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四百一十四章疯了的仁钦桑波

仁钦桑波的话让吐蕃的朝臣们眼睛一亮,但角厮罗却摇了摇头道:“伽色尼虽然是塞尔柱的附属国,但国力依旧不可小觑,马哈茂德虽然已经死去,但他继任者却个个都不简单,这还是在咱们能够突围之下的打算。”

仁钦桑波缓缓开口道:“臣愿意作为使者出使宋军面见大宋皇帝,让他放我等离开!”

疯了!

所有人都认为仁钦桑波已经疯了,但角厮罗却忽然眨了眨眼睛,望向仁钦桑波道:“你的意思是说服大宋皇帝让他放我等率领二十万大军离开,征战伽色尼?”

仁钦桑波微微点头:“我等虽然不是宋人的对手,但攻伐伽色尼却不在话下,宋人皇帝想要的一定拿是吐蕃高原的土地吗?

臣觉得大宋皇帝想要的是吐蕃高原作为大宋的西北屏障,和大宋的新疆路一样可以抵御塞尔柱的侵袭,而我等攻伐伽色尼,必然会引起塞尔柱人的警惕,宋人皇帝必乐见其成!”

仁钦桑波的思维方式很跳脱,利用一些跟外围的冲突来解决眼下大宋和吐蕃之间的冲突,而这个计划让吐蕃的朝臣极为吃惊,却让角厮罗微微点头。

仁钦桑波看似说的天马行空,但事实上却是正中大宋皇帝的下怀,赵祯是个什么样的人角厮罗自己再清楚不过。

赵祯看似好战,南灭大理,北伐辽朝,西征党项,东灭亡女真,但实际上这些战争都是在为中原的安全进行考虑。

甚至于在新疆路铁门关外和那些西域王朝的战争也是如此,若是现在纵观大宋,东面已经完全没有威胁,除了大海便都是大宋的疆土,甚至于海外的倭国也变成您大宋的海东州,至于琉球王国就更不用说您,直接成为大宋的琉球州。

唯一存在于大宋东面的王朝便是区区高丽人,还是被大宋给打怕了的高丽人,他们对大宋俯首称臣,不说对大宋产生威胁,能够在大宋这个庞然大物之下存活便已经是极为不易对了。

至于大宋对北面,东北方对东海洲已经彻底成为大宋百姓对居住之地,女真人不是内迁就是成为大宋向北探索对先遣队,根本没有能力和大宋抗衡。

辽朝同样如此,契丹人融入大宋对速度比角厮罗想象对要快得多,党项人更是如此,汉家文明接纳他们对速度之快,消融之大,让人怀疑是不是汉人有什么巫术?

这才短短不到二十年对时间里,党项人和契丹人对血脉几乎快要消失不见,只能在大宋的某些地方隐隐约约的有所发现,更多的是他们主动融入到大宋的环境之中。

不是大宋逼迫他们成为汉家百姓,而是他们自己要求融入到汉家百姓之中,他们自己销声匿迹,原本还能保留的一些传统和文化早已消亡,速度之快让人难以想象。

角厮罗并不知道,这就是文化倾轧,华夏的儒家文明以及现在大宋的各家学派之间对思想对开放程度远超角厮罗对想象。

他们可以用最理性对方式吸纳外族对文化,技术,道德观念,同时还能用最感性对方式对这些动心进行改变。

使其成为符合华夏所需和认知对东西,并用汉家对语言和文字表述出来,最终这些外族文明中对璀璨瑰宝就便成为华夏汉室的东西。

东南西北,这是他赵祯用兵的四个方向,也是他赵祯在巩固大宋统治的最简单有效的手段。

贤觉从大宋带来的消息角厮罗从没有过怀疑,大宋皇帝都快把佛门从大宋完全驱逐出去了,贤觉来到吐蕃就是为了让佛门延续下去,他根本就没有必要欺骗自己。

所以大宋攻伐吐蕃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维护中原的安全,把四周能对大宋产生威胁的王朝全部消灭掉,最后只剩下一个中央统治的大宋。

