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一百二十四章“荧惑守心”

赵祯是帝王,在这个时代帝王的旨意至高无上,越是繁荣强大的王朝,帝王手中的权利便越大的令人难以想象。

随着赵祯旨意的下达,中枢,六部,九寺,五监开始疯狂运转,各种各样的文书,文告开始在朝廷内传递,并且向地方发布。

这个时代的政治力量同样不可小觑,各个官衙几乎都在为一件事发挥自己的能力,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当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达到稳定的时候,效率也就自然随之提升,尤其是在一位英明帝王的领导下,谁都不会在这个时候拖后腿,也不敢有任何懈怠。

弥勒教的史实谁不知道?这是魔教,官家都已经下旨清剿了,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这个时候懈怠,那就会被人认为是和弥勒教暗通款曲,这个魔教最大的力量就在于蛊惑人心,说不定哪位官员就被魔教蛊惑了。

于是乎朝堂上的御史就有了自己的工作和“刷”政绩的法门,只要哪个衙门懈怠,必会被御史抓住痛脚,并且大加弹劾。

监察院的御史台可不是以前的御史台,这些御史简直就如蚂蟥一般,一旦被他们抓住,便会死死的钉上,绝对不会松口,之前的欧阳修可是尝尽了这种苦头。

赵祯的旨意经过中枢的整理和传达后,每个衙门都有自己负责的差遣,即便是司农寺也躲不过去。

司农寺其实是和农人接触最多的官衙,赵祯规定,司农寺必须培养大量熟悉农牧的官员,深入地方教授百姓耕种放牧的最佳手段,同时传授经验,在当地培养农官,每年都要定期前往各地进行巡场。

这是要算到他们政绩之中的,农业依旧是大宋的重要根本之一,当然商业地位和农业一样重要,三司就有和司农寺一样的官员。

中枢的文书发往司农寺,为的就是要求司农寺的官员把弥勒教的危害在农人之间进行推广和教化。

并且把这件事算在了年底的勘磨之中,占据了大量的比重以促使司农寺的官员积极配合朝廷。

很难想象一个王朝居然能做到如此联动,不光司农寺,司天监也要负责教化的任务。

在这时候,司天监的地位就非常重要了,司天监掌管观察天文,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和历法,等等,同样他们也担任了各种天文现象的解释,可以说他们是朝廷掌握在手中的舆论工具。

在国富民强的时候,司天监的奏报永远都是吉星高照,而出现问题之后他们便会在天象中绞尽脑汁的去解释祸端。

这是典型的知道答案找问题,只要对星象有所了解,这件事做起来并不难。

而且百姓还非常相信司天监,毕竟他们的话都是官方的解释,是官方对异象的解释,可信度自然比江湖术士要靠谱。

虽然在赵祯眼中这玩意都是骗人的,天文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虚无缥缈的神鬼志怪有何关系?

但架不住百姓甚至是官员都相信啊!于是司天监在赵祯手中早已被打造成了“优秀”的舆论工具。

这次打击清剿弥勒教同样需要司天监的助力。

正朔大朝会的时候,司天监监正连同五官正(春、夏、中、秋、冬官正的简称)各五人以及五官灵台郎四人出班,向太子奏报。

“启禀殿下,昨夜臣等夜观天象,神都上方忽现妖星!”

赵旭立刻就紧张起来,毕竟现在是他监国坐朝,总揽大政的也是他,这时候出现妖星岂不是说他作为太子不合格,或是主持大政有背天意?

稍稍冷静了一下,赵旭从辅位上起身道:“是何妖星?可有记载!”

监正孙昊徐徐开口道:“所谓妖星一曰彗星,所谓扫星。本类星,末类彗,小者数寸,长或竟天。

见则兵起,大水。主扫除,除旧布新。有五色,各依五行本精所主。史臣案,彗体无光,傅日而为光,故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在日南北,皆随日光而指。顿挫其芒,或长或短,光芒所及则为灾。

二曰孛星,彗之属也。偏指曰彗,芒气四出曰孛。孛者,孛孛然非常,恶气之所生也。内不有大乱,则外有大兵,天下合谋,闇蔽不明,有所伤害。

臣等昨夜瞧见的便是彗星,也是百姓口中的扫帚星!”

