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鞑靼之秋”

所谓的均贫富很简单,就是平分草原上的草场,草原百姓大多没有固定的产业,唯一的谋生手段便是放牧,可以说草场就是他们的全部。

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吃的,喝的,用的,甚至是出生和死亡都要来自草场的产出。

所以在游牧民族眼中草场比什么都重要,现在天大的机会来了,这是一次从未出现在草原上的机遇,或者说是一次伟大的变革。

草原上的牧民只要稍稍懂得一点逻辑就明白,这是大宋皇帝在给他们谋福利,在给他们重新平等自由的机会,给了他们摆脱部族约束的可能。

统计人口这是必须的,赵祯要确保自己的草原上有多少人在放牧,以此才能平均的把土地分配出去,当然这也需要大量的大宋官吏来主持分配。

草原部族已然是被宋军打怕了,面对大宋的官员也不敢有任何的不敬,小心的提出自己的“建议”但却被大宋的官吏给无视掉了。

官家下了旨意,所有人都要尽心尽力,岂能被眼下这个草原部族的头领给打断?更不能徇私舞弊!

相比草原上首领给他们的好处,回去之后得了大宋的官身才是要紧,岂能因小失大,捡了芝麻丢了寒瓜?最主要的是有钱也带不走啊!

草原之上可是有着大量的驻军,即便是他们入境,出境都需要严格检查。

修筑城池这是必须的,草原的驻军都是宋军,宋军习惯在城池之中驻守,当然每个城池也都是大宋的交易榷场,在这里草原百姓随时都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也使得草原百姓完全放弃了手工业的生产,从此以后,草原离不开中原,同样中原也离不开草原,双方之间如同阴阳两部分,互相之间虽极为不同,但却相辅相成,互相需要。

各部的权贵这下慌了,对于他们来说草场是属于他们的,是他们进行分配给族人的,但现在他们的特权消失了,土地全部归于大宋,而大宋皇帝更是下旨要均分草原上的草场。

人口,土地,草场,树林,水泊等等这一些都在统计之中,但并不是草原上所有的资源均分,而是各部族的资源经过重新划分之后再做出均分。

原本土地面积小但人口多的部族便能分到更多的土地,道理都是同样的,只不过到了部众的手中就是整个部族资源的均分了。

原本在草原部众的心中,大宋根本就没有能力把草原上的事情整明白,最少是部族长老,族长等权贵服服帖帖的之后,才能做到均贫富之类的事情。

否则大宋前脚走,族中的权贵后脚就把分下去的东西给收回去,毕竟他们在部族之中还存有威信,大宋表面上做的好看,其实谁也没当回事。

甚至连各部的权贵们都按照大宋官吏的吩咐,“积极”的配合这他们的调查,还特意嘱咐部众配合,表面上是恭谦有嘉让大宋的官员很是满意,但背地里却想着如何在宋人离开后收回这些土地草场。

他们都能想到的事情赵祯怎么可能没想到,这是赵祯针对草原的基本国策,最少要保证两百年内不会改变,这不光是为了大宋的现在,更是为了大宋的将来。

非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赵祯是不会轻易动手的,毕竟强压也会造成反弹,但若是那些部族的权贵还抱着高高在上的态度,那就要彻底根治,但手段却要“阴毒”许多…………

统计和分配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但草原上基本已经稳定下来,杨怀玉的大军也在城池之中驻扎下来,他们要等待从大宋国内调遣来的新兵对他们进行替换。

大宋现在出现全新的兵种,和十六卫和禁军完全不同,虽然也是一线作战部队,但却是只专注于边防,名曰戍卫军,目的就是驻扎在大宋的边疆之地,更准确的来说是驻扎在草原上。

被大宋征服控制的草原看似和平稳定了,可其中却酝酿着巨大的矛盾,赵祯虽在草原之中,但却“站在”草原之外,各方的情报汇总到手中的时候,赵祯已经看到了一个迷茫,混乱,未知的草原。