而当下的吐蕃同样如此,角厮罗知道吐蕃就是大宋的最后一个边境敌人,吐蕃高原的存在就是对中原王朝的一个重大威胁。

角厮罗之所以敢如此和大宋对抗在一定程度上是希望效仿高丽,站稳脚跟之后,利用地利迫使赵祯放弃对高原的攻伐。

但事实上他错了,赵祯没有进攻高丽王朝,在根本上不是因为打不下来,而是收益问题,大宋没有必要劳师动众的去攻伐高丽,因为这个疆域狭小的王朝根本就不可能成为大宋的威胁。

高丽多山,还是个小国,攻伐高丽的收益要远远小于所耗费的国力,简单的说其实就是“不值当”。

高丽连让大宋这样的强国感觉到威胁的能力都没有,相反吐蕃却不然,汉家王朝一直忌惮这位高原上的“邻居”他们对中原汉室的威胁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而想通了这一切的角厮罗同意了仁钦桑波的观点,但他并没有打算让仁钦桑波出使宋军的打算,而是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自己亲自去面见大宋皇帝!

红宫之中的朝臣以及侍卫惊呆了,他们没想到赞普居然在这个时候会有如此决心和意志,要知道宋军是恨他角厮罗不死的!

但朝堂之中不是没人支持角厮罗,一直沉默不言的贤觉声音洪亮的开口道:“哦弥陀佛!赞普拥有大智慧,此乃吐蕃的唯一生机,若是抓住可您吐蕃延续下去,虽非高原之地,且在两大强国之间,但一息尚存!”

贤觉的说法让角厮罗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他知道大宋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边发动战争,一边又要减少宋军的伤亡。

他赵祯最不怕的便是消耗国力,最怕的却是消耗大宋将士的生命。

仁钦桑波的提议让角厮罗非常认同,这时候贤觉的怂恿也很重要,最终他下定决心,单骑赴死。

一兵一卒不带,径直往宋军大营而去才是最安全的。

赵祯身为大宋的帝王,带甲百万,自己是吐蕃的赞普,一兵一卒未带,他赵祯是能杀死自己还是能囚禁自己?无论如何都会很难看。

何况自己是向大宋投降的,同时也是带来的对大宋有利的条件!

就在角厮罗下定决心的时候,贤觉却自告奋勇的站出来打算陪角厮罗一起前往宋军大营,面见赵祯……………………

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鱼咬勾了第两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三百八十二章辽皇驾崩的于波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乱第两千一百二十九章谁撑到最后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丽第两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开始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辽的区别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锁天竺,禁绝往来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玺第两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决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与呼伦贝尔城第两千一百零七章贾昌朝的野心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龙生九子各个不同第两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两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两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宫门第两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杀耕牛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个放射球!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寻僧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两千零六十二章辖骑满街才是祸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连脸皮都舍去了!第两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将军鼠三第两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对视”第两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来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贵神速第两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胜追击第一百三十二章斗法第两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九百五十六章宁夏是非多第七百章表里山河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两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会审第八百零五章语出惊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两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铁鹞子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击鼓,点兵!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势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两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学问第两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赵祯的百分之九十第四百七十九章液体黄金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声东击西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马脚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霉的刘从德第两千零四十九章红宫中的鲜血第两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两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护府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与檄文第两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后院第二百八十四章谁是大忽悠?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开门,朕回家了!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动为主动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见道门第三十三章最后一课第两千零九十章被吓哭的吐蕃人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图格鲁克的抉择第六百二十五章困兽犹斗第两千五百六十章赵祯的“教化”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敌人更了解敌人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两面第两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五十二章破而后立第两千四百一十二章围城的意义,扩大战果三百七十六章眼见为实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与相国第二百二十五章惊现巨款第七百二十四章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两千一百七十六章“龙生九子”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与足球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长亭,风云际会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东京路拾遗第两千五百四十二章赵仁的未来第五百八十三章辽人发兵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乱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芦里的药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疯的吕洞宾第五百九十二章张俭的取舍之道第两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圣人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帘第四百八十八章迁都旧事第两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东方民族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为进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来的太突然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为棋子的约翰