山河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约翰第一千一百零三章乌古乃的野心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亲临第两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灾民现第两千四百九十五章华庭饮宴第一百五十四章骤变第两千二百二十五章强盗歌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条街的差距第二百四十八章寇准的背叛第两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见硝烟的战争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贾的梦想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战争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一百八十二章报复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关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遥远的地方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来第两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与东方扣起的圆环(下)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贫富,分草场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