在这个时候需要的是稍加引导,便能在草原上挂起一场秋天的风暴,或者说是“鞑靼之秋”也不为过。

统治者的权利看似是他们与生俱来,是前人给他们争取来的,这话没错,但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权利同样来自人民。

更为简单的说,现在草原各部权贵手中掌握的权利来自于部众对他们的习惯性信任。

шωш◆ тtkan◆ c ○

但这种信任是有限的,尤其是在大宋给予他们平等和希望的前提下,权贵把这些来之不易的平等和希望当作是尘土堆积起的沙堡随意踩踏的时候,这份对权贵习惯性的尊重和信任就会急速崩塌。

大宋在这个时候几乎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利用官吏的离开和草原上商贾无意中的三言两语进行引导,很快就会在这里爆发一场推翻权贵的革命。

最先爆发冲突的便是最先归附大宋,享受富裕生活的塔塔尔部,即便是赵祯都没想到,塔塔尔部百姓的决定和力量是如此强大,除了把手中所有权利交给大宋,自己带着家族开始在草原上经商的哲尔克外,其他的塔塔尔部族长老们的家尽数被抄…………

这不是大宋对他们的抄家,而是塔塔尔部百姓自己干得,而赵祯只能说一句“干得漂亮!”

这些塔塔尔部的权贵之家大肆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进行敛财和公器私用,犯罪的人只需要向他们缴纳一定数额的罚金便能免罪,而对于草原百姓来说,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该付出的代价一定要付出。

一次两次还能忍受,可一旦成为常态,那岂不是倒行逆施?再加上贪婪的对土地进行吞噬,终于点燃了塔塔尔部百姓的怒火。

赵祯早就知道这一切,但却没有出手干预,而是让人把消息放出去,很快在大宋统治下习惯了大宋制度的塔塔尔部百姓就忍受不了权贵的剥削了。

他们奋起反抗,直接抄了权贵长老们的家,把这些人绑在木桩上,用乱石砸死,据三才说看了之后“惨不忍睹,噩梦萦绕!”

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诏书第七百二十四章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载舟亦能煮粥第两千二百七十八章贤觉与赞普第两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远第二十八章东京乞丐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与修法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纵火焚宫殿第一千四百章伏阁请对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盘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过是一颗棋子第两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两千零二十三章“大盗”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气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国事访问?!第两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厮罗的计划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项人的未来第九百八十八章内圣外王,岂可受辱?第两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绝情第两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爷”从不公平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八百二十八章复仇之军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纵火焚宫殿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五百零七章复仇的开始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一百八十三章鸣枪礼,文武七条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书六礼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约(下)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第二百四十四章赵祯的腰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萝卜带出泥第两千一百一十八章弥勒教的今生第一百零八章采薇与卓然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颜乌古乃的“帮忙”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诚相待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一千二百零八章辽朝的火药弹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两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论第两千零八十七章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第一千三百章困兽之斗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三百五十一章记里鼓车第两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辽营的快乐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谕第两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两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六十三章反击反击反击第两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宫帐话尚武第两千四百一十九章节利益交换第九百零三章辽朝忍不住了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颗棋子的重要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与皇帝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愿的妥协第两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简单的女人第两千零五章角厮罗的解释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七十五章开山凿石,其威初现第两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两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赵昀与不安分的方丈洲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么是天威?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八百零七章天灾不比人祸第两千四百五十章史书中的两面性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义第两千四百一十九章节利益交换第五百五十五章人总是有私心的第四百二十七章帐中对第两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门口的“闹剧”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杀气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风第二百二十八章御书房中三两事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导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说书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员的权与责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尔柱使者的恐惧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现第七十七章杨府小衙内杨怀玉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机者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六百七十一章辽朝突变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两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书”第三百零七章不灭忠魂第八百一十二章祸不单行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