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二百八十八章墙倒众人推

压力得不到释放的情况下就回出现极端,有些人把问题归咎于钱庄,有些人则是把问题归咎于商号中的大掌柜。

这是一个决策问题,东城豪门的有些人家自己不愿负责的情况下,就把问题推卸给了总号中的大掌柜,认为是大掌柜的无能才导致他们签订了和钱庄之间“不平等的契约”。

这样的家族不在少数,他们把责任推卸给掌柜的同时,声称自己根本就没有瞧见过这份契约,知情书和契约皆是大掌柜的签订,应该和商号无关。

更有甚者直接声称这件事就是总号中的大掌柜和钱庄之间的秘密交易,其目的就是为了窃取家中产业!

有些人家更是把商号中干了多年的大掌柜告上了北平府的公堂。

“恶仆害主”这件事在大宋的律法中判罚的相当严重,一时间不少的东城掌柜纷纷请辞而去,谁也不愿意成为东家的替罪羊。

这样的行为自然是令人不齿,消息传开神都城的百姓也纷纷声讨这样的行径,但却没有什么用。

北平府的公堂可不是一般的地方,一旦要上堂便要把话说清楚,这里不是东城各家的公堂,而是大宋国都的公堂,是律法的所在。

人证物证缺一不可,不似之前把家中恶奴押到公堂上,派个人说明情况就行,还要有人证物证,于是大宋钱庄最近就比较繁忙,拉比跟着也忙了起来。

他要作为人证过堂,而要把签订契约时的《知情书》呈堂作为物证。

现在整个大宋无论朝堂上下都在提倡律法治罪,便是北平府也不能例外,而钱庄的积极配合也使得冤假错案的可能性被降到了最低。

贾昌朝在得了龙图阁大学士之后便算是彻彻底底的北平府知府事,眼下这事情他早已看的通透,不是自己能够搀和的,只能把案件处理好之后上报大理寺。

在他之权范围之内的事情当然要处理好,否则朝堂上的相公们必然要上奏,但超过自己管辖的事情就要上交给大理寺,如此便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此时的贾昌朝明白,自己不能偏颇,也不能有所倒向,东城的水太深,一旦事发就会牵连出一大批的人来。

据他所知,石家的石元孙,杨家的杨怀玉都在背后,更为让人可怖的是,官家亦是站在背后的人。

东城豪门的事情,少有眼见的人便知道是官家在被后动手,官营买卖和蔡记都是官家手中的商号,他们打击的对象便是东城豪门的各家商号,这样还看不清楚的人便是无可救药的傻子。

贾昌朝是聪明人,他绝不会做对自己不利的事情,贾昌朝的优点便是善于总结经验,他和吕夷简之间的关系几乎没有人知道这是他学习吕夷简的老道,而他同样要学习吕夷简明哲保身的本事。

东城豪门在朝堂上为自己的铺路根本就是个笑话,那些出自东城豪门的新晋官员自己都在努力的和东城豪门撇清关系。

这些人在朝堂上混一段时间后就都纷纷明白,为有坚定的跟着官家才有出头的机会。

遵从官家的改革,遵从文化上的革新,遵从六部相公的指挥,多做实事,多为百姓谋福,这才是他们升迁的最好办法。

依靠官员之间互相联系,互相给予方便,最后倒霉的终究是自己,若是拿不出政绩,便是自己的名字被放进了吏部考核之中也会被无情的刷下来。

所以朝堂上的一切早已变了规矩,没人再想着如何结党营私,因为这根本就没有效果,监察院在盯着,黑手在配合监察院,吏部的考核同样有监察院的参与。

你上报的政绩真假,很快就会被人查到,无论是在地方放上的还是在朝堂上,若是没有拿得出手的政绩都难以升迁,若是伪造政绩,那可就更加了不得,甚至有直接被剥夺官身的可能。