赵旭稍稍安定了些,这说明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大宋出了别的问题,和自己主持朝政并无关系。

“祸端所在何处?”

孙昊扫视群臣后,和几位司天监的官员对视一下,然后齐齐拜倒:“启禀太子,天下大乱将至矣!臣等冒死觐见,昨夜所见之妖星与众不同,乃是一颗主星为中,四周环以小星,此乃群妖尽出之像!彗星之尾长达百余丈,乃大灾之象也!至于祸端,便在蛊惑人心这徒,昨夜臣等还发现了“荧惑守心”之象,乃妖人魔教出世,祸乱中原!还请…………”

“慢着!”

赵旭在孙昊还没说完的时候便开口阻止,这在超会上是极少出现的,毕竟太子以持重闻名。

“孤之前看到各地皆有官吏言及有弥勒教出现之事,今日朝会之前各部都接到了中枢关于弥勒教的公文,难不成这妖星便预示弥勒教?范相公难道弥勒教在大宋已经猖狂若斯?”

范仲淹立刻出班:“虽未有北魏之祸,但却规模不小,殿下,弥勒教乃是国之大患!史书记载:弥勒之徒常自命为“新佛”。

所谓的“新佛”就是引用佛经中“弥勒下生成佛”之说,弥勒佛取代释迦牟尼佛下凡救世一反佛教五戒戒杀,力倡“杀人作乱”,杀一人者为一住菩萨,杀十人者为十住菩萨,“屠灭寺舍,斩戮僧尼,焚烧经像”,“又合狂药令人服之,父子兄弟不相识,唯以杀害为事”!”

随着范仲淹的话,整个朝堂炸开了锅,显然弥勒教的事情他们都知道,只不过每人觉得有这么严重而已,但从宰执相公的口中说出来就不一样了。

此时的苏洵也出班道:“殿下,据臣所知,自北魏后,弥勒教常以假弥勒降世为旗号作乱。隋炀帝大业九年,高阳人宋子贤擅长幻术,“能变作佛形”,自称“弥勒出世”,聚合人众举兵作乱。而如今我大宋各地皆有弥勒显世之说,其中不乏擅长幻术之人作乱,妖言惑众!”

“岂有此理!大宋国朝安定,岂能容得此等宵小作乱?范相公,此事当以中枢为首,速速清剿各地弥勒教!”

范仲淹和苏洵对视一眼,齐声道:“臣等遵太子令!”

第两千一百一十八章弥勒教的今生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汇集东京第两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变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祸第两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三百七十章辽朝兵力有几何?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时代改变真理不变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装待发第两千三百五十三章何为“有道”?何为“无道”?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两千五百二十四章钱庄的“秘密”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三百九十六章杀戮时间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个拿起“石斧”第九百八十三章粮食十万石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赵祯与草原骑兵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厮罗值不值得信任?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俩个外戚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项人的阴谋第一百八十七章赵元佐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辽的区别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与帝王对话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中)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礼与威第一千零六十三章庆历五年的第一场火第两千三百二十四章战争的序幕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后心机第一千零一十六章远隔重洋的会师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来自大宋皇帝的威胁第两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杀耕牛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权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赖着不走的皇帝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两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远第六百七十一章辽朝突变第五章初入东宫第两千零一十五章烽火连天第两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坚持第八百一十九章穷途末路第一百零三章葛朗台一般的老丈人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亲临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气文章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图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为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万事俱备第十九章太子的反击!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条件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庞然阙影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鸡贼的赵祯第两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学问第三百一十三章恶客北方来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两千三百六十五章没有诱饵,也没有主力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车的作用第二百三十四章绝地反击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将军狄青第九百二十一章来啊!互相伤害啊!第两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们的“公平”第两千两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乱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上)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战之前,思动的人心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贸易与战争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计策第四十章太子奏对第两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七百三十五章东京城第七十五章开山凿石,其威初现第两千一百七十一章临走前的反击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杀招第两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驰的理念第两千一百零八章豪门崛起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节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十九章太子的反击!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关城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还是神?第四百七十章隐藏的战火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赵氏的家风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七十四章太子的军械库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罗的决定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四百二十五章问道韩非子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厂的秘密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疯的吕洞宾第三百三十一章税,国之本也第两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万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