眼下的朝堂早已不是当初的朝堂,虽说还没到铁板一块的程度,但却时时刻刻受到监察,上至宰执相公,下至地方知县事,无人能例外。

官家已经把朝堂上的政权和监管之权彻底分开,宰执相公手中的权利只是在朝堂上,在大政上起到辅佐太子的作用。

兵权在官家手中,官员的吏治考核在吏部的手中,检查之权被牢牢的掌握在监察院的手中,科举之权在礼部手中,而这些最后都指向了官家。

看似实在分割相权,加强六部的权利,实则实在加强皇权。

唯一能够约束皇权的,也只有官家自己制定的律法,最近朝堂上就在忙活这东西,几乎每个朝臣都能为大宋正在制定编篡的全新律法建言献策。

说来奇怪,相权被分割之后,贾昌朝第一次发现,原来大宋真的是“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

自己之前也提了两项,关于神都城的知府事职权之辩与神都城的防治之策,这两项居然都被宰执相公范仲淹给夸赞,同时上呈太子报官家御批。

而御批下来的奏疏再次会到了自己手中,上面有太子以及官家的答复,内容不可谓不详细,每每想到这里贾昌朝的内心都是“热乎乎”的。

便是自己都能有这样的感觉,其他的官员自不用说。

这是一个机会,是一个向官家,向太子,向朝堂上衮衮诸公甚至是向天下人展示自己才学和能力的机会!

没有人会错过这一甚是,而贾昌朝早已断绝了和吕夷简的来往,他和吕夷简的会面,甚至和东城豪门那些人的会面都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找不到物证来证明。

而眼下东城豪门已经不行了,这些“蠢货”若是再敢闹一次宣德门请见,接过必然是被管家严惩,再一再二不再三,上次那些诰命夫人的请见已经惹得皇后动怒,管家不悦了,若是再有必定会受到斥责。

但东城各家要想解决自己身上的麻烦,唯一的办法就是向官家请旨,这在贾昌朝看来根本就是个悖论。

咚咚咚……北平府门口的鸣冤鼓再次被敲响,衙役匆匆赶来:“启禀大老爷,是东城张家的人……”

贾昌朝摆了摆手不耐烦的开口道:“又是状告自家大掌柜的吧?”、

“是!”

“可提交了人证物证?”

“均是没有!”

“轰出去!”

第十二章无知之幕第六十四章锋芒毕露的太子殿下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访计不成第二百九十章战争机器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敌之计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两千五百零四章皇帝与驸马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两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产力”第两千零三十三章入宫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赵祯与草原骑兵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两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脑壳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权的消失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权第八百三十九章战争债券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两千三百四十三章西边的异动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两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两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桥梁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贾禁绝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别人的分裂胜过统一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宫中的一场火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楼塌了!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连脸皮都舍去了!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内朝会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坟墓第两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赐乐业人的拉比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军刺与破甲锥第三百七十二章两军对垒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后的底牌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两千零八章狄汉臣的长进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盐第两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国寺第两千四百六十二章拥抱未来第一千零一十三章华夏的“狗皮膏药”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第二百八十九章轰鸣的工厂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业帝国第两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将来第两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误的“化学家”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热火朝天的皇城第九十七章皇权斗争中的失败者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参谋兵事院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两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还是神?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第六百九十五章燕云光复带来的经济利益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阳第八百三十章祸根第五百一十六章辽朝密谍第两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边?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无奈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绸缪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盘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从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击第两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两千四百七十二章进入帝国时代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风第两千零二十八章阶级改变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敌袭第两千二百六十章妥协第两千四百零二章血战玛儿敢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两千五百一十章赵祯的“相对论”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卖的契丹,被出卖的萧挞里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恒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军的弱点第两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药实验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舆图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妇的配合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归来第两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车第两千四百六十五章未来谁可知?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长城!长城!长城!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刘涣的心路(下)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惨世界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巩第两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论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实的谎言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颜乌古乃的“帮忙”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变就在今朝第两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与冷兵第六百章对策第两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诱饵与牺牲品的区别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六百七十六章张俭